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節
王添富:…… 還沒轉過彎來,老婆的聲音已經變成了哭腔。 “你領導說派你去車縣了……一個月才2000塊錢,拼什么命??!” 王添富安慰了兩句,回憶起昨晚的一切…… 笑著說道:“我拼不拼命,和我掙多少錢……沒關系,我又不是為了錢拼命……” 另一邊,塌方的民房廢墟中,幾個戰士合力搬開一塊巨石。 露出了下面凄慘的模樣,一家三口,如泥人一般,緊緊抱在一起。 卻已經永遠的失去了聲息。 哪怕救援再快,也避免不了有這樣的慘劇發生…… 有個小戰士眼睛通紅,忍不住抹起了眼淚。 年長的拍了拍新兵的肩膀:“別停下……救一個是一個,振作起來,我們沒時間哭……” 廢墟的另一頭,傳來同伴的呼喊:“這里!這里有活的!快拿鋼筋剪來!還有擔架!” 終究,有一部分罹難者,在災難發生的第一時間,就已經離開了人世。 但這次可以寫進教科書的快速救援,將人民的生命財產損失,降到了最低。 在夜間的情況下,能這快這么順利的展開救援,堪稱世界救援史的奇跡。 大量人,因為救援的及時抵達,保住了性命,得到了救治。 整個車縣,現在就是一個大工地。 每個人,都在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就連周瑞,也不再擺弄無人機,至少現在,那些東西沒什么用處。 廢墟之中,他開啟了專注時間,專注在聽力上。 到處都是泥水,搜救犬都不好使,反而聽力靠譜一些。 過了一會兒,還真聽見了隱隱的啜泣聲。 三兩步跑了上去,利用自己強健的力量,扳開一塊碎石,從里面撈出來一個泥猴子一樣的小姑娘。 里面是一處奇跡般的三角空間,似乎是浴室一類的狹小位置,這女孩真的幸運。 七八歲大的孩子,不明事理,一直在哭,也沒呼救,沒有第一時間被發現。 周瑞將襯衫脫下,披在女孩身上,輕聲道: “你家有幾個人?下面還有其他人么?” 小女孩似乎所有體力都用在哭上了,說不出一句話。 不遠處的攝像機,記錄下了這一幕…… 高大的身軀,精壯的上身,這個年輕人蹲在地上,一只手摸著小女孩的頭,輕聲安慰著她。 廢墟之上,燁燁生輝。 第400章 央媽生氣了 其實昨晚的時候,泱媽的記者,就已經抵達了白鳥溝,這種重大災害,必然是要對外公布信息的。 只是昨晚那種樣子,沒人顧得上這些記者,他們只是在白鳥溝的盤山公路底下,采訪了一些排隊的卡車和戰士。 等到后半夜救援出現重大進展的時候,他們才跟隨一起,進入了真正的車縣。 也有幸拍攝到了,漫天燈光標識的奇特景象。 當時采訪團隊就懵逼了,外面的世界已經更新到這種程度了么? 心里面和貓抓的一樣,自然想要了解情況。 參與無人機工作,尤其是后勤保障換電、充電的人不在少數,很容易就問到了那種東西的名稱:無人機? 天還沒亮,一部分內容就已經傳回了總臺,“早間新聞”上,出現了:“高科技救援搶險,共助力抵抗災難”的內容。 然后就被罵慘了。 “都2010年了,電視臺還這么糊弄觀眾!p都不知道p的仔細點?!?/br> “這不明擺著騙人么!就和那種開幕式一樣,現場什么都看不到,電視里p的花里胡哨的!” “拿災難開玩笑,國將不國!這還是官方電視臺!” “正視差距,國外都沒有的技術,國內自嗨?!?/br> 這下把泱媽氣的半死。 這群刁民! 很快,泱媽的指令就下來了。 給我狠狠的采訪!我要做成系列專題節目!讓這些刁民看看! 于是進駐車縣的采訪團隊,專門分派了一部分人,尋找“無人機”技術的始作俑者:周瑞。 不過在新的素材回傳之前,倒是有一個意外的渠道,為泱媽洗去了一部分屈辱。 車縣的通訊恢復了正常,第一時間,受災群眾紛紛向外界的親人聯系,有的匯報平安,有的匯報遺憾。 而相對應的,昨晚那漫天的標識,自然也被一些手機還有電的人,拍下了照片乃至視頻,也流傳到了外面。 有微博,有qq群,甚至還有彩信。 由于畫面足夠離奇,足夠科幻,很快就引起了轟動。 這些互聯網渠道的受眾,和看早間新聞的受眾,根本不是一群人,但比起官方電視臺,他們顯然更相信網友的力量。 數十個角度,數十個拍攝者,拍攝同一個天空,雖然畫面很科幻,但似乎可信度還是挺高的。 “這是在給夜間空降做標識?!?/br> “這是軍用技術吧?” “估計是國外引進的?!?/br> “謝邀,資深軍迷,剛落地紐約,全球沒有任何國家有類似的軍用技術,要有大動作了,圈內人太多,匿了匿了?!?/br> 當然,此時此刻,還沒人會將這種東西,和周瑞這個人聯系到一起。 但泱媽還在氣頭上! 記者們還在挖掘更多內容。 救援戰士看到泱媽的標志,還有啥隱瞞的? 說實話??!有什么說什么!這是泱媽! 于是他們又找到了無人機起降基地,其實就是一片空地,看著擺滿了數百平方的無人機和充電設備,心說這下鐵證如山了! 這里周邊全是人,在救災搶險的時候見到記者和攝像機好像也沒什么奇怪的,就被懟著拍了好多素材。 王濤看到有攝像機,好奇的問了一句:“你們這是?” 記者激動道:“你是這里的負責人么?” 王濤趕緊擺手,技術宅面對鏡頭就冒虛汗:“我不是我不是……我們負責人在車縣里面,有什么問題你去找他說吧?!?/br> 然后記者又順藤摸瓜,尋到了剛剛救出一個小女孩的“無人機負責人”。 剛好捕捉到了,周瑞將襯衫脫下,披在哭泣的小女孩身上的畫面。 腹肌、胸肌、鯊魚肌……完美的形體雖然沾染了泥水,但在陽光下,好像在發光。 記者只在游泳運動員身上,見到過類似的軀體。 一時間都有些愣住了。 “請問你是無人機的負責人周總么?” 周瑞看到了泱媽的標志,就明白了怎么回事,這種重大災難,記者肯定是要來第一線拍攝的。 下意識想說:“我不是,別瞎說?!?/br> 但腦子里略微轉了轉,也就想明白了關鍵點。 且不說泱媽的采訪合理合法,這種重大災情,無人機的出現是繞不過去的。 就說昨晚漫天標識的畫面,肯定也被無數人拍到了,瞞是瞞不住的,也沒有意義。 周瑞已經決定,大力推廣無人機,或者說是“開明算法”技術,這些東西早晚都是要面向社會的。 采訪就采訪吧……泱媽的公信力還是很強的,有助于日后的安排。 不過眼下他沒工夫,專注時間內還是盡快用來救治比較重要。 “我是負責人,不過現在可能沒空接受采訪,你也看到了,車縣哪里都需要人?!?/br> 記者是一個圓臉的年輕女記者,聞言有些不好意思,說道:“那您先忙……我們會進行無干擾拍攝?!?/br> 反正趕得上晚上的新聞聯播就可以了,現在才早上。 只是這位周總……看著好眼熟啊…… 周瑞點點頭,不再關注記者,將小女孩抱去了醫療點。 之后周瑞一直在勤勤懇懇,認認真真的做普通救援,專注時間五個小時,全部用來聆聽可能出現的呼救聲。 他擁有強健的力量,和大師級別的工程學知識,可以輕易的判斷出如何挖掘,才能避免對被掩埋者的二次傷害,這使得他的效率很高,陸陸續續救出了十多個人。 說一個頂十個夸張了,頂五個肯定沒毛病。 其他救援隊也發現了這位眼光毒辣,一些摸不準的廢墟,就會呼叫周瑞支援:“周總!周總!你來看看這墻能拉開么?” 漸漸地,周瑞身邊聚集了一個小隊,接受他的指揮,在各處清理廢墟。 中午的時候,五個小時的專注時間全部結束,車縣的廢墟也清理了大部分。 周瑞坐在一處斷墻上,終于有了短暫的休息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