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0節
希望年前不要再出什么大事. 第858章 給范祖松找個奶媽 也就是范祖松對于自己“參悟”的總結 順手為之,他看的不算太認真,不過半晌后,還是有些意外。 “哦?這家伙真的有進展?而且速度還挺快的啊.” 那老頭瘋不瘋不知道,好像確實有點悟性和運氣。 或者說,范祖松十幾年的積累,苦功已經夠了,只是缺乏億點點“天賦”。 而現在,周瑞的隨手點撥,補足了這部分缺陷。 根據范祖松文件里說的,他“參悟了”那些數據,又進行了幾輪實驗后,找到了一條抑制“鋰硫電池”膨脹率的可行路徑。 具體能降低至多少,目前還不確定,范祖松認為至少能在30%以下,這是一個突破性的數據。 至于為啥還不確定,因為他沒有人了 手下原本那些學生和研究員,都已經收拾細軟走人了,連幾箱娃哈哈都被搬空了. 設備什么的倒還沒有被清算,但顯然他一個糟老頭子是玩不轉這么多東西的。 范祖松畢竟沒有全瘋,最后還是舔著臉問了一句,這邊有沒有興趣投資,雖然他至今不知道自己聯系的是誰。 但大體覺得,應該是某個電池領域的巨佬高人,否則眼光怎么會這么毒辣。 周瑞沉吟了片刻,范祖松真有進展算是意外之喜,這家伙還是有點陳年老慧根兒掛在身上的。 不過他的想法依舊沒變,讓自己分出更多精力去搞電池 沒有興趣。 況且“鋰硫電池”距離成熟應用,可不止膨脹率這點問題。 這就像單身狗距離談戀愛,不可能只差一個小雨傘。 關關難過,硬闖不得。 還是放養劃算一些。 不過就怕給老頭養死了.電池畢竟是一個實驗 工程 理論缺一不可的行當,范祖松需要許多支持。 周瑞想了想,最后決定給范祖松找個奶媽. 而自己,只需要抽空搞一下“量子閱讀”就成,其他能走多遠就看范祖松自己的造化了。 在諸多奶媽人選里,周瑞逐漸有了定計,撥出了一個電話。 見周瑞拿起手機,林托主動打開了“白噪音”模式,并將正在播放早間新聞的收音機調至最小音量。 “周總,好久沒接到你電話,恭喜你昨天發射成功??!” 深城,原本正在開重要會議的王船福,看到來電人寫著“周瑞”時,毫不猶豫的暫停了會議,立刻接了起來。 這絕不僅僅因為“開明智能”是比亞蒂的重要客戶,比亞蒂40%的代工產能都在為開明智能生產無人機。 不要問,問就是尊重。 兩方雖然合作密切,但電話打的確實不多,周瑞看不上消費品無人機那點兒小事,王船福的主要精力也不在“代工”上。 周瑞開門見山的說道:“王總,好久沒聯系了,是這樣的,想問問你們對電池這塊的規劃?” 王船福以為周瑞是想討論一下,自家無人機未來的電池技術迭代。 同樣是工程師出身的老板,船夫哥聊起技術可謂是滔滔不絕。 他們在電池技術上也是強項,無論是從電池形式、配套技術、還是工業生產規模,都是這個領域的佼佼者,技術儲備很多,并且很成熟。 說個有趣的事情,當年周瑞剛剛走進科研道路,和還是普通任課老師的“吳華民”交流時,對方就舉了一個“磷酸鐵鋰”電池的例子,來告訴周瑞,一個技術從實驗室走向市場,可能需要幾十年時間。 年輕人不要好高騖遠。 但這五六年里,周瑞在進步,其他人也沒愣著,比亞蒂在“磷酸鐵鋰”電池方向上,取得了巨大的突破,目前已經接近了工業量產,并且在電池形制上,創新的開發了刀片電池這種模式。 幾十年前提出來的概念,現在似乎真的快走向市場了。船夫哥也是有情懷的人,好好的“代工之王”不做,非得死磕造車,還是頂著“國產車”的污名打逆風局,一打就是十年。 “代工”只是我掙錢的手段,“造車”才是我掙錢的目的。 王船福難得找到機會和周瑞聊聊技術,都忘了自己在開會了,不過轉過頭來,還是實話實說: “不過周總,我們的磷酸鐵鋰刀片電池,主要還是針對大型設備,以無人機的體型怕是有些困難” 這個技術,本身就是為汽車做準備的。 周瑞繼續翻弄范祖松發來的東西:“我明白了,那么我也直說了,您鋰硫電池感興趣么?” 船夫哥一愣,鋰硫電池?這誰不知道? 行業內大忽悠唄! 紙面數據堪比維密超模,實際效果堪比村口麻婆,除了十多年前概念火過一段時間,現在基本沒什么大公司研究了。 “呃不算太熟,周總有什么指教?” 周瑞笑了笑說道:“是這樣的,之前參加一個學術會議,遇到一個鋰硫電池項目組感覺不錯,準備投資一下,但我自己時間有限,最多只能遠程指導?!?/br> “并且我手下確實沒有電池方面的人才和技術儲備,光給點錢估計不夠盤活那邊,那兒什么都缺,我想著王總如果感興趣,我們可以一起入局?!?/br> 王船福聽了半晌,腦子里其實只剩下四個字。 遠程指導?! 他并不認為“鋰硫電池”靠譜,但周瑞愿意遠程指導,就完全是另外一回事了。 幾乎不帶猶豫的,王船福直接就先應下了再說。 “沒問題,我明白您的意思了,我們這邊出人、出配套技術,您那邊負責科研上的指點對吧?!?/br> “對,就是這樣,一人提供一條腿,試試看能不能走幾步?!?/br> 至于“錢”的問題,兩人都沒提,也沒必要。 范祖松那邊花不了多少,只要處理好了和之前資方的糾紛,幾百萬就盤活了。 這點錢放在周瑞和王船福這里. 都不惜的說. 兩人三言兩語對了一下情況,這筆小投資就算敲定了,掛了電話,又給甘媛打了一個,說明了一下情況: “你居中對接一下,至于出資和成果占比,就都各占一半吧?!?/br> 前提是范祖松能出成果。 嗯.如果無情一點的說,哪怕這老頭突然腦梗了,只要拿到了十四年積累的研究數據,周瑞換個人點撥好像也沒差 “我明白了老板,那邊的糾紛我略有耳聞,應該不難處理?!?/br> 周瑞想了想說道:“還是讓船夫哥那邊頂在前面吧,我們最后再露面?!?/br> 不客氣的說,如果“周教主”對某一科研項目感興趣的消息傳了出去,那么這個半死不活的項目可能會被重新評估,憑生麻煩。 沒必要現在就表露身份。 周瑞掛了電話,距離“萬戶基地”也不遠了。 林托關閉了“白噪音”,重新打開了一點點收音機音量。 “本臺記者報道,昨晚‘免電’北部地區,遭遇多架無人機襲擊,地方武裝力量損失慘重” “西太平洋地區,再次出現5.4級地震,日本有震感,但暫無人員傷亡.” “鵝屋第二次談判結束,雙方均沒有取得想要的結果.” 新聞斷斷續續,不過周瑞已經打開了車窗,吹起了冷風。 一句也沒聽清. 真是一個清爽悠閑的早晨 第859章 年末亂象與五子登科 這一年的年末,似乎并不如周瑞的愿那么平靜。 在許多人期許新年元旦到來的時候,各種變數,也在逐漸發酵。 亞歐大陸西北側,二毛大毛之間的分歧越來越大,數次談判未果,漸漸有了一些火藥味。 中東地區,在美軍敗走阿汗后,留下了一大片真空,周邊國家開始抬頭四顧。 而亞太地區,隨著第一島鏈“名實皆碎”,局勢也在快速變換。 這世界從不太平,只是有許多太平的地方,隨著力量對比的變化,暗流涌動,泥沙翻滾。 新時代的變革,也絕不僅僅局限于大塊頭之間,實際上反而下面的小弟,感覺更具體。 上面大佬磨刀霍霍,落下來一個火星子,都被可能燙傷一層皮。 歸根結底,還是由于“東西對抗”的大環境發生了力量對比的變化,才外溢出了許多波瀾。 不過對于身處國內的人來說,這些最多不過是一條新聞罷了。 不重要,不重要. 與其關注這些,不如多看看國內消息,今年可謂是喜氣洋洋,隔一段時間就冒出來一個喜訊,南天門二次發射的消息,基本淹沒了其他所有新聞。 只是不知道,這些小事,什么時候會演變為“大事”,給全球來一次“黑天鵝事件”。 …… 清晨,免北,老街。 “昨夜怎么回事?連白先生的辦公室都被炸了,你知道他生氣了要死多少人么?!” “我他媽怎么知道!那是無人機!開明智能的貨,你要讓我用ak點爆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