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7節
周瑞直接跟車出發,開進塔內時,周瑞仰起頭來…… 穹頂高達百米,有一種身處井底的渺小感。 一層層樓梯,鱗次櫛比,工程師可以從任何位置觸達火箭的任何區域。 而其下,光放置火箭的轉移平臺,就有兩層樓那么高。 雖然前兩天也進來看過,不過那時這里沒人,感覺沒有那么震撼。 而現在,數十個工程師正在其中忙碌。 這棟建筑,活了起來。 “偉大工程”的小味兒!嘎一下就上來了! 車乾蒼蠅搓手一般,感慨道:“老板,以后我們有機會搞自己的發射塔么?” 周瑞笑了笑:“自信點,機會兩個字去掉?!?/br> 他和車乾,現在是徹底打入了“火箭工程組”,反觀玉兔組、嫦娥三號那邊,這個階段都不用過來。 等到“垂直總裝”進行到最后階段,上載荷艙的時候,他們才會過來。 空曠的發射塔內,周瑞拍了拍手,豪氣云干的喊道: “兄弟們!都打起一萬分精神!保質保量!咱們加油干!” “哦??!” 此話一出,眾人紛紛回應。 周瑞點點頭,大步向前走去,像是巡視在自己的主場! 周瑞走后,露出身形的單春元瞪大了眼睛…… 這不應該是我的臺詞么? 第750章 長三乙完工 “吊裝手,水平度不夠,七點鐘方向微高七毫米,重新配平拉力?!?/br> “收到!” “a組準備好,燃料管道預接進行的怎么樣了?10分鐘要用!” “預接完成,正在朝七樓工作平臺轉移?!?/br> 一項項指令,從單春元的口中傳出,發射塔內,工程組數十人井然有序的工作著。 雖然成功與工程組打成一片,也擁有足夠的面子。 但這種重要工程,終究不能有兩個大腦。 所以周瑞主動扮演起普通工程師的工作,沒有和單春元搶指揮權的意思。 反正他不是來學指揮來的,比起單春元的角色,他更愿意實際cao作。 不過等到下一枚自己的火箭,就不是這么個模式了。 此時是入塔的第二天,“長三乙”,已經有了初步的模樣,開始安裝“二子級箭”了,也就是火箭的第三塊積木。 孫局長帶著安全帽,來視察進度,看到單春元后,靠了過去。 “工作進程如何?” 單春元沉聲道:“進度63%左右,晚上載荷艙就可以安裝了,明天可完成檢測?!?/br> 火箭總裝,就要求一個快字,否則這么大一個東西,還采用的是輕質金屬,放時間長了自重就夠產生誤差和損傷了。 孫局長抬了抬眉毛:“比預計快呀,我以為要四天呢?三天就能完成?” 單春元目光不自覺的,看向了七樓的一個身影。 語氣復雜,但還是如實說道:“因為周總的效率極高,承擔了一定的小組調度工作,而且極度熟悉鉚接……比我們所有人都更厲害……” 孫局長有些意外,不過立馬回憶起周總以前耀眼的“項目經歷”,心中了然。 原來如此…… 鯤鵬總工,上咱這打螺絲來了! 可把他們航天局牛逼壞了! 好吧,他可不敢真的這么想,要被航空領域的人知道,他不知道要被罵多少回。 說起來,之前孫局長雖然同意了周瑞的“閑著也是閑著”計劃,但心底里,并不敢過分相信這位,真能“順手”解決火箭回收技術。 但不知為何,看到那個沉著、淡定,落地實干的背影,反而心里多出了一些信心。 這不是趙括。 這是諸葛武侯。 單春元抿了抿嘴唇,說道:“我以為這位周教主,會像是在準備場時一樣,指手畫腳呢……” 孫局長笑了笑,說道:“那真的是指手畫腳么?以你的脾氣,周總要是真的胡來,你不早就翻臉告到我那里去了?” 單春元尷尬的摸了摸鼻子。 孫局長:“你沒來找我嚷嚷,我就知道,你大概已經被他收服了?!?/br> 單春元立馬不干了:“什么收服收服,我一個大男人,說的和寵物一樣!” 我這最多,算是惺惺相惜!算是工程師之間的認可! 孫局長突然說道:“嫦娥三號發完,辛苦你們繼續加油,火箭回收項目,還得要工程組的幫助,不過那時,周總就是主管了?!?/br> 單春元煩躁的擺擺手:“知道了,我繼續去指揮了?!?/br> …… 樓上,周瑞帶著安全帽,正在對兩個巨大的部件進行鉚接。 這活他賊熟練,老本行了! 說起來,其實火箭鉚接,精度要求比戰斗機還低一些。 這是因為,兩者對系統穩定性的需求不一樣。 戰斗機鉚接,穩定性要求是按照上千小時,乃至數千小時設計的。 而火箭,從發射到完成工作,也就200-300秒。 200-300秒不出問題,它就齊活了! 唯一不同的是,火箭的鉚接件,許多使用的都是含有起爆物的“爆炸螺栓”,以此來達到多級分離的效果,這點需要更加小心…… 電視那種,邊飛邊脫離的效果,就是靠這種設計完成的。 車乾跟著自家老板,也在干著一樣的活,嘴上則在和老板討論自家火箭的事情: “爆炸螺栓,會極大的降低部件使用壽命,即便我們每次都能回收,也用不了兩三次,這得改!” 周瑞則一心二用,眼神專注,嘴上說道: “主要是火箭分離,要求得瞬時反應,一圈幾十個鉚接點,前后脫離時差不能超過0.2秒,否則會影響火箭飛行姿態,以常規技術,這是最穩定的方法?!?/br> 說著周瑞也笑了笑:“不過咱們有非常規的方法,鉚接件可以改為智能設備卡扣,簡單的很……” 車乾感慨道:“有時候我都有種錯覺,咱家的‘機械智能’,好像天生是為了航天而生的一樣,放眼望去,感覺哪哪都能革新一下?!?/br> “我甚至覺得……未來說不定可以讓火箭自己發射自己……就像智能小鎮外那臺無人公交一樣,送貨罷了……” 周瑞被這個比喻逗笑了,技術上行得通,法律上也行不通啊。 不過這段時間,他和車乾有著類似的感覺。 甚至……比車乾想得還要深一些。 “機械智能”,他從天之啟示里撈下來的黑科技,似乎真的……非常適合航天。 更準確的說,非常適合宇宙探索…… 無論是飛行器的構造,還是“殖月計劃”這樣的無人占領…… 亦或是更遙遠未來,星際資源攝取……和更漫長的星際航行。 適合到他都覺得,這技術是不是本身就干這個用的。 這算什么? 多走了幾年彎路? 由于“垂直總裝”對速度的要求,所有工作都進行的極快。 中午的時候,才裝到二級子箭。 等到晚上八九點,就已經開始安裝“載荷艙”了。 整個“長征三乙”,已經達到了45米,算上“轉移平臺”,已經達到了17層樓的高度。 這座龐然大物,已經越來越完備。 晚上八點,特殊載具緩緩駛入,帶來了長三乙的倒數第二塊“積木”。 載荷艙。 周瑞沒參與的時候,嫦娥三號項目組,已經在“準備場”,將“嫦娥套娃”,裝進了載荷艙內,并充分固定。 在這里,則只進行吊裝。 孫澤、張先鵬、洪安然也來到了發射塔內。 洪安然仰著頭,試圖尋找周瑞的身影,卻什么也看不見。 她已經好幾天沒看見周總的人影了……明明是以“玉兔組”的身份來的西昌。 卻一直在“火箭工程組”廝混,好多“玉兔組”的人,都忘記自己還有個“外聘專家”了。 晚上十一點,載荷艙安裝完畢。 由于當天工程組工作時間已經超過十五個小時,全員強制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