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1節
郎德興很是振奮:“周總,幸會幸會,老單總提起您,念念不忘啊?!?/br> 單春元不樂意了:“別說不相干的,趕緊說正事!” 周瑞意外的看了一眼單春元,不知道這家伙背后編排自己什么。 單春元目不斜視,沒吱聲。 “周總,長五是目前長征系列里,載力最大,推力最強的型號” 郎德興帶著幾人,里外里看了一遍,“太一天工”那是航天局的實在親戚,沒什么秘密可言。 并且眼前這位可是航天大佬,馬上就是院士級的人物了,巴不得周瑞能指點兩句。 轉著圈瞧了瞧,沒有太多問題,單春元監督,它的雙胞胎“敬天一號”,單春元也就是弄了十幾回吧。 這些成功經驗,也讓“胖五”比前世更早的進入實用階段。 正準備上樓看看二子級的狀況,背后又來了人,周瑞回頭看去,一個熟悉的老者,正在幾人的簇擁下走進來。 老人看到周瑞,立馬笑瞇瞇道:“周總,好久不見?!?/br> 周瑞大步走了過去,爽朗道:“孫老,就知道您會來看發射井?!?/br> 去年飯桌上,孫嘉棟孫老就提過,想來見證“錢學森平臺”的升空。 誠然,京北分別之后二人沒再見過,但這份情誼卻并未變化,錢老手稿是一份珍貴的饋贈,周瑞銘記在心。 孫老比去年更清瘦了一點,不過腳步依舊穩當,拍了拍周瑞的手背,抬頭打量“胖五”的身姿。 “長五立項的時候,我還參與了論證,那時錢老都還在世,到今年剛好十年.” 孫老有一種,又快、又慢的感覺。 一回首已然完成,所以很快。 一回首自己已然老了,所以很慢。 好吧,其實自己早就老了即便十年前,也是70歲了。 周瑞說道:“我來給您介紹介紹這枚火箭的情況?” 孫老笑著道:“好呀,麻煩周總了~”。 一旁的工程組組長郎德興:那我走? 郎德興看向單春元,投去求助的眼神。 單春元斜眼道:“咋了?你能懂得比他多?” 就這樣,客人在給另一個客人介紹情況,正牌工程組只能在后面亦步亦趨。 “長五回”和“敬天一號”一樣,近地軌道運載能力25噸,可以攜帶六枚榫卯以及配套的“板磚”、輔助設備,單次發射就可以構建128平米的軌道平臺。 這個建設速度是很快的,無人化的便利,模塊化的設計,穩定發射之下會和吹氣球一樣增加。 太一天工自己的南天門計劃,至今已經發射十四回,排除掉中間至少有六回發射,是為了“奪舍計劃”進行的,目前再軌平臺面積已經達到“千平米”級別。 周瑞計劃下個月開始,從面積擴張轉為功能性改造。 而錢學森平臺因為肩負科研任務,從初期就會搭載一些儀器設備,包括宇宙射線、天體觀測、氣象觀測等許多功能。 它既是平臺,也是鉚接在一起的衛星,更是一塊地基。 對比國際空間站,沒有活人,科研的方式肯定會有很大不同,但也有自己的優勢。 孫老渾濁的眼,望著潔白的火箭:“真好,真好啊.” 周瑞道:“我們去載荷中心看看吧,那邊您會更驚喜.” “走,同去同去?!?/br> —————— 周瑞在西昌基地里,給孫老充當導游的時候,西昌最好的五星級酒店內,也已經陸續抵達了世界各國的航天從業者。主要是國家航天局這一級別的,以及極少數企業級參加者。 本次發射,以觀察團的身份前來的,包括阿連酋、巴鐵、蒙古、琉球四個正式成員,以及印度、伊浪、塞維亞、法國、砂特、意大利、南韓、巴西、阿根庭九個申請國。 一些昨天就到了,一些今天才抵達。 這里面,少的四五人,多的十幾人。 弱的航天局只有個名頭,強的也有杵在第一梯隊的。 如此多的行業頂尖人才聚集在一起,即便組織者不刻意安排,也會很自然的形成交流,互相之間有的本就是老朋友,有的因為立場和陣營天生熟絡。 大廳的茶歇處,意大利人員正在和法國人交換消息:“我聽到內部消息,歐洲航天局內部有不少人希望加入‘清空聯盟’,但都被官員否了.” “畢竟那是永遠無法一條心的歐盟,我一點也不意外,你將那些官員從上到下正著數,一大半都是美國國籍” 餐廳內,印度人正在和砂特王儲高談闊論:“殿下,我們計劃,將在2020年正式進行載人航天,目前已經萬事俱備,您真的要考慮一下與我們合作,貴國實力雄厚,我們愿意分享這份勝利的果實.” 小薩曼微笑著,似乎很感興趣。 其身后,砂特培養多年的航天員,手心瘋狂冒汗。 現在辭職還來得及么. 酒店房間內,南韓人員正在整理自己的泡菜和泡面:“我和你們說,中國菜可難吃了,還得是帶上我們大韓民國的美食,否則根本吃不飽!” 整棟酒店都被包了下來,各國人員齊聚一堂,各忙各的。 直到晚上臨近晚餐,才紛紛前往酒店宴會廳,在這里進行第一次正式晚宴。 晚宴是標準的中式宴會,但考慮到外國人眾多,就配有刀叉,以及一部分西式菜品。 作為主辦者,就要有主辦者的色彩,才能明確“主人”是誰。 前后大概一小時,宴會廳才算陸續坐滿,不少人抬頭張望著,尋找著某人的身影。 說起來,從昨日起,就一直有人試圖確定“周教主”的在哪,想要攀談認識一下。 今天晚宴,總該來了吧? 距離正式開始還有五分鐘的時候,那位大名鼎鼎的周教主,終于現身了。 沒有大步流星,沒有趾高氣昂,周教主攙扶著一位垂垂老人,走到了最前方一桌。 有一些年紀大的國際航天人,也認出了這個老人是誰,孫老不單單是中國的元勛,也是世界航天界的前輩,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 周瑞將孫老安置好,然后才坐回了甘媛的身旁,屬于太一天工的桌子。 甘媛適時的遞來熱毛巾,讓周瑞擦手休息。 想找他認識的人很多,奈何剛剛落座,燈光就暗了下來,預示著宴會進入了下一個階段。 航天局的孫局長沒來,他已經進入了臨近退休的特殊狀態,轉而將更多的露臉機會,讓給了系統工程司司長,李長平。 李長平今天也是一身正裝,連習慣性凌亂的稀疏頭發,都打理的井井有條,起身走到臺前,開始了簡短的開場。 學術性質的宴會,不會過于長篇大論。 “中國航天,是世界航天的重要一份子,也是人類航天的一部分” 誠然,在幾十年的時間來,中國航天被孤立才是常態,占據了大概70%的時光。 只有1990-2010這20年間,處在一個相對被接洽的位置,但很快就因為進步速度過猛,而被美國孤立,連帶也失去了美國的附庸,幾乎整個歐洲。 逼著只能單打獨斗。 但自己夠猛是好事,帶小弟也是常規cao作,在今天這個場景下,還是要彰顯自身的開放合作的。 尤其是在場的大部分國家,都不是傳統西方陣營,值得拉攏。 教員有話說得好:朋友搞得多多的,敵人搞得少少的。 我們交朋友,不在乎強弱,只在乎多少,在座的各位雖然都“很有潛力”,但依舊值得“交個朋友”。 李長平開場之后,今晚唯二有資格上前講話的人,也是軌道平臺技術的開創者、火箭回收技術的攻克者、智能技術領軍人物、在座所有人中最富有者——周瑞,走上了臺前。 砂特和阿連酋的朋友先坐一下,這個確實是我。 周瑞只著了一件簡單的襯衫,甚至沒有打領帶,但挺拔的身姿依舊充滿了張力。 微微掃視了一圈,下方上百位各國航天專家,都在專注的看著他,好奇這位“周教主”準備說什么。 只有南韓那一桌,在瘋狂炫涼菜。 嗯.希望他們一會兒有肚子吃熱菜 周瑞說道:“看來大家都餓了,那么我盡量短一點.明天還會有正式的討論會,屆時再與各位深入交流?!?/br> 南韓人茫然的抬頭,怎么大家都安靜了? 不過你別說,這中國的食物還是有點門道的.味道還行。 就是上菜太快了,都還沒正式開始呢,哐哐哐所有菜就都上完了,果然是不懂待客之道的國家。 不說了,再炫一碗。 周瑞朗聲道: “航天技術,是一門高門檻的技術,并非所有人都有天賦,也并非所有國家都有基礎?!?/br> “作為中國航天人,我很清楚,想要從無到有的建設航天體系,需要多大的努力,付出多少人的青春?!?/br> “但現實的困難,束縛不了人類的浪漫,站在同一星空下,我們理應有共同的夢想,各位應該聽過現代宇航學之父,齊奧爾科夫斯基的名言:地球是人類的搖籃,但是人類不能永遠被束縛在搖籃里?!?/br> “今天,清空聯盟、錢學森平臺將我們聚在了一起,但我更認為,是人類的共同夢想將我們聚在了一起,在這里,我也有一句前輩的浪漫名言,想讀給大家聽?!?/br> 周瑞從口袋里,摸出一本小冊子,然后看向臺下的孫嘉棟孫老笑了笑。 孫老一愣,意識到了什么。 “這句話來自世界航天史的先驅,火箭技術的開創者之一,世界級科學與工程學巨匠,力學大師——錢學森先生的一段手稿?!?/br> 這也是周瑞自己,非常喜歡的一段隨筆。 他清了清嗓子: “當我仰望星空,意識到每一顆暗淡的星光,都是遠勝太陽系的巨物時,時常感嘆人類之渺小可提筆寫下這句話時,又因為人類思想之無涯,感覺心潮澎湃” “我們還去不了那么遠,卻在想著那么遠的事情我們了解的很少,卻又從古至今保持著好奇” “仿佛征服宇宙,是人類的天命?!?/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