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9節
畢竟周瑞是耀眼的那個,總能吸引到目光。 但并不是每個人,都是“韓子茵”。 此時此刻,這些也都不重要了,當初也只是若有若無,遠不是刻骨銘心,年輕男女那點事,每一次都當真,人活著可就太累了。 白曉鶯自己也不怎么在意,更沒有對曹長瑞有任何意見。 她只是純粹好奇周瑞的反應。 白曉鶯目光微微下移,說道:“那我們就先去排隊了,我幫長瑞拍幾張照?!?/br> 周瑞點點頭,微笑道:“去吧,祝你們玩的開心?!?/br> 白曉鶯道:“對了,有什么建議么?” 周瑞想了想:“別選‘兒歌三百首’,因為灌輸記憶后,可能需要當著所有人的面唱一首展示一下?!?/br> 西北漢子曹長瑞打了個冷顫 這什么酷刑。 看著兩人離開的背影,周瑞最后喊了一嗓子: “小白,需要幫助的話,一定記得找我,就當給我一個面子?!?/br> 人群中,白曉鶯被曹長瑞拉著,回頭看了一眼周瑞。 笑了笑,“嗯”了一聲。 然后轉頭,繼續前進。 第1045章 滿足 “學習機器!21世紀最偉大發明,甚至可能是第三個‘千年’里,最偉大的發明!” “多名諾獎得主連夜發文盛贊,整個學術界都在震動?!?/br> “周教主獨自開發完成,他再次向世人證明,他是這個時代的巔峰?!?/br> “能夠以數百倍的效率,直接灌輸記憶至人腦,這將徹底改變人類文明的演化方向,重塑‘教育’的概念,這是人類新時代的起點!” “想象一下,一周的時間,就能學完高中三年的全部知識,十幾歲的孩子,就能擁有如同現在博士一樣的知識量.人類科技將會徹底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而那個巨人,名叫周瑞!” 兩個多月前,周瑞在完成“空間站大召喚術”的杭城峰會最后,提過一嘴自己開發了一種名為“學習機器”的神秘技術。 從那時起,外界就眾說紛紜,但這一技術實在過于反常識,沒人能說明白到底怎么回事。 今天,它真的出現了。 如同周瑞之前所預想的一樣,“學習機器”的出現,立刻秒殺了之前復瑞集團所有的“最重磅消息”,包括仿生人、二號化合物這樣劃時代的技術,都遠遠不能相比。 如果人類的社會發展和科技發展,是一座摩天大樓的話。 那么“仿生人”這樣的東西,是大樓頂端新修的耀眼雕像,而“學習機器”,則是強化了所有修建這座大樓的工人。 這是比“地基”還要核心的東西。 有人將這個技術,拿出來和“原子彈”相比,但很快發現原子彈乃至原子能也遠遠不如。 原子彈改變了世界格局,但它并沒有優化人類文明,它同樣只是那個時代下,摩天大樓上的耀眼雕像。 復瑞集團的官網上,也公布了“學習機器四步走”的未來策略。 第一步:內部使用,主要對復瑞集團的核心科研工作者、工程師。 第二步:將范圍擴大到合適的智力勞動者范疇,鑲嵌進入中國科學發展體系,得到準許的公司外成年科研者(比如各院士、教授、千人計劃、青年學者),可以申請使用。 第三步:確認所有風險和技術標準后,經過討論和準許后,擴散至教育系統,以研究生-本科-高中的向下路線,嘗試升級教育模式。 第四步:徹底向社會人士開放,進入職業培訓、技能培訓、興趣培訓等領域,全面提升社會知識水平。 這四步走的大戰略,也是周瑞和組織上經過討論后決定的,大方針比較粗略,但細節上每一步,都需要投入無數人力物力,乃至數年時間來逐漸完善的。 僅僅第一步,就能讓“復瑞集團”成為俯瞰全球的科技強權。 后面的就別說了。 可以很明顯的看見,整個計劃還是扎根在中國,以腳下這片土地為核心的,這讓無數海外學者捶胸頓足。 這里面一部分,是真的抱著“科學無國界”的美好愿景,但更多的,還是因為覬覦貪婪,不愿意巨大利益被隔絕在自己之外。 雖然,四步走的大計劃,連第一步都還沒完全展開,但不難想明白,未來100年乃至更久,哪里會成為世界中心。 重新成為世界中心。 于是面對這必然會決定未來世界格局的巨大突破,各國zf也開始跳出來發言。 他們開始重新呼吁“科學無國界”、“世界人民一家親”、“人類應該共同進步”、“科技屬于全人類”. 他們沒有那么天真,覺得喊幾嗓子就能有所收獲。 但不妨礙明面上一邊喊,一邊私底下表達“善意”或者“惶恐”。 甚至更深處,不乏有人討論過,有沒有辦法逆轉或者打斷這一歷史進程。 其實“東大”沒那么粗心眼,“學習機器”公布的前幾日,外部邊界,內部隱蔽戰線,乃至軌道深空的衛星、空天戰機,都秘密進入了備戰狀態。 就是為了防止有人發瘋。 當一局棋勝局已定,落點卻沒完成的時候,最好提防有人掀桌子。 但顯然,不要高估賊寇的道德,也不要高估賊寇的膽魄。 靜悄悄,無人發癲。 最重要的是,自家已經點亮了軍事科技前置,真要有人想不開,誰先到誰家門口踹門還不一定呢,刑天45分鐘必達。 不過為了安撫可能存在的不良情緒,組織上還是及時舉辦了一個新聞發布會。 表示:我方一貫歡迎國際學術界更廣泛的合作,共同推進人類技術發展,復瑞集團是民營企業,經營方法和方針是其自行決定,我們正在積極研討蕓蕓。 給人一種兩者沒有綁定的太死的錯覺. 二人轉一唱一和,不少人感覺.自己又有機會了! 按照計劃,等到一個月后,情況確認平穩沒人鬧事,復瑞集團也會宣布“大記憶庫”計劃,與國家合作,持續構建一個龐大的、完備的“記憶庫”。 號召世界各地的志愿者,來提交自己的寶貴記憶進行轉碼,志愿者也有機會體驗學習機器,灌輸新的內容。 這也算是給海外人員留了一個口子,使整個計劃看上去沒有那么封閉。 愿景中,在“大記憶庫”里,你將可以找到科學原理、藝術造詣、自然風光、人文法律、體育技巧. 通過數十上百年的積累,來構建人類最寶貴的“圖書館”。 視線回到當下,復瑞館一整天都沸騰和熱烈中度過,每兩小時就發放20個體驗手環,而且位置隨機,全館都開啟了尋找npc的活動。 他們提前填好了表格,然后就等著npc刷新。 那位發手環的小jiejie被嚇到了幾次,之后干脆也玩起了捉迷藏,不再光明正大站在某處,而是專挑犄角旮旯的地方,有人甚至廁所門口遇見,小jiejie發完手環就跑。 而那些沒那么幸運的人,則也一直眼巴巴的守在“學習機器展區”,就當看表演了。 呆的久了,甚至開始評頭論足起來,評價每個人不同的表現。 “這哥們五音不全啊.不聽歌詞根本不知道唱的是《丟手絹》,比上一個《門前大橋下》唱的差多了?!?/br> “還有上一個太極拳我感覺也差點意思..” “這說明啊,記憶可以灌輸,但天分也很重要要是我上去,肯定比他們強?!?/br> “對了.為啥還有人選‘兒歌三百首’,公開唱兒歌不躁得慌么?” “前面都是不小心的,后面感覺都是故意的.” 晚上七點,復瑞館開始進入散場流程,至七點半,人員已經全部離開。 天色已經完全黑了下去。 學習機器從沒有露過面的本體,連同下方的移動底座,被武裝押運離開,送去了市區內的一處軍方倉庫,24小時都有荷槍實彈的士兵看守,外界的反應還沒發酵,但它的重要性已經不言而喻。 周瑞行走在沒有一個游客的展廳,看著零星忙碌的工作人員,松了一口氣。 這場注定載入史冊的“中國科技博覽會”,也即將結束了。 明天,最后一個主題日“航空與航天”之后,他也就完成了這次的所有目標。 原本主辦方是打算“未來與展望”和“航空和航天”對調,將前者放在最后一天,不過考慮到“航天”現在無與倫比的熱度,和一些展位布置的特殊需求,最終將航空航天放在了最后。 其實這次科博會,一次性拿出這么多東西,除了科博會恰逢其會,是最適合的舞臺外,也和周瑞從“思維殿堂”解開了心結有關系。 那一次,他改變了許多。 環形的巨大展廳內,周瑞沒由來的,想要從起點開始,重新走一圈。 出發點.工作人員區域。 剛邁出兩步,周瑞看向開明智能前的一小片空地。 如果可能的話,這里還應該還有一個“四象研究所”的展臺。 現在叫“周韓研究所”了,更早的話,叫“磁控金屬濺射實驗室”,那是他走上另一條道路的起點。 一個突然走了狗屎運重活一世,只想抄歌掙錢,彌補遺憾,出名裝逼的重生者。 依靠著系統給予的膽氣,毫無基礎的闖入了兩世都沒有任何經驗的“技術領域”。 他自認一直還算努力,【學霸】只給了他本科以下的所有知識,之后的詞條也沒有任何一個是以“記憶灌輸”方式硬塞知識的。 其實回顧至今,除了天之啟示外,所有的知識都是他數年如一日不斷學習、研究、實踐獲得的,系統只是提高了他的天賦和效率。 他不是不努力,他是又努力又有掛。很幸運的,在起步沒多久,就有了第一次“天之啟示”,四象材料。 至今,這門技術已經被充分的開發、應用,甚至被韓子茵補全。 它出現在了飛機上,導彈上,戰艦上,甚至軌道外 憑心而論,之后的延伸,他并沒有出太多力,依靠的都是研究所的成員們。 俞樹、柴連俊、吳華民、牟仲義、曲韜、顧橫.以及最重要的韓子茵:追著自己進了研究所,結果自己卻跑了的小傻瓜。 這也充分證明了,系統給予的任何東西,都會被人類的“主觀能動性”影響,他周瑞也不是這世界唯一有色彩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