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9節
桌子上的茶杯被打翻在地。 “這要不是特效,我頭割下來扔進恒河里!” 某東方大國的航天局里,一個深咖色皮膚的專家,將桌板都拍碎了。 “這種拙劣的特效,完全是為了打擊我們的自信心!” “區區中國!不可能!絕對不可能!” 他們可是世界第三航天大國!怎么可能有看不懂的技術! 真相只有一個!那就是特效!像是演唱會、演播廳里那樣的特效! 可是,視覺上的反饋是很難騙人的.尤其是當那個金屬洪流組成了發射塔后,每一個面的反光,每一個結構的光線陰影,每一個邊界的透視關系,都無不證明。 這是真的。 畫面上,泱媽導播很懂得,將西昌基地、萬戶基地的畫面,同頻左右結構播放。 當三米高的“擬態發射塔”,和百米高的真實發射塔同時緩緩展開,露出里面的真火箭和擬態火箭時。 他們小腦都萎縮了 良久后,一人說道:“我記得他們有個清潔太空聯盟會披露一些信息,甚至可以現場觀摩是不是可以加入一下?!?/br> “作為航天大國,我們去指導他們一下,他們應該很高興吧?” “局長,我這里有資料?!?/br> 一張申請表,從桌子的一邊,推到了另一邊。 ———— 尼爾森伸出三根手指,截停了下屬推來的資料,略微瞄了一眼,就扔到了一邊。 都是些廢話! 外界知道的信息太少了 這種技術,到底是什么. nasa會議室,角落里的漢森再度被寄予厚望,他凝視著許久,說道: “和‘wugang’、衛星捕獲器、那個mv里面的東西,應該是同一種技術,對了,還有他肩頭盤踞的那個.” 漢森沉聲道:“我們對‘瑞·周’的預估還是太保守了,當他選擇對外公布的時候,恐怕內部早已經有了更多的進步,就和他們的官方一樣做法?!?/br> “也就是說,‘瑞·周’手里可能還有更神秘的技術,才會在電視直播里公布這些東西” 局長尼爾森問道:“具體有什么作用么?只是為了在指揮中心構建一個模型?” “我希望如此,但說實話,這幾乎不可能” 漢森將幾樣東西并列在腦海里,排了個先后。 一條清晰的技術升級路線. 和恐怖的提升速度 尼爾森久久無語,最后只能說道:“各位.我需要給歐洲航天局打個電話,你們先繼續看?!?/br> —————— “各位,倒計時15分鐘” 萬戶基地內,周瑞站在眾人身前,雙手抱胸。 眼神堅定而專注,看著擬態組成的發射塔。 單側耳機內傳來聲音:“啟動離塔程序!” 甚至比人類用語言匯報來的更快、更同步,那人還未說完話時,擬態發射塔,就已經從下至上,緩緩打開。 露出了里面的“敬天一號”。 有著精妙的比例尺和細節,兩米高的敬天一號,緩緩向外橫移。 在現實世界中,“敬天一號”上有著巨大的篆體logo,以及自家“開明智能”的簡體logo。 不過擬態指揮系統目前只表現結構,不表現顏色,所以指揮中心內看不到。 但電視畫面內,被一切為二的對比,同頻率卻又是如此一致。 西昌基地,也同樣是忙碌的模樣。 如果沒有意外情況,第一階段:發射過程,是以西昌為主。千里之外,西昌指揮中心內,這一次車乾站到了眾人前方,和單春元分別擔任正副指令長。 “發射倒計時10分鐘,遙測情況第四次匯報?!?/br> 他的聲音有點發顫,以前是習慣站在濤哥身后,之后是習慣站在老板身后。 mama,我出息過頭了. 單春元的手拍了拍他的肩膀,給他了一個鼓勵的眼神。 整個指揮中心,也不會給他繼續感慨的時間。 “各級各系統遙測均正常!” “智能原件自檢正常,組網信號穩定?!?/br> “發射倒計時五分鐘,燃料注入情況匯報!” “全子級,燃料注入達到標準?!?/br> 不算漫長,但絕對高度集中的幾分鐘過去了。 車乾深吸了一口氣。 “發射倒計時!一分鐘!擺桿擺開!” 西昌基地二號發射塔,“敬天一號”頂端,用于注入燃料和穩定箭體的擺桿朝兩側打開。 等待著最后的指令。 車乾:“發射準備就緒,請指示!” 略微的停頓后,西昌指揮中心內,響徹著萬戶基地傳來的聲音。 “準許發射,祝各位好運!” 老板沉著的聲音,讓車乾精神一震。 凝神看著時間 而后,郎聲道: “各部就位!發射倒計時十秒!10、9” “5、4、3、2、1!點火!” “點火!” 下一刻,無數慕名而來,聚集在西昌基地觀景臺的游客,爆發出海嘯般的歡呼。 “敬天一號”,以一往無前的威勢,直沖云霄! 有人瘋狂拍照,有人歡呼雀躍,有人突然跳到了觀景臺邊緣,開始仰著頭做深蹲。 并將錯位的角度,拍成了視頻,好像火箭發射到了他的 不過很快,又從他嘴里飛了出來。 朝著湛藍的深空而去。 —————— “起飛成功!” “起飛時間:京北時間11點25分037毫秒!” 周瑞凝視著面前的擬態火箭,這東西自然不會真的飛起來,但背后的發射井在逐漸落下,營造一種起飛的視覺落差。 從起飛時間來看,果然全智能火箭,大大減少了系統時間冗余,以往發射一般滯后都是300毫秒起步,老型號的動力系統,甚至有可能滯后數秒。 周瑞將視線從擬態火箭,轉移到了后方的水墨大屏。 現階段,萬戶基地只需要看著就成,大廳內響徹著西昌基地的各項匯報。 起飛后17秒,開始程序轉彎。 起飛后170秒,助推器關閉,智能連接點啟動分離程序。 作為一枚全回收火箭,敬天一號的四枚助推器,也是可以回收的。 但往日,因為缺乏視角,在如此高的空間,地面人員只能通過數據,模糊在腦海里構建相關姿態。 并且即便數據有什么波動,也很難及時做出調整。 但今天卻不相同。 萬戶基地內,擬態火箭的助推器同步脫落,被四個支撐點帶著分離,消失在主體下方。 但很快,白色空間的另外半邊,升起了四枚單獨的助推器結構,它們一開始是傾斜著的,甚至微微打轉,如實的反映著數萬米高空,助推器的實時狀態。 “助推器姿態調節啟動?!?/br> 擬態助推器,逐漸開始抵消自轉,擺正姿態,最后調控風板展開,垂直的向下。 很快,落區的反饋也抵達:“落區一觀測到助推器,回收姿態正常?!?/br> 周瑞暗自點點頭。 擬態指揮模式,果然更直觀,更高效。 當然,與敬天一號自身的智能組網更先進、更優秀也有很大關系。 這枚火箭,除了最不值錢的整流罩,一根爆炸螺絲都不會浪費。 哦對了,敬天一號沒有爆炸螺絲了,而是智能連接件,同步率比爆炸螺絲還高。 這是全球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火箭回收發射,但與它代表的其他意義相比,這只是一件不值得一提的小事情。 很快,一二子級分離,整流罩分離,所有的變化,都直觀的反應在了萬戶基地指揮中心。 也展現在了電視機、電腦前千千萬萬觀眾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