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節
不過此時這個,自然不會帶著家伙事,后面被卸掉了大部分結構,只留下了一個巨大的拖掛平臺。 這兩個,一進門,直接整個空間占滿,威武霸氣! 王濤和幾個大江員工,滿面潮紅!從“東風-猛士”上跳了下來。 離地半米多,差點崴了腳。 “太帥了!太帥了!沒想到有一天我還能坐上這種車!” “那些留在深城和去滬上的,估計要羨慕死了!” “我剛問了,‘東風-猛士’不保密,找個背景空著的地方可以合影,我回頭一定要留張照片!” 沒有男人能拒絕重型軍械的魅力。 他們剛才去“提車”的時候,被林亮滿目的“重器”,搞得血脈噴張!欲罷不能! 周瑞放下手頭的工作,走過去看了看。 這兩個大家伙……確實是很有震撼力。 和這些比起來,自己的奔馳gls,簡直就是娘炮才開的東西! 這兩個,一個會作為演練指揮車,一個作為無人機移動作戰平臺,開過來就是為了接受改裝的。 對于“萬山ws2400”,周瑞會在拖掛上,加裝無人機的起落空間,加個三層結構架就好,再弄個外罩? 材料都是現成的,周瑞自己焊一下就好。 而“東風-猛士”,則將取代“伍菱榮光”的位置。 正在和駕駛員討論車停在哪的問題,楊如彬走了進來。 他眼中這些重型軍械沒什么特別的,天天見,反而是對無人機比較感興趣。 看見桌子上臉盆大小的zw-01,雖然知道這是周瑞搞出來的,但還是覺得……就那么回事兒…… 不過也沒掃周瑞的興致,一方面是對周瑞有盲目信心,另一方面,即便最后是一場鬧劇,周瑞能收心去參與“畢方”的工作,他也是愿意的。 現在“畢方”才是總裝的心頭rou。 某種程度上,這么想也沒錯,一款可全面國產的大推力渦扇發動機,而且是遙遙領先的那種,其中的意味實在太重要了。 相反無人機嘛……即便是周瑞前世,民用領域火了這么多年,也直到兩熊掐架,大家才意識到這玩意戰場上有多賴皮。 楊如彬道:“已經安排好了,后天,一個裝甲連,八輛坦克,40名步兵,還有一些配套人員,總計100人參加這次演練,地點在西邊試驗場……” 周瑞點了點頭,說道:“好的,那部分你們負責就好,這樣才能收集到真實信息?!?/br> 楊如彬笑道:“確定實彈?這些東西打壞了沒關系吧?” 周瑞無所謂:“隨便打,并不值錢?!?/br> 不過楊如彬正色道:“但你一定要確保自己的安全,我再次強調,你本人必須待在5公里以外的地方,有任何冒進舉動,演練當場取消?!?/br> 周瑞點點頭道:“放心吧?!?/br> 送走了楊如彬,周瑞繼續安裝零件,晚上還要加班焊框架來著…… 外面那些紛紛擾擾…… 眼不見心不煩吧……這次這么大熱度,很可能和周瑞過往積壓了大量“爆料”有關。 也許忍一忍,情況會好轉一些呢? 周瑞不是很確定…… …… 兩天后。 基地東側,一處面積廣闊的試驗場。 一個裝甲連煙塵漫天的開了進來。 此地經常用來測試各種武器、設備、彈藥等,地面自然是坑坑洼洼,試驗場邊緣,還有模擬用的建筑物群,雖然破破爛爛,遍布彈痕,但也是鋼筋水泥結構。 裝甲連指揮者得到的命令,是進行一次無信息、遭遇性對抗演練,目標是固守陣地。 其他的命令也很奇怪。 比如允許實彈射擊,但裝甲連的三門火炮被拉走了不讓用,說是怕誤傷。 比如自己實彈,對方用的是卻是演習彈,這不就點離譜了么,連長一連確認了三遍。 且對于面對的是什么樣的敵人,連長并沒有得到任何信息,主打一個“突然遭遇”。 這個裝甲連,本就長期駐扎在這里,對這個試驗場可謂滾瓜爛熟,一年能來幾十回,所以戰術布置的很快。 “媽的一棵樹沒有,坦克一排、二排去結構掩體后隱蔽,三排,南面有幾個旱溝,去那里拓寬一下,架上機槍,交叉火力,演練2小時后開始,趕快!” 訓練場的另一邊,幾公里外。 一輛“東風-猛士”帶頭,后面一輛巨大的“萬山ws2400”,也在轟鳴中跟隨。 卡車拖掛的后方,是一個看上去普普通通的集裝箱。 不像是去演練的…… 倒像是去送貨的…… 但里面……其實裝滿了危險的小家伙…… 第390章 無人生還 “猛士”上,坐著周瑞,駕駛員,王濤,和兩個總裝的武器評估專家。 顛簸中,周瑞猶自用筆記本電腦cao弄著什么。 王濤拉緊扶手,說道:“周總,這么顛簸,無人機不會損壞吧?” 周瑞沒有抬頭,直接說道:“壞了也沒辦法,本身就是為了收集真實數據?!?/br> 軍用部分,肯定是要設計專門的移動作戰平臺的,以后這種情況會有所改善。 這時一個武器評估專家說道:“目前無人作戰領域,只有美國有一定發展,不過都是大型固定翼無人機,你們這種旋翼無人機,還是太脆弱了。 周瑞頭也不抬,說道:“嗯,你說的都對?!?/br> 不是他瞧不起誰,這東西……確實沒人懂。 而大型固定翼……又不是做不了,飯要一口口吃。 兩輛車抵達了指定區域,試驗場的西北邊,距離演練“紅方”,直線距離在7公里左右。 這也是綜合三種無人機續航能力,得到的合理距離。 一望無際的戈壁上,只有荒草和碎石,偶有橫風吹過,地上的枯草不甘寂寞的滾動。 兩輛車上都下來不少人,將一箱箱充滿電的電池,搬到了空地上。 這活可不輕松,東西賊重,三個成年男人一起才抬得動,哪怕是訓練有素的兵哥哥也很吃力。 周瑞默默的將“自動換電單元”的開發,記在了日程里。 拔掉了插銷,集裝箱的朝四面八方展開,露出了里面的三層框架結構,一臺臺無人機,正在里面安靜的趴著。 密密麻麻,看上去有種獨特的肅穆感。 眾人進行了一連串的調試,周瑞的筆記本連接到了“猛士”上加裝的通訊塔,然后再連通了所有的無人機通訊模塊。 50架無人機里的,都已經載入了他專門編寫的指令程序。 但是和之前一樣,他只能提出需求和指引,但無法判斷“機械智能”會怎么處理。 周瑞拿出對講機,說道:“藍方準備完畢,申請演練開始?!?/br> 是的,這場演練中,他們是藍方。 幾公里外的塔臺上,楊如彬和一些武器評估專家,正架著望遠鏡,觀察全局。 他們視野更好,可以看到兩邊的雙方。 楊如彬從紅方那里,也收到了同樣的信息,片刻后回復到:“準許開始,周瑞,注意安全?!?/br> 周瑞放下對講機,按照老習慣,坐上了“猛士”的車上。 深吸一口氣,周瑞說道:“所有人,遠離作戰平臺?!?/br> 然后輸入指令,按下了回車鍵。 起初,先是安靜。 緊接著,連成一片的螺旋槳聲,占據了這片空間全部的聽覺頻段。 10架zw-01,紛紛從框架中前傾飛出,然后“唰唰唰”的加速,兩秒內速度飆升到了70km每小時,朝著荒蕪的戈壁前進。 就像電影里的“穿梭機”一樣,連成一道長串,帶著略微的弧線,急速而去。 這個陣型,是周瑞特意編寫的,專門用于集群式長距離移動,為后機減少空氣阻力,看來“機械智能”學習的很好。 王濤暗道一聲帥氣! 兩個武器評估專家,瞇起了眼睛……這個陣勢…… 周瑞為了看的更清楚,干脆站了起來,狂風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有螺旋槳的加成,格外的躁動,將周瑞的衣服死死的壓在身上,頭發向后倒去。 接下來,就不用管了。 周瑞突然想到……這算不算“一人成軍”? 就讓我看看……機械智能,會如何行動吧! …… 這是目前為止,自組網數量最大的一次試驗,50個機械單位。 無形的通訊,和不需要向人類翻譯的數據,在自組網中不斷交互。 “它們”在搜尋目標。 七公里,往返需要12分鐘左右,但裝甲連的并非集中在一點排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