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1章
書迷正在閱讀:從大夏開始:開國之君陸續降臨、從嬴政開始:歷代皇帝陸續降臨、重生中獎前,目標,桃李滿天下!、開局躺平,截胡五星女帝老婆、重生09:合成系男神、黑化強制愛短篇集、多云轉晴、春帳暖(骨科,親兄妹)、月亮為證(1v1,校園)、【GB】攤牌了,我不做人了
原本宋家的意思是將宋芙的尸骨遷回宋家族墳,但是到這里之后,宋溪亭知曉了江家對宋芙的照顧,也做不出棒打鴛鴦之事,江家對宋芙有恩,他不能忘恩負義。 若是他一意孤行,沒準兒等他死后,meimei會怪他,能祭拜meimei,他已經知足了。 崔敘沒有說話,只是默默地燒著紙錢,再多的言語都顯的蒼白,只有找到兇手,為他們報仇才能消去桑榆心中的痛。 因著下雨,崔敘擔心眾人會感染風寒,他們年輕力壯也就罷了,可是桑榆和桑榆卻不一定能招架得住,在磕了幾個頭之后,他就將桑榆等人勸下了山。 回去的路上有些沉重,雨依舊下個不停,眾人的身上都濕透了,想著早點兒回到縣城中安置。 眾人回到山下,牽過拴著的馬兒,匆忙往回走,此時天色已經不早了,若是不能及時回去,只怕城門要落鎖。 他們走的是官道,路上也有三兩個行人行走,一行人只顧趕路,倒也沒在意。 一直到快到城門的時候,他們遇到了一群官差,身披蓑衣打著馬,身后的馬車里坐著一個低眉垂眼的犯人,在雨中瑟瑟發抖。 從他們的身側路過的時候,桑榆略微瞥了一眼那犯人,碰巧犯人也抬頭抹了一把臉上的雨水,和她四目相對。 桑榆愣住了,扯了扯馬繩就要停下。 “吁!”與她并肩的崔敘見桑榆停下,連忙拉住了馬兒,一行人依次停了下來,“出了何事?” 桑榆眉頭擰了擰,駕著馬兒來到囚車旁。 “你們是什么人?為何攔車?”有不良人見桑榆靠近,大聲呵斥道。 桑榆沒有理會,而是翻身下馬,對著囚車里的犯人問道:“沈大夫?” 囚車里的老丈冷哼一聲,“喲,你曉得回來了?” 盡管身處囚籠,但是沈大夫并沒有絲毫的慌張,見桑榆還不忘挖苦道:“怎么?是蓁娘又不好了,所以回來求醫?可惜啊,我現在連自己都保不住了?!?/br> 桑榆:“…… ” 她就知道這人的嘴里吐不出好話,這么多年脾氣依然臭的慌。 不良人見桑榆和犯人聊上了,擠到兩人中間,手里的橫刀抵在胸前,“那里來的小娘子!這可是縣衙辦案,還不速速離去?!?/br> 他見桑榆等人氣度不凡,身邊還有護衛,想來身份不簡單,所以才沒有直接動手。 這個時候,崔敘等人也圍過來,桑蓁也認出了沈大夫,低聲對宋溪亭等人解釋道:“是沈阿公,他是我們同村的大夫,我的身子就是他調理好的?!?/br> 此人正是當年替桑蓁調理好身子的大夫,雖說是桑榆幸苦求來的,但不得不說沈大夫對姐妹兩多有照顧,他不喜歡桑榆和官府打交道,平日只對桑蓁好脾氣,每次對上桑榆都是吹胡子瞪眼的。 桑榆都已經習慣了,她知道沈大夫的性子犟,問了也是不說,扭頭問那不良人,“不知此人所犯何事?” 手銬腳鐐都用上了,想來所犯的事不簡單,若不是桑榆和他認識久了,她是萬萬不會開口管閑事的。 那不良人本不想搭理,但想了想,還是回答了,“他醫死了一個人,那戶人家告他害命,我等是奉命帶他回去問話的?!?/br> 崔敘來到桑榆的身側,聽了此話,蹙眉問道:“既然是帶回去問話,說明此案尚未定論,怎么就將人囚困了?!?/br> 按照大興律法,證據不足的情況下是不會戴上手銬腳鐐的,若是有足夠的證據,才能將犯人拿下。 不良人不耐煩道:“這我如何知曉?我也只是聽命行事,走走走!你們趕緊離開,莫要擋了我們的去路?!?/br> 桑榆眉頭更緊了,正要理論兩句,就聽見前方傳來呵斥,“哪里來的刁民,竟敢擋住衙門的去路?” 隨著話音落下,一個年輕的郎君在不良人的簇擁下走了出來,他身上披著精致的蓑衣和斗笠,身旁還有一個不良人跟在后面打著傘,見眾人圍在囚車旁,語氣不善地吼道:“都停下做甚,還不抓緊時間上路!耽誤了回城,仔細你們的皮!” 他似乎很不耐煩,手里不停地拍打著身上的雨水,嘴里不忘嘀咕,“大雨天出來辦案,真是要命!” 這樣的態度著實讓人不喜,但考慮到天氣確實不好,桑榆也不好說什么,只能上前拱手道:“這位郎君,我與那老丈是熟人,不知他犯了何事,需要這般戒備?” 她乃是正兒八經的官身,自然不會對一個縣衙差役行禮。 豈料,這句話像是點燃了那人的怒火似的,他瞪了桑榆一眼,粗聲道:“衙門辦案,豈容你質疑?他所犯的案子已經定了性,你問這么多做甚?” “我說了沒殺人?!鼻糗嚴锏纳虼蠓蚶淅溟_口,“隨你們信不信!” “你個老東西,人都醫死了還不承認?等回到了衙門,吃些皮rou苦頭,我看你還嘴硬!”那人語氣很是厭惡。 桑榆便道:“我聽說只是帶回去問話…… ” “住嘴!”那人崩著臉,“什么問話!人就是他害死的,殺人償命天經地義,你這般護著,莫不是同伙?” 這下子說的眾人的臉色難看起來,竇玉成更是直接炸毛,“怎地?光天化日之下,竟想強加罪名?” 第四百四十四章:牢中 那人還沒說話,又一個不良人扒開人群,先是對著桑榆使了一個眼神,然后笑著道:“季縣尉莫要氣惱,眼下趕路要緊,何必和一群無知百姓計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