我的廢棄石油小鎮成了新一線 第491節
張漢成繼續開口匯報。 雖然在八月份的時候聯系了郵儲銀行,拿到了一個三十億額度整體授信,但郵儲銀行將冰湖電視臺的授信額度也算到了里面。 最后冰湖經開區只拿到了二十五億的專項貸款。 但冰湖經開區的項目實在是太多,政務辦公大樓這邊拿走了兩億,地下管廊工程拿走了十億,冰湖引水工程拿走了十億,剩下的三億則是撥付給了冰湖博物館。 饒是如此, 冰湖引水工程和地下管廊的錢依舊遠遠不夠,后續的資金靠的都是冰湖經開區的財政收入。 也就是在冰湖經開區注冊一眾企業的納稅十分給力,不然工程肯定和其他城市一樣,修修停停沒有連續性。 “供水工程不急,咱們的備用水源應該夠?!?/br> 徐行隨口道。 “主任,這個還真得抓緊,不然用水可能會出問題?!?/br> 聊到水源,一旁的杜建山急忙小聲說道。 現在杜建山和張漢成有了明確分工,其中基礎保障,第三產業、環境等都是杜建山在負責。 饒是如此, 杜建山河張漢成每天也是忙的團團轉,以冰湖經開區現在的體量兩個全職的副主任還是不夠。 “現在的水源不夠?” 聞言, 徐行和張漢成齊齊看向杜建山。 除了娛樂綜合體那個儲水量不小的“釣魚湖”之外,好多地方都還打了深層機井,怡園里面就有兩口,龍城村那邊就更不用說。 “主任,主要是咱們經開區登記常住的人口數增加的十分迅速,樓蘭村這邊已經突破了四千人,龍城村那邊已經突破九千人?!?/br> 杜建山急忙解釋道。 “這么多?” 聽到數字,徐行一臉錯愕。 這一段時間他幾乎將所有精力全部都投入到了冰湖學院,行政方面的事除了一些大事決策之外,像這種小事基本上都交給了張漢成和杜建山。 眼下按照杜建山的說法,兩個村的常住登記人口已經到了一萬三千人。 這什么概念? 一百公里之外的阿塞縣全縣常住人口也才一萬人左右,除去村子里的,縣城實打實也就五千常住人口。 也就是說冰湖經開區不知不覺在常住人口方面也超過了阿塞縣。 “主任,首先冰湖文旅學校今年提供的一千八百個學位已經全部占完,單這些學生就占了一千八,再加上他們的家長,下來有五千多。 除此之外,進入到了咱們冰湖經開區體制內工作的年輕人基本上也都選擇了登記常住?!?/br> 杜建山道。 “可這也才幾千人,其中一部分實際上根本就不在我們經開區?!?/br> 徐行下意識的看了一眼政務大樓對面以及旁邊的兩個商品樓盤。 冰湖文旅學校開學后, 由于是寄宿制,初高中部還好些,家長將孩子送到學校后一周左右會來看一次,小學部分的家長基本上全部選擇了陪讀。 現有的樓盤還沒有交房,以至于學校旁邊的冰湖青旅直接成了香餑餑。 因此,聽起來冰湖文旅學校一下子就帶來了幾千常住人口但實際上有點虛。 “當時我也比較疑惑,結果去龍神村那邊一看,好多在咱們這邊做生意的攤販都選在了買房登記常住?!?/br> 說到這里, 杜建山的臉上多了一絲感慨。 之前他一直以為冰湖村這邊才是核心,但自從去過龍城村后才發現那邊的發展正以一個無法想象的速度在狂飆。 不說別的, 由于步行街這邊的餐飲連鎖以及夜市以及攤販有很大需求,在冰湖文旅旗下那個糧油面rou批發部的帶領下,越來越多搞蔬菜糧油批發做生意的老板來到了東區。 以至于東區這邊竟然自發的形成了一個糧油米面rou菜批發市場,甚至蔬菜種類、水產種類、水果花卉種類已經遠遠的超過了阿塞縣農貿市場。 第366章 不知不覺搞了個世界第一 “他們也買房?” 聽到商販也選擇買房登記常住,徐行的臉上多了一絲意外。 商販雖然看起來每天起早貪黑,臉上風塵仆仆,整天掛個大圍裙,像是社會的最底層。 可實際上這部分人絕對是最精明,收入還不低的一個群體。 他們基本上是哪有利潤去哪里,很少會放棄老家在外面選擇登記常住。 “是的,咱們冰湖經開區的醫療、教育條件就擺在這里,再加上東區那邊的電視臺、郵儲銀行陸續投入使用讓他們信心大增,都覺得隨著冰湖經開區的發展,房價還會繼續上漲。 所以.” 杜建山再道。 “如果是這樣的話,等兩家房企交房后其他管理和公共服務也要跟上,至于水路.等明年再重點跟進一下,應該沒問題?!?/br> 徐行點頭道。 “經開區公安局已經在龍城村和樓蘭村設立了派出所,后續我想著等龍城村和樓蘭村各自的常住人口過萬以后就按照相關規定設立街道辦事處?!?/br> 一旁,張漢成跟著說了一句。 街道辦事處相當于是鄉鎮一級,到時候可以按照規定新增不少公共服務機構。 “可以,但要一步一步來,現在冰湖經開區財政供養人員已經不少,要將效率提起來,不能太臃腫?!?/br> 略作思忖,徐行看向二人。 冰湖經開區現在的財政收入主要靠的是企業和個人的稅收,自身只有一個公交集團和半盈利性質的冰湖電視臺。 如果想要讓財政狀況得到緩解,除了繼續招商引入大型企業落戶之外還得想辦法成立冰湖經開區國資委,然后讓冰湖經開區去投資入股或是打造屬于冰湖經開區的本地國企。 當然, 冰湖經開區國資委的事情目前也只能想想,現在的財政狀況連一些基礎都還沒搞定,根本不敢想去想其他的。 “咱們實行的那些先用后聘制度很不錯,最后留下來的基本上都是干活利索能抗事的,認為自己端了鐵飯碗就可以一勞永逸的那種一律不要?!?/br> 杜建山再道。 “這樣最好,對了,你們這邊再還有什么需求?” 抬手看了看時間,徐行說道。 冰湖大學那邊的建設進度正處于關鍵時刻,這兩天有三千多工人和兩百多臺大型機械在場內,時不時的就要去那邊盯一下。 如果涉及到大型古建筑更是得全程在場。 “主任,我這邊暫時沒了,就看杜主任這邊了?!?/br> 張漢成說道。 其實張漢成這邊還有很多事情,包括ppp雙軌鐵路項目、經開區內部道路修建及延伸和污水處理廠等等,但財政上面沒錢只能先緩一緩。 尤其是ppp鐵路項目! 雖說是企業和當地合作但當地也不可能一分錢都不出,至少得承擔百分之二十以上的相關費用。 “主任,我這邊還真有一個事情?!?/br> 杜建山一聽,似乎早有準備,急忙說道。 “您說!” “主任,我想著要不要在咱們冰湖經開區搞一個生態養殖、種植示范區,然后將冰湖養殖場給搬過去!隨著咱們這邊的建筑越來越多,冰湖養殖場放在內城已經有些不太合適?!?/br> 杜建山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生態養殖,種植?戈壁灘可以搞生態養殖?” 一聽, 徐行瞬間就將關注點放在了這幾個字眼上。 至于冰湖養殖場搬遷其實就算杜建山不提,元旦前后也會提上日程。 原來的養殖場以及處理皮革的作坊就在悅來客棧以北兩公里的地方,也就是青龍路那邊修建了冰雀樓后再沒有向北延伸,不然估計早就得搬了。 不過生態養殖的事情他還真沒想過。 別看從典當系統里買出來的樹木和草皮基本上都成活了但連生態種養殖的邊都摸不到。 “完全可以的!不瞞主任,我現在手里有個科研項目就是和戈壁、沙漠、鹽堿地搞生態種養殖有關,目前我們已經在實驗室內取得相應成果就等實地驗證了?!?/br> 杜建山很是確定的點了點頭。 “哦!” 徐行恍然大悟,這時候他才想起杜建山的出身。 人家可是夏國慶華大學環境學院的院長,專業方面不敢說在國際上如何,在國內肯定是頂級。 非專業人士認為不可能的事情在他們手中未必就不能實現。 “那您看?” 杜建山看向徐行的眼神滿是期待。 “沒問題!你到時候和冰湖文旅的鐘總商量一下,看看在什么地方搞生態種養殖合適,相關費用由冰湖文旅全權承擔,讓那邊全程無條件配合相關的技術人員。 如果能在咱們冰湖經開區這樣的地方種出了糧食,杜主任你將來肯定會出現在冰湖經開區的史冊上?!?/br> 幾乎想都沒想,徐行就將這件事應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