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3節
“封住也解決不了問題,那是需要承受高壓的管路,不是破損外殼?!?/br> 十六個國家,有的參與度比較高,權限也大,而有的參與的少,消息也很滯后。 一些國家的航天局,此時此刻才知道,國際空間站正在遭受有史以來最大的一次危機。 視頻會議中,荷蘭的代表說道: “也就是說,現在有400多個大小不一的太空垃圾,將在24小時內撞擊在空間站上,它會被打成篩子,我空間站的規避系統無法工作是么?” 太空垃圾的軌道是在不斷降低中的,主要是受到極其稀薄的大氣分子影響,碎片越小,軌跡變化越難捉摸,更無法監測,24小時已經是最理想的狀態了,快的話可能十幾個小時就能給國際空間站來一次開罐頭。 nasa的專家回答道:“我們有緊急備用系統,利用氣體排出的方式,緩慢推動空間站變軌,但這會大大影響空間站的‘維生’能力,按照上面現有載荷計算,如果采用這種方案,必須要在一周內發射火箭,補齊氣體制造物質.” 一周內發射火箭 說實在的,別看這里十六國都是國際空間站的參與者,但有能力做到這一點的,只有一家。 美國麻煩坐一下,毛熊你站起來。 整個國際空間站項目里,真正的大腿。 俄羅斯航天局代表嘆息了一口氣:“聽上去啟動氣體排出是唯一的選擇,但能否一周內發射火箭我需要向上匯報,這是極大的考驗?!?/br> 不少國家的航天局代表松了一口氣 尤其是nasa,作為老大哥,他們是真沒能力一周內發火箭,之前給空間站送人,都能推遲小半年。 但這話又不能說,說了,隊伍就不好帶了。 俄羅斯航天局代表補了一句:“但我建議要有備案.因為我們無法100%保證能做到,我提議聯系中國,或者太一天工,‘清空聯盟’也行,總之你懂我的意思,我們需要申請援助?!?/br> 此話一出,引來了不少附和。 “丹麥復議!” “西班牙復議!” “巴西復議!” “意大利復議!” 一時間,復議的聲音連成一片。 nasa代表皺眉不語 其實,隊伍已經不好帶了。 要開這個口么? 第963章 大戲開幕 最終,國際空間站,并沒有聯系中方。 亦或者太一天工,或者“清空聯盟”。 阻力在源于在項目中處于絕對領導地位的美國。 理論上“清空聯盟”是最合適的,作為名義上的“國際組織”,雖然主導方是中方,但畢竟臉皮上能說得過去。 至于《沃爾福條款》,說實話,莫要高估任何條款、約定的約束力,所謂契約精神,就是對自己有利時遵守,對自己有害時裝瞎。 但真正制止求援的還不是nasa,而是美方高層。 消息上報多個部門,最后甚至捅到了正在杭城開會的大首領奧瑪那里,但最終還是不被允許。 原因很簡單,一周前,他們才為了提振士氣,彰顯太空實力,搞了一個像模像樣的“拒馬計劃”。 這才過去幾天,又要向中方求援? 承認自己連個火箭都發不上去? 這讓全球人怎么看? 不知不覺間,各國都在加大對航天領域的投入,這個領域占據了更加重要的位置,似乎變成了“科技高地”最耀眼的旗幟,而美國依靠“登月”鑄就的光環卻搖搖欲墜。 他們沒有改變自己,只是這兩年世道變了。 無論如何,航天方面的落后,開始更嚴重的損害美國的威懾力,而威懾如吊命良藥,一刻不能停。 所以最后,從“正制”而非科學的角度,美方給nasa傳達了指令:啟動備選方案“氣體排出規避”,但不要求援。 全部押寶在俄羅斯,可以有能力一周內發射火箭上去運送補給。 美方將不計成本,提供盡可能的支持俄羅斯。 得益于在國際空間站項目的絕對主導權,雖然一些國家頗有微詞,但最終還是依此方案執行。 十幾萬米以上的軌道中,國際空間站目前還安然無恙。 十二名宇航員并不清楚地面的一些勾心斗角,但他們知道空間站和他們自己,即將遭受有史以來最大的危機。 “馬卡洛夫,指揮臺怎么說?!?/br> 來自美國的女性宇航員蘇妮緊張的詢問著,她的表情嚴峻,甚至有些憔悴。 壯碩的馬卡洛夫沉吟片刻,看向所有人,說道:“地面指令,要我們啟動氣體排出的緊急方案,向上方軌道緊急規避,預計軌道上升800米,加上減速,氣體排出總時長在1800秒左右,分六段執行?!?/br> 雖然是俄國人,但他是目前空間站的站長,也是所有人中最資深的宇航員,他已經在這呆了半年之久,承擔著團隊指揮工作。 “1800秒?開什么玩笑!我們會損失絕大部分氣體!” 蘇妮情緒激動,感覺不可置信。 這種緊急方案在空間站設計之初就有,但從沒有啟動過,宇宙中不光是氧氣,任何氣體都是極其寶貴的,這個排出量嚇到她了。 其他各國航天員也格外震驚。 他們分別來自日本、巴西、比利時、西班牙、挪威、瑞典和德國。 另外俄羅斯航天員兩名,美國宇航員三名。 馬卡洛夫搖頭道:“我們會關閉部分艙室,然后嚴格控制排出速率,所以時間才會這么長,另外不用擔心,地面會在一周內發射火箭,為我們運送補給,包括制造氣體的原料?!?/br> “而我們的剩余的氣體至少能支持12天,如果減少活動量,可能可以達到14天?!?/br> 蘇妮冷笑道:“一周內發射火箭?你知道送我上來的火箭延后了多少次么?四次!我比計劃晚了六個月才登上空間站!” 馬卡洛夫看出來蘇妮已經失去了航天員應有的冷靜,任由她發泄情緒,會嚴重影響到其他人,于是換上了一副嚴厲的口吻。 “發射火箭的是俄羅斯,不要將其和你們的垃圾美國相提并論!我們擁有最好的火箭技術!” 這時巴西的航天員出言道:“如果不規避,400枚碎片一定會破壞空間站么?畢竟對于尺寸我們還不知道,而且我們有最安全的飛船艙?!?/br> 是的,國際空間站每次完成運載工作后,送貨的“飛船”會保持連接狀態,直到下次運載。 但很可惜,那不是真正意義上可以自己移動的“船”,只是一個圓柱形的“艙”。 但它作為可以直接穿越大氣層的存在,要更硬更堅固,并且緊急情況會作為國際空間站的避險艙。 馬卡洛夫:“沒人愿意賭這個概率,況且飛船艙無法容納12個人?!?/br> 還有半句沒說,那就是比起十二個宇航員,地面可能更在乎國際空間站的損失,不可能讓他們當縮頭烏龜,任由1500億美元的空間站就這么被撞成篩子。 這還是二十年前的造價,放在現在數千億至少的,而且背后代表的東西更多。 類比一下,氣體排出最大的風險在于宇航員的生命,但當縮頭烏龜保守防御.以后可能就沒有國際空間站了。 馬卡洛夫環視眾人,沉聲道:“立刻檢查所有設施,確保牢固性,這里太亂了.太空垃圾預計碰撞時間是8-24小時,這里面的跨度很大,不能過分相信監測數據?!?/br> 眾人沉默在原地,直到馬卡洛夫再度出聲催促,他們才木著臉離開,飄向各自的崗位。 其中,蘇妮還要再說什么,另外兩個美國航天員將她拉走了。 他們倆身份比較特殊,成為航天員之前是空軍成員,之后也沒有退役,所以是軍方的人。 而他們還額外得到了一份秘密指令。 確保馬卡洛夫按照指揮執行。 天上,是亂糟糟的危機應對 杭城,卻依舊是熱熱鬧鬧活動景象。 9月3日晚間,各國首領全部抵達,共計37位齊聚一堂,基本可以稱之為藍星“主流”。合計gdp超過全球80%,軍事力量更是超過全球90%。 當然,聚在一起不意味著這些國家擰成了一股繩,明爭暗斗也不是依靠一場會議就能解決的。 杭城的夜晚,不少國家的首領在互相串門私談,有的話題和g20有關,有的只是借這個機會碰一面。 其中,國際空間站遭遇的危機,也在小范圍內流傳開來,畢竟參與國家多達16個,而且基本都在杭城。 不過對于這些“大人物”來說,危機感遠不如天上的航天員來的緊迫。 而周瑞因為經歷了三天密集的會程,搞得有點乏了,明天才是g20正式開始,所以在離開了西湖國賓館后,再度拒絕了數國首領的邀請,選擇直接回到酒店,。 不方便,也沒必要。 雖然組織發話了,他如果想,見一見也無妨。 但周瑞寧愿選擇和甘媛多開幾次小會,對對流程,討論一下公司流水問題。 只是外界的變化還在逐漸發酵。 —— 9月4日,g20峰會的正式開會日期。 清晨,周瑞在甘媛的輔助下,穿上了一身低調的正裝,和之前兩天不同,看上去更正式一些。 這也是他這幾天換的第三套正裝了,都是甘媛一手cao辦的。 為老板系上精心挑選的紅色領帶,撫平領口為細微褶皺,甘媛緩緩退后,對自己的搭配格外滿意。 當然,老板身材才是最大的優勢,同樣的衣服,在老板身上,就和畫報里走出來的一樣。 “今天我就沒法陪您了,但會在會場外等您?!?/br> 周瑞照了照鏡子,點點頭道:“也不用刻意等,一整天從早到晚呢?!?/br> 今天先是g20開幕,然后是第一階段會議,然后是午宴,然后是第二階段會議,再然后還有晚宴和《最憶是杭城》文藝晚會。 以上這些,周瑞都要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