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節
越學習,周瑞就越感覺科學是無止境。 高中階段的知識是有邊界的,就那么多考點,就那么題型,學習的目的就是為了分數。 而進入了大學,或者說進入了科學領域,知識體系會極度膨脹,有種無邊無際的感覺。 并且每天都有世界各地的學者,出現各種各樣的成果,將人類知識邊界向外推移那么一內內。 學不完,根本學不完…… 任何教科書上的內容,都是大踏步落后的,每天冒出來的新東西太多了……甚至還會有因為進步,被推翻的舊理論。 突出一個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他現在還在基礎的積累階段,尚未確定主攻方向,甚至都還沒開始寫論文,但卻已經感覺到科學道路的不容易。 一搞就是一輩子的那種。 本科畢業不用學習了?研究生畢業不用學?博士生畢業不用學? 院士也得學好么。 只要沒放棄研究,無論在企業還是在學校,無論60歲還是80歲,都得一直學下去。 他看到一句話,說隨著人類知識體系的積累,已經不可能再誕生像“牛頓”“愛因斯坦”這樣大踏步領先世界的全能天才了。 每個領域中,想抵達現有知識邊界,都需要消耗海量的時間,而且越來越多。 有人在前面推了一小步,同領域的后進者就得多學習一本書…… 周瑞感覺需要找人聊聊,看看有沒有什么啟發。 …… 下課鈴聲響起,李文倩抱著書本朝宿舍走去。 距離“聯誼”鬧劇已經過去了一個星期,但李文倩依舊沒有找到破局宿舍關系的方法。 只能以得過且過的方式度過每一個晚上。 雖然宿舍氛圍和“聯誼”前,沒有太多變化,但李文倩明顯感覺到,她和彭欣慧三人的隔閡更深了。 雖然有周瑞和宋斌的陪伴,讓她不至于整天陷入古怪的氛圍中,但每次需要回宿舍的時候,心里總是有很大壓力。 哎……要不要干脆就像周瑞說的,搬出來算了…… 至于和周瑞做舍友…… 不不不,不能亂想…… 況且宿舍待不下去的是自己,周瑞出來圖個什么呢? 對啊圖個啥呢? 自己又不會做飯……收拾房子也經常被mama說…… 總不能每天晚上唱歌給他聽吧…… 第124章 與老師的交談和未來的可能 下課鈴聲響起,老師很準時的結束了講課。 大學很少有拖堂的,因為講課的人并沒有很在乎學生考多少分。 周瑞瞅準時間,趕緊追上老師。 這老師一下課走的好快,和家里煤氣沒關似的,他一個【古武傳人】險些跟丟了。 “吳老師,等一下?!?/br> 四十歲左右的吳華民停下了腳步,認出了這個學生。 化學與材料學院的名人,全國高考狀元。 雖然心思不在授課上,但如果是周瑞這樣的同學有什么疑問,他還是愿意解答的。 “周同學,有什么事情么?” 周瑞道:“是這樣的,我最近課余時間,一直在自學本科階段的專業課,目前感覺到有些疑惑,想請教一下老師?!?/br> “哪方面的疑惑?” 學霸將課程超前點播,在復大并不新鮮,因為這里面的人都是曾經的佼佼者。 “對未來的方向,有一些疑惑?!?/br> 化學為什么坑,因為它在分類極細的情況下,還能做到每個分支又極深。 無機化學、有機化學、高分子化學、物理化學、生物化學、核化學、電化學,等等等等。 很多大佬一輩子學到頭,也只專精一個領域的一種材料,周瑞雖然有掛,但也需要先明確一個方向。 一般這種事情,是大四乃至考研時才需要考慮的,不過周瑞想要提前了解一下。 方便他知道掛往哪開。 雖然覺得和大一學生聊這個有點早,但之前說了,周瑞是特殊的那一個,所以吳華民愿意多費些時間。 “那么周同學對未來的規劃是什么?是進行科研工作,還是畢業后進入社會?” 周瑞想了想說道:“我可能對材料開發感興趣一些,但科研和進入社會這兩者沖突么?” “不完全沖突,但也不完全吻合,我大概能猜到,新生對未來總是信心充足,比如暢享自己發現了某種神奇的材料,注冊專利,然后金錢和科研雙豐收之類的,不過有一個問題?!?/br> “學校只能教會你如何走進實驗室,但教不會你走出實驗室,哪怕有某種發現,距離轉化為金錢也還遙遠的很,科研和金錢并不是左右腳的關系,很多人一輩子都沒一只腳?!?/br> 似乎回憶起了什么,吳華民指著自己說道:“舉個例子,我主攻的金屬酶領域,是典型的交叉學科,你應該還沒接觸到,我手上這些年積攢了六個專利,但這些其實并沒有什么用?!?/br> “為什么?” “因為這些技術都只是證明了理論,發發論文還行,距離有實際應用價值還早著呢,我再舉個例子,磷酸鐵鋰電池知道么?” 周瑞點點頭。 “97年就被發明了出來,還申請了專利,當時日本和美國還打過專利官司,但是即便到現在為止,依舊有無數公司都在砸錢研究,無數企業幾千萬上億的砸,不少還血本無歸?!?/br> “從發現到成果,從成果到成品,從成品到成熟,每一步都很遙遠?!?/br> 周瑞點點頭,表示認可。 吳華民有些意外,周瑞沒有那種被潑了一盆冷水的不耐煩,以往他將這些講給年輕學生聽的時候,學生尤其是新生,總是有種不服氣。 直到他們進了實驗室,打了幾年下手,才認清現實,知道開發新材料沒那么容易。 不過周瑞的樣子,反而讓吳華民愿意多說幾句。 “專利保護,資金支持,工業工藝,用戶反饋,太多東西不是研究者能搞定的了,這世界上99%的實驗室技術,都沒有變現價值和機會,而且你才大一,距離獲得科研成果還比較遙遠,哪怕是沒價值的成果…… “現在不必想得太遠,不然你覺得大學里這么多教授,這么多學者,誰沒點研究成果,為什么不都去開公司?是不喜歡錢么?” 說到這里,吳華民稍稍頓了頓:“獨自把一項技術完善到能投入市場的程度,可能需要管理幾百上千人的公司,真有管理幾百人公司的能力,做什么不掙錢?技術為什么不去買?……只有一種情況可以繞過這些所有東西,算是一條捷徑?!?/br> “什么?” “軍工?!?/br> “軍工可以不考慮市場,甚至可以不考慮大規模制造,我們國家的體制尤其是這樣,不過這些都太遠了,你至少要在某一領域達到最頂尖的程度才行,除非……你是那種天選之子,運氣爆棚,比如發現青霉素的那位?!?/br> 周瑞也笑了笑:“比如西地那非?” 吳華民看了周瑞一眼,這狀元郎比他想象的要有意思:“是的,比如西地那非?!?/br> 周瑞道:“不過這兩個例子,好像都是醫藥領域的?!?/br> 醫藥領域顯然也是化學的分支,但和軍工又是兩碼事了。 吳華民斟酌道:“某種意義上來說,兩者都是有力量在后面推動,只不過一個是國家、一個是資本,但我不建議你朝這個方向努力?!?/br> “為什么?” “因為國內在醫藥領域,沒有任何話語權,西醫層面上的研發、許可、標準制定,權利都在西方國家手中,除非你出國并且永不回來,否則你的任何研究都不會被看中,哪怕國內企業心思也不在研發上…… “而若是天選之子一般得到了什么成果,又都會遭到各種阻撓,國內市場也是他們的領土,他們要么得到你的人,要么得到你的成果,就這么簡單?!?/br> 吳華民本身也是有過留學經歷的,從他的表情不難看出,吳華民并不像這個年代大多數人那樣,對國外充滿不切實際的贊美。 不過當下出國才是科研路的主流思想,他并不想和周瑞這么早談論這個,吳華民本身也因為回到國內,被眾人認為是“不夠人才”的那一類。 吳華民又聊了兩句,就離開了。 周瑞也算是受益匪淺。 他上一世根本沒有進行過科研工作,最近一段時間雖然刷經驗有條不紊,但龐大的知識體系讓他需要一個方向。 今天的交談,讓他摸到了一點脈路,但還不夠具體。 當然,吳華民也不是什么絕世高人,能來給本科生講課,本身也只是無數研究者中比較普通的那種,他的眼界和意見也有一定局限性。 但周瑞依舊有所收獲。 之后周瑞繼續來到圖書館,安心刷經驗。 【學神】技能樹詞條,給了他無限的可能,但并不意味著他不需要努力。 第125章 故城有新事 熟悉的地方,熟悉的人。 夜晚的cao場,外圍是一圈圈跑步散步者,偶有幾個運動系美女,搖曳著青春的美好而過,富有且慷慨。 而周瑞在最深處的地方練拳。 最近一段時間,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學習刷經驗上,周瑞感覺身體有些疲憊。 雖然身體素質是詞條強化的,不進行常規鍛煉也不會力量縮水,但他自己已經養成了習慣,一段時間不練一練渾身不舒服。 按照系統的說法,武術可以晉升為武學,武學可以晉升為武功,但其中并不是無縫銜接的,必須要練到登堂入室級別,才能繼續熔煉重組。 可問題的關鍵就在于……“房氏秘術”不是詞條,周瑞并看不到它變化的進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