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9節
周瑞立馬來了興趣:“美國月面數據造假?” 洪安然復雜道:“幾十年前公布的數據,肯定是有問題的,我知道您在想什么,但這個問題我也沒法回答您,關于那邊登月是真是假?!?/br> “美國公布的數據,無論航天還是武器,乎沒有一樣是全真的,所以我們無法確認他們月面數據不對的原因,也許只是純粹糊弄人,畢竟當年我們自己無法驗證,別人說什么是什么,冷戰環境下,什么事都有可能?!?/br> “我們的探月一期工程里的‘環月衛星’,拍攝到了一些疑似美國著陸點的地方,但因為清晰度原因,并無法確認,美國也禁止其他國家的任何探測器,著陸在附近區域,包括玉兔號也是?!?/br> “總之,《沃爾福條款》,雙方的溝通徹底絕禁,我們也失去了抽絲剝繭來驗證的可能,直到有一天,我們有機會降落在那里?!?/br> 周瑞微微一笑,這種世紀謎題,還真的是有意思…… 他涉足航天領域之后,肯定是要想辦法一探究竟的。 不由嘴角翹起:“你覺得是真是假?” 洪安然望著“玉兔號”說道:“這個問題,我問過我的大伯,他說不重要?!?/br> 這是個意外的回答。 “哦?為什么?” “他說:美國人上沒上去過,中國人會不會是第一個上去的,不重要,但他很確定,美國人已經無法再回去了,而中國人一定會抵達,并且一次一次的抵達?!?/br> 周瑞豎起大拇指:“境界很高,你大伯是?” “他呀……在幾十年前,依靠美國人公布的‘有問題’數據,寫了幾十篇論文,成為了航天領域里的泰斗,晚年卻突然失去了幾乎所有學術成就……” 周瑞接不上話了。 這位還真是有點慘啊…… 只能說,當年很多人,把美國佬想得太好了,覺得人家什么都是真的,相信西方世界的人均高素質,相信科技無國界。 科學界這樣的例子,并不少……許多人研究了半輩子才發現,開山成果,理論數據都他媽是假的。 這算是時代的眼淚了。 兩人約定了一些后續事宜,周瑞表示會去申請一份月面環境的內部資料,自己也會主動了解一下,然后給洪安然一個答復。 關于智能單元能否在月面工作的答復。 “要快周總,雖然發射計劃是下半年,但方案最后更改日期只剩下一個月了?!?/br> 周瑞自信道:“我向來很快?!?/br> 兩人一邊朝外走,一邊閑聊了兩句。 洪安然說道:“對了,我最近一直沒關注外界,您的公司注冊好了么?” 周瑞走到了大樓外的烈日下,此時已經是六月初,季鳥猴們開始了一年一次的拙劣演奏,又吵又難聽。 手搭涼棚,說道:“我同事在辦,應該差不多了?!?/br> 洪安然好奇道:“叫什么名字?” 周瑞撇撇嘴:“本來想叫‘南天門’,結果被駁回了,據說是組織上有內部計劃……” 還帶了一點碎碎念,說什么沒想到這么早…… “是個好名字,可惜了?!?/br> “于是我想了個更好的?!?/br> “什么?” “你覺得‘盤古重工’怎么樣?” 第697章 普通人 六月上旬,中國第一家“商業航天”,第一家“民營航天”,終于誕生了。 隨著工商注冊、資金劃撥、股權搭建等工作結束,開明智能聯合國家航天局,在有著輝煌歷史的航天局主樓報告廳內,召開了新聞發布會。 這里平時很少啟用,每一次開啟,都代表中國航天有了重大突破,比如載人航天、探月計劃。 發布會的兩大主體,一個代表當下最炙手可熱的科技集團,互聯網流量密碼,一個代表國家隊幾十年的金字招牌、民族事業,當日可以說一場新聞盛會。 互聯網媒體、官方媒體、林林總總來了幾十家,甚至還有不少外媒記者。 開明智能相關的新聞,那都是國際新聞。 “各位觀眾,在過去,航天局的一直是中國航天事業的頂梁柱,但是今天,中國航天的大家庭里,將迎來一個新成員?!?/br> 鏡頭掃到了“開明智能”四個大字。 “航天,是人類對宇宙的終極浪漫……十年前,航天英雄揚力偉也在這個報告廳,向大家匯報……總臺記者,汪冰冰向您報道……” 雖然不是現場直播,但以今天各官媒的重視,恐怕三日之內,必上新聞聯播。 大廳內,無數記者列席,長槍短炮無數。 臺上,周瑞和航天局孫局長坐在正中央,兩側則是各自的人馬,甘媛作為二號人物,照例坐在周瑞身側。 氣場上稍輸,畢竟開明智能格外年輕,而航天局就座的人均五十歲以上。 但開明智能,更顯朝氣。 官方發布會,沒有司儀,沒有主持人,孫局長和周瑞二人先后進行了開講。 將雙方合作的基礎、中國航天的歷史,大致講了一下。 順便,也第一次公開了,鼓勵商業航天、民營航天的大方向,解讀了未來幾年,國家對航天領域的部分規劃。 這部分都是有稿子的,就連周瑞也是照本宣科,難得沒有自由發揮。 而最最受關注的“新公司”情況,則賣了個關子,沒有細說。 然后就是“非自由提問環節”。 特定的媒體,提出安排好的問題。 “周總,請問是什么原因,促使您進軍航天事業?!?/br> 臺上,周瑞拉過了小麥克風,說道: “航天領域,擁有無限的潛力,企業在發展過程中需要不斷延伸,追求新的可能性,只不過有些企業喜歡向下延伸,開明智能喜歡向上延伸?!?/br> “我在此也呼吁更多的社會資本,民營企業,關注中國航天的發展,加入這個大家庭……” 安排好的問題,自然會有安排好的答案。 周瑞卻沒想到,未來一些資本集體向下延伸,去聚焦菜市場的時候,自己這段幾年前的回答會被人翻出來,對各路大佬反復拷打。 另一個官媒記者起身提問道:“周總,您對與國家航天局的合作,是否有信心?!?/br> “那自然,這次來京北,我感觸很深,看到了中國航天人的奮斗精神,也看到了前輩們創造的堅實基礎……” 以下省略200字。 這不叫商業互吹,這叫真情實感。 有鑼必有鼓,很快??!也有人問了孫局長差不多的問題。 孫局長滔滔不絕:“開明智能是一家優秀的企業,周總更是一名優秀的科學家……” 以下省略2000字。 所謂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超額兌付,試過了都說好。 唯一的副作用,就是把在場的專業記者都給說困了。 有安排好的提問,也有自由發揮的提問,畢竟是一件大事不是? 一位白人記者,舉著鹿透社的牌子,獲得了發言機會后,起身說道: “周先生,開明智能未來,是否可能會涉及武器領域,畢竟航天技術很多都可以轉化為武器技術?!?/br> 不少人都看向了周瑞。 周瑞再次拉過小麥克風,沉聲道: “目前沒有這個計劃?!?/br> 那人追問道:“您能解釋的詳細一點么,不少西方媒體都對此表示擔憂?!?/br> 周瑞平靜道:“哦,那就讓他們擔憂著吧?!?/br> 記者:??? 一次主問,一次追問,他已經失去了提問機會。 又有一名記者提問,是彭拜新聞。 “周總,從您的角度,能解釋一下航天和普通人有什么關系么,您知道,對于大部分人來說,航天沒有任何意義,遠沒有自己明天吃什么重要?!?/br> 周瑞笑了笑,說道:“你的這個問法就有問題,你在試圖將普通人與民族事業、歷史進程分割開來,你如何定義普通人?” “月薪3000?下崗職工?外賣員?” 記者有些皺眉,半晌后說道:“我無法定義……但我自己就是普通人,所以代表普通人提出這個疑問?!?/br> 周瑞平靜道:“當霍去病封狼居胥,當鄭和七下西洋,當錢老在戈壁灘上,發射了新中國第一枚導彈的時候,總能有一個人在幾千公里外,小聲道:這和我有什么關系?!?/br> “我有多幾兩碎銀么?我有多一塊面餅么?我工資漲了哪怕一塊錢么?這種想法是很危險的,是將自己隔絕在了社會發展之外?!?/br> “但最終,他們自己,或者他們的后代,都會在歷史的進程中,獲得或多或少的福澤?!?/br> “我們至今可以自認數千年來武功赫赫,是因為有封狼居胥,至今可以感受到華夏文化在整個亞洲的影響力,是因為七下西洋,能坐在這討論航天到底有沒有意義,是因為‘快遞一號’?!?/br> 周瑞的聲音越來越鏗鏘有力,仿佛每一個字都底氣十足。 “諸位,新時代里,‘太空’就是華夏文明的‘新狼居胥山’,‘新西洋’,‘新快遞一號’……回到剛才那個問題?!?/br> “怎么定義普通人?誰在試圖引導,讓普通人必須只在乎明天吃什么?誰在試圖規定,農民只能在村里守著幾畝田,誰又一直在強調,小民尊嚴和民族崛起毫無關系?!?/br> 周瑞盯著那個記者,緩緩說道: “那些鼓吹‘普通人’只需要關心口袋幾兩碎銀,不需要關心家國大事的人,才是最不希望‘普通人’越過越好的人,因為他們自認為自己‘不普通’,代表不了普通人?!?/br> 那位記者,啞口無言。 沒想到只是常態的設計了一個陷阱,卻引來了這位的反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