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節
作為知名學府,復大和mit也不是沒有往來,畢竟每年都有優秀學生出國深造,這是國內的常態和習慣。 但即便如此,這次邀請函也比較特殊。 一是周瑞成為了建校以來,“學級”最小就被國外頂級大學直邀的人,以往這種邀請函,只會給予在學界已經有優秀成果的博士生。 二來,邀請周瑞的人比較特殊。 周瑞重復了一下這個名字,沒有什么印象:“張日成?沒聽說過?!?/br> “是一位實力很強的物理學家,當年也是復大走出去的,非常年輕有為的科學家……數次獲得世界級獎項……” “當然,最重要的是……他是楊老的大弟子?!?/br> 最后周瑞和趙院長約了明天去一趟學院。 宋斌道:“怎么了老大?” “黃鼠狼給雞拜年了?!?/br> “????” 周瑞拍拍手道:“我看你們也都沒體力了,別耗著了我們撤吧,不然到了出園高峰期,想離開都難?!?/br> 看了看周圍的深山人海,幾人果斷起身。 出園還麻煩著呢!園里本就很大,出去還要走三里地才能抵達停車場。 兩輛黑車并排停著,一個是周瑞的gls,一個是黑色的保姆車。 這輛保姆車是“華文傳媒”的,周瑞的車坐不下這么多人,所以他們是分兩輛車來的。 周瑞將韓子茵、李文倩送上了車,自己則帶著呂旭波他們,回了酒店。 當天晚上,四個男生撇下異性,單獨聚了一下。 沒去奇怪的地方,只是找了個燒烤店,喝酒、擼串直到凌晨。 第二天一早,周瑞送呂旭波和王德去往了虹橋機場,兩人一個火車一個飛機,不過時間上差不多。 呂旭波抱了抱周瑞,拍著后背道:“兄弟,多謝招待!” 他這次來滬上,周瑞不但全程安排,還幾乎全程陪同,錢是一方面,時間更沒少花。 周瑞也拍了拍呂旭波的后背:“說什么呢,我等你來滬上?!?/br> 王德那邊,周瑞也抱了抱,小聲說道:“有什么情況隨時聯系,工藝上也可以問我?!?/br> 這幾天里他和王德私下聊了聊,“威龍”那邊的試飛每一次都很順利,最初的兩個“機架”,一個是周瑞親手參與,另一個現在也拼裝了一大半。 要不了多久,蓉飛就會擁有兩臺原型機“威龍?!?/br> 而總裝的訂單也已經下達,蓉飛已經在籌劃生產線了。 王德道:“謝謝周哥招待,那我就走了!” 揮別二人,周瑞開車回到了楊樹浦區,將車停在了小區,然后步行進入了復大校園,直奔學院辦公室。 輕輕敲響趙院長的門,聽到了里面傳來了熟悉的“請進”聲。 進去后,趙院長卻不是獨自一人。 楊校長也在。 辦公室里煙霧繚繞,顯然抽了不少的煙。 看到楊校長皺著眉,周瑞突然意識到,這個邀請函,可能比他想象的要復雜一些。 第355章 還能這么玩? 看到周瑞走進來,楊校長揮了揮手,試圖攪散煙霧,但作用不大,干脆起身把窗戶打開。 “小周,坐,我叫人給你泡杯茶?!?/br> 周瑞笑了笑,熟練的從角落摸出一瓶農夫山泉,這里他常來,后面書架里左邊第三排,藏著趙院長500塊私房錢他都知道。 “不用校長,我年輕不喜歡喝熱的,喝這個就好?!?/br> 趙院長將一整沓資料遞給周瑞,看到上面全是英文的內容,周瑞就猜到這應該就是所謂的“邀請函”了。 周瑞的英文沒有刻意加強過,但讀起來也并不吃力。 拿起來看了許久,微微皺眉。 內容很多,排除掉一些官方話語,大致意思就是邀請周瑞去那邊進修,mit會提供全額獎學金,和一筆五年20萬美元的“優學獎學金”,安排校內免費住宿等一系列待遇。 邀請函的發出人,是mit終身教授張日成,里面還有一張是張日成的個人邀請,期待周瑞能赴美深造蕓蕓。 周瑞將這份無數人夢寐以求的頂級“邀請函”放在了一邊,說道:“楊校長,趙院長,要問我的意見的話,我是不打算出國學習的,不知道這次叫我過來是?” 趙院長搖搖頭:“小周你做的什么事情,我再清楚不過了,你不會以為我們是要勸你出去吧?實際上在學院剛收到‘邀請函’的時候,我們就回復對方,當然理由用的是‘尚在本科階段,培養計劃沒有完成’?!?/br> 趙院長是比較傳統的科研工作者,論文、學術會議、期刊……幾十年來都在努力與“國際接軌”。 是傳統科研體系走出來的佼佼者。 如果發生在其他學生身上,趙院長估計會很欣慰,又培養出來了一個優秀人才。 但周瑞不同,趙院長不是傻子,他是與國際接軌,又不是與反賊接軌。 “但對方的反應……楊校長,還是你來說吧?!?/br> 楊校長輕松道:“老趙你這說的,和遇到什么困難一樣,憑空給小周制造壓力?!?/br> 這位大佬又點了一根煙。 “我們有一項和mit的人才互通計劃,每年有十多個直推名額,那邊的意思是,如果你不過去,可能會考慮停止與復大的長期合作,理由是近兩年推送的名額質量過低一類的?!?/br> 話可能說的沒那么直,但復大這邊前腳拒絕放人,mit后腳就來提這個事情,其中的威壓意味再明顯不過了。 “冊那,我們過去的都是好苗子,不比他們推薦信砸進去的強一百倍?我過來,就是和老趙討論這件事的?!?/br> 每年十多個直推mit的名額,這對于一所大學來說,已經屬于非常核心的利益了。 代表著學校的軟硬實力,也代表著對人才的吸引力。 至少在10年這個點上,國內大學的聲望和排名,受這種東西的影響很大。 比如清北二圣,談論他們多么牛逼,普通人能說出什么研究成果么? 但送了多少學生去國外深造,尤其是多少去了頂級大學,那才是邦邦硬的招牌。 就和普通高中標榜自己,一般會用送多少人去了清北來說事。 而清北標榜自己,則會用送多少人去了哈佛、mit說事。 不要覺得是復大如何,當下風氣如此,這套體系和觀念,扎根幾十年了。 楊校長眼神中帶著輕蔑:“小周,學校層面的事情你不用擔心,那不是你需要考慮的,我來找老趙是討論我們的問題,回頭讓老趙給你一份書面拒絕的模板,回絕了就完事兒了?!?/br> 說白了,周瑞能不能出去,他又說的不算,上面盯著的人多著呢,這事兒無解。 唯一讓他生氣的,是這幫家伙裝都不裝一下,要是用點計策,楊校長心里還舒服點,現在這么搞,楊校長感覺是被蠢貨威脅了。 周瑞卻說起另一個事情:“這個張日成,真的很厲害?” 趙院長補充道:“楊老大弟子,mit終身教授,很早就獲得過歐洲物理學獎,手底下兩個成果都是排隊等諾獎的程度,華人科學界這一代最優秀的幾人之一,他太久沒回國了,肯定不清楚你的事情,可能是被當槍使了?!?/br> “楊老大弟子……” 這個身份可真是…… 楊老那可是全球巨匠。 單論科學成就,沒被抬到和愛因斯坦一個級別,只有兩個原因。 一是還活著。 二是中國人。 尤其是后幾十年,為國家奔波了很多事情,至少在國內來說,早已經不是“科學家”三個字能概括的了,政界也是高度認同。 說句實在話……這張邀請函給國內大學任何一個年輕人,基本下半輩子可以躺平了,原地飛升。 連帶學校也能得到不少聲望。 周瑞突然道:“這玩意兒……不就是個溝通用的么?大不了我以個人名義,和他們討價還價唄,至少不要讓那邊覺得,是學校從中作梗,說不定那個人才互通計劃能有別的轉機?!?/br> 楊校長道:“你準備怎么個討價還價?” 雖然不覺得會有什么效果,不過反正是無解,聽聽周瑞怎么說吧。 周瑞:“我這個人矯情,還規矩多,雖然從小的仰慕西方的科技、文化、自由的空氣,但擔心在那邊適應不了環境?!?/br> “所以有幾個小小的條件希望mit能幫我解決,首先是為了融入當地文化,必須配備兩個‘學伴’,必須是年輕女性,一個昂撒人,一個猶太人,年齡不能超過20歲,中文要好,身材要更好,把照片發過先來我給挑一挑?!?/br> 趙院長和楊校長對視一眼。 “另外我這個人飲食習慣很難改,不知道mit能不能單獨開設一個食堂窗口,制作純正的中餐,以解留學生的思鄉之情?!?/br> “對了,mit有輔導員員制度么?我需要有導員全方位的關心我的學習、生活、生理需求,精銳1對1的那種?!?/br> 楊校長煙灰都掉了…… 還能這么玩? 趙院長道:“那他們要是真同意了呢?” 周瑞攤攤手道:“那就再提新要求嘍?總之主打一個‘我很想去,學校也很支持,但你們條件太差’,爭取不讓學校難做,看看他們怎么說吧?!?/br> 第356章 尋找更前方的風景 “這么搞……會不會對小周以后在學界的名譽……” 話剛說了一半,趙院長自己就不說話了。 周瑞也算在學界某一領域很有名氣了,但一分錢都不涉及國外的部分。 周瑞又沒有和國際接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