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錢都是從古代賺的 第322節
“老弟讓我熬的!” “他說,你再用兩次藥,身體就會完全康復?!?/br> “我這個弟不是池中之魚,有一天絕對會魚躍龍門,飛得更高。志新,你跟我說過,我弟這點年紀就建了一個集團公司,剛開始我還有點不信,如今露出這樣高超的醫術,可以說能文能武,我知道你在官場不想弄圈子,也不想和外人走得太近,但今天我要告訴你,你要舍命的幫他,將來絕對會受益多多,他的出現,可能會是你的福星?!?/br> “菁兒,我知道怎么做?” 孔菁的話,也讓周志新想起了孫洋和楚天兵的關系。因此也是鄭重地點了點頭。 …… “老婆們,明天我要出幾天門,你們在家一定要好好的哦!” 從周志新家回來,孫洋和韓雨晴直接回到了家,坐在沙發上,左擁右抱地對著三女說道; “去吧,要注意安全!我們在家等你!” 孫洋出門是經常的事,唐婉儀雖然不清楚孫洋要去干什么,但這幾天跟著韓雨晴她們,也知道了孫洋很多事,因此她也不多問了,三女同時要孫洋注意安全。 孫洋建了一個龍嘯集團,公司要發展,是不可能天天和她們膩在家里的,男人有志氣,她們這些女人才有底氣。 意識到孫洋要出遠門,這一夜,三女也是盡心盡力,讓孫洋過得幸福無比。 “先去五代十國吧!” ‘富貴金’缺金少銀了,李富貴親自和孫洋說,孫洋這個副總當然得賣力,自己在古代的兩個金礦,確實可以為富貴金提供金子。 當然孫洋心中還有一個最主要的原因,他的蓮香公主還在等他,一個跨了一千多年的承諾,孫洋必須兌現,不能讓人家久等。 得得得! 走出山林,一陣急促地馬蹄聲響徹著孫洋的耳膜,孫洋向前望去,不遠處,竟然有數匹馬在飛奔,馬上,幾個人正拿著木棍正在相互追逐,現場一片喊殺聲。 孫洋仔細仔細一看,發現馬匹上的幾個人都是布衣族人的裝扮,他們正在進廝殺訓練,動作有模有樣,非常勇猛,孫洋暗暗點頭。 更遠處,亦是如此,看來布衣族人真正懂得了進攻的重要性,他們不再居于防守,開始注重沖殺了! 新任的族長也是意識到以前策略的錯誤,開始改變。 看到布衣族在自己的影響下,開始改變,孫洋十分欣慰,他背著手,慢慢地向布衣族走去。 “是孫大俠!” 孫洋這一走出來,在草原更是顯得無比的醒目,加上身后是太陽升起的方向,被陽光一照,身體沐浴著萬丈陽光,如同從太陽里面走出來的神一般,讓就近那些正在訓練的人立即就發現了他的存在。 看著這個從太陽光芒中走出來的人,最近的布衣族勇士迅速圍了過來,當他們發現是孫洋時,頓時爆出一聲大叫,很快,草原上獨有傳音方式發揮作用,孫洋回來的聲音迅速傳遍了整個布衣族。 無數的人開始從遠處向這邊疾馳而來。 短短時間,孫洋的周圍不知圍了多少層布衣族人,眾人都用十分崇拜的眼神望著孫洋,熱情地和孫洋打著招呼。 第506章 布衣族人的力量 “大家都好嗎?” 孫洋也笑了,對著眾人揮手。 “好??!” 聽著孫洋的問候,布衣族人從心底喊出一種聲音,因為眼前這個男人,數次挽救了布衣族,尤其是上次,如果不是這個男人,整個布衣族已經不復存在了。 這是他們整個布衣族人的英雄。 “布衣族人聽令!列隊!恭迎孫大俠回家!” 隨著遠處一陣馬蹄聲響起,一道宏亮的聲音傳了過來,那些圍著孫洋的布衣族勇士,立即行動起來,人群和馬群很快變成了左右兩列,并向布衣族的城墻延伸。 亞克西、古里古,小春子三人騎著馬出現了,當他們到達孫洋面前十米的左右,疾馳的馬被他們勒停。 隨著一聲大吼! “敬禮!” 現場所有的布衣族人右手緊握著他們的武器,放在胸前,眼睛齊齊望著孫洋。 布衣族人用一種最崇高的方式,迎接他們心目中的英雄歸來。只是他們使用了孫洋曾經教給他們的敬禮這個禮節。 “禮畢!” 很快,三道人影從馬上躍了下來,直接沖向孫洋,幾人緊緊地抱住了孫洋,嘴里喊著: “兄弟!” “兄弟!” “想死我們了!你終于回來了!” …… 這三人代表著布衣族的最高層,他們言情和動作,讓眾多的布衣族人揮起了手中的武器,使勁的擺動,慶祝這個時刻。 “走,回家!” 三人松開手,把一匹馬的韁繩放到了孫洋的手里。 孫洋縱身一躍上了馬,雙腿一夾,座下的良駒更是疾馳而出,向布衣族的城墻跑去。 克里西他們一看,也是趕緊上馬,揚鞭追上。而布衣族的勇士們則呼喊著也是跟了上來。 “什么,夫君!” 城內,獲知信息的蓮香公主快速打扮了一番,迅速來到了城門口,看著那個沖在最前面的人,她的眼睛被淚水浸濕。 多少次在夢中幻想情郎回來的方式,如今,情郎以這種方式策馬回歸,讓她無比的激動,以至于她拿出了草原女孩的方式,躍上一匹馬,向前沖去,她要緊緊地抓住眼前的這個男人,不想讓他失去! 今天,她注定成為布衣族人關注的重心! 隨著兩匹馬快速的接近,很快兩匹馬變成了一匹馬,孫洋直接把蓮香公主攔腰抱上了他的馬,如同一個勝利歸來的英雄,沖向布衣族! 很快,孫洋與蓮香公主將于明天完婚的消息傳遍了全城。 整個布衣族人迅速行動起來了,開始cao辦這場盛大的婚禮。說是cao辦,其實早已經準備好,只是主角孫洋沒有到來,如今孫洋的回歸,他們只要按部就班地去落實就行了。 而作為新郎官的孫洋,其實沒有一點事,因此,看著眾人在cao辦,他卻叫上亞克西、古里古,小春子他們,開始檢查布衣族的軍備。 作為一個曾遭受幾次他族入侵的部落,孫洋不能松懈。 “大哥!” 明天孫洋就是布衣族的郎,也是布衣族的一分子,古里古他們的稱呼也是隨著改變了,在布衣族,尤其是在年輕的一輩,只要實力足夠強大,他們是不分年齡大小的,統一叫孫洋大哥!尤其是小春子,那更是叫得歡快! 這里面,無疑是孫洋的實力最強。 “大哥,一切按你所說,新建的布衣族城墻,每一塊磚,每一垛箭樓,瞭望塔我們都用水泥砌起來的。瞭望塔24小時不間斷值守,鐵箭,弓弩、弩箭,各式各樣的刀、劍、矛、盾我們正在不斷的制造。同時,我們在每個方向都派出了斥侯,還建立了烽火臺,白天,我們的巡邏隊會在十里范圍內進行進行巡邏,只要發現可疑目標,我們都會詢問。發現有大隊人馬靠近,我們都會點燃烽火臺示警?!?/br> “四周的護城河有四米深,我們引入了2米深的河水,城門口的吊門我們用鐵鏈和絞板,有專門的人防守和控制。另外城內我們打了十口井,平時我們使用河水,戰時才會啟用井水?!?/br> “我們在河邊開墾了數百畝農田,并用你帶來的稻谷孕育了一些種子,現在已經發芽,不久我們就種植下去。用種植和授獵來提高我們的生存能力?!?/br> “上次戰爭后,布衣族男丁死了不少,我們在族內提倡一對夫婦至少生三胎計劃,同時,如果有難民想加入我們布衣族,只要他們沒有壞心,我們一并接納?!?/br> “大哥,你留下來的那些兄弟,也在幫我們訓練,現在整個布衣族擁有五萬名士兵,我們把他們分成五個師,四個師每個師負責一面城墻,第五師作為總預備隊,戰時哪邊需要他們去哪邊。師、團長由高級哲別擔任,營、連長由中級哲別擔任,排班長由低級哲別擔任,我為軍長,亞克西為副軍長,負責整支部隊的訓練和調度,如果是戰時,所有命令由我們兩人同時發出。剩下的哲別我們則成立了惡狼特種部隊,由小春子任這支部隊的指揮官?!?/br> …… “好!” “不錯!” “你們做得非常好!” 孫洋走在前面,他們三人走在兩邊,幾人一邊走,古里古他們三人也是不斷跟孫洋匯報著這段時間布衣族所做的事,圍著整個布衣族的城墻繞了一圈,他們才說完。 而他們所做的一些事,也是孫洋走之前,跟他們說過的,孫洋沒有想到,他們會做得如此之好!貫徹如此之快,以至孫洋也是贊不絕口。 尤其是孫洋提倡的民族團結政策,讓布衣族人更是享受了一些人口紅利,畢竟那次戰爭,男丁是死了不少。把一些外族人加進來,讓布衣族的人也是多了起來,不然,這五萬人的部隊,布衣族人是根本湊不齊的。 “敬禮!” 很快,孫洋見到了黃班長和他帶領的十名普通士兵,看到自己的主人,他們 紛紛向孫洋敬禮。 孫洋也是回了一個禮! “好了,我該說的也說了,該聽的也聽了,我和他們聊一聊,你們先回去吧!” “好的,大哥!” “大哥,那我們回去了!” 三人看到孫洋要和他的手下說話,也是理解,三人隨后也就回去了。 “黃班長,你們的任務完成了,婚禮結束,你和你的士兵歸隊!等下你帶著孫班長他們熟悉這里的環境?!?/br> 來到黃班長他們的駐地,孫洋放出十名警衛,隨后對著黃班長說道; “是!” 第507章 布衣族人的婚禮 當清晨的一縷陽光照耀著布族城時,布衣族人也迎來了最熱鬧的一天。 經過昨天一天的布置,整個城區洋溢在一片喜慶之中,城區的主要街道上,到處張貼著紅色的‘喜’字,讓人一看就知道今天的布衣族有喜事要辦。 城東的位置,有一座十分醒目的建筑,這棟建筑是孫洋設計的,因此他的設計與其他的建筑完全不同,但今天,這棟建筑已經披紅掛金,成為布衣城最靚麗的一道風景。 建筑的正面設計完全可以用高大上來形容,尤其是大門上方那兩個金光閃閃的“孫府”兩字,無一不表明著這棟建筑的主人,身份是何等的尊貴,而今天,太陽才剛出來,但這里已經異常的熱鬧了,身穿節日盛裝的布衣族人,不斷地在這棟建筑里面進進出出。 在這個特殊的日子里,布衣城一改往日八點才能開城門的開放時間,七點一到就提前放下了四座城門的吊橋,布衣城的城門隨即打開,城門的兩邊,手拿鋒利彎刀,身穿紅裝的布衣族勇士威風凌凌地站在哪里,開始了他們的城門守衛工作。 四面城墻上,此時也插滿了紅色的旗幟,獵獵作響的紅色旗幟下,是勇敢的布衣族勇士。 城門一開,早已經等候在外面帳篷里,來自各國他鄉的一些商賈人士,游方走販一看城門提前開放,則紛紛收起帳篷,攜帶著他們運來的商品,迫不及待地涌進了布衣城。 上午十時許,隨著幾聲禮炮響起,孫洋與蓮香公主的婚禮在‘孫府’正式舉行。 因為蓮香公主是老族長天宏的女兒,孫洋又是布衣族的大恩人和英雄,作為布衣族現任族長的古里古親自主持了這場盛大的婚禮,整個婚禮現場布置得富麗堂皇,布衣族內那些德高望重的人都被邀請參加,并分坐在婚禮現場的兩側,開始享受著美酒、瓜果和點心。 在一陣吹吹打打中,在12名布衣族美麗少女的牽引下,雍容華貴,頭戴金冠的蓮香公主緩緩出現在婚禮現場,引起了眾人的齊聲喝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