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2節
“萱萱,你怎么又穿這么短的裙子……” “我不喜歡保守的男人哦~” “那我幫你往上提一提?!?/br> “滾!就你丫的手欠!有病吧你!” 一半心神用在看書,一半心神在看車,一半心神在看腿,周瑞就這么在車上坐了半個小時。 “智能小鎮,到了,請小心腳下,依次下車?!?/br> 周瑞合上書本,和游客們一起下了車,不過卻朝著側門走去。 不用刷卡,走到跟前,小門自動解鎖,周瑞就來到了不開放的三期地塊。 路過草坪時,一臺獨特的智能植保車,正在用自己的小花灑澆水。 周瑞嘿嘿一笑,希望它喜歡自己的限定皮膚。 以后就叫它“小花灑”吧,算是第一個擁有自己名字的智能設備。 走進白色廠房,迎面遇見幾個小鎮的工程師,周瑞笑著點了點頭。 擦肩而過后,幾個工程師討論了起來:“剛那人是誰?新來的么?為什么對我們點頭?” “不造啊~感覺好裝啊,室內戴墨鏡?!?/br> 忘了自己正在“偽裝”中的周瑞,哼著小曲,進入了自己的個人實驗室里。 這里只有他和甘媛能進入,所以和幾天前相比,沒有任何變化,工作臺旁邊,依舊鱗次櫛比的立著幾十個四厘米高的黑色多面體。 就像一個個小竹筍一樣。 “小明同學?!?/br> “在呢?!?/br> “放點bgm!” “好的,請問需要什么風格?” “野一點的?!?/br> 半晌后,實驗室響起了“套馬的漢子” 音樂聲中,他一邊開啟各個設備的電源,一邊拖過來一張附著了四象材料的“案板”,通電后,變成了鏡面色的平面。 隨手一抓,把多面體灑在了鏡面色平面上。 神奇的一幕出現了。 凌亂的多面體,稍稍沉寂后,一個個自行排列,恢復了分毫不差的列隊。 而后周瑞在電腦上輸入了指令。 “嗡”的一聲。 多面體在磁吸的作用下,聚在了一起,成為了一個半米多高,漆黑的八面體。 立的筆直。 表面上不同小多面體,形成了鱗片般的線條,但卻嚴絲合縫。 這個…… 也是“內組網”。 第656章 智能單元 幾十個多面體,組成了更大的多面體…… 這些小家伙和公交車那些焊死的苦逼不一樣,它們都是自由的牛馬。 依靠磁吸能力,它們可以組成的東西很多,比如一把錘子,一個巨大海膽,或者是每個男生夢寐以求的如意黑咕嚕棒。 當然,如果以比較抽象的標準判斷,也可以組成為“人型”或者“動物形”。 嗯……非常抽象…… 這就是“大師周瑞”的作品。 “智能多面體(第四版)”。 大概一年多以前,周瑞為了發揮“異曲同工”更多的功效,嘗試利用每天可憐巴巴的5分鐘大師時間,來制作一個可以觸摸復制圖紙的工程造物。 為了最大程度利用每天的五分鐘,甚至省去了留下信息的步驟,每天就悶頭干活,幾天之后,就已經搞得和雙重人格一樣,完全不知道“大師周瑞”在搞什么東西了。 那日子……可謂是過的天昏地暗,早上到公司,開掛五分鐘,昏睡八九個小時,再一睜眼就已經天黑了。 而“大師周瑞”雖然擁有普通周瑞無法比擬的各種強化,但五分鐘夠干什么? 告誡各位一句,時間不夠長,再強都一場空。 所以持續一段時間后,周瑞果斷打出了gg,這個方案就放棄了。 他可以很努力,但牛馬做不了一點。 那年的“異曲同工”,就給了備選方案“a380”,也才有了后來的“鯤鵬”。 不過去年海峽事件后,周瑞獲得了相當長的“自由分配”時間,再加上自己的“能力”、“學識”、“身體素質”都更新換代了,就捏著鼻子重新試了一下。 大師周瑞也有了機會,繼續迭代這個造物。 智能多面體,最初的版本,大概一米高,和降魔杵似的。 周瑞一度以為是用來敲人腦殼的。 第二版,縮減到了20厘米長左右,達到了讀者的平均水平。 第三版,縮減到了十厘米左右。 此時面前這些是第四版,并且已經在去年年底,由“異曲同工”,復刻了設計圖紙,周瑞也才真正明白這東西的作用。 分體式智能機器人單元。 以“內組網”的形式,以模塊化的身體,以磁吸為連接方式,自由組合成任意外形的微型機器人。 理論上如果技術允許,未來還可以不斷縮小,直到接近于“顆粒機器人”、“液態機器人”的程度。 確實很rou,想想就牛逼! 這就是“大師周瑞”認為,非常有前景的一個“工程造物”。 在經歷過大量失敗,浪費了許多材料之后,周瑞慢慢掌握了“手搓”這種智能單元的能力。 不過需要借助頭戴顯微鏡,速度也快不起來。 因為每次制造“智能多面體”,都是個很累的活,所以他習慣聽一點bgm。 “小明同學?!?/br> “在呢?!?/br> “換個bgm,要帶點興奮感的?!?/br> “好的~” 實驗室里響起了“好運來” “好運來~真的好運來~好運帶來了喜和愛~” 周瑞嘴角一耷拉……這機械智能……還真的是不善于和人交互啊…… 哪怕有著整個小鎮數萬節點,組建出來的最強“機械智能”,也不過是個呆逼罷了…… 不過可能也正因為如此,周瑞使用的很安心。 “讓人興奮”的bgm中,周瑞的手很穩…… 頭戴顯微鏡下,一雙手在外界看甚至接近于靜止,但改造過的纖細工具,卻在一點點移動著。 四厘米長,兩厘米直徑的八面體,里面卻包含了磁力結構、能源結構、智能結構…… 外表還必須是嚴絲合縫的完美幾何體,否則“組合”的時候會變形。 為了能順利手搓,他可是經歷了大量練習,一雙手絕對不亞于世界上最優秀的外科醫生。 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從白天變成了黑夜。 周瑞偶爾會起身,運用“土火車”拉伸一下肌rou。 大概五六個小時后,周瑞松了一口氣。 將新的成品,丟在了一直立在旁邊的“集合體”上。 半米高的大家伙,像是吃飯一樣,將新成員“吃”了進去,但外形并沒有任何改變。 里面總有一些空間的,它會根據數量自己排列。 周瑞看了看表,已經凌晨1點了,這玩意兒搓起來是真慢??! 但玩起來是真好玩。 在電腦上敲擊了幾個指令,鏡面色平臺上,半米高的黑色“竹筍”轟然崩塌,但很快又重新排列整齊,變成了蠕動的長蛇,蜿蜒前進。 又是一個新指令,長蛇變成了滾動前進的海膽。 最后一個新指令,海膽朝著周瑞手上附著,手臂被包裹,粗了整整一圈。 嗯……有些扎手有些硬……而且沒什么實際威力…… 但架不住帥??! 周瑞揮舞了一下漆黑的麒麟臂。 目前“智能單元”有三個最大的短板,需要周瑞不斷改進,才能達到“大師周瑞”設想的狀態。 一個是體積進一步縮小,才能真的“變化萬千”。 一個是想辦法自動化生產,至少也得是量產。 手搓是沒前途的,成本也過高,不過以“智能工業集群”現在的水平,還不足以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