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皇帝偷看心聲日志后 第59節
【……當東南亞的商船第一次抵達中國東南沿海的小作坊時,這些懵懂而無知的商人并沒有察覺出什么異樣。他們只是來兜售大米與香料,順便換取大安朝精美的布匹。這種交易已經在廣東一帶發生過很多次,如今也不過是受人啟發,在新的港口再做一次嘗試。不過嘗試的結果很令他們興奮,當地的地方官沒有向他們索要賄賂,反而親自接見了他們,請他們喝茶,逐一詢問交易的種種細節。 當聽說了大米與布匹的兌換價格之后,這位姓海的地方官眼中閃出了光芒。他很鄭重的詢問海商,如果以同樣的價格售賣,商人們能吞下多少布匹呢? 隨著耕種及航海技術的進步,那幾年暹羅與緬甸的糧食都大大的豐裕,也有足夠多的糧食和運力對外貿易。所以海商們粗粗一算,給了一個天文數字一樣的賬目: “五十萬匹以內,我都可以吃下去!” 說出這個數字之后,連陪同的翻譯都忍不住笑了出來。五十萬匹布!他們在廣東做了很久的生意,到現在一年也只有三十萬匹布的買賣,而這已經是囊括了南方諸省的全部銷量了。畢竟,一家五口可能三日才能織出一匹布,哪里有那么多儲量供商人運送呢? 沒有人把這句話放在心上。領頭的海商甚至都忘了這個地方官的名字,只是格外記住了他官服上系著的那條腰帶,極其精美,極其華麗,裝飾著炫目絕倫的圖飾,儼然是中國人最擅長的頂級工藝品。而隨行的翻譯告訴他,那條腰帶是中國皇帝賞賜的珍物,腰帶上繡著的圖案則喚做貔貅,是龍所誕育的神獸,它會吞下世界上一切的財寶,卻一點也不吐出來。 這真是吉祥的神獸,招商人喜歡的神獸。所以海商特別學會了“貔貅”的漢字,仔細寫在日記上。 偉大的歷史轉折總是在這樣微妙的時刻,在海商記錄日志的時候,他大概還不知道自己驚動了什么。 但不管怎樣,可以用貿易順差吞沒掉世界一切金銀的究極工業怪物、被后人比擬為貔貅或白銀黑洞的龐大經濟體,到底還是睜開了眼睛: 它聞到了利潤的味道。 】 第68章 集資 穆祺在椅子上縮了很久, 直到所謂“歷史回響”的最后一句話在耳邊消失。 系統照常是高深莫測的神秘作風,即使答允了展示歷史變動的影響,泄漏出的資料也少得可憐。這不知道從哪里扒出來的文案啰哩啰嗦說了一大堆, 可核心大概只有兩句。最核心的一句大概是極盡夸張的描述大安的外貿能力,什么“工業貔貅”云云——雖然不知道這樣中二的稱號從何而來,但其內涵也并不出穆祺的意外;畢竟在原版的歷史上, 大安就已經被人尊奉為“銀泵”, 像水泵一樣抽走了全世界三分之一的白銀,永無休止且永無疲倦的制造業怪物……真正讓他驚異的, 是所謂“五十萬匹”。 區區上虞一地, 一年就能織出五十萬匹布……穆祺向后一倒,捂住了眼睛。 ……這種級別的速度和質量, 必定意味著一次全范圍、高烈度的產業升級和產業擴張。而一次產業升級所需要的開銷…… 世子兩眼無神,呆滯無神,終于悠悠嘆氣: “真要當褲子了……” · 總的來說, 海剛峰的信確實給穆國公府的日程制造了巨大的變動。技術圖紙和工匠都是現成的,但搭建紡織作坊的第一桶金卻是千難萬難。購入土地打造機器分發工錢,哪一項都是耗費驚人的現金黑洞, 絕不是一點小打小鬧的挪借可以滿足的。世子說要“當褲子”, 但實際上,就是把國公府上下的褲子都當個干凈,也別想填上如上的任何一個大坑。 事情逼到了眼前, 世子也沒有別的辦法, 除了咬牙切齒的搜刮干凈府庫的剩余之外,就只有設法給勛貴子弟中玩得熟的幾位朋友送消息, 托他們借錢周轉周轉。 自穿越以來數年之間,穆祺雖然在研發上投入了金山銀山無可計算的資金, 到底也不是坐吃山空的敗家子;雖然研發出的大半都是火箭發射和炸藥制備這種干燒錢的屠龍術,但也改良了造紙術與印刷術之類可以大量推廣的民用技術,還開了不少承印書籍的作坊。而這些作坊的本金,就有不少是勛貴子弟中湊的股份。 即使有全新技術的加持,穆祺祺事也沒有那個虎軀一震周圍人納頭便拜的本事。先前能挪借到本金,大半都不是因為京城的上流社會真從新技術中發現了什么了不得的光輝未來,而純粹是看在穆國公府的面子上搞一搞勛貴間的團結友愛而已。只不過新技術畢竟是新技術,這幾年國公府的印刷作坊在京中穩步推開,靠著價格便宜紙張輕薄和印刷清晰占領了不少的市場,尤其在科舉輔導書領域大放異彩(你都想不到一本薄書對書生是多么大的福音),逐漸也成了穩定的現金奶牛,利潤頗為可觀。 靠著這個成功的先例,這一次集資的難度就小了不少。消息放出去后不過一日三餐,相熟的勛貴就都派人上門送來銀子,順帶著阿諛奉承一通吹捧,話里話外都是殷殷合作的誠意——在被先前孝宗張太后的兩個侄兒陰過一次之后,飛玄真君萬壽帝君忌諱起了勛貴外戚私下的結交,皇城司一向看得都極是緊密;雖然穆國公世子青云直上權掌機要,儼然有復興勛臣榮光我輩義不容辭的模樣,但京城中的上層也沒有幾個敢光明正大上門道賀,生怕被誤傷為結黨。 直到今天世子搞集資,勛貴家的大佬才迅速出手,送來的股本比往常足足多了三倍不止,話中也并不關心什么回本和利潤,暗示基本非常明顯:這就是給世子升官的賀禮。 ……說白了,這連自由資本主義都算不上;純純就是個為所欲為惡臭之至的封建權貴吃相,當真是可悲之至。而更為可悲的是,就算是這樣完全依賴于權力和地位所進行的資本運作,居然也比當下這死水一攤的局面要進步得多。無論京中的權貴是抱著什么心思投的資,他們送來的錢好歹還能流入先進生產力的擴張與增殖中,而非浪費在毫無意義的奢侈消費和土地買賣里。粗魯野蠻的資本比循規蹈矩的貴族更代表未來,這就是地獄笑話之一。 為了這一丁點的進步考慮,世子還是收下了所有人交來的股本,并命人一一登記造冊,預備著將來發放利潤。他倒也不奢望著能用這點利潤改變上層根深蒂固的觀念,只是覺得無論坑蒙拐騙還是權力誘惑,能從貴族手中摳一點錢就是一點。資本的原始積累血腥而又殘暴,哪怕在早期多弄一點投資,效果也會大不一樣。 這樣逐一清點到了傍晚,正打算關閉府門按名冊核對的時候,卻有個手持國公府令牌的黑衣人悄悄進了角門。此人被一路領進書房,等當面望見世子之后,才摘下遮臉的斗笠,恭敬下拜,卻正是閆東樓貼身的親隨,再親近不過的心腹。 親隨膝行數步,從懷中摸出一張八百兩的銀票,雙手呈了上來。 “聽說世子在籌股份,這是我家老爺的一點心意,還請世子笑納?!庇H隨下拜道:“老爺還說了,這些銀票都是悄悄送來的,請世子千萬不要將這件事告訴我們太老爺。否則太老爺一定生氣,后面就不好辦了?!?/br> 世子茫然接過銀票,腦中依舊是稀里糊涂: ……不是,這怎么還搞得跟私相授受一樣呢? · 送銀票的親隨返回閆府的時候,天色已經完全暗沉沉了下去。閣老府中人聲寂寂,唯有書房燭火通明,一老一少相對而坐,彼此的神色都頗為鄭重。 聽完親隨的回稟之后,端坐不動的閆閣老揮一揮手,侍奉的下人全數回避了出去。只留燭火前憧憧的兩個人影。 閆閣老緩緩道:“我知道,你一定很不明白我的做法?!?/br> 閆東樓道:“我愚鈍,還要請首輔指示?!?/br> 工作的時候稱職務,這個態度就很好。閆職務……閆閣老非常滿意: “你先前勸我的話,其實我也不是不曉得。如果細細想來,你說得也有幾分道理——以當下的形勢,本來沒有必要與穆國公世子如此斤斤計較。老夫這般執拗,恐怕下面也有不少議論了?!?/br> 閆東樓俯首:“兒子不敢?!?/br> 只是回一句“不敢”,而不是“沒有”,已經說明了閆東樓的態度。恰如閆閣老所說,閆黨和他閆東樓心有默契,其實都不太愿意涉足閣老與穆國公世子之間毫無意義的爭斗——在諸位下屬看來,世子的大刀闊斧僅僅只是落在宗室那些倒霉蛋頭上,迄今為止并沒有傷觸閆黨的利益;世子的圣眷又是這樣的穩如泰山,難以動搖。這種攻高防厚又不損害實際的強勁開山怪,平白無故為什么要撕破臉皮?難道就為了閆閣老的面子不成? 說難聽些,閆閣老寫青詞服丹藥拼了命的逢迎飛玄真君,名聲早就已經是一敗涂地不可收拾。這種臉皮厚如城墻拐彎,生平信條是人不要臉天下無敵的官場老油條,怎么混到老了心理還這么脆弱了呢? 當老巨嬰也是要有資格的。閆閣老又不是飛玄真君萬壽帝君那個級別的老仙男,就算是閆黨也不可能慣著他。 原本以為閆閣老是首輔到手一時上頭,得意忘形之余已經不屑于照顧下屬的心思。但現在看來,閣老依舊是寶刀未老,對形勢的把握敏銳一如往常。 寶刀未老的閆分宜哼了一聲: “你們都在勸我,我又何嘗不明白?姓穆的小子能拔宅飛升到這個地步,三分是自己的本事,七分是他的家世,九十分都是靠的圣眷——圣上讓他掌握機要,是為了遙控朝廷秉持大權貫徹自己的心意,方便病好后順理成章的將裕王給關回去;只要這個心意沒有變,我這個做首輔的就是彈劾出花來也沒有用。歸根到底,老夫也不過就是制衡著清流,替皇上遮風擋雨的一把傘罷了!” 果然是數十年風風雨雨磨礪出的眼光,老辣精準更甚往昔。這幾十日來權掌中樞,雖然與世子對壘中不是沒有過翻車的時候,但到底是牢牢坐穩了首輔的這把交椅,靠的就是精準把握皇帝痛點,時刻不忘陛下恩德,制衡手段老辣而又精細——也正因為如此,與世子之間的糾葛就愈發的令人茫然。 小閣老亦覺困惑:“首輔既然知道這個道理,又為何要……” “因為老夫還要把這個首輔繼續做下去!”閆閣老冷冷一喝,不怒自威:“狡兔死,走狗烹!現在這個局面,是陛下重病后無力秉政,不能不攪和各方勉強湊出的平衡。平衡中最大的變數,就是陛下的身體——老夫明確告訴你,那個李時珍已經奉命進宮診治,而且明白做了診斷,說陛下的病癥不算嚴重,假以時日必定能恢復。陛下恢復之后,這個局面還能維持嗎?” 閆東樓微微一顫,立刻明白了親爹的暗示:皇帝身體恢復后必定立刻奪回大權,多半還要勒令裕王閉門讀書不得外出,設法摧折當政期間已經壯大的儲君力量。裕王退居藩府則清流的力量必然要衰微,到了那個時候,為了維持平衡而強行扶持的閆黨就變得萬分刺眼了! 事為之防,曲為之制,清流一旦衰微,對閆黨的打擊就會接踵而至,而且理由都是現成的——閆閣老已經快七十了吧?人生七十古來稀,皇帝給閣老放個假回家抱一抱孫輩,怎么不算是天恩浩蕩呢? 不過,閆分宜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是決計不想領會這個恩典了。飛玄真君不喜歡一家獨大的首輔,閆閣老就得給自己找一個勢均力敵的對手,長長久久的維持內閣的平衡,甚至方便他繼續進步。而縱觀滿朝文武,能夠擔當此重任者,也只有穆國公世子了——血厚防高,人又年輕,就算排資論輩依次晉升,那起碼也能在內閣混個幾十年的鐵飯碗;這樣牢不可破的對手,不恰恰就是閆閣老最理想的平衡么? 政治斗爭也是講究個捆綁銷售的,特別是在飛玄真君一朝永無休止的斗蛐蛐大賽中。閆閣老早先蹉跎了十幾年,是怎么一飛沖天蒙獲皇權青目的?除了他自己能吹會舔甘當皇權白手套之外,還因為夏衍夏首輔權勢日甚,真君需要個資歷深厚的工具人打擂臺;而幾年前閆黨日益興盛,才剛剛五十的許少湖便被火線提拔入閣,平白撿到了天上掉的餡餅。 所以說,一個人的進步速度并不取決于自己的努力,往往還要看政敵的逼格。閆黨依靠捆綁夏黨上位,清流依靠捆綁閆黨上位,循環拉踩向上捆綁,人類社會就是一個超大號的瘋批飯圈。 穆國公世子前途無量,難以招惹?要的就是你前途無量!世子向上爬得越高,閆閣老作為平衡工具的價值就越大,越能夠坐穩他辛苦舔來的這把首輔交椅,長長久久的為圣上發揮余熱。 這就是宰相調和平衡的長久眼光,這就是多年老官僚有備無患的縝密心計。一群只曉得看眼下利益的庸手,如何能體會閣老的苦心! “圣上諄諄教誨,孤陰不生,孤陽不長。修道如此,做官亦如此?!遍Z閣老淡淡道:“什么都想和和氣氣你好我好,天下有這樣的好事嗎?總歸還是要斗一番的嘛!既然總歸要斗一番,為什么不挑一個合適的對手呢?” 閆閣老當政這么多年,也算把朝局看了個清楚。就算清流一時衰退,皇帝也必定要扶持其余新人和他打擂臺。打擂臺倒也沒有什么,怕的是新人不知好歹不講武德,驟然幸進之后熱血上頭,悍然與他這個老前輩斗得昏天地暗日月無光,將朝廷一撕兩半徹底分裂,最終落個兩敗俱傷的下場。 小斗怡情大斗傷身,要是斗到連大道都磨滅了,閆閣老還是自己告老算球了。 在這方面,世子也是非常合適的人選。到現在為止,那姓穆的小子也就是當場發癲給老前輩下過幾次面子而已,但忍辱負重本為官場之常態,只要彼此心有默契能控制住斗爭的烈度,那么這種關系仍然是可以持續的。 這一番話精深微妙,的確是在中樞混了幾十年的不二心法。即使以閆東樓的精明狡詐,聞之也不由嘆服,只是心中仍有不解: “既然如此,首輔為何又要我悄悄的去送股本……” “朝堂斗爭嘛,就非得你死我活不可?”閆閣老神色淡定:“送一點股本算什么?老夫和許少湖斗了七八年,每逢十五還常常相約著賞月呢?!?/br> 說到此處,縱使閆分宜久經磨礪,心中也不由微微一動。實話講,他與許少湖明槍暗箭的算計了這么多年,但拋開公事不談,彼此在審美及愛好都頗有相似的地方;即使談不上心心相印彼此知音,至少也有點惺惺相惜的情分在。如今裕王監國高肅卿聲望日隆,清流中舊人遲暮新人上位,許少湖的權勢亦有江河日下之勢。閆閣老獨居內閣撫今追昔,難免有不甚唏噓的感慨。 流水落花春去也,他閆分宜拼盡了全力攀附上如今的位置,但內閣卻早已是物是人非事事休,沉舟側畔千帆競發,再不是昔日的模樣了。想起往日相愛相殺的情誼,縱使鐵石心腸如閆分宜,竟也微微有所觸動。 當然,這不合時宜的觸動只閃過了一剎那,閆分宜隨即恢復了從容,殷殷教誨兒子: “我的這些話,你一一都要記住?!?/br> 小閣老恭敬點頭,心中大為欽服。他之所以再三勸諫父親,不愿與穆國公世子為敵,一面是真不想對上這樣強勁的敵手;另一面也是余情未了——喔不,余錢未了——直到現在為止,他和世子在海貿上的合作依舊是推行順利、暢通無阻,甚至靠著什么飛玄真君號震懾蠻夷,收入還有進一步上漲的趨勢。在這樣一片光明的錢景面前,怎么能僅僅因為一點莫須有的面子問題,就悍然與親密的合作伙伴翻臉呢?! 不能拼命吶!拼了命還怎么賺錢? 正因如此,小閣老多日以來勸說無效,心中不是沒有過抱怨的,總覺得是犬父太過倔強,為了那點虛無縹緲的面子耽擱了自己賺錢的大業。但到了現在,小閣老才不能不心服口服,實實在在的認識到了親爹的本事——反對世子是工作,親近世子是生活;明面和世子斗個昏天黑地,難道就妨礙了大家私下一起合作嗎? 不相干嘛! 閆閣老在內閣中和世子斗爭,小閣老在海貿上與世子合作。工作是工作,生活是生活,大家都有光明的未來。 一想通了這點,小閣老立時便是豁然開朗,并且心悅誠服了——他這碗水到底還是淺了點,怎么能和閆閣老這種段位的高手媲美!如此深謀遠慮的眼光,自己還是要學習一個。 他恭順道:“兒子明白爹的意思,一定給幾位親近的大臣都打好招呼?!?/br> “你明白這個道理就好?!遍Z閣老語氣漠然:“我知道,自從我當上這個首輔之后,手下多得是人嘰嘰喳喳,都說我老了,糊涂了,該做的事情不去做,反而日日和一個小輩為難——他們知道什么?老夫我在內閣干了十年了!十年里我治了那么多人罷了那么多人得罪了那么多人,朝局的事我敢不留個心眼嗎?老虎吃了人還能去打個盹,你爹我敢打這個盹嗎?!” 小閣老悚然而起,束手侍立,大受震撼之至;此時心中縱有千言萬語,到口中卻只有一句: “首輔高見!” · 敲打完畢震懾完畢,閆家父子數日以來的隔閡也一掃而空。正要推心置腹,再聊一聊朝局上至關緊要的某些機密。卻聽書房外嘎吱一響,剛剛才離去的親隨竟然又推門走了進來。 首輔密談時居然隨意打斷,委實是極大的無禮。但此人畢竟是府中家生的心腹,閆閣老皺了皺眉,并未發作: “什么事?” “是內閣值房剛派人送來的公事?!庇H隨惶恐行禮:“說是要請閣老明日裁奪的……” “哪里來的公事這么緊急?”閆閣老大為不悅:“老夫今日就在文淵閣當值,怎么不知道有什么要緊的事體!” 親隨小聲道:“內閣值房本來也不敢打攪閣老。只是……只是這些公文都蓋著什么‘宗藩改革小組’的章,似乎是穆國公世子讓送來的……” 閆閣老:………… 方才還在以遠大眼光高談什么“倒穆是工作,親穆是生活”的閆閣老,臉色忽然變得相當可怕了。 小閣老見勢不妙,趕緊起來,大聲呵斥這莽莽撞撞的親隨: “再怎么樣的緊急公文,哪里有這么赤眉白眼就往里送的?還不滾快出去!” 親隨答應了一聲,忙不迭的往外走。但在合上房門之前,此人卻忽的又想起一事,于是冒險再提醒了一句: “好叫閣老知道,穆國公世子還說,他已經把后續的流程都安排好了,只等閣老這邊的消息。要是——要是公文拖延太久,怕是有傷朝廷的規制……” 話還沒說完,已經七十出頭的閆閣老忽的暴起,以一種少年人的敏捷抓起了旁邊的硯臺,直接砸了過去: “傷你媽的頭!” · 適當的憤怒總是有益于身體健康的,誠哉斯言。 第69章 回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