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節
側身看去,韓子茵扎著馬尾辮,正笑著看著他。 “早!” 兩人本就是同桌,又在校門口碰上,很自然的并排行走,進了校園。 不少人朝這邊張望過來,心里感慨好一對金童玉女的感覺。 韓子茵有多鶴立雞群就不說了,周瑞換發型后在學校里也很顯眼,尤其是人逢喜事精神爽,整個人氣場都是自信昂揚的。 兩人并排走進教室,又是引起了七班同學的集體矚目。 某班級第一名張同學,再度破防。 如果說每次破防,都是在心靈開了一個小洞……那么張鑫的傷口已經起繭子了。 進進出出的。 上午第一節是數學課,周瑞起初還認真聽了十幾分鐘。 但漸漸發現,擁有了【學霸】詞條的自己,確實很難再從課堂上獲取什么了。 就像一個八級鉗工,你讓他去銼鐵條,只能是浪費時間。 最重要的是,周瑞腦中的知識是系統灌輸的,是詞條效果,并不會遺忘,就像是焊死在了周瑞腦溝里的一樣。 甚至不存在未來遺忘生疏,需要復習的情況。 周瑞想了想,索性從上課狀態抽離了出來,這并非倦怠,而是主動調整。 時間寶貴,沒必要浪費,還有好多事需要做呢。 于是周瑞抽出一張白紙,腦子里開始響起了全新的旋律。 他準備趁著這個時間,再寫首歌出來,來回應京北那邊的邀歌。 韓子茵本來在看雜書,一本小說擋在課本后,安靜的品讀,畢竟她“不需要”學習。 可感知到了一旁的周瑞,這個平日上課比誰都認真的同桌(可惜成績似乎不好),今天似乎在搞些別的東西。 韓子茵美目偷偷看去,就看到周瑞在一張白紙上,用尺子畫著密密麻麻的線條。 這是什么? 等到周瑞將兩邊封死的時候,韓子茵才反應過來。 這是五線譜! 周瑞會五線譜?!可他要干什么? 韓子茵在滬上的時候,也被母親逼著學了一段時間提琴,雖然水平不算太好,但五線譜卻再熟悉不過了。 巨大的好奇,讓韓子茵沒有選擇打擾,而是就這么偷偷看著。 周瑞將五線譜畫完,沒有立馬提筆,而是閉目在腦海中確認那熟悉的旋律。 之前收到“60華誕文藝指導工作組”的邀歌郵件后,周瑞就有想過有沒有合適的作品。 他有好幾個備選,但今天沉下心來,才做了決定。 有一首歌,《星辰大?!泛芟嗨?,也是同一時期的作品。 它和《星辰大?!芬粯?,發布后出了“百年慶典版本”,并被收錄在當年的慶典曲集中,然后借著這股東風,傳遍了大江南北。 總之,這首歌在各個方面,和《星辰大?!范加兄惽ぶ?。 要說周瑞為什么知道這些背景故事,還是因為當時對《星辰大?!返摹凹t歌”背景感興趣,去搜索了才知道,另一首居然也有“紅歌版本”。 其實那個“百年征程”歌單中,高質量的作品很多,也很有新時代的特點,甚至還有說唱歌曲、電音嗓。 但放到當下這個時間節點,估計那些形式的“紅歌”是很難被接受了……所以周瑞還是挑選了一個主打旋律的流行歌曲。 到時候兩首“紅歌”一放出去,估計周瑞以后要坐實“樂壇國家隊”的身份了。 周瑞雖然樂感無敵,但扒譜依舊算不上信手拈來,這是五線譜使用不夠熟練造成的,所以速度并不快。 在韓子茵的視角中,周瑞畫好五線譜后,閉目沉思了一會兒,然后在五線譜頂角處,畫下了一個優美的高音譜號,猶如袖珍的大提琴。 緊接著,周瑞一個個,一筆筆,不疾不徐的,將音符畫了上去。 韓子茵心中已經不能用震驚來形容了。 “他在寫歌???!” 一雙眼睛幾乎瞪圓了,死死的咬住嘴唇。 周瑞沒發覺有人偷看,他五線譜還是苦手水平,每個八拍都需要閉目沉思一番。 還需要回憶起歌曲的旋律和脈絡,然后再通過頂級的樂感,和垃圾級別的五線譜熟練度,結合在一起體現在紙上。 整整三頁紙,還要加上劃線時間,花了他不少功夫。 看來以后還得在電腦上弄,或者去買已經畫好五線譜的紙。 將完整的樂譜拿起來,吹干上面新鮮的墨跡,然后檢查了一遍。 確認沒有錯誤,周瑞看看表,還有時間,索性在空白間行處,將歌詞也寫了上去。 “過去的成績都是底氣! 新時代要打贏新時代的戰役” 如果光看歌詞,很難想象這居然是一首朗朗上口的流行歌曲。 然而它確實是,不過周瑞是以“紅歌”版本的歌詞為基底的。 和《星辰大?!芬粯?,這首歌和當下年代的主流“紅歌”大相徑庭,但卻更加優秀,更加有傳播力。 周瑞這次歌詞沒有照單全抄,因為原曲的“紅歌”版本,里面的很多內容都是22年才會出現的,周瑞巧妙的轉換了一下,比如開場的年號,就改成了更符合“60華誕”的年份,而不是“百年征程”。 而里面的“說唱部分”,被周瑞直接刪掉了。 說實話,過于超前,且質量一般,有點生拉硬靠的意思。 一節課的時間,一首沿襲前世名曲,但卻有著新構造的“紅歌”,就出現在了這個世界上。 當然,這只是樂譜,想要有優秀的表現,編曲也極為重要,好的編曲能讓原本平庸的旋律變成頂級熱歌,更能讓本就頂級的旋律變成傳世經典。 放學后去打印店掃描,去申請版權。 明天就是周日了,到時候再宋斌,李文倩叫上,錄個小樣。 至于這首歌怎么用,當然是和《星辰大?!芬粯?,投給“60華誕文藝指導工作組”啦。 一來他現在離不開清河縣,如此使用最省心,也不怕被人坑。 二來搭上這艘大船,把傳唱度拉滿,日后哪怕“60華誕”的一陣風過去了,兩首歌每年也會產生大量收入,何樂而不為? 三來,這本就是兩首“紅歌”。 見周瑞似乎完成了工作,韓子茵才敢說話,剛才她一直不敢打擾周瑞,生怕因為自己打斷了周瑞的靈感。 此時她尤帶著幾分難以置信,附耳小聲問道:“你剛才在寫歌?” 微熱的氣息,讓周瑞耳朵有些癢癢的,少女的悄悄話幾乎是用“氣音”說出的。 周瑞也沒瞞著,對著韓子茵精致圓潤的耳朵,小聲說道:“對?!?/br> 韓子茵感覺周瑞在她眼中,發著光! 你能想象,一個高中男生會寫歌,有多大殺傷力么? 而且還救過你的命。 “是什么歌曲?” 韓子茵激動的有點莫名顫抖,以至于周瑞的唇尖不小心碰到了韓子茵冰涼粉嫩的耳垂。 周瑞稍稍拉后了幾厘米,說道: “《少年》” 第34章 《少年》 《少年》的原版,是在短視頻時代殺出來的歌曲。 很多人評價,說短視頻時代的音樂水平嚴重下降。 但其實他們誤會了。 只是大家聽音樂的方式改變了。 短視頻時代,一首歌在聽到完整版之前,你可能已經在短視頻平臺上聽了一百遍了。 作品的生命力,已經被消耗的差不多了。 那精華的一小段旋律,早就不再驚艷,甚至變得令人厭煩起來。 試問:哪怕這首歌質量很高,又有多少人會在聽了一百遍之后,還愿意去尋找完整版呢? 永遠只有少數人。 又有多少人,愿意為了一首聽了一百遍高潮的歌,掏錢買單呢? 只有更少數。 短視頻時代,大部分作品在走進“歌單”之前,就已經被消耗完了初見時的驚艷和新鮮感。 其實華語樂壇一直不缺優秀的音樂人,也一直在進步,只是那些優秀的人,沒機會被大眾熟知罷了。 每年都有很多傳遍大江南北的歌曲,排除掉那些故意搞怪的,質量都很能打。 可你很難記得,其中任何一首歌的演唱者,作曲人,作詞人。 于是他們就成為了所謂的“網絡歌手”。 缺乏發行渠道,只能選擇在網絡發行,歌手缺乏號召力,只能靠互聯網傳播,全程誕生于網絡,傳播于網絡,銷聲匿跡于網絡,于是就被稱之為“網絡歌曲”。 在這種環境中,依舊能夠殺出一片天地的歌曲,怎么會不能打? 所以周瑞對《少年》這首歌,還是比較有信心的,在這個“聽歌”還沒那么廉價的時代,這首歌理應有著比前世“網絡歌曲”更好的成績 周瑞將樂譜夾進書里,準備放學的時候去打印店掃描,這首歌他會先做出“紅歌版”,日后有機會,可以再做出“情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