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書迷正在閱讀:從大夏開始:開國之君陸續降臨、從嬴政開始:歷代皇帝陸續降臨、重生中獎前,目標,桃李滿天下!、開局躺平,截胡五星女帝老婆、重生09:合成系男神、黑化強制愛短篇集、多云轉晴、春帳暖(骨科,親兄妹)、月亮為證(1v1,校園)、【GB】攤牌了,我不做人了
薛如英笑笑,順便給她說了一些規矩,“我們大理寺平時是不會輕易審案的,若要審也是王公貴族和皇室秘案,這些民間的案子一般都由各個縣衙、州尹審理,判決之后會送到大理寺審核,然后交由刑部執行?!?/br> 桑榆了然,其實就是一個查案、審核、和執行的過程,只是分別交給三方來做,這樣可以避免權力集中,防止冤假錯案,加上還有一個檢察百官的御史臺,幾方力量相互監督,才能產生最大的作用。 薛如英又道:“那邊很快就會開堂審理,你若有興致可以去瞧瞧,崔寺正交代此事需要讓百姓聽審,好叫他們記得莫要讓流言斷送他人性命?!?/br> 衙門審案一般都是允許讓百姓觀看的,一方面是為了體現律法的威嚴,一方面也有借此教化百姓的意思,好叫他們知道什么是可為,什么是不可為。 桑榆雖然好奇,但也不至于閑著沒事跑去看,左右案子判了還會回大理寺這邊,她又不愁看不到。 兩人又雜七雜八說了一些,薛如英突然道:“百里謙回來了?!?/br> 桑榆道:“百里謙?百里寺直?他不是去調查周學官一案了嗎?竟然回來了?!?/br> 薛如英道:“是的,他是昨日回來的,現在應該在議事廳匯報?!?/br> 桑榆“啊”了一聲,對于這個案子她還是有點好奇的。 仔細一想,百里謙已經去了快一個月了,他這個時候回來,表明事情應是查明了,也就是說周學官一案終于可以真相大白了。 這段時間,御史臺在常參的時候,隔三岔五就要將此事拖出來溜一溜,圣人對此十分困惱,大理寺也因此有些消沉。 若此事能了結,想必大理寺會輕松許多。 正如桑榆想的一樣,大理寺這段時間如有神助,先是周學官的案子結了,百里謙帶回來了一個關鍵的證人,就是當年周時病時看的老大夫。 老大夫在那里行醫三十多年了,藥方子堆了半個屋子,他花了好幾天,找到了當年給周時開的藥方子。 百里謙則帶人找到了周時的尸骨,仵作驗明后,證實周時死于中毒。 當年入住的客棧掌柜也記得他們當年的藥都是自己熬制的,中間并無他人插手。 加上陳年的證詞和信件,案子也算是水落石出。 圣人于朝堂親判如下:周學官,也就是錢望為主犯,犯欺世盜名、殺人埋尸之罪,判斬立決,家產盡數查抄,后世三代不得考取功名。 劉掌柜、姜生以共犯之罪論處,流放三千里,鑒于他們已經死在了陳年手里,便對其家人做懲處。 只是陳年,雖然他是為父報仇,但畢竟也落了個連殺三人的罪名,百官爭辯了很久也沒做出合理的判決。 還是國子監孟祭酒出面相求,留了他性命,但也判了流放兩千里之罪,并永世不得考取功名,不能再入長安。 陳年本就心死,他在牢中茍延殘喘也只是為了等一個結果,據說他在公堂上聽完之后大笑起來,一直到送回牢房還在笑個不停。 對他來說,能夠讓父親以周時之名平冤昭雪,此生已再無牽掛。 倒是孟祭酒,陳年案子一判下來就向圣人請辭歸鄉,被圣人以“國子監需要孟祭酒加以整頓?!睘橛蓴r了下來。 孟祭酒不肯死心,隔幾天就上書請辭一次。 陳年案子之后,大理寺等人的臉上都多了些笑容,就連鄭少卿見到桑榆都能和氣地打了個招呼,讓桑榆一時間有點受寵若驚。 連著幾日無事,桑榆便有些無聊了,想著跟崔敘告個假回家準備開酒肆事宜,再不開業,殷老丈都要帶人來砸鋪子了! 這日,桑榆和方錄事在整理文件,就聽見有差役來報,說有人想見她。 “見我?”桑榆有些差役有些不解,什么人會跑到大理寺來見她??? “是啊?!眰髟挼牟钜坌Σ[瞇的,自大桑榆和崔寺正的流言被說破之后,大理寺許多年輕郎君心思就活絡起來,桑小娘子長的好看,又是個有本事的,若能娶回家乃是天大的福氣。 第七十七章:請求 現在崔寺正和桑榆清清白白,他們的機會不就來了嗎?所以沒事就喜歡在桑榆面前晃悠,相互比著和她套近乎。 還有些自覺配不上桑榆的,都暗戳戳地看戲,賭那個小郎君能贏的桑小娘子的芳心。 桑榆很是苦惱,沒想到自己單身多年,在這里竟然惹上了桃花債。 桑榆問:“他是何人,有沒有說來尋我何事?” 差役道:“她是駕著馬車來的,傳話的是個婢女,只知道里面是一個小娘子?!?/br> 一個小娘子,瞞著人來找她一個仵作,怎么聽都有些荒唐。 但是桑榆也沒拒絕見她,跟方錄事說了聲,就跟著差役去門口。 側門的巷子里停著一輛青布馬車,馬車上沒有任何花紋,是長安最常見的一種。 桑榆剛剛到馬車前,低頭守著的婢女就開心地向馬車里的人傳話,“娘子,桑小娘子來了!” 桑榆見到婢女的容貌,總算知道里面是何人了。 果然,等婢女將桑榆請到馬車里,就見里面坐著一個熟悉的人影。 來人正是秋都知。 桑榆直言道:“秋都知別來無恙,怎么會來這里尋我?” 秋都知與前幾日相比多了些憔悴,她見桑榆問的直接,也不廢話,“實不相瞞,奴此番前來是有求于桑小娘子?!?/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