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節
“臥槽牛逼!坐在兩位大佬中間?!?/br> “同樣是上學,他為什么這么秀?” “因為他有錢?!?/br> 周瑞只能無視這些小聲討論。 再過一段時間,他希望大家的討論是“他有沒有又開發出什么新品”,或者“周總無人機能便宜點么?” 等待的時間,三人也不能這么干坐著,周瑞道:“楊校長這么忙,還來聽講座啊?!?/br> 楊校長道:“就是因為忙才來,可以名正言順的休息一會兒?!?/br> 我一個大學校長,時刻謹記補充學術知識,提高自身水平,沒毛病吧? 周瑞豎起大拇指,這班兒您算是上明白了。 然后看向趙院長:“那您也是?” 趙院長道:“我就陪陪校長?!?/br> 周瑞也豎起了大拇指。 這班兒您也上明白了。 當然,這二人自己也是帶著點好奇的,之前那張邀請函,讓復大遭受了一些莫名其妙的壓力。 至于講座的安排,也不是楊校長親自處理的,這點小事還不至于他cao刀。 總之,周瑞、楊校長、趙院長,或多或少都是因為那張邀請函才來的。 不說來討債的吧……那也是來見識一下正主…… 而尚未露面的張日成并不知道…… 正說著,這次的主角張日成走了進來。 作為比較有分量的講座,除了張日成本人外,還有主持,就不知道是學生還是老師了,開場做了介紹,列舉了一下張日成的各種成就。 之后講座正式開始。 張日成作為一個以物理學為出發點,拓展到解決實際問題的大佬,確實非常牛逼,如果拋開領域之間的不同,他的成就比作為院士的趙院長還要高的多。 至少擁有“兩趙”之力! 這次講座參與者既有本科生,也有研究生、博士生,所以并未講得過于細節深奧,而是圍繞著《半導體技術未來展望》,進行的一場討論式講座。 這也是張日成最厲害的地方,他是既有純學術成果,又能解決實際問題。 理論比他強的解決不了實干問題,比他更實干的沒他懂得多。 再加上人屬于中年老帥哥,學生們最吃這一套了,聽的很認真。 中間提問環節,有個學生舉手道:“張教授,你覺得芯片未來會發展到什么程度?” 張日成笑了笑,說道:“你這個問題比較籠統,再具體一點我才能回答?!?/br> 那學生道:“那這么問呢:芯片的發展速度會有多快?!?/br> 張日成在講臺上邊走邊說: “這個問題很好,我們都知道,現在市面上最先進的高制成芯片,40nm,不過我可以告訴大家,頭部企業內部,已經擁有了28nm的技術,只是沒解決成本和良品率的問題……” 這算是一個不大不小的業內秘密了,不少學生睜大了眼睛。 “而如果范圍再縮小到實驗室級別,那么14納米的影子已經有了……未來,高制成芯片將以兩年到三年一輪的速度,快速迭代,從40nm,到28nm,再到14、7、3……” “就像最早的存儲技術,從幾kb,以極快的速度迭代到16mb,32mb,現在1t的消費級存儲設備也已經可以在市面上見到,我依稀記得十幾年前的時候,一個16mb大小的優盤,售價要數百美金……” 說到這里的時候,教室里傳來了陣陣笑聲。 確實聽上去挺好笑的,現在16mb的u盤,怕是掉地上都沒人撿…… 張日成話風一轉,說道:“但迭代再快,這都不是芯片的未來,你會發現任何曾經先進的技術被淘汰,都不是因為它無法再迭代,而是因為有一個完全不同的更優解橫空出世,比如柯達交卷被數碼相機打敗,坦克被飛機打敗……” “我個人覺得,未來的芯片,還是要看‘量子芯片’?!?/br> “量子芯片?” 下面不少學生泛起了迷糊,這個詞聽上去,也太科幻了吧…… “我們現在的晶圓-光刻體系,做再多的迭代,也不過是在研究如何更快的挖煤,如何更高效的燒煤。而量子芯片,則可以類比為核能,一旦出現,它的下限,就遠遠超過現在路線的上限?!?/br> “不要覺得遙遠,技術都是一步步做出來的,20年前誰敢想象現在的今天?10年前連手機都沒普及,也許在座的各位,未來就能見證、乃至參與量子芯片的問世?!?/br> 第417章 我吳華民何德何能…… 量子芯片,這個概念已經被提出了很久了。 尤其是涉及到“量子”兩個字,對于非物理專業的人來說,立馬就上升到了“玄學”的程度。 所以張日成提出量子芯片,在很多人感官里,話題一下就變得漂浮了。 張日成道:“大家不要被嚇住,其實量子芯片,只是利用‘量子態’的物質來代替傳統計算單元,遙遠但并非不可捉摸?!?/br> “目前量子芯片有幾種不同的路線,光量子和超導量子兩種技術路線,我們國家也已經有了一定布局……” 這時,突然有一個學生舉手,高聲道:“你剛剛說我們國家,您是中國籍么?” 場面一時出現了安靜。 這個問題與學術無關,但確實非常尖銳。 甚至比虛無縹緲的“量子芯片”,更能引起眾人的關注。 面對數百雙眼睛的詢問,張日成短暫的卡殼了。 就在楊校長準備出聲,提醒大家把關注點放在學術上時…… 張日成深吸一口氣,朗聲道:“我目前還是美國國籍,不過已經在申請重回中國國籍了……你們知道的,還挺難的,所以手續沒有完全辦完?!?/br> 莫名的,教室里響起了一片掌聲。 很難說是因為什么……但掌聲讓張日成重新找回了從容。 他排除萬難回來,與那邊不說徹底脫鉤,也只有一絲絲名義上的關聯了,此生除非天下大同……恐怕回去就屬于自投羅網。 與自己老師一樣,重回國籍,是最正常不過的選擇了。 也許是二次確認了這位是自己人,親切感一下上來了,學生們的問題也越發落地。 又有人舉手道:“量子芯片方面,我們和國外有多大差距?” 張日成笑了笑:“這個世界上有資格玩這個東西的,只有兩個半,中、美、歐,歐洲諸國加起來也只能算半個,因為他們沒有自主性,所以不是和國外有多大差距,而是和美國有多大差距,這世界99%的國家都沒資格參與下個時代的競爭?!?/br> “至于有多少差距……我的答案是……沒有差距,大家都在起步階段?!?/br> 教室里又響起了掌聲。 后排,周瑞和楊校長小聲說道:“張日成徹底回國了?啥時候的事情?” 楊校長點點頭:“好像是聽到過這個消息,帶了一幫子人回國搞芯片?!?/br> 周瑞自然沒那么容易聯想到“實彈護航”的事情,只是說道: “那挺好的,以后這方面有高手帶隊突圍了……不過既然都回來了,為嘛還要給我發邀請函?” 楊校長砸吧了一下嘴: “我哪知道,前兩天mit還在回復呢,你的伴讀人選已經進入到八進四半決賽了……不得不說……挑的人是真不錯……我辦公室點開看了一眼,副校長還以為我在上境外非法網站呢!” 周瑞呵呵一笑:“這幫人還沒發現我們在耍他們么?” “可能已經發現了,但為了偽裝意圖,只能繼續裝下去,以后還會有別的棋……” 周瑞表示無所謂……他實在想不到,什么事情能把他騙去國外…… 講座因為很精彩,超時了半個多小時,學生才戀戀不舍的退了出去,而結束后,張日成也理應和楊校長這樣的學校高層碰一下。 楊校長辦公室里,張日成看著對面坐成一排的楊校長、周瑞、趙院長時…… 莫名的就感覺到了一點精神壓力……怎么像是三堂會審一樣…… 中間這位衣著……樸實,渾身透露著本科氣息的年輕人又是誰? 張日成忐忑道:“楊校長……是不是講座效果不好?” 楊校長換了一副笑臉:“怎么可能……我全程都在,顯然非常成功……” 都面對面了,幾人終究還是聊開了,楊校長主動詢問了“邀請函”的事情。 張日成一愣,這才知道面前這個坐在兩位大佬中間的年輕人,就是奈爾所說的“周瑞”。 經歷了回國風波,奈爾的身份和背景在他眼里已經有了全新的認知,稍稍一想,就大致猜到了怎么回事。 “恐怕那邊是有人想以我乃至老師的名義,把這位……小兄弟拉去美國……我當時對奈爾的了解還不夠深,以為只是正常的網羅全球人才計劃,就同意了她的……交易?!?/br> 雖然最后無事發生,但他當時確實算助力了一把,張日成心里帶著些許歉意。 至于為什么一個本科生這么重要,還和校長、院長談笑風生,他就不清楚了。 超級官二代? 事情說開了,大家也就通透了,周瑞道:“我懂了,其實邀請函一發過來我們就覺得有問題,不過反正我是不會去的,張教授不用在意?!?/br> 張日成友善的說道:“現在情況又變了,我已經徹底脫離了美國那邊的事情,不知道周同學未來準備進入哪個方向,如果研究生階段需要幫助,我也可以提供一定的指導?!?/br> 在國內重新找一個尚可的學校,掛一個清閑的教職,這也本就是他回國的計劃之一,總要有一只腳是踩在學術界里面的。 他自問以自己的水平,收個研究生是沒什么問題的,哪怕是全國高考狀元,這算是一點小小的補償吧,往后在國際學界,也能為周瑞撐撐腰。 高低也算是楊老嫡傳徒孫不是么? 不過周瑞搖搖頭:“這倒是不用,研究生階段,準備拜入我校資深學者‘吳華民’教授的門下?!?/br> 說著還朝右上角的虛空拱了拱手。 張日成只能尷尬道:“哈哈……這位吳教授一定非常優秀……” 看的楊校長和趙院長眼皮子狂跳。 吳華民“在天有靈”……應該會很開心自己能和張日成相提并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