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節
整理好地鋪,李文倩拍了拍被褥: “子茵過來休息會兒吧,這么大的房子到現在都沒什么家具,我真是服了周瑞了?!?/br> 韓子茵將周瑞臥室的燈關上,然后和李文倩兩人合衣躺在了地鋪上。 就這么守著周瑞。 由于有地暖,感覺地鋪暖洋洋的,很舒服,不一會兒就泛上來一絲睡意。 她兩其實都累壞了,一個在電視臺忙活了一整天,一個在實驗室忙活了一整天。 韓子茵腦子有些亂,今天大膽的行為被李文倩看見,但接下來由于周瑞的特殊狀況,誰也沒再提起過。 就在昏昏欲睡的時候,李文倩突然打破了深夜的平靜:“所以你們……在談朋友么?” 韓子茵瞬間清醒。 半晌后,輕聲道:“沒有……” 她不會騙人,只會如實回答。 李文倩似乎松了一口氣。 可緊接著就聽到韓子茵的第二句,一顆心瞬間又揪了起來。 “所以……可以么?” 李文倩聲調高了一點:“什么可以么?” 韓子茵平靜道:“談朋友……” 李文倩不自然的扭了扭,慌亂道:“你們談不談朋友,問我干什么……” 韓子茵想了想,很認真的說道:“因為你是他的青梅竹馬?!?/br> 李文倩翻了個身,背對著韓子茵,有些負氣道:“你都說了是青梅竹馬……我又不是他女朋友,我管不了他這個……從來都是我聽他的……他很少聽我的……” 聲調荒腔走板,完全不見平時對聲帶的絕對控制力。 韓子茵望著天花板,有些失神:“可他會在意你的看法啊,我也會在意……我想……試著更主動一點……” “怎么個主動法?” “我不知道……但可以學……” 兩個姑娘再度陷入了沉默,只留下呼吸聲。 周瑞的呼吸聲…… 這家伙……都有些打鼾了。 真是沒心沒肺~ 5分鐘……10分鐘…… 就在韓子茵以為李文倩要睡著了的時候。 李文倩突然轉過了身,一雙大眼睛看向韓子茵:“你真的準備……談朋友?” 韓子茵也認真的回應:“嗯?!?/br> “你不害怕分手么?他們說……大學生戀愛,能走到最后的1%都沒有……如果沒能走到最后,以后又該如何見面?” 鬼使神差的,韓子茵明白了很多。 原來……如此…… 只有兩種事情……能拆散一對兩小無猜的青梅竹馬。 一是漸行漸遠,永不相交的生活軌跡。 二是沖動懵懂,卻無疾而終的感情升華。 所以李文倩,在主動克制距離么…… 畢竟只要維持原樣,可能十年、二十年……都不會走散……就像之前的十年、二十年。 韓子茵看著面前認真的小臉,感覺到李文倩是真的在擔憂。 甚至里面,還夾雜著一絲對她的擔憂。 韓子茵不自覺的伸手捏了捏李文倩的臉頰:“可我不一樣啊……你怕失去,我怕錯過?!?/br> 第227章 需要一點官方解答 “你駕照拿了之后開過幾次啊,可得小心點?!?/br> “放心吧老媽,水平穩的很,我到時候開慢一點,你就在家等著我們就行了?!?/br> 周瑞走在校園里,正在和母親匯報春節回去的計劃。 電話那頭,姚培麗還是不放心,反復叮囑道:“每隔三四個小時,就服務區休息休息,還有一定要遠離大卡車,別和大車較勁兒?!?/br> 周瑞無奈一笑:“說的好像你有駕照似的?!?/br> “我沒開過車還沒坐過車么?出問題的都是那些自信的,小心謹慎不會錯的?!?/br> “好好好,我一定小心?!?/br> 春節回清河開車走,總方針上已經得到了領導的批準,不過姚培麗的擔心是少不了的。 中間還出了一點小插曲。 張鑫昨天打電話告訴周瑞,他寒假不回清河縣了,準備留在滬上做兼職,這次開車返回之旅,清河縣小伙伴缺員一人,也缺了一個司機。 原本周瑞、宋斌、張鑫三個有駕照的,開兩輛車路上能有個照應,現在只剩下兩個司機,從休息和安全的角度考慮,最后改為一輛車,就是周瑞尚未提車的gls。 這樣長途路上,能有個照應。 “不著急啊,開著玩著四五天回來也行,趕上年三十就好了?!?/br> “好的老媽,不說了,我要進實驗室了?!?/br> 掛了電話,周瑞推門而入。 辦公室內,韓子茵聞聲抬頭,見是周瑞,清冷的面龐多了一絲笑意。 周瑞看著那一絲笑容,昨晚看話劇的畫面一一閃過。 最后仿佛出現了幻覺,嘴角似乎又嘗到了那一絲冰涼和微甜。 而韓子茵的視線,一直停留在周瑞的胸口,那里,纏著一條針腳有些歪扭的毛線圍巾。 歪歪腦袋,心情大好,眼睛瞇成了彎月。 周瑞正準備說什么,牟仲義從準備間里走了出來,抬頭看到周瑞,眼前一亮:“小周來了,今天二面,你和我再研究研究簡歷?!?/br> 周瑞再看向韓子茵,這姑娘已經低下了頭忙自己的事了。 牟仲義將一面篩選后剩下的九份簡歷攤開在桌面上,這些都是學術能力很強,領域又很切合的候選人,不過依然要篩掉一半。 嘴上在和牟老討論簡歷,腦子和眼睛卻總是不自覺掃到韓子茵的方向。 韓子茵宣告了自己的“認真”之后,周瑞反而開始好奇她會做什么。 心里和貓爪的一樣。 但目前看來,韓子茵也在認認真真工作,準備著二面的登記材料和表格。 只是偶爾偷瞄過來,和周瑞四目相對,兩人都會觸電般瞬息轉頭。 這感覺……好奇妙…… “小周……小周……” “啊,我在聽……” 10點鐘,二面開始,周瑞和牟仲義再度擔任面試官,韓子茵引導面試者。 這次聊的更深入一些,基本雙向確認后,就能拍板了。 第一位被確認的,是顧橫,一面時就給周瑞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擁有非常雄厚的科研積累,和獨自帶組攻堅的能力,領域方面也很切合,單獨拉出來,不比吳華民差。 第二位是一名叫曲韜年輕博士,年齡不到30歲,側重方向為電磁學,很有積極性。 第三位柴連俊,納米材料方向,比較有意思的是,研究生階段也在于存德手下待過,是張學文的學長,聊起此人時一臉鄙夷,周瑞表示好感度+1。 第四位柯江春,空氣動力和結構設計方向,這是牟仲義點名要加入的,為了未來成果進入軍工領域預先做準備。 第五位潘向玲,金屬材料方向,是一位已婚的30歲出頭女士。 學院推薦的人選中,五個名額全部確定。 領域切合,水平過關是第一要務,能夠“和諧合作”也是周瑞的重要參考標準。 這五人里沒有那種桀驁難馴、或者不合群難管理的人,并且二面中牟仲義已經當面坐實了周瑞“副負責人”的身份,周瑞也觀察過他們的反應。 另外,還有兩個特別的面試…… 俞樹一臉懵逼走了進來,看到周瑞坐在面試官的位置,有些摸不著頭腦。 幾天前學院告知有一個新成立的項目組,如果他感興趣可以去參加面試,本來俞樹是準備博士畢業找工作來著,但聽說這個項目組學院很重視,還是決定過來看看運氣。 周瑞微微一笑,也沒裝不認識,直接道:“俞學長,歡迎?!?/br> 其實俞樹的水平并不低,哪怕和之前五人相比,也在中游……好吧,中下游水平。 但最重要的是,“四象”結構的復現,初期肯定還是要從“鍍膜”方向展開工作,俞樹和薛麗都擁有豐富的“鍍膜經驗”,這是其他人比不了的。 這份履歷在其他地方可能不重要,但是在“四象”項目組,有大用。 所以周瑞也不完全算是生拉硬拽自己人。 當然,沒了吳華民,沒了周瑞,沒了韓子茵,又沒了俞樹…… 于存德的那個項目組,基本名存實亡了…… 希望于教授能想開一點吧。 俞樹既然是周瑞推薦的,那提問就交給牟仲義了,牟仲義深聊了半個小時,確認這個年輕的博士基礎還是很扎實的,雖然缺乏一些靈性,但你不能要求人人都是“天選之子”對吧? 薛麗的面試挨著進行,進門看到周瑞后一樣一臉懵逼,牟仲義考較了一下,反而對薛麗更滿意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