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7節
媽的什么情況,琉球不是根本沒多少警察了么? 但準備好的:“中國人打人啦!”還是要喊的。 然而剛張嘴,皮鞋尖就踢了過來,來了個滿臉開花。 所有人都被補了一腳踢足球,再也沒一句完整的話出來。 從始至終,屬于考察團一方的人,都沒有動過。 至少穿著是這樣。 第816章 民生考察與土皇帝 “周總,解決了,可惜中途出了亂子,跑了三個?!?/br> 別院內部,周瑞正在和呂旭波一起晨練,聽到林托匯報,只是平淡的點了點頭:“什么亂子?” 林托讓開身子,露出了背后鼻青臉腫的中森鍵一郎,和嘴角帶著烏青的新源結衣。 兩人慘兮兮的,齊齊鞠躬道: “對不起,我們錯了?!?/br> 周瑞聽了個大概,嘆了口氣道:“小事情,這件事本身和你們沒關系,也不會改變我的計劃?!?/br> 花海里還有幾只蛆呢,何況60萬人口的琉球。 況且背后還有cia的影子。 這種爛仔,就是頂出來做炮灰而不自知,幕后指使者根本不在乎他們會不會被抓,甚至不在乎他們會不會供出來什么東西。 這事兒和他兩說不著,周瑞也就沒廢話。 看向新源結衣的嘴角,破相算不上,但估計挺疼的膝蓋也青一塊紫一塊。 “委員會隨行的有醫生,去處理一下傷口吧?!?/br> 兩人走后,林托才說道:“抓住的會好好審問,跑掉的就要看當地警方的實力了,不過我覺得短時間內有結果的可能性不大?!?/br> 哪怕有著委員會一方的協助,琉球的警力也很薄弱,當初災后一度癱瘓,靠著“社區護助隊”的方式才勉強維持了治安。 委員會的人換身皮可以幫忙動手,但畢竟對當地不熟悉,搜捕還是有些困難。 周瑞道:“也就是說還會有后續是么,不過沒關系,都是些小伎倆?!?/br> 昨晚他們已經討論過了。 周瑞和呂旭波兩人并排而立,一同運轉著“土火車”,渾身肌rou痙攣般抽搐。 這奇特的景象,讓不少人好奇偷瞄,但卻沒人來問。 周總身上的秘密太多了,如果覺得無法理解,最好別瞎問。 一問一個機密。 周瑞:“選址考察進展比想象中快,接下來就是民生考察,琉球百姓對‘委員會’還是很支持的,我也不會因為一兩個人就改主意?!?/br> 林托道:“民生考察的行程,我會再摸排一遍,以免有人鬧事,今天抓到的幾個人,審一審應該能查出點線索?!?/br> 周瑞叮囑道:“別弄太過分,畢竟是當地人?!?/br> 他想了想說道: “關個十年八載就好了,再出來的時候大局已定?!?/br> 自己真是仁慈 林托點點頭離去。 很快,翁長志雄、尚智等人也急急忙忙跑來,不過周瑞直接打發他去找林托去了,自己不再過問。 等到中午的時候,應該是那些社會人窩心腳吃不消了,招供了一些東西,果然是有人教唆,遠程聯系。 而承諾的東西很簡單,去本島的“永住證”,相當于綠卡。 同樣被指使的,還有當地一些其他小幫派,混混組織。 對面也是廣撒網,之前就說過了,根本不在乎這些人招不招供,但想要全盤清理確實有些麻煩。 來到琉球的第四天,周瑞沒有再出別院,一整天都在看書、休息、把小花灑擺弄成各種姿勢 第五天的時候,委員會的車隊重新出發,前往琉球各處考察民生。 如果以純粹的投資來說,這本不應該是周瑞關注的點,但他是帶著組織的意志來的,這些都是一早就定好的行程。 反過來說,周教主能與當地人多交流,也是好事。 他先是去了幾個蔬菜種植基地,考察了農神的工作效率,與當地農夫討論琉球農業的氣候特點。 并且根據自己的農業知識,當場修改了一些“農神”內部的參數,這些數據都是基于中國土地的,微調一下效果會更好。 還看了一些當地民俗藝術部分,漆器、樂器、茶道、服飾,隨著自l之后,各種本土文化在逐漸抬頭,日系文化在逐漸退潮。唯一可惜的是,琉球土語已經磨滅在歷史中,無人會說,日語依舊會長期作為他們的主要語言,這是一個隱患,語言的力量是很強的,也許十幾年后又會造成一個大轉彎。 不過未來,中文也會加入進去,并且周瑞這次來,也不是來定下“萬世之基”的,那是以后的事情。 之后又去了幾個已經復學的高中,尤其是幾天前在港口歡迎的那所女子高中。 周瑞慰問了大量重cao舊業的女高中生,并為她們提供了一些稀缺的蛋白質補給。 每人一罐午餐rou。 這種時候,送書本純屬耍流氓,不如給點實際的。 學生們對于委員會的到來自然各位歡迎,還表演了大合唱什么的,場面又尬又暖心。 最后周瑞還走進了一些避難所里。 很難想象,一年過去了,仍然有大量人長期居住在避難所。 他們大多都是房屋被海嘯摧毀,自身的積蓄和親族人脈又足以擺脫救濟,只能日復一日的在這耗著。 偶爾有零工需求,會外出干活,干完還得回來,比如前幾天為委員會做飯的廚師團隊。 琉球當地會管著這里,不至于餓死,但長期以往,這些人會逐漸從主流社會脫離,不少人已經徹底喪失了勞動技能。 畢竟一些人海嘯前的工作場景現在已經不存在了,短時間內也看不到恢復的可能性。 周瑞分發了一些物資,并且事后還和尚智聊起了此事。 “長期的救濟,會讓人徹底失去重返社會的可能,你們要早早重視,等以后恢復正常了,這些人會成為不安定因素?!?/br> 尚智點點頭,但這個工作真的很有難度。 但凡能找到機會的,都自己出去了,這里剩下的全是老大難。 全家剩一人的、拖家帶口的、身無分文的、或者干脆就是躺平了的。 周瑞看出了他的為難,出了一個主意: “天底下沒有新鮮事,光靠發東西甚至發錢,是激活不了這些無家可歸者的,要讓他們重新回到勞動工作中才行,你可以試試以工代賑、聯產集體制,都是華夏老祖宗的智慧,搭配著來?!?/br> “比如雇傭他們清理低難度的廢墟,哪怕效率很差,也比一天躺著伸手強,基礎保障逐漸替換為雇傭報酬,調動他們參與勞動?!?/br> “有積極性的,可以成立‘小隊’,把青壯年男性編在一起,承擔一些集體性勞動,比如分發物資、打掃街道、夜間巡邏、貨物運輸等,也為未來重回社會積累經驗?!?/br> 尚智若有所思. 三天的民生考察,周瑞去了很多地方,隨行的委員會人員也會認真記錄琉球的情況。 每出現在一處地方,就能引起瘋狂的歡迎。 還是那句話。 他沒有打算當琉球的救世主,但當地許許多多人卻都是這么想的。 有人見到他,就是“土下座”開場,有人以他的事跡寫了民謠,當面唱給他聽。 還有人希望為周瑞立碑,不過這個被他一口回絕。 “立像”還能理解,“立碑”是什么鬼? 這些人有時候熱情的讓他感覺到尷尬. 當一個人,可以決定一個地區的興亡,并且這個地區還在自己主流社會以外時。 他想要聽小曲,女子高中生樂隊連夜就得排練。 他想要吃紅燒rou,琉球當地漫山遍野的給他找豬。 這是一種.“土皇帝”的感覺。 周瑞不斷提醒自己,不要被這種想法迷惑,也一直監督著委員會其他人。 琉球是國家大計,是收復華夏文化圈的第一步,不是讓他做土皇帝的地方。 長治久安、社會和諧、真心歸附,才是這里努力的方向,而不是讓他在這爽個夠 日后“委員會”對琉球的長期影響中,也要把這個準繩強調一下。 第817章 被灌注希望的感覺 民生考察效果不錯,幫助委員會了解了當地許多真實信息,也讓琉球人對這位“周教主”更加喜愛。 唯一算是壞消息的,就是“琉球人圍攻中國考察團駐地”的新聞,果然出現在了部分西方媒體上。 這些媒體明明早就將琉球遺忘,甚至琉球人最需要信息渠道,向外界求助的時候都裝聾作啞,此時卻又齊齊被激活,突然關心起了琉球人被中國人欺負這件事情。 可能是現場那些鬧事者都是社會分子,他們怕實在激不起同仇敵愾的心,就只放了幾張捕風捉影的照片。 不過補了一些周瑞考察民生時被拍的照片,說琉球人亦步亦趨如跟班,陰陽怪氣了幾句,某大國將魔爪伸入了琉球。 不過很可惜,輿論的走向沒有朝著他們設想的方向發展,反而剛出來就跑歪了。 大家的興趣點,集中在了一直陪同著的新源結衣。 “這真是為國爭光啊.嘴都抽腫了么?” “膝蓋都青了,琉球的床墊這么硬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