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章
書迷正在閱讀:從大夏開始:開國之君陸續降臨、從嬴政開始:歷代皇帝陸續降臨、重生中獎前,目標,桃李滿天下!、開局躺平,截胡五星女帝老婆、重生09:合成系男神、黑化強制愛短篇集、多云轉晴、春帳暖(骨科,親兄妹)、月亮為證(1v1,校園)、【GB】攤牌了,我不做人了
孫將軍家中世代兵籍,他的兄長死在了戰場上,兄長的兒子也被募兵而來,他原本以為靠著自己多年來的軍功,可以保住自己的侄兒,不曾想他竟死于非命。 孫將軍悲痛欲絕,一直忙著為侄兒查清真相,怎知王將軍突然不愿查了,他心有不甘,可方將軍親自下令,他滿腔的怒意也只能壓了下去。 昨晚的酒宴他也在場,得知崔敘等人特意來調查此案的,他今兒個一大早就去求了方將軍,求他將自己派來協助崔敘等人,以全他為侄兒報仇之心。 孫將軍說著說著,悲從中來,側著臉拱了拱手,“說來慚愧,某在戰場上殺人可以,可是這查案一事實在不通,想要為某那可憐的侄兒報仇也毫無辦法,某盼望崔巡檢能找出兇手,不叫某那個不孝侄兒在九泉之下還要背上自殺的污名!” 軍人以戰死疆場為榮耀,自殺和逃兵都是要被人唾罵的,孫將軍這段時日聽到了無數個辱罵聲,他恨不得與那些人去戰場上拼命,也好過讓家族蒙羞。 崔敘見蕭寂悄悄地點了點頭,思索了一下,應道:“既然如此,那就有勞孫將軍了?!?/br> 第三百零三章:安于 孫將軍是軍中老人,在軍中也說的上話,他愿意幫忙,也能減少一些不必要的麻煩,而且他已經去請示了方將軍,于公于私,崔敘都拒絕不了。 見崔敘同樣,孫將軍在臉上胡亂一抹,強笑道:“某謝崔巡檢體桖,崔巡檢放心,某對此事也略知一二,當時就是某和王將軍一同調查的?!?/br> 這算是一個意外之喜了,若說軍中對此案最了解的兩個人,一個是王令,另一個就是眼前一同參與的孫將軍了。 崔敘大喜過望,“拜托孫將軍了?!?/br> 有熟人協助就是好辦事,在聽了崔敘等人的想法之后,孫將軍二話不說,帶著人直接去了那個還沒有被安葬的校尉尸體停放的地方。 蕭寂已經離開,不過阿七還是留了下來,總要有個自己人放心些。 崔敘便帶著桑榆、周良才、薛如英和掛名錄事貝赫拉姆一同前去,百里謙因為要“不會查案,只懂些武藝”被留在了軍中。 天威軍乃是大興最勇猛的軍隊之一,人數最多的時候足有兩萬人之多,而駐扎在若水河的這批人也有大幾千人,加上協助后勤糧草,照顧馬匹等編外之人,人數也有上萬之多。 密密麻麻的帳篷散落在草原上,顯得周圍格外蕭條,孫將軍帶著崔敘等人,牽過馬,直奔距離此地最近的縣城。 安于縣是天威軍的大后方,這里的城市建筑和太原城大同小異,土黃色的建筑零零散散地聚集在一起,只是沒有太原城那么恢弘罷了。 孫將軍將他們帶到了安于縣的縣衙,早已等候的安于縣令忙不迭地迎了上來,“見過孫將軍,諸位郎君,里面請!” 孫將軍翻身下馬,將韁繩丟給小廝,“這位是崔巡檢?!彼致缘亟榻B了崔敘的身份,直接問道:“尸體還在嗎?” 安于縣令弓著身子答道:“在的,得孫將軍的命令,某派人日夜守著,不敢有絲毫大意?!?/br> 孫將軍滿意地點點頭,轉身對崔敘道:“陳郎將是最后一個死的,他的兄長在天成軍效命,陳郎將尸體被發現后,方將軍派人去知會了他的兄長,他的兄長來信叫我們不許安葬,要等著他的父母來見最后一面?!?/br> 一般來說除非是有大功之人,戰死后尸體會收斂起來,送回老家安葬,不然一般士兵死后若沒人收斂,便會隨意埋了,然后將衣物送回老家,立個衣冠冢。 刀劍無眼,有的人都被砍成了篩子,哪能分的清誰跟誰? 當然,如果在有條件的情況下,還是會將他們好好安葬的,陳郎將其實功績不顯,但是他兄長官居五品,替大興立下汗馬功勞,天威軍也愿意給他一個面子,將陳郎將的尸體保存好,等著他的父母前來認領。 崔敘聞言,點了點頭,跟著孫將軍和安于縣令一同進了那座簡陋的縣衙。 桑榆和薛如英對視一眼,也跟著走了進去。 也許是因為崔敘等人的氣場比較矜貴,安于縣令走著走著,摸了摸腦袋,尷尬地笑笑,“咱們安于縣靠近邊關,這里很少發生殺人案,因此這停尸房也不怎么用的著,某就在縣衙后院騰了一個地方將就著用用?!?/br> 只能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在這種邊陲小城,百姓們最是瀟灑,反正不知道哪一天這里就會淪為戰場,沒事殺什么人?真要起了爭執,兩人立個誓,去戰場上殺突厥人多好,就算死了還能掙個好名聲。 再說搶劫什么的,算了吧,大家都一樣窮,搶到最后也就多半塊餅子的事,不至于冒這么大的風險。 越是清苦的地方,百姓越是團結,因此安于縣少有事端。 這間停尸房還是因為要安置陳郎將的尸身特意收拾出來的。 崔敘并不在意這些小事,不動聲色地問道:“安于縣是邊關要道嗎?某進城時發現有很多胡人來去?!?/br> 安于縣令呵呵一笑,“是啊,這里是大興最靠近突厥的縣城,從這里往北邊一直走,就會到達突厥最大的部落,很多胡人來這里做買賣,不過大家都窮,這里的東西賣不上價,因此有很多人會取道這里,去南方做生意?!?/br> 突厥與大興多有戰事,雙方的百姓也跟著相互仇視,但是大興有突厥需要的糧草、絹帛等物,大興也需要突厥的羊馬等,因此誕生了一個很奇怪的現象,買賣雙方都不問來路,只談生意,做完生意下次再見還是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