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節
據說好幾年,沒有一個生產任務,大量科學家、工程師、高級技師連飯都吃不飽。 為了養活一大家子人,蓉飛不得已自求出路,開始“軍轉民”求生存,戰斗機設計師開始設計洗衣機,航空工程師開始搗鼓摩托車,只為了職工食堂能夠有飯給大家吃。 工資?那都已經是更高層次的需求了。 文紅旗就是那個年代熬過來的人,偶爾聊起還是頗為感慨。 不過現在不一樣了,如果上個時代的主旋律是“發展”,那這個時代的主旋律應該就是“復興”了。 機緣巧合的,周瑞以一個特殊的角度,參與了進來。 搞他媽的,搞起來! 曲韜突然推開休息室的門,興奮道:“周瑞!快出來!大家伙到了??!” 周瑞放下資料:“噴子來了?” “老牛逼了!” 周瑞和曲韜一起去到了工作區域,就看見兩輛卡車開了進來,上面綁著一個蓋著帆布的圓柱體。 那是戰斗機的心臟。 發動機。 這不是他們工作組的工作,這種精密東西不懂也不適合上去搭把手,就一個個和村口大爺一樣伸著脖子張望。 這玩意比想象中的要大的多,總長接近五米,上面全是各種接口、線路,文科生看一眼就能暈過去的那種。 俞樹姍姍來遲,說道:“這玩意看著就超級復雜……” 曲韜道:“這就是那個al什么型號來著?” 幾人中的軍迷,柴連俊卻搖搖頭道:“al-31,老毛子的貨,但即便在他們自己那里,也算不上先進,只能說是不得已的選擇吧?!?/br> 回憶起這個事實,幾人也忍不住嘆了一口氣。 殲二十擁有頂級的設計,頂級的氣動外形,頂級的雷達系統。 既是因為后發優勢,可以站在時代的肩膀上,也是因為在場所有人的共同努力。 現在還有了“四象結構”這種近乎科幻的超材料技術,在隱身性能上突飛猛進,理論數據能甩掉f22半條街。 但這個發動機,確實是殲20木桶原理上最大的那塊短板,自家沒有成熟產品,外采也只能買到次級的貨。 老毛子那里都是二等貨,和白頭鷹比那就只能叫三等貨了。 是目前殲20全身組件中,最拉胯的一項,相當于給布加迪威龍配大眾發動機。 典型的“呂布騎狗”。 文紅旗不知道什么時候冒了出來,寬慰道:“那不能這么算,哪怕巡航速度低一點,爬升差一點,咱們隱身性能這塊不掉鏈子,雷達技術也是我們優勢,上了戰場還是我們贏面大?!?/br> “八百里開外我們先鎖定,飛機再快,機動再靈,還能快過導彈?靈過導彈?管你什么機動什么爬升,要我說不如升級一下空-空導彈,那個簡單?!?/br> 現代空戰打的就是超視距、超感知,誰打誰都是一發入魂,就看誰能先鎖定,誰能不被鎖定。 戰斗機再快,2馬赫左右就撐死了,空空導彈4馬赫起步,鎖定不掉,你能機動出花來? 第一發你機動掉了,第二發你激不激動?導彈才多少錢? “尤其是換了四象結構蒙皮,省下來不少重量,動力這塊已經比原版方案有所提升了?!?/br> 柴連俊撇撇嘴:“說是這么說,但終究有些可惜啊……” 他們給殲20提供了超出時代的蒙皮方案,忙活了這么久,和這里的工程師們一樣,都將其當做了自己的作品和孩子。 終究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各個層面都達到頂級。 不過現在這個階段,也確實沒什么辦法,完全不在他們的領域范圍內。 看著發動機組的人將兩臺al-31發動機懸吊卸貨,預裝在了原型機的后方,接下來就是長期工作了,這活高低搞個二十來天,并不是即插即用的usb。 大部分人都散開了忙自己的去了,現在工作區可熱鬧了,近百號人圍著原型機轉,外面還有上千人的后背力量支持,就連食堂這兩天大菜葷菜都明顯變多了。 周瑞帶上安全帽,走進了工作區,沒有去往蒙皮組,而是繞到了原型機后方的發動機組。 他現在也是03廠房的名人了,大家都知道有個科學家,和工程師打成一片,螺絲打的又快又好,手藝不下于成熟工程師。 “小周,有啥子需求?” 一個年長的工程師正在檢查發動機運輸中是否有損傷,抬頭看了周瑞一眼。 周瑞上下打量著這個大家伙,說道:“我能摸一下么?” 工程師頂了頂自己的安全帽,笑道:“摸唄,隨便摸,又不收錢,到時候蒙皮組上來,有的是你們摸的時候?!?/br> 周瑞點點頭,將手掌覆蓋到了這臺土星公司出產al-31的尾噴上。 他自然是為了“物理之觸”。 這段時間以來,憑借著10%的判定幾率,周瑞已經把原型機的框架摸得透透的了,對于各項物理參數可以說是爛熟于心。 數百條物理參數中,大部分沒什么用,甚至還有“速度為0.000001927……”這樣的廢話。 但有用的那些,卻讓他在設計圖紙,上手實cao時,更加得心應手,更加的精確。 這也是他“手藝”飛速進步的原因之一。 大概第12天的時候,他就不摸原型機了,而是時不時摸一摸其他材料,或者單一部件,反正每天一次的機會不會浪費。 今天來了個新玩具,當然要先摸為敬! “物理之觸判定中……” 一連串的系統信息彈出,周瑞也習慣了,一次物理之觸沒太大意義,多來幾次才行。 這男人啊,光摸其實沒啥意思。 得摸到通透,才行。 回到蒙皮組,柴連俊好奇道:“怎么說?” 周瑞搖搖頭道:“沒啥說法,就是圖個新鮮?!?/br> 即便是他,也沒有將航空發動機納入自己未來規劃的想法,跨度太大,沒有任何積累。 周瑞不由想到,最近這段時間他又努力,又專注…… 【天選者】:越努力、越專注、越幸運。 下一次天之啟示,有沒有可能誕生在919廠? 第303章 設計了個玩具與小火一把 “01區的雷達組調試,蒙皮組去個人的過去?!?/br> 王德:“我去吧?!?/br> “20區發動機那邊快結束了,周瑞呢?” “周瑞休息去了?!?/br> 文紅旗頂了頂安全帽,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感覺組里沒了周瑞,都有點不適應了。 現在周瑞完全已經是03廠房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了,或者說是優秀的工程師。 工藝水平雖說還比不上王德這樣的“螺絲馬斯塔”,但大部分地方都能上手,而且擁有比一般技術員更全局的視野,和更扎實的基礎知識,經常能一針見血的發現問題。 一旁有人說道:“老文,你這合適么?人家是公司請來指導的科學家,到你這比誰都忙活,昨天周瑞在廠房里干到凌晨三點多,今天上午讓人家休息休息?!?/br> 文紅旗失笑道:“這話說得,不過周總確實不是一般科學家,人家現在工程水平不比廠里的年輕人差?!?/br> 03廠房里,中央工作區域,兩三百人圍著殲20的原型機,進行著各種工作。 原型的樣子,也一天天豐滿,越來越接近完全體,逐漸的威猛強大了起來。 對應的,大家的工作強度也很高,搞到深更半夜是家常便飯。 倒不是蓉飛壓榨技術人員,而是這種高精尖的工程問題,很多時候是具有連貫性的,某些工序一旦開始,中間不能停,停了就白干。 這些全國最優秀的工程師、技術工人,接近于1.5班倒,平均每天工作時間超過12個小時。 不過大家的工作熱情和使命感很足,驅使著所有人鉚足一股勁,定要讓這個大家伙飛上天! 而他們討論中,今天上午應該調休的周瑞,其實并沒有在真的休息,而是在自己的“專家宿舍”里畫圖。 原則上蓉飛的圖紙是不能私下畫的,更遑論涉及到殲20這樣的特殊項目。 不過周瑞現在畫的東西和蓉飛無關,至少目前無關,是屬于自己的“小興趣”,或者說話個小玩具。 桌面上攤開了大量圖紙,最上面的是一個奇怪的東西:四個螺旋槳分別在四個角,由框架連接在一起,中間是一個方塊。 當代人十有八九認不出這是個什么玩意,這是典型的旋翼無人機,十幾年后市面上99%的無人機都是這個造型,只有大小和細節的區別,但現在還很新鮮。 周瑞昨晚12點后,專注力刷新,當場消耗了三點進入專注時間,早上又用了一點看資料,只剩下一點專注力的時候,就可以放心大膽的進入“大師時間”了。 他花了30秒,復盤了一下目前“殲20原型機的蒙皮工作”有沒有疏漏,確認無誤后,后三十秒翻看了自己前世關于“無人機”的碎片記憶,并且簡單的手繪了幾張草圖。 退出“大師時間”后,周瑞就開始順著思路,將草圖還原成設計圖。 對于現在的周瑞來說,這種程度的制圖并不難,或者說旋翼無人機的難點,本就不在結構設計上,速度很快。 當然,這個過程中,還收獲了不少系統經驗值。 “詞條任務【基礎電氣工程】,經驗值+2,當前進度(100/100),請領取?!?/br> “詞條任務【基礎機械制造】,經驗值+3,當前進度(100/100),請領取?!?/br> 周瑞活動了一下手腕,原本想制圖完成后就發給甘媛,讓她去和大江敲定飛控系統開發的問題。 不過兩個新詞條即將入手,可以等過一會兒“變強了”之后,再檢查一番。 周瑞躺回了自己的床上,閉目養神,同時打開了系統。 “領??!” “恭喜宿主,獲得白色詞條【工程學(二)】,詞條效果:小幅增加對工程問題的洞察力,小幅增加工程圖紙的理解和設計能力,小幅增加動手能力?!?/br> “恭喜宿主,獲得白色詞條【工程學(三)】,詞條效果…… 依舊是一水的小幅,不過周瑞早已經習慣了,不說掛在【技能樹】上之后可以翻倍,其實獲得經驗的過程中,本身周瑞就積累了大量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