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0節
書迷正在閱讀:今晚天黑再見面、大理寺斷案實錄、從大夏開始:開國之君陸續降臨、從嬴政開始:歷代皇帝陸續降臨、重生中獎前,目標,桃李滿天下!、開局躺平,截胡五星女帝老婆、重生09:合成系男神、黑化強制愛短篇集、多云轉晴、春帳暖(骨科,親兄妹)
從這個角度來說,小王總確實要比別人有發言權。 然而讓江哲想不到的是小王總竟然不贊同投人,而是堅定的認為應該投項目。 并且他認為華夏電影業存在泡沫,其主要原因就在于電影產業的發展速度趕不上市場容量的增速,以及傳統的生產方式比較落后。 然后就是一系列反思,再如何如何向好萊塢學習。 聽到這里,江哲的表情差點沒繃住。 原來華藝一直在投項目??! 那……錯的不是華藝,而是市場與行業? 經此一遭,江哲算是將小王總的能力水平徹底看清了。 這么說吧,中國大把的鄉鎮企業家都比他強。 至少鄉鎮企業家們膽子大,敢想敢干,不會整天反思。 說句老實話,如果不是遇到了時代的機遇,小王總恐怕頂多也就是個公關經理。 但可惜的是小王總卻并不認為自己的時代的幸運兒,反而自認為是時代的驕子。 于是江哲聽到最后,表情管理終究還是宣告失敗。 對于這個問題其實江哲沒什么好說的,因人成事的情況在哪個行業都有。 只不過在影視行業這種現狀更嚴重罷了。 其實工業化制作模式也好,制片人中心制也罷,都無法改變這個情況。 所以在主持人示意江哲發言時,他當即絲毫沒有顧忌小王總的顏面直言道: “想要像流水線一樣生產處優質電影,基本上就是癡人說夢!” “大片場制度不行,獨立制片人制度也不行,這點放在好萊塢也是一樣!” 看著小王總那難看的臉色,江哲有些無奈的搖了搖頭: “好萊塢每年的產量其實也就400~500部電影左右。就算是產量最多的2013年,也不過才600多部,但爛片呢?十有八九!” “反觀我們,去年我國故事影片產量686部不說,國產影片票房303.36億元,占總票房的68.58%,票房前五幾乎大半都是國產影片,這說明什么?” 當然,江哲也沒指望小王總回答。 畢竟他要是能回答上來,華藝也不會成為現在這幅鳥樣子了。 于是江哲轉頭看向下面的觀眾隨意道: “所以我的意思很簡單,外來的和尚未必能念本地的經?!?/br> “我們自己的問題,有時候只能自己想辦法解決,不能總想著去外面找靈丹妙藥?!?/br> “至于動輒就怪在體制和審核上面,那就更是可笑了?!?/br> “好萊塢就沒有審核?歐洲就沒有審核?笑話!” 聽到這里小王總的臉色頓時一陣青一陣白,好似變臉一般,看得下面觀眾忍俊不禁。 不過江哲卻并沒有在意,只見他換了一條腿繼續翹著二郎腿說道: “關于投人還是投項目,其實說到底還是優質內容生產能力的問題?!?/br> “在這點上我應該還是有點發言權的?!?/br> 此言一出,頓時惹的臺下一陣哄笑,即便是臺上的嘉賓葉檸等人都忍不住掩面而笑。 畢竟在這方面江哲何止是有點發言權,那是太有發言權了。 要知道去年花果山的國內電影票房份額高達38.9%,堪稱是華語片的半壁江山。 至于前幾年就更不用說了,基本上長期占據華語電影年度票房冠軍的位置,有時候甚至連亞軍的位置都承包了。 即便不談票房,花果山出品的電影口碑也一直在水準之上。 所以在“優質內容生產能力”方面,江哲想開口還真沒人覺得不合適。 然而正當臺上臺下都等著江哲指點迷津的時候,他剛一開口就讓眾人面色一變。 “本來我想聊一聊如何扶持新人導演,如何給行業新人機會的話題,但忽然覺得沒必要了?!?/br> “因為我覺得影視行業已經夠賺錢的,只是涌入的熱錢資本還不滿足罷了?!?/br> “他們想賺快錢,想賺更多的利潤,這就很無解了,因為這就是一個無底洞!” 見江哲這么一說,現場不少人都臉色微變。 既沒有想到有人會提起這個話題,也沒有想到江哲這么敢說。 可江哲卻依舊毫無畏懼的談笑自若道: “話說回來,優質內容生產能力其實也沒那么玄乎,圈內也不缺這方面的人才?!?/br> “只是在外來資本的促使下,這些人很多時候都沒有用武之地罷了?!?/br> “這里我舉一個例子,就說電影工業化生產模式吧,我和小馬奔騰的李總花了小兩年的時間從《流浪地球》和《火星救援》上面總結出了一套經驗,本想與業內共享,卻沒有想到無人問津!” “哈~這就很有意思了,一邊喊著提高優質內容生產力,一邊又不想學習……” “本土電影工業化其實早就存在,但前提是有人愿意去做??!” 說到這里,江哲實在忍不住看了一旁的小王總一眼。 于是本來臉上就難看的小王總,這樣就更想吐血了。 如果不是因為退場更丟人,他此刻怕是立刻就扛著飛機回京了。 江哲見狀也沒再繼續刺激他,唯恐搞出什么意外傷亡,于是當即話音一轉直言道: “如果說花果山影業在制作上有什么秘訣的話,那估計就是耐心了?!?/br> “電影項目涉及的環節很多,如果每個環節都節省一點步驟,那質量肯定高不了!” 比如說劇本,說不定就會因為缺少時間打磨而變得漏洞百出,全無邏輯。 至于演員如果沒有用心備戲,表演時那也就只能糊弄了。 導演就更不用說了,一旦起了敷衍的心思,觀眾是絕對能看出來的。 最后江哲也懶得再噴那些人了,當即干脆道: “別想著賺快錢,這應該才是投資影視項目第一件需要做到的事情?!?/br> “如果做不到這一點,那么投人還是投項目都沒什么區別!” 打完,收工。 江哲可不管那些影視圈里的那些熱錢資本怎么想,反而他從不缺投資。 實際上如今內地影視圈已然存在一種資本過剩的情況。 一旦等到熱錢褪去,內娛免不了一地雞毛。 對此,江哲毫不懷疑…… 第459章 烏龍 話說江哲在博鰲亞洲論壇上的發言雖然有點出格,可實際上也沒引起多大的反響。 在這種國際會議上面,文化交流終究只是附帶的,真正的主角還是經濟和政治方面。 不過圈外雖然沒有引起多少動靜,業內卻因此變得暗流涌動。 畢竟江哲在娛樂圈的地位到底擺在那,誰也不敢保證他只是說說而已。 有人猜測他是對互聯網資本的滲透不滿,準備出手反擊; 也有人懷疑他是得到了什么小道消息,甚至完全就是上面的授意,從而準備狙擊那些干涉影視圈的互聯網公司。 還真別說,當這條謠言傳出之后不少人都信以為真。 雖然這消息聽起來有點離譜,可從江哲過往的經歷來看也不是不可能。 ----------------- “嘖~這還真不好說!” 光纖傳媒總部,董事長辦公室內。 只見負責光線日常運營的副總裁李小萍有些無奈道: “圈內就這樣,有時候越是荒唐的消息就越有可能是真的?!?/br> 如果換做是別人,李小萍或許還能找人探聽一二,但江哲就算了。 有“馬探長”在江哲的隱私簡直就跟上了鎖一樣,外人別想打聽到什么。 也正是因為這一點,業內不少影視公司高管暗地里都吐槽老馬是“馬廠公”。 意思就是指他就像東廠太監一樣,干的都是見不得人的勾當。 當然,他們這話其實也沒說錯。 如果不是因為老馬手段高明,江哲也不會至今為止都沒有被拍到什么私密照片。 即便江哲在網上緋聞無數,但終究也只是文字而已,從來沒有什么實質性的證據。 而見李小萍這么一說,王常田亦是忍不住微微頷首。 “這家伙最會拍上面馬屁,這點確實不得不防!” 不過嘴上嘲諷江哲溜須拍馬,但王常田眼中的羨慕卻是難以遮掩。 他也可以愛國呀,這不是能力有限么! 故此在沉吟片刻之后,王常田還是眉頭微皺道: “還是防一手吧,那群搞互聯網的也確實有點太囂張了!” 和王家兄弟不同,王常田一直都對那群跨界的互聯網資本抱有警惕之心。 畢竟從以往的案例來看,這群互聯網公司一旦跨界幾乎都是野蠻人做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