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7節
周瑞笑呵呵的,打了個圓場:“怎么了,讓我們的大總管這么生氣” 甘媛苦笑道:“被我發現,在我們自家評論區里面,寫小作文要您的‘寫真’,就是網上謠傳的那種……關鍵是很多網友知道她是我們員工,我就教育了兩句?!?/br> 周瑞回頭看向那個小姑娘的背影,是六樓十幾人中,比較低調不顯眼的一個,沒想到心這么野么…… 覬覦老板的rou體? 周瑞開解道:“也別太在意,網絡嘛,也不嘗是一種有趣的互動方式?!?/br> 甘媛解釋道:“我也沒說的太重,只是告訴她好歹要切小號?!?/br> 比如我就是這樣的…… 周瑞:? 甘媛換了一副溫潤如水的笑容,由衷的說道:“老板,歡迎回來?!?/br> 周瑞坐了下來:“謝謝,這段時間也辛苦你了,今天有個采訪對吧?!?/br> 是泱媽的,也是周瑞《時代》之后,唯一接受的采訪。 甘媛看了看手機:“預約的是下午1點,時間還很充裕,形式基本和《時代》差不多,語言采訪在四樓會議室,拍攝就在樓里,而且主要以視頻為主?!?/br> 周瑞點點頭,泱媽的風格比較落地,他也不是第一次打交道了。 之后周瑞又和甘媛對了一下公司的狀況。 甘媛早有準備,周瑞不在的每一天里,她都有默默記錄哪些事情需要向老板匯報。 第548章 見識越多,越喜歡老板! 距離采訪還有點時間,會議室內,甘媛井井有條的匯報工作。 “農業部和科技部的調研,第一站并不是公司,他們實際上已經在豫省,蘇省、魯省多個點開始了,最后會帶著初步的結果再來滬上?!?/br> 這次元老一封信,炸出了不少動靜,但國家層面的“調研”,可不只是來幾個官員,到智能大廈里開開會,喝喝茶。 越是重視,越是務實。 那種大張旗鼓開會,大張旗鼓表揚的,往往真的只是走個過場。 在未通知“開明智能”的情況下,已經有人在各地統計情況了,排除掉主觀影響,單純的調研著“農神”的效果和帶來的變化。 不需要“開明智能”接待,也不需要“開明智能”參與。 這是要動真格的了。 甘媛能夠知道一些消息,完全是各地農機社零星的反應上來的。 最后有了初步結果后,才會有人來滬上具體對接。 周瑞點點頭,他對“農神”的現在,和“農神”的未來,都有充足的信心。 經得起調研,經得起實踐出真知。 他也借此機會,系統的和甘媛談了一下,對于未來“無人機標準化農業”的想法。 “首先就是需要建立數據中心,‘開明算法’的強項不是大數據處理,需要有遠端運算中心,好在農業生產不需要太高的即時性,以現在市面上的技術可以充分承載?!?/br> “因為同時還涉及到通訊,這方面我還是想和華唯合作?!?/br> 這是將“標準化農業”裝到“農神”里的第一步。 既然答應了元老,就要拿出點態度出來。 “另外深城工廠那邊,我想再擴大一下產能,新的設計方案我在湘省已經做出來了,就叫‘農神2.0’吧……” “采用一體化壓鑄框架結構,成本可以降低不少,不過設備投入可能會增加許多,需要和比亞蒂協商一下?!?/br> 甘媛一項一項都記在本本上。 “還有‘國補’下來前,我們的零息貸款要先填補空白……” 周瑞滔滔不絕說了好多,最后突然說道:“對了……咱們錢夠么?” 好像說的都是花錢的項目…… 甘媛筆尖點了點紙面,心里粗粗算了一下:“我沒有細算,但聽上去總投入應該在一億上下……” 然后對周瑞比劃了一個韓國破防手勢。 “對您來說,這是小意思?!?/br> 作為一家頗具規模的公司,“開明智能”可以說是財務情況過于健康了,健康到都有些浪費。 掙得多,花的少,連一丁點負債都沒有,更沒有銀行貸款,資金拆借。 老板沒有減持套現,股東沒有強行分紅,排除掉正常的生產經營,最大的開銷,不過周瑞經常給員工發點額外獎勵…… 但……員工能花幾個錢! 你給上班族雙薪,他能踏踏實實給你干。 你給三薪,他能隨便讓你干! 這點開銷,以“開明智能”現在日進斗金的狀況,連利潤的零頭都抹不掉…… 甘媛:“最新的財務匯報,明天就會出現在您的辦公桌上?!?/br> 周瑞點點頭道:“那就好?!?/br> 他倒不是想來個“我不知道自己有多少錢”裝逼。 主要是半個多月沒關注公司情況了,新年“開明智能”自身也有很多計劃,花錢的地方不少。 雖然都是他批準過的,但具體核算沒往心里去。 甘媛微微一笑,老板還是太樸素。 她現在見識也多了,想起了外面一些公司的狀況。 老板在外面私人模特,私人會所,私人飛機,名畫古董,不務正業搞足球,不務正業拍電影。 但輪到對員工的時候,開始大談成本控制,玩末位淘汰,搞“降本增效”搞裁員。 老板花錢不是公司負擔,員工拿工資成公司負擔了…… 所以說…… 工作的越久,見識的越多。 甘媛越喜歡自家老板。 周瑞說著說著,感覺甘媛看自己的眼神都能淌出水來…… “那什么……你還有什么事情需要匯報的?!?/br> 甘媛清了清嗓子,眼神恢復了清明:“智能小鎮那邊,連城實業已經……” 好久沒回來,需要討論的事情很多,周瑞中午干脆叫了外賣,和甘媛邊吃邊聊。 閑談間,還談了些旅途見聞。 雖然老板的每條微博甘媛都在關注,大號小號都有,但依然聽得很認真。 下午一點,泱媽的采訪團隊抵達。 由于重視程度的不同,這次泱媽的記者不再是之前那個圓臉小姑娘,而是一位年長一些的王姓記者,叫王濘。 周瑞前世看過她的采訪視頻,對這張臉不陌生。 而且也不再是作為新聞播報的幾十秒采訪,而是一檔專題系列節目《面對面》,屆時將會有45分鐘時長的節目播出。 屬于是給周瑞開了專場。 會議室里,周瑞穿的沒有《時代》采訪時那么板正,不是因為他看重《時代》而輕視泱媽,而是媒介的調性不同。 一襲白襯衫,深色的褲子,就是他全部的裝扮,甚至襯衫還掖進了褲腰里。 看上去更像是一個年輕的科研工作者,而不是什么意氣風發的年輕企業家。 同樣是兩張座談椅,不過不再是以外墻玻璃為背景,而是會議室朦朧的內隔墻,甚至可以看到后面忙碌的人影。 雙方進行了更嚴肅,更落地的采訪。 可以說從著裝到話題,都和《時代》那次完全不同。 畢竟《時代》的女記者可以露出采訪,但泱媽的記者只會問他: “您的夢想是什么?!?/br> 周瑞輕咳一聲,正色道:“好好學習,天天向上?!?/br> 王濘笑道:“您真會開玩笑?!?/br> 周瑞也笑道:“這不是很質樸的道理么?人活著就要向上前進,而向上的前提是不斷學習提升自我?!?/br> 心想我總不能說“名要出、錢要掙、人要收”吧? 至于和元老聊天時,說“要上天”的豪言壯語,顯然也不適合采訪的時候拿出來說。 “我們注意到,網絡上很多網友,說您不務正業,這么成功的企業家,跑去農田里種地,還有網友問您是不是……不打算研究無人機了……” 周瑞很誠懇的說道:“農神依舊是無人機領域,甚至是更高深的領域,只是它離普通消費者有些遠……” 正聊著,玻璃外路過一個身影,引起了周瑞的注意。 轉頭望過去,許久未見的楊如彬笑呵呵的揮了揮手。 而他的背后,還站了一個人,周瑞印象很深。 馮陽,之前被他挑中,“軍無研究所”的精兵強將之一,智能指揮專家。 周瑞并不知道今天楊如彬會來,估計是臨時決定的?采訪中他的手機交給甘媛了。 楊如彬在鏡頭拍不到的角度,對周瑞示意了一下,表示自己去別的地方等,讓他別著急。 周瑞點點頭,繼續接受采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