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節
科學是無國界的,但科學成果和科學家是有國界的? 周瑞將所有稿紙收好,又拿起被韓子茵小心裝在材料袋中的薄膜。 光線不足的情況下,它看上去平平無奇…… 周瑞想起了吳華民的話…… “科研是頭老黃牛,鼻子上拴著環……” “材料學想要快速走入現實,軍工和醫藥是最便捷的……” “當然,如果你的發現足夠重要,他們就會偷,會搶,要么得到你的人,要么得到你的成果……” 周瑞不由開始思考,自己當初在清河縣,是為什么選擇了科研這條路。 是為了掙錢?不完全是,否則應該專注投資和資本運作,亦或者炒比特幣。 是為了報效國家?好像也不完全是,他只是一個有著樸素道德觀念的重生者,自己和身邊的人過得好永遠是第一需求。 啊……想起來了。 自己是為了,不浪費全人類獨一份的外掛。 不完全是錢,也不完全是報效國家,這是一種自我實現。 當思維的視角拔高了之后,周瑞發現,對于如何處理這個發現,他已經有了想法。 格局一下打開了! 這人啊,就是不禁念叨。 周瑞正想著吳華民呢……吳華民電話就來了。 周瑞接起來的一瞬間,那邊就傳來了吳華民憤怒的聲音。 “你把設備搞壞了???!人呢?!” …… 復大、材料二樓。 吳華民板著臉,掛了電話。 看向焦黑的觀察窗,和變形的真空倉,心里估算著損失。 好吧,真空倉是核心部件,密封性壞了這機器也不用修了,直接拉出去賣廢鐵吧。 張學文夾著包,站在角落一臉幸災樂禍:“吳副教授,我一進來就聞見一股怪味,沒想到還真出了這么大問題,這不趕緊把你叫來了么?!?/br> 吳華民本來假期在家陪老婆,被張學文一個電話叫來哪里會有好臉色,這火一半都是沖著張學文的。 “你很閑么?很閑就去洗塊抹布!傻站著看什么?!” 張學文一愣,這才反應過來對方畢竟是“老師”,自己是“學生”,尤其是吳華民“無欲則剛”,誰的面子都不給,只能心里冷哼一聲,咬著牙去洗抹布了。 為啥每次來都要洗抹布! 周瑞來的很快,和韓子茵兩人大概15分鐘就來到了實驗室,看到老好人似的吳華民板著臉,周瑞五個字,就讓吳華民臉色好了很多。 “我的錯,我賠!” 言簡意賅,直取要害。 吳華民知道周瑞還在玩音樂,應該是出得起這個錢的,最大的后果有人承擔,剩下的就好說了。 說白了,周瑞是求著招來的全國高考狀元,就算賠不出,學校也不會因為一個沒造成人員受傷的實驗事故,就把他怎么樣。 只是介時這口黑鍋會扣在實際管理者吳華民的頭上,周瑞能直接挑明責任,他心里輕松多了…… 第214章 超材料 在周瑞的安撫下,吳華民心里舒服了點,但還是有些小揪揪。 “小周,你可是給了我一份元旦大禮啊,三天的假期直接給我報銷了?” 設備損壞肯定要上報,之后一連串的事情,他這三天也不用休息了。 “你到底怎么弄的?” 違規cao作是肯定的,但作為實際管理人,他還是要問清楚是怎么回事,并且要寫一份詳細的事故報告。 學校的資產,幾十萬的東西,不是一句“有人陪”就能收拾完收尾的。 周瑞想了想,要不編一個理由? 可設備是具有數據記錄的,雖然不全,但學??隙〞?,韓子茵昨晚不可能想到清除數據,那周瑞還得想辦法偷偷抹掉數據才行…… 這豈不是和做賊一樣?這是敵特干的事吧…… 周瑞想起來之前的思索。 要不然……多一點格局,多一點高度? 這只是“天之啟示”的第一次,注定還會觸發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 要不要拿出來試試,不靠譜的話,以后就不和組織玩了唄。 他如果想要將殘缺的“天之啟示”補完,開發出更多的用途和潛力,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這三樣里面,他最多也就能解決財力。 物力和人力,比如各種更強大的儀器、檢測設備,比如各種忠誠可靠的人手……實在太麻煩了…… 錢不錢的可以想辦法掙,但時間上可能需要好幾年…… 不過周瑞也沒那么傻,他決定先走一步看看,步子太大容易扯著蛋,先拋出一點東西,但不是全部,以此來感知一下……組織的態度…… 心里有了定計,周瑞說道: “吳老師,昨天有了一個靈感,為了制出階段性的成品,讓機器過載運行了,當然,還有一些違規cao作,不過結果是好的?!?/br> 吳華民一臉無語,看向報廢70%的儀器。 這就是你說的“結果是好的”? 周瑞對韓子茵招了招手,韓子茵將側挎的包包打開,周瑞從里面抽出了那張“階段性成品”。 “我給您演示一下?” 吳華民板著臉……這能有啥演示的…… 周瑞從準備間搬來了昨晚的實驗室電源,將電極連接至薄膜兩端,隨著電源開關被打開,神奇的一幕出現了。 鐵灰色的薄膜,表面如魚鱗一般波動,瞬息變成了如鏡面一般的亮銀色。 吳華民一愣:“這是……電控霧化?也不對??!” 如此科幻的變化,讓他想到了“電控霧化玻璃”,通過通電來改變液化玻璃膜的分子排列規律,實現“毛玻璃”和“透明玻璃”的轉換。 但也不對啊……這不屬于這臺“金屬磁控濺射儀”的工作范疇啊。 周瑞清了清嗓子:“我懷疑,這是一種全新的超材料?!?/br> 吳華民翻了一個白眼,超材料?你看我長得像“超菜雞”么? 我會信這種鬼話? 這是目前非常尖端的一個領域,甚至只是一個概念,尚未有任何宏觀造物的例子。 一個本科生,在一場儀器損壞的實驗事故中,聲稱發現了一種全新的“超材料”……不,已經不是發現了,這是直接有了一張成品。 這相當于某三流國家的三流團隊,突然聲稱自己實現了室溫超導! 這概率不能說為零,只能說幾乎為零。 除非……是那種天選之子! 吳華民嘆了一口氣:“你說這是超材料,那它有什么特性?!?/br> 超材料都得有超乎一般物質的性質,才能稱之為超材料。 “雷達層面,全波段電磁波吸波?!?/br> 吳華民一愣。 “吸波率呢?” “99.996%” 臥槽?什么玩意兒? “99.996%!還是全波段?你知道這意味著什么嗎?” 傳言中b2的涂層才99.9%。 周瑞點點頭: “意味著‘它’可以給飛機貼膜,這是我最容易想到的應用場景了,當然在精細工業中可能也有應用環境,但我目前還不清楚?!?/br> (飛機貼膜很復雜,并不是所有部位都可以蒙皮,之后會展開) 吳華民僵硬的轉過頭去,看著周瑞的雙眼。 原本語氣中的不置信,已經夾雜了一些別的東西。 周瑞……真的會是那個天選之子么? 這在挑戰他的常識和科研工作者的嚴謹性,但歷史上卻又真的有那么事跡……比如石墨烯的例子就很鬼扯…… “什么原理?” “細微的微觀結構,本就會造成物理性質的急劇變化,這就是超材料的魅力不是么?我只是發現了一種規律……” “制備方法呢?” 周瑞看了一眼韓子茵:“某種巧合?!?/br> 韓子茵一愣,然后下意識捂住了自己的小包包。 周瑞說謊了。 那40頁稿紙,雖說只是“天之啟示”的一角,但依舊可以完美復現昨晚的制備過程,并且擁有完整的原理推導,甚至已經揭開了那種全新結構的一角。 而缺失了四十頁稿紙,哪怕成品擺在面前,所有人也只能選擇“逆推”,這需要更多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