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1節
6點55分的時候,周瑞聽到后方有人喊道:“直播倒計時4分鐘?!?/br> 這次全球直播的延時,是整整60秒,雖然非常謹慎,但選擇這種方式,依舊是很勇敢了。 將手上的書扣放在桌上,周瑞坐直了身體。 全國的無數觀眾,乃至全球的航天愛好者,也做好了準備,換好了臺。 這年頭還不是網絡直播的年代,即便有,那也是看了會有警察敲門的東西…… 不用擔心,不是fbi,最多就是小區掛個橫幅,說誰誰誰被騙了多少錢。 所以全球所有的關注者,都只能聚焦在電視上。 “10、9、8……” 電視節目,開始的平平無奇,至少指揮中心沒什么感覺。 但指揮中心的畫面,卻出現在了千家萬戶。 京北、滬上、深城、清河縣、紅旗村…… 導播很有靈性的,專門在周瑞的身上,停留了幾秒。 在一眾穿著白大褂的人群中,那抹筆挺的黑襯衫,格外顯眼。 精致、干練、卓爾不凡。 第764章 好消息,落月成功! 同一時間,大洋彼岸,nasa。 會議室里坐著一群專家,正在收看電視節目。 不得不說,對落月探測進行直播,是需要很大勇氣的。 將會接受全球人,尤其是全球同行的審視。 nasa作為全球宇航圣地,億萬人心目中的科技霸權代名詞,自然也不會錯過。 大清早的,齊聚于此,會議室里充滿了咖啡的味道。 這里的人有白、有黑、有黃,都是nasa網羅的全球人才,甚至原中國人也不在少數,看中文節目自然沒什么問題,自有人能不斷翻譯。 一個年歲極大的老者,沒有去聽那些翻譯,而是用干枯的手書寫著什么,雖然看不懂中文,但作為一名泰斗級別的航天工程師,僅僅靠畫面里的非文字內容,就足夠分析出許多東西了。 半晌之后,僅僅根據電視節目“演播廳”里的模擬動畫,就已經大致明白了“嫦娥三號”的原理…… 一人問道:“漢森,你看出了什么嗎?” 老者將徒手畫出的簡圖,推了過去。 老一輩的工程師,都不缺乏徒手畫圖的能力,上面的簡圖精致而又利落,甚至標注了一些部件的功能猜測。 “設計思路比較保守的探測器……” 那人皺眉看了片刻道:“你的意思是比較落后?” 老者搖搖頭:“不,保守和落后是兩碼事,太空上一切以穩定完成任務為第一要素……我只能說,是完全自主研發的,沒有借鑒任何其他國家的設計?!?/br> 那人不甘心道:“他們沒有剽竊我們的技術么?我是說哪怕是思路上?” 老者皺起眉頭,沉聲道:“我要提醒你,沃爾福條款已經執行了幾年了,而且即便在那之前,我們與他們也是封鎖多過合作,如果你認為但凡有四條腿帶推進器的都算剽竊,我無話可說?!?/br> “好吧,你知道的,上面希望得到一些更方便判斷的說法……畢竟我們是世界上唯一到過月球的國家……” 身旁幾個年輕的也輕松的笑了笑:“根本沒有可比性好么,我們可是送上去了許多宇航員,而他們只是送去了一個鐵架子……再努力五十年吧?!?/br> “五十年?五十年后我們已經在火星喝咖啡了?!?/br> 老者抿起了嘴唇,一言不發。 沒有參與討論。 突然,有一個女性專家說道: “我建議你們,還是謙虛一點,上次我聽到類似的論調,是在航空領域的研討會上,那幫航空工程師后來被‘水晶獠牙’、‘利維坦’的數據,嚇的懷疑人生?!?/br> 此言一出,會議室立馬安靜了下來。 與中國不同,nasa的全稱是“國家航空航天局”,是典型的跨領域部門,所以航空業這幾年被逼瘋了的事情,他們并不陌生。 提起“水晶獠牙”、“利維坦”兩個怪物,這些人也是如雷貫耳。 這幾年那邊和吃了藥一樣,航空領域接連井噴,根據情報,陜飛疑似還有一款隱身運輸機,在這邊的暫時代號叫“迷霧半人馬”。 天知道“隱身運輸機”這幾個字,合在一起有多離譜。 曾幾何時,那些航空領域的專家,也像他們一樣,侃侃而談,恣意大笑。 剛才出言制止眾人的女性專家,指著屏幕說道:“而且,那些不講道理的怪物背后,也有這位的身影?!?/br> 幾人望向屏幕。 正是那位在網絡上,和他們唇槍舌劍過的“周教主”。 不少人,立刻打起了一萬分精神,嚴陣以待。 …… 同一時間,某東方大國,文明古國…… 一群皮膚深棕的專家,也在會議室中,觀看著電視畫面。 不過比起太平洋對岸的同行,條件就要艱苦的多了,大電扇嗚嗚的吹,每個人臉上都油光發亮的。 “我記得不是找了個翻譯么?那個中國留學生呢?” “sir~我剛才問了一下,說是食物中毒住院了……來不了了?!?/br> 發問的長官一臉鄙夷:“這幫中國人,體質真的太差了,三天兩頭食物中毒……” 會議室進入了短暫的沉默。 不過怎么辦呢?電視不還得看? 于是眾人只能繼續和聽天書一樣,看著電視發呆…… 本心上來說,他們是不太瞧得起這些中國同行的,甚至覺得對方失敗的概率極大。 科學就是這樣的嘛~哪有一上來就能成功的? 不得先失敗個三四五六七八次,叫什么科學??? 但任務就是任務,回頭都得寫報告。 這時,一人指著電視中,指揮中心畫面里,明顯失真的“嫦娥三號”說道:“sir~我看出來了!他們作假!這個探測器根本就是用cg做出來的!” 他仿佛發現了新大陸:“雖然軌跡好像是正確的,但這個探測器,絕對有問題!” 為首那人,用能殺死孟加拉巨蜥的眼神盯著他。 “所以你覺得,中國人能在太空里安裝攝像頭?” “他們當然沒這個技術!” “廢話!誰有這個技術!不模擬,難道要有人扛著攝像機,追著探測器拍?” …… 京北時間,7點55分。 指揮中心的氣息越發凝重。 距離嫦娥三號抵達最佳制動點,只有5分鐘了。 比起長三乙發射的時候,眾人還要緊張一些。 因為火箭發射,已經進行過無數次。 而嫦娥落月……這是第一次。 周瑞也提起了幾分精神。 幾分鐘后,他聽到了指揮中心里,第一道鏗鏘有力的指令。 “收起太陽能帆!” 從此之后,指揮中心就凝固了,一種名為嚴肅的情緒,彌漫開來。 一道控制指令,跨越數十萬公里,傳達到了孤寂的宇宙中。 這是光速,都需要一秒有余的距離…… 7點57分。 “太陽能帆收起成功……” “輸入變軌參數,動力降落倒計時……” 為了盡可能的精確,所有指令參數,都是臨到前幾分鐘,才開始輸入的,還要考慮延遲問題,這非??简炛笓]中心的運算和控制能力。 此時嫦娥三號,依舊在以6480km/h的速度飛行,而在接下來的10分鐘里,這個速度要變為0,并且改變姿態,從“橫飛”,變為“正落”。 此時,大屏幕上,已經出現了“嫦娥三號”的第一視角,也就是固定在起落架的,向下鏡頭。 只是因為姿態問題,此時鏡頭,還是一片漆黑的宇宙。 一連串的指令,繼續下達。 “變軌參數輸入成功!” “主推進器啟動!” “主推進器啟動成功!” “水平推進器啟動成功,縱軸正在指向月面?!?/br> 幾乎同時。 畫面上,終于出現了……一望無際的,灰色月面。 死寂、冰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