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
書迷正在閱讀:從大夏開始:開國之君陸續降臨、從嬴政開始:歷代皇帝陸續降臨、重生中獎前,目標,桃李滿天下!、開局躺平,截胡五星女帝老婆、重生09:合成系男神、黑化強制愛短篇集、多云轉晴、春帳暖(骨科,親兄妹)、月亮為證(1v1,校園)、【GB】攤牌了,我不做人了
老婦人還想再說什么,不良帥已經有些不耐煩了,“你們趕緊離開,這里是衙門重地,不是你們找人的地方,你們若是不相信,那就自個兒去找?!?/br> 桑榆知道這里不是久留的地方,收斂心神,“如此,我們便告退了?!?/br> 她說完示意周良才幫忙,自己扶著老婦人離開。 老婦人心知此事無望,也不想再給桑榆等人添麻煩,半推半就地隨著幾個離開了晉陽縣衙。 兩個人老人家住的地方離這里有點遠,桑榆等人閑來無事,索性便將他們送回去。 竇小郎君嫌棄他們走的太慢,大方地揮手包下了一輛驢車,馱著幾個人朝城東而去。 到了地方之后,兩個老人家說什么也不愿意放走他們,非要拉著他們喝口熱水。 桑榆無法,只能隨著他們進了落腳的院子。 這是一間用泥土圍起來的小院子,三面壘砌了屋子,一邊是進出的大門,大門的旁邊就是簡單的露天廚房,簡陋又心酸。 竇玉成實在受不了這樣的環境,拉著貝赫拉姆出去玩了,約定一會兒過來接他們。 桑榆和周良才倒是沒有多少感覺,他們一個在村子里住了好幾年,一個本來就是窮苦出身,誰也不鄙視誰。 老丈似乎有些不好意思,催促著老婦人去燒壺熱水,自己招呼兩人坐下,“叫兩位看笑話了,只是我們頭一次來太原,這里的客棧實在太貴了,我們兩個實在舍不得銀錢,將就著住在這里了?!?/br> 不是所有人都住的起客棧的,像他們這種在太原沒有親戚可以投靠,自身又貧苦的百姓,只能住這種破房子容個身罷了。 有些住在城里的百姓會將自家這種破房子分成好幾個房間,分別租個不同的人,賺取微薄的租金,條件比起客棧差了很多,但勝在便宜,哪怕是一些乞丐多討些銀錢也能住個幾日。 桑榆想到兩個老人家的兒子可能已經沒了,他們這樣省吃儉用到最后還是一無所有,心里有些不是滋味。 兩人落坐之后,老婦人端著兩碗糖水放到兩人的面前,局促地招呼道:“沒什么好東西,就是從老家帶了一點糖塊,我放了些,你們莫要嫌棄?!?/br> 周良才連忙擺手,端著陶瓷碗大口喝下,“不錯,我好久都沒有喝糖水了?!?/br> 桑榆也笑瞇瞇地抿了一口,老兩口這才放下心,坐下來與他們攀談起來。 周良才問道:“老人家,你們之后打算怎么辦……” 這話問的有些突兀,但若是老人家的兒子已經沒了,他們總要想一想接下來怎么辦。 豈料,老丈看了老婦人一眼,見對方點了點頭,隨即堅定道:“我們三郎沒有死,我們還要接著找他?!?/br> 老婦人也跟著道:“不錯,三郎是個孝順的孩子,他一定不會丟下我們兩個的?!?/br> 這可是十年的時間,若三郎是個孝順的孩子,家中又只剩下他這么一個獨子,他說什么都應該回去看看的。 周良才有些不忍心,但還是問了出來,“他若是活著,為何十年都不曾回去?” 老婦人聞言激動地站起來,踢倒了身下破舊的矮凳,在地方發出“嘭咚”一身清響,老婦人恍若未覺,“三郎一定是有要事在身,之前他曾托人捎話,說賺了銀錢就會來接我們過去享福!” 桑榆趕緊拉著老婦人坐下,安撫道:“好,好,莫要激動,不如你們二老和我們說說,你們三郎做了什么?為何你們堅持他還活著?說不定我們能幫上忙?!??“這……” 老丈似乎還有些猶豫,老婦人已經拉著桑榆的手,“姑娘,你是說真的嗎?你能幫我找到三郎?” 桑榆道:“可以盡力一試,我有個親戚在太原城有些門路,也許能幫的上忙?!?/br> “哎哎!”老婦人擦了擦眼角,“我這是遇到好人了,姑娘,真謝謝你了?!?/br> 桑榆便道:“不如你們二老細說一下?” 周良才雖然覺得桑榆不是這樣會隨意管閑事的人,但是她已經開口了,他也不好反駁,老老實實地坐下來聽講。 老婦人嘆了一口氣,幽幽開口,“我們是許州人,夫家姓楊,十幾年前北邊戰亂,我家大郎和二郎都被征去了戰場,到最后三郎也去了…… ” 那是十年前的事了,當時先帝病重,圣人還未登基,突厥人趁機來犯,迫于無奈,朝廷下令大開兵役,所有軍籍戶全部投入戰場,年僅十六歲的楊三郎被迫入伍。 第二百八十章:十年 這個時候的軍民戶籍是分開的,一旦入了軍籍那么這家后人世代都要服兵役,直到男丁斷絕,每逢天下戰亂的時候,多少家庭因此絕戶。 而且一旦入了軍籍,那就不是想出就能出來的,大部分都以戰死疆場為終,楊老丈家里也是如此,他們家男丁世代打仗,幾乎每一輩都要上戰場。 當年楊老丈還不足六十,按理說他也是符合的,但是楊三郎不忍父親拖著傷病之身遠赴邊關,偷拿來戶籍,自個兒跑去參軍了。 在楊三郎進軍營一年后,先帝駕崩,圣人登基后以雷霆手段平叛內亂,穩定朝堂,邊關戰事漸漸占據上風,又斷斷續續打了一年后,突厥和大興正式和談,邊關暫穩,不少士兵在朝廷的安排下卸甲歸田。 楊三郎也在第一批回家的人中,只是老良口在村口的老榕樹下等了好幾個月都沒等到人,同村活著的人已經陸續回來了,可是楊三郎還是沒回來,連報喪的人也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