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節
先是在空出來的任務欄里,掛上了【基礎凝聚態物理】任務。 這是一早就計劃好的,他需要再搞一些【學科】類詞條,而“物理”方向已經有了“一”和“二”,是距離四個詞條合成最近的領域。 現在他在【學科】領域buff疊了一層又一層,刷經驗快的飛起,一個上午時間,就得到了11點經驗,每隔兩個小時還會切換半小時的運動拉伸,搞了1點【肌rou韌性】經驗換換口味。 中午叫了自家外賣對付了一下,吃飯的時候,接到了一個電話。 qq音樂的梁良。 雖然有段時間沒聯絡了,但周瑞早就把梁良的聯系方式給了李月華,未來發歌什么的都會在qq音樂。 去年暑假一炮成名,至今又過去大半年,qq音樂越發風生水起,漸漸擠進了主流音樂平臺的行列了,也是唯一注重版權的一個。 “華文傳媒”選擇在這里發歌,也是最合理的選擇,有著周瑞打下的人脈基礎,四舍五入相當于自家地盤。 之前李月華還提議過做實體專輯,被周瑞駁回了,專輯制作簡單,發行難,現在大街小巷哪里還有買專輯的地方,注定是吃力不討好,最多意思意思,搞個一兩百張送送人。 “阿瑞老師,我周三在滬上,您一定給我留點時間,我們聚一下啊?!?/br> 確實有段時間沒見面么,寒假春節的時候,梁良還聯系過周瑞,邀請他全家去深城來著,但當時周瑞拒絕了,這次來滬上,不能再避而不見了。 不過周瑞算了算時間,“蓉飛”的專家是周一也就是明天下午抵達滬上,周二開始正式研討,周三肯定搞不完,于是周瑞說道:“周三有點事情,你周幾走?能不能改到周五?!?/br> 這下輪到梁良猶豫了,半晌后說道:“周末的話……原本是約了另一個朋友,也是圈內的,或者一起?” 周瑞表示都行,碰頭吃個飯而已。 掛了電話,周瑞順手打開了微博。 好家伙……已經4000關注了么?! 不是……為什么??? 周瑞打開一看,早上那條:“昨晚沒吃到夜宵”下面,有幾十條評論。 “博主要注意飲食健康?!?/br> “博主餓了么,好想下面給你吃?!?/br> “樓上的說說什么面?海鮮面么?!?/br> “博主網戀么?一日就奔現,奔現就一日的那種?!?/br> “網絡一線牽,相逢就是緣,博主互關一下?!?/br> 這屆網友不行啊…… 沒照片沒地址談什么奔現…… 你高低性別說一下啊…… 周瑞想了想,決定將養魚進行到底,隨手拍了一張眼前的外賣照片,配文:“可惜是午飯不是夜宵”,發了出去。 我倒要看看你們怎么“水”。 然后收拾了餐盒,再度沉浸式的刷經驗。 下午看書,【基礎凝聚態物理】再度獲得了10點經驗,沉浸在知識的海洋中。 遙想當初,以前那個只能在知識的海洋里狗刨,且隨時有溺死風險的高中生,現在已經可以自由撲騰,掀起波瀾了。 水花從打在自己臉上,現在已經可以呲在別人臉上。 小浪也從只能攪和自己,變得可以傳遞到大海了。 “四象”結構成功后的一系列影響,以及馬上抵達戰場的“蓉飛”專家、總裝部人員,讓周瑞有了一點全新的感覺。 他能影響世界的程度和高度,似乎從“四象”出現的那一刻,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一個“四象結構”帶來的影響,是無論掙多少錢,開多少公司,寫多少歌,都比擬不了。 這也給周瑞了一種獨特滿足感,超過金錢和名聲,類似于自我實現。 自我實現……這個詞應該沒用錯。 可能這就是無數科研工作者,埋首十數年乃至數十年,在浩瀚知識海洋里艱難前行的動力之一吧。 追尋那一絲絲,改變世界的可能性。 第270章 蓉飛專家抵達 滬上,虹橋機場。 隨著兩架飛地先后落地,兩撥特殊的客人也先后抵達。 關洪安、張援朝等14位專家,推著行李箱走出了,背后還有近10名隨行人員,“蓉飛”專家團總計24人抵達。 一行人一出來,就有復大的接待人員迎了上來,一個一身正裝,二十歲出頭的姑娘舉著牌子。 “請問是蓉飛的專家一行么?” 蓉飛這邊也并非全是老學究,也分出一人對接,兩邊態度都很熱情,寒暄了一陣后帶著朝停車場的方向走。 關洪安張望了一下,說道:“總裝的那些人呢?” 這次會談,總裝也主動參與了進來,只不過是從不同的地方出發。 作為“蓉飛”人,他們和總裝可以說經常打交道,相當于蓉飛的甲方之一。 那個女生說道:“總裝部的幾位航班提前到達了,他們有自己的接送車輛,目前已經在去酒店的路上了?!?/br> 關洪安點點頭,又問道:“老牟呢?小周呢?” 女生笑的很有親和力:“您別著急,他們都在酒店等著呢,晚上的晚宴也在那里,您一會兒就能見到他們?!?/br> 年紀大了,關洪安對于這種接待宴請不是很感興趣,只想快點坐到會議室里舌戰群儒。 但復大也不可能不安排接風宴,關洪安只能點點頭。 車庫內,一輛高級大巴,載上了眾人,朝著楊樹浦區而去。 點完人頭,轉身和那女生說了一句:“實到23人,讓那邊把房卡準備好?!?/br> 大巴中后方,關洪安對窗外的景色漠不關心,掏出自己的保密電腦,打開了里面的文件,思索著明天該提出哪些問題。 他身旁一位是穿著老干部套裝的60多歲男子,一邊打開手機查短信,一邊說道。 “老關,那位小周是什么樣的人?” 關洪安眼睛看著屏幕,隨口說道:“我只見過一次,基礎很扎實,不能按照一般的學生水平看待,是個天才吧?!?/br> “我不是說科研方面,而是人的方面?!?/br> 關洪安眨了眨眼睛:“感覺人挺好的?!?/br> 上次注意力都放在那片“膜”上了,只留下了一個“人還怪好的嘞”的印象 “你這等于沒說啊?!?/br> 這次雖然忙前忙后的都是復大的力量,但實際洽談主體,還是那家成立了不到一個月的“復瑞科技”。 說實話,蓉飛還沒有和這樣“又小、又新、又個人”的主體合作過。 關洪安瞥了對方一眼:“這就不是我們專家團考慮的事情了,我們只討論技術和設計,之前會議上早已經論證了可行性,至于合作方式,就是你們要研究的事情了,反正必須拿下!” 這次蓉飛來的除了專家團隊,還有負責洽談的人員,眼前這位就是其中拿主意的。 職務是蓉飛產品開發部主任,林廣榮。 職級和重要性非常之高,這次親自殺了過來,可見蓉飛對于“四象結構”的渴望。 在之前的可行性的論證中,最理想的結果下,如果采用“四象結構”進行智能復合蒙皮,隱身性能可以輕松達成“五代機指標”,就連機身重量,也能減輕13%。 隱身性能不用多說,機身重量減輕,則意味著推力比增加,動力性能增加,作戰半徑增加…… 并且因為四象結構的半導體性質,在智能蒙皮的情況下,還有可能改善飛機的電控布局,當然這部分工作更復雜,被排在很后面,可能會在迭代中才逐漸嘗試。 原本因為“隱身”和“動力”不達標,被卡在最后一步的“殲10改”,可以說被加上了最后一片翅膀。 直接起飛了屬于。 專家團的一致意見: 我不管!我就是要!我非常要! 林廣榮點點頭:“放心,這么重大的技術突破,排除萬難也要拿下,我還要和總裝那邊的人碰一下,最好力往一處使?!?/br> 以蓉飛+總裝的陣勢。 如果是錢的問題……那就根本不是問題…… 區別只在于合作方式上。 關洪安補了一句:“另外和你補一句,不光是商業合作方面,在科研方面,周瑞作為發現人和帶頭人也很重要,他個人的深度參與意義重大,能大大減少我們的工作難度,這個壯丁要抓來!” 林廣榮瞥了關洪安一眼,你這說的我們和來搶人的一樣。 …… 另一邊,周瑞、牟仲義等“復瑞科技”人員,已經在復大東北側的“假日皇冠酒店”等候了,一起的還包括趙院長和復大的幾位老師,這是來給周瑞撐場面的。 這里是復大的深度合作酒店,也是距離校園最近的豪華酒店,這次研討的全部住宿,餐飲,都會在進行。 對了,陶商帶了一批保密局的人也在,不過不容易發現他們,都分散在不同的地方。 周瑞回頭看了一眼豪華的酒店大堂,心想學校這次也是下了血本啊…… 還好母校羊毛又多又厚,不然這一整套要是“復瑞科技”自己安排,且不說效果能不能做到井然有序,光住宿就得幾十萬花掉了。 大家穿的都挺正式的,周瑞更是摸出了之前做評委那套西裝,整個人看起來昂揚自信。 周瑞看向一旁的俞樹,輕聲說道:“西裝要退么?” 俞樹疑惑道:“為什么要退?” 周瑞點點頭,從其后領扯下來一個標簽。 “那就行,我以為你故意留著呢?!?/br> 還不便宜呢,三千多塊錢。 俞樹僵在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