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9節
暫時叫它……矩陣火箭吧。 一時間想不到,什么華夏神話能和這種形象聯系起來…… “吳剛”這個名字用早了啊……這個多“剛”! 如果這東西最后真的在月面弄出來了,他就具有了批量、低價的月地運輸能力。 雖然月面燃料也得地球運上去,但總歸是劃算的。 因為月球上運回來的東西,比燃料溢價高太多了。 甚至,膽子大一點。 批量發送四噸重的隕石,往地球發……這算不算“月基武器”? 周瑞里里外外看了一遍。 不錯的設計!很符合我的心意…… 不過…… 我選擇白嫖! 這個設計思路拿到了,但難度并沒有超出他的極限,并且工作量上,是可以手動搬運的。 背誦全圖嘛~無非就是麻煩點,經?;貋?,重新輸入指令,二刷三刷。 或者二十刷,三十刷…… 反正只要不最終確認,就不消耗今年的配額。 白嫖成功! 告辭! 第752章 萬眾矚目 八月二日,一大早,西昌基地就一改平時的安靜,大量車輛抵達。 最先抵達的,是采訪團隊與攝制組。 緊接著,還有航天局的一些特邀觀眾,比如航天領域內的一些功勛老人,周邊得到消息的參觀市民,慕名而來的游客。 雖然大部分人,都不能進入基地的核心區域,但幾公里外的山上,有著完整的觀景臺,可以親眼目睹火箭發射的全貌。 泱媽的團隊更是昨晚就住了進來,此時正在基地里到處跑。 他們熟練的,在各個重要機位安裝攝像機,比如火箭底部,比如發射塔內部,再比如遠處的山頭。 由于不是第一次拍攝火箭發射了,無論拍攝團隊,還是西昌基地配合的人,都很熟練。 發射塔內,此時“長征三乙”周圍,已經被收拾的干干凈凈,只等待轉移平臺把這個大家伙弄出去。 而角落的一間休息室中,單春元正在接受采訪。 這個平日里雷厲風行的工程組組長,面對攝像機的時候,卻和呆頭鵝一樣,雙目無神,面部僵硬,一句話能嗯嗯啊啊十幾次。 他最頭疼這個了…… 年輕靚麗的女記者問道:“單組長,在這次項目過程中,有沒有什么讓你感覺到印象深刻的事情……” 單春元雙眼失去焦距。 看似在思考,實際上已經腦萎縮了…… 咿咿呀呀半天,突然說道:“不是……你們以前不是都有題詞板么,我照著念行不行?” 角落里的采編:“……提詞板的效果,不太好……” 雖然采訪工程師,捧讀式回答并不少見,但這位…… 看板念稿,和被綁架來的路人一樣……根本用不了??! 采訪單春元三次了,硬是沒一個素材能用的。 單春元感覺舌頭和一塊五花rou一樣,還咽不下去…… 突然,門被推開了,一個年輕男性探入半個身子,看到攝像機一愣。 “在采訪?那不打擾了?!?/br> 單春元和看到救星一樣:“等等,有工作是么?我這就去!” 那人搖搖頭道:“沒事兒,你安心采訪吧,我來調度?!?/br> 說完就關門走了。 只留下單春元繼續發愣。 半晌之后,記者、編輯、攝影師們才反應過來。 “哎?剛才那個是開明智能的周教主?” 我去!剛才咋不把這位拉進來? 來之前就聽說,周教主正在西昌基地中,只不過他們申請的單獨采訪,都被拒絕了…… 這多好的機會??! 單春元看著拍攝團隊,正戀戀不舍的望著那扇門,心里突然靈機一動…… “那什么,印象最深刻的部分……就是和周瑞周總一起工作……對,就是這個!” 攝制組眼前一亮:“具體是怎么回事呢,您詳細說說?!?/br> 聊別人的事情,單春元舌頭捋順一點: “周總是一位優秀的工程師,在工作工程中,毫不為己,專門為人,第一個來,最后一個走,講衛生,懂禮貌……” 小學生夸人的詞兒,一個一個往外蹦跶。 記者兩眼放光:“還有呢?周總在西昌基地的生活是怎么樣的?” “呃……關心集體、熱愛勞動,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我們廠里好多年輕人都喜歡他……對了,他吃飯喜歡吃坨坨rou……飲料喜歡冰可樂……” …… 另一邊周瑞代替單春元,進行燃料系統的第7次檢測。 火箭的燃料,尤其是液體火箭。 要么是零下一兩百度的液氧液氫。 要么就是聞一下口鼻歪斜,喝一口人死為大的劇毒物質。 這些東西因為存儲條件嚴苛,極度危險,都是發射前最后才會注入。 其他東西壞了,最多就是放煙花,燃料系統壞了…… 全西昌基地都可能成煙花。 所以是檢查的重中之重。 哪怕是空罐狀態,也要進行總計8次檢查。 至于昨晚周瑞白嫖出來的“矩陣火箭”,反而簡單一點。 因為月面晚上,本身溫度就-183°,而且月球的一天是地球的27.3天,需要時再從地球發都來得及。 周瑞一項項在工作板上打勾,其實他這兩天,每天都會用“工程學敲擊”判定一下,這枚火箭絕對沒問題,但大家的工作還是要做的。 “檢查結束,注入前還有最后一次?!?/br> “好的周工!” 雖然沒有搶奪指揮權,但他早已經構建了在西昌基地的權威。 檢查結束,周瑞熟門熟路的將結果上傳記錄,再回來的時候,單春元已經結束采訪了。 周瑞揚了揚手:“怎么樣?采訪順利么?” 單春元眼神非常躲閃,嗯了一聲,就溜走了。 周瑞有些疑惑,摸了摸下巴…… 啥情況?不是已經調教好了么? 這是進度條倒退了? 周瑞百思不得其解。 下樓的時候,莫名的【特工】詞條有所感應,抬頭望去,13樓的位置,有個攝像頭正對著“長三乙”。 看角度,應該是想捕捉發射塔打開,火箭向外移動的震撼畫面。 這樣的攝像頭,基地里安裝了不少,甚至指揮室里都有。 泱媽拍攝,自然有些特權,啥都能拍到。 甚至早上他還看見,有人在“導流槽”安裝相機。 那位置,是火箭點火后,引導火焰定向疏散的,仰角拍攝火箭發射會格外震撼,但也基本是“一次性”機位,當場就能給設備烤個半熟。 不能說財大氣粗吧……只能說一擲千金。 這次“嫦娥三號”的報道與宣傳,組織上可謂是下了大功夫,聲勢和透明度,遠超周瑞前世。 這是因為隨著“新時代”的推進,中國整體自信心的上升。 既然是萬眾矚目的事情,就要真的萬眾矚目! 航天大國,你當我們做cg的??? 同樣,由于民眾對“中國科技”的認可,整體關注度也高于前世。 只要這根大火箭沒放煙花,估計前后半個月,各種渠道的新聞都會被“嫦娥三”刷屏,滾動播放。 畢竟天上還得飛個八九天呢…… 事后也注定被反復提及,寫進教科書里。 此時時間是中午12點,而發射時間是晚上八點,時間還很充裕,所以單春元才有功夫接受采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