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8節
閃光燈連成一片,標志著又一重大新聞的誕生。 任何與周瑞有關的內容,都會得到廣泛的關注,這是這幾年多家媒體的共識。 周教主的富有,周教主的身材,周教主的技術,周教主的秘書。 如果是阿連酋、哈立德自己簽了個什么協議,這種新聞絕無機會在全球范圍內傳播,但有了周瑞,性質就完全不一樣了。 這一消息立刻像是長了翅膀一樣,在各國網絡上飛快傳播。 “周教主終于有新動作了!” “周教主的畢業論文,賣了三億刀?不說了,一定是我的指導老師不行,我去捶他一頓,肯定是藏私了!” “樓上的,這不叫賣,只是技術授權給了這個中東老鐵,而且工廠好像還是請周教主來建,等等……這不是賣了兩次……” “真是雙贏啊,周教主一個人贏兩次!” “甘jiejie好漂亮?!?/br> 而外網上,也普遍是支持態度,清潔能源占據了道德制高點,哪怕是不友好的外媒,也得捏著鼻子夸一頓,最多是用詞比較怪。 “開明智能的又一大動作,幫石油富豪做太陽能電池?!?/br> “阿連酋投資數億美元,只為博得周瑞一笑?!?/br> “舊錢與新錢的合作?!?/br> 阿連酋當地的媒體就不說了,舔就完事了! 當然,大部分人都不清楚,這次簽約意味著什么,直到阿連酋方,高調公布了一則視頻。 那是征求了周瑞同意,在白色廠房里錄制的短短10秒視頻。 一臺智能植保車,從開始生產到下產線工作的全過程。 巨大的“智能工業集群”,如同極近復雜的“科技黑箱”,里面無數設備在運作,卻看不清全貌。 這個視頻是固定視角拍攝的,顯然沒打算真的讓人明白,只是想讓人驚掉下巴。 標題:“開明智能”的最新技術,智能工業集群,敬請期待。 直接炸開了鍋。 “下一個時代的技術?!?/br> “這將奪走千萬人的崗位,不要讓這種技術來到印度?!?/br> “樓上的你恒河水炫多了么?還是用右手吃了飯?” “我感覺這可能是cg渲染圖……” “我對比了一下我的照片,和智能小鎮里的設備一模一樣,所以這些機器人……是由機器人自己生產的?它們一落地就能工作……” “這太恐怖了……不過阿連酋好像只是用這種技術生產太陽能板?!?/br> “無論如何,周教主的毛病還是沒改,他藏了太多技術沒有對外界公布,我認為他還有更先進的?!?/br> “我是阿連酋人,哈立德王儲和周教主是最親密的伙伴,我們即將走在世界前沿?!?/br> “我甚至還沒有消化完‘智能小鎮’給我的震撼,正在攢錢去一趟中國……” “周到底藏了多少東西?不應該說他像鋼鐵俠,應該說鋼鐵俠像他?!?/br> 一些商業、工業領域頗有分量的人,更能意識到這種技術代表著什么。 他們沒有周瑞的電話,但他們有老帥哥交際花哈立德的電話,一時間無數咨詢蜂擁而至。 平心而論,僅僅這一波合作帶來外部影響力,宣傳力,面子之力,就讓哈立德感覺已經值回票價了。 原本,他是阿布扎(阿連酋最重要的成員,占據90%面積和經濟)最有影響力的王儲之一。 但這兩年的一系列cao作之后,這個“之一”已經可以去掉了。 他和阿連酋在投資。 其實周瑞和國家,也在投資。 不然這東西,你換個白皮膚的來,他能買得到? 時間回到現場當天,簽約擺拍……啊不是,是簽約儀式結束后,今天的流程并未戛然而止。 中午,由哈立德的廚師團奉上了豐盛的午餐。 周瑞如愿以償的吃到了上次的中東特色美食,還有一些中餐菜式,似乎是哈立德外聘了中餐團隊,水平也極高。 下午,賓客可以選擇小鎮內游覽,或者外出去滬上其他地方游玩。 慷慨的王儲殿下,準備了專車接送,不過大部分還是決定留在智能小鎮。 晚上,同樣豐盛的晚餐后,哈立德還“求”來了開明智能的“無人機燈光秀”專場表演。 最后直到10點半,眾人才依次離開,數十人的“拆臺”團隊進場,確保明天一大早,小鎮就可以恢復原樣。 不過周瑞從下午那一趴,就沒再出現過,而是回到了三期地塊,忙自己的事情。 一邊指導呂旭波訓練,一邊制作智能單元。 簽約歸簽約,陪玩兒? 那是另外的價錢。 六點多的時候,當一眾名流賓客,還在園區里哈皮的時候,他已經開上車,回家煎五花rou去了。 當你錢少的時候,生活是為了賺錢。 當你錢多的時候,賺錢是為了生活。 和所謂的“名流”觥籌交錯,并不比回家陪大小美女做頓飯重要,他走的是技術路線,不是商業路線。 五花rou整塊皮朝下,放入灼熱的鐵鍋,在滋滋啦啦的聲音里,“灼燒”掉殘余的豬毛,和毛孔中的異味物質。 等待豬皮起泡甚至發黑,拿出后溫水沖洗,用刀刮去燒焦的物質,起泡的結構使得豬皮更容易入味,也更容易燉爛,它們在吸足湯汁后依然會恢復如初。 今天這塊偏肥,周瑞將五花rou改刀后,進行煸炒,煉出多余的油脂,撈出后用剩余的油脂炒糖色。 糖色棗紅,重新翻炒五花rou,加水加香料,小火慢燉30分鐘。 “詞條任務【廚藝】,經驗值+1,當前進度(34/100)” 最近只要有空閑時間,周瑞就會積極下廚刷經驗,已經摸透了經驗規律,大概一道大菜給1點,素菜一類的兩道1點。 煎蛋、手抓餅什么的,一頓飯給1點。 李文倩推開房門的時候,聞到滿屋子的飯香,粉嫩的鼻尖不斷聳動,好像要把小胸脯都用香氣填滿。 韓子茵看著周瑞的背影,一種大部分女人很難理解的幸福感涌了出來。 中午看他上新聞,成為全球焦點,晚上卻已經在家烹飪美食了…… 這誰看不迷糊??? 李文倩雀躍道:“紅燒rou?周瑞你廚藝越來越厲害了!” 系著大象圍裙的周瑞回頭一笑:“基cao勿六?!?/br> 第675章 高手只是不惜的來 京北,海定,國家航天局。 一間大型會議室中,近20人正在進行技術研討。 “可回收火箭技術研討會”。 是這場會議的名稱。 這里坐的都是航天領域的專家大佬們,討論的東西也是最前沿的技術。 可回收火箭是大的趨勢,理論上最高可節省80%的發射成本,而且隨著計算機技術和通訊技術的進步,遠程控制不再那么困難,這個想法會冒出來是有必然性的。 只不過,航天是一場科技的豪賭,如果說航空領域最驚心動魄的時候,是新飛機的“試飛”。 那么航天領域里面,可以理解為每次火箭發射都在“試飛”,這也意味著每一次新技術的嘗試,都要格外的慎重。 要是放了個煙花,那就不光是損失多少錢的問題了,他們是國家隊不是私營企業,丟的是全中國人的面子。 會議室里,有人穿著工裝,有人穿著西裝,均是眉頭緊鎖,似乎遇到了什么難題。 “‘陸面著陸’難度太大,一點緩沖都沒有……” “可如果使用‘海面著陸’方案……回收可就很麻煩了,只有大型軍艦可以高效、高組織性的回收大型物件,而咱們的船,還做不到四處航行?!?/br> 一人道:“專門為此,不遠萬里去撈火箭……安全性先不說,成本不又上去了?” 中國不像美國,全球都有基地、可停泊軍艦的港口,在太平洋上也沒有支點。 萬一有偏差,被人截胡了,那就不是丟面子了,是丟里子了。 “第一島鏈不是碎了么?西太平洋還是可以航行的?!?/br> “還是太敏感了,我奉勸各位不要幻想,從實際情況出發?!?/br> 這就是中國航天。 在被封鎖,被敵視,被孤立的狀態下,捆著手腳跳舞。 空間站不讓上,技術不得交流,合作不得展開…… 依然數十年如一日的在堅持。 “好吧……我們還是先聚焦‘陸面著陸’的方向,火箭回收,最主要考量的是姿態調節問題……” 怎么叫回收呢? 這么比喻吧,把一個幾百噸的鋼鐵“二踢腳”點燃,看著它加速到7.9km/s左右沖出大氣層。 然后這東西從幾百公里高的地方掉下來了,得筆直豎著落在地上,落地最終速度不能超過1m/s。 也不難對吧?(見作家的話) “邱主任,發動機姿態調整方面,您是專家,我們想聽聽您的意見?!?/br> 航空工業集團,下屬發動機研究某所,研究部主任邱力勛,是幾位被邀請來的外部專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