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4節
角落里,漢森心里一顫。 這個參與過登月項目,70多歲功勛科學家,居然因為一個比自己小三十多歲的人一句提問,搞得有些緊張。 老伙計尼爾森走了之后,他在nasa的日子變得不那么好過了。 然而和他擔憂的一樣,果然事情在朝著不好的方向發展。 新局長嚴厲道:“漢森,我聽說‘阿忒彌斯之眼’計劃已經完成了99%的工作,這個nasa最花錢的項目,到底什么時候可以發射?” 漢森沉聲道:“99%只是設備主體,還有許多檢測檢驗沒有做完,原本的計劃明年春季我們就可以發射?!?/br> 新局長搖搖頭:“不太晚了,三年前這個項目被批準,用以對沖對面的一系列航天突破,而現在你們連對面的尾燈都看不到了,說實在的,我看到這幾個字就覺得煩,它還要被提及多少次?這個項目到底還有多少意義,我深表懷疑?!?/br> “漢森先生,我說一個數,現在是10月末,下個月中旬,對面會召開‘中國科技博覽會’,想來會有大量吸引人眼球的小把戲,所以我們也需要在科技領域有自己的消息來對沖掉這些影響。 “我要求那邊開博覽會的同時,‘阿忒彌斯之眼’必須宣告‘即將發射’,今年結束之前,十二月,我要求我們的探月設備必須離開地球?!?/br> 漢森激動道:“不!航天工程不是你想快就快的!” 新局長:“我覺得有時候不是項目的問題,而是人的問題,我接到許多投訴,說你在工作中非常死板,抱著幾十年前的規則制度不變通.并且lgbt和有色人種的比例非常稀少.” “你如果做不到加速,我覺得完全可以換一個人來接手?!?/br> 漢森震驚的張了張嘴. 新局長心中冷笑,他完全不介意多找一些“lgbt兄弟姐妹”來,頂替掉這個功勞?;ハ鄮椭?,一個完成了99%工作的項目,正是時候.. 也許別人會在乎這樣做會不會留下隱患,但他不在乎。 因為質疑他,就是迫害,就是不正確 他的兄弟姐妹也一樣。 漢森嘴唇都在顫抖,但終究,被克制住了自己的情緒。 顫顫巍巍坐了下來,虛弱道:“我明白了.11月,‘中國科技博覽會’期間,我們會對外公布發射計劃.” 這個一直以嚴肅、古板著稱的老科學家,此時感覺如風中殘燭。 新局長有些可惜對方沒有拂袖走人,不過做戲做全套,還是說道:“還有12月的發射,你承諾過的?!?/br> 反正一旦拖延,他就換人。 一個老人、白人、男人,沒有點特殊癖好還沒有人撐腰,隨便他怎么拿捏。 會議室里,其他人寒蟬若禁。 他們同情漢森的遭遇,但又不敢發言還是那句話,會被扣上恐同、迫害、歧視、不正確的帽子。 一些人突然感覺時代真的變了 也許自己也應該私下見見新局長,然后高調宣稱自己加入lgbt?也許這樣能爬的更高 —————— 某些地方陷入爭吵的時候,無垠的太空,變化卻沒有停止。 四個巨大的載荷倉,前后腳抵達了預定軌道高度。 這片空間有來客不稀奇,但一次來四個,可謂史無前例. 四個載荷倉上的整流罩幾乎同時裂開,露出了里面四個巨大的立方體。 立方體上有著暗淡且復雜的指示燈,在漆黑的宇宙中格外神秘。 邊緣處的小型發動機啟動,將四個立方體組合在了一起,然后開始了復雜的變形,不斷展開、扭轉,速度并不快,大概十幾分鐘后,變成了六邊形的桶狀結構。 隨著展開,內部飛出了兩個有著金字塔型頭部的智能設備,四條機械臂垂在后方,不斷游動,檢查緊固件的狀況和鉚接情況。 隨著“榫卯”技術的不斷升級,現在太一天工已經發展出了多個變形。 以正方體為身體的“結構榫卯”,搭配“板磚”形成主要框架。 以金字塔型為身體,同樣四機械臂,承擔cao作、無氧焊接等的工作“cao作者”。 以圓錐為身體,體型更小,承擔巡視工作的“游動者”。 以圓柱體頭部,承擔燃料注入、運輸工作的“補充者”。 其他還有一些廢案,在“南天門”上驗證不給力后被拋棄了,目前“凌霄”上的智能設備,主要以這五種為主。 完成不多的工作后,這些“cao作者”回到了固定位置,也就是“凌霄”的外側,收起機械臂,抓牢連接件,慢慢沉寂下去,如同凌霄上的一顆凸起。 四發火箭,還遠遠無法構建起完整的“凌霄”,哪怕是載荷提升近一倍的“敬天二號”,因此經過近半個小時的工作,軌道上也只出現了一小截。 甚至因為過于短小,更像是一個環。 地面,萬戶基地,各種信息紛紛而至。 “一階段部件全部展開,智能組網遙測良好?!?/br> “太陽能系統工作正常,電力反饋達到預期的101.21%” “cao作者歸位待機,完成了所有工作項目?!?/br> 智能指揮中心里,周瑞點點頭道:“啟動六爻隱身模式?!?/br> 軌道上,只有一個環的“凌霄”,內部某個隱藏的部件開始工作。 沒有聲光特效,一切都那么安靜。 片刻后,凌霄六個角的位置,六根粗壯的天線立了起來,以簡單粗暴的物理方式,突破了電磁屏蔽場的邊界,用以接收和釋放各個方向的信號。 這種模式和戰斗機機頭的“尖尖雷達”一樣,簡單有效。 剛才是像是“戒指”,現在像是釘刺戒指 極端情況下,可以開著隱身而收回“天線”.就像靜默狀態的潛水艇一樣,不過那樣地面也聯系不到“凌霄”了 “凌霄電磁反應消失.” “我方通訊能力重建成功六爻模式工作正常?!?/br> “軌道高度正常、全遙測正?!?/br> 至此,第一次發射,圓滿成功。 全球首次智能化發射。 全球第一次同時發射四枚火箭。 全球第一個軌道外軍用永久設備。 都在今晚達成。 不過還不是高興的時候,這樣的發射,他們一共要進行八次。 只有一連八次都不出問題,最終才算大功告成。 第1020章 獻祭了顏值的凌霄平臺 凌霄平臺的發射,一連進行了八天。 每一天,都是四星連珠的壯觀景象。 琉球人漸漸習慣了這種狀況,甚至如果哪天白天沒發射,晚上會有人在天臺等著,帶著啤酒和小吃,等待一場特殊的煙火。 而海面上,則也有著許多大型船只,不斷在指定位置,用改造過的空蕩蕩甲板,迎接從天而降的火箭回收部件。 這些部件,會根據種類和狀況,一部分直接運回嘉手基地檢修后再次投入使用,一部分運回萬戶基地進行更精密的維修。 這也得得益于現在“可控水面區域”面積極大才能做到。 而嘉手基地也沒有辜負所有人的期望,四個智能半掩埋式發射井,圓滿完成了所有工作,唯二兩個疏漏也不在發射本身,一個是有一個火箭部件在海運過程中,因固定出現問題和海浪,出現了損壞。 另一個是回收過程中船只位置沒算對,一節二級火箭落入了海水中,結果就是小修變大修,甚至直接報廢。 還好買了保險 這八天緊張、忙碌、充實的過分。 但通過這次滿負荷運轉,整個太一天工都測出了自己的新“上限”,哪些環節有待加強,哪些位置可以優化.都有了清晰的脈絡,為之后的計劃打下了堅定的基礎。 發射日第八天。 隨著最后四枚火箭升天,凌霄平臺一期計劃終于進入了尾聲。 此時凌霄平臺已經不再是第一天那種“釘刺指環”般的模樣,而是徹底有了六邊形桶狀結構,邊長13米,直徑(高)22.49米,長度90米。 由于“榫卯”結構的特殊性,它相當于一截一截組裝起來的,每一截都有著六爻隱身發生器,并且都有六根探出來的天線。 所以遠遠看著,就像是一條.帶刺脊椎骨。 好吧,原本六爻材料誕生前,對“凌霄”的設想是采用四象隱身模式。 當時的效果圖那叫一個帥,銀白色“凌霄”就像是一把鋒利的寶劍,甚至有人提議直接改名叫“太阿”。 但四象隱身有個問題,那就是和“太陽能”互斥,另外對于結構如此復雜的大型部件,隱身效率也不算完美。 六爻的出現完美的解決了這個問題,更省電,更小巧,更廉價,還不干擾太陽能發電,整個設計都簡化了許多。 唯一獻祭掉的,就是顏值了。 從銀白寶劍,直接被干成了“帶刺脊椎骨”。 這一點.算是“太一天工”上上下下的一個遺憾. 但怎么辦呢?航天領域實用性大過天,更何況還是軍用設施時髦值等于戰斗力的說法,在現實中并不有效。 多方考慮,軍方決定對外公布的時候,還是以“收起天線”的外形為準,顯得和諧一些. 這可是未來會出現在小學教科書上的東西,不想搞得太“詭異”,教壞祖國的花朵。 當然,凌霄平臺的完整,也絕不僅僅是自身。 第八天發射結束后,很快一架“刑天戰機”,就從萬戶基地機場發射。 在“垂直電磁彈射架”的幫助下,編號為三號機的刑天直沖云霄,并且在48分鐘后到達指定位置,和凌霄相遇。 虛空之中,刑天三號從下方斜切進入預定軌道高度,上方的“凌霄”已經等候多時。 刑天三號不斷調整位置,然后從凌霄的后方駛入了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