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節
書迷正在閱讀:今晚天黑再見面、大理寺斷案實錄、從大夏開始:開國之君陸續降臨、從嬴政開始:歷代皇帝陸續降臨、重生中獎前,目標,桃李滿天下!、開局躺平,截胡五星女帝老婆、重生09:合成系男神、黑化強制愛短篇集、多云轉晴、春帳暖(骨科,親兄妹)
此言一出,一種強烈的掌聲頓時在片場轟然響起。 見此情形,江哲卻只是隨意一笑,輕輕擺了擺手。 “行了,別拍馬屁了,趕緊準備下一場吧!” 別看他現在一臉淡定,但實際上剛才表演的時候江哲差點把屎都憋出來了。 畢竟憋氣、用力、再加上肌rou控制、青筋暴起這一套下來,除了能讓人滿頭大汗之外,同樣也能促進腸道蠕動的! 嗯~成人紙尿褲的設計再加一分! …… 且不說江哲如何在為道具組的設計暗自叫絕。 在劇組準備的間隙,李曉冉在對著那塊假腹肌好奇的戳了好幾下之后,方才有些疑惑的指著上面的“訂書針”問道: “這么拍合理嗎?這么縫不怕得破傷風嗎?” 作為一部硬科幻電影,合理性確實是劇組最看重的問題。 但這次江哲聽了卻一點都不擔心,反而哈哈一笑。 “放心吧,有中科院院士背書,就算觀眾覺得不合理也得憋著!” 其實江哲也是經過航天局科學家的普及才知道,原來這種快速縫合技術早就有了。 剛才江哲使用的那個和“訂書機”很像的玩意兒,學名其實叫做“醫用皮膚縫合器”,在臨床使用已經有幾十年的歷史了,其原理就是用特殊的金屬“訂書針”把傷口兩側的皮膚對合到一起。 并且這種皮膚縫合器并不只是特殊工種才會使用,因為這種方式比傳統手工縫合快上兩到三倍的原因,一般在大型手術傷口或是有大量手術需要在短時間內處理的情況下,這種機械縫合就會被常常用到。 最絕的是,即便是沒有太多醫學基礎的人簡單培訓一下后也可以單手cao作。 所以皮膚縫合器也適合于野外救援、自然災害、戰場等特殊場合。 當然,當做家用醫療器械也可以,不過很少有人會這么做就是了。 …… 開機第一天,在忙活七八個小時后江哲便收工了。 雖然攝影棚內拍攝不用擔心外界光線問題,但江哲還是沒有繼續壓榨劇組眾人。 因為電影拍攝是一個精細活,尤其是《火星救援》這種體系嚴密的科幻片。 一旦工作人員因為精力不足而分心,那么輕則浪費重拍,嚴重的話說不定要出事故。 所以這次從開機那一刻開始,江哲就準備嚴格按照統籌計劃表來拍攝。 在他看來,探索出一種合適的工業電影制作模式與拍攝這部電影一樣重要。 …… 花開兩朵,各表一枝。 正當江哲在花果山基地沒日沒夜的忙活時,一個身材圓潤的中年眼鏡男則站在文化園門口來回徘徊著。 不過在猶豫了片刻之后,他終究還是走了進去,并且成功見到了老馬。 說來也搞笑,老馬之所以愿意見他不是為了別的,完全就是因為電影名字有意思。 “《西游記之大圣歸來》?” 當看見這個名稱時,老馬當即就忍不住笑出聲來。 嘿~這不是巧了嘛! 公司剛搬到花果山文化園就遇上了這個項目,這是天意??! 虧他先前還想著要不要在園區里立一桿“齊天大圣”的杏黃大旗呢,現在看來是他狹隘了,畢竟杏黃大旗哪有這部《大圣歸來》有象征意義的呢! 于是老馬在簡單看了一遍之后甚至不等導演田小鵬開口,便拉著他找上了江哲。 如此舉動,反倒是讓田小鵬有些惶恐了。 話說導演田小鵬也不是什么圈內新人,他本身和央視等各大電視臺就有過合作,甚至還擔任了2011年京城電視臺動畫春晚的執行導演。論圈內的人脈其實也不差。 但即便如此,當2007年他開始籌備《大圣歸來》的時候也依舊步履維艱。 雖然靠著以往人脈拉到了最開始的投資,但化緣來的錢也只夠起步的。 常常做著做著就沒錢了,于是身為導演的田小鵬就不得不繼續出去找錢。 如果找不到錢,他就繼續接活掙錢來勉強維持團隊不散。 但即便如此,眼下《大圣歸來》這個項目也依舊不可避免的陷入了夭折的危機。 田小鵬這回也是被江哲收購四家特效公司重組“天工異彩”的大手筆給影響了,所以才找上門來碰碰運氣。 不過田小鵬沒有想到的是這趟竟然這么順利,順利到……他都有些不敢相信了。 直到踏出花果山文化園的大門,田小鵬也依舊有些恍惚。 “就圖一個好兆頭?這也太草率了吧!” 沉默良久之后,田小鵬忽然有些哭笑不得,要知道這可是五千萬,不是五千塊??! 不得不說,娛樂圈的人實在是太極端了,小氣的過分小氣,大方的又過分大方。 想到這里,田小鵬不由感慨的搖了搖頭,果然,還是動漫世界最完美! 不過話雖然是這么說,但是終于解決投資問題的喜悅還是讓他滿臉興奮。 而在原定蹦跶了幾下之后,這位圓潤的胖導演便立刻迫不及待的回到工作室,倒不是急著開工,而是老馬讓他帶著團隊搬入花果山文化園。 畢竟《大圣歸來》自然是要回花果山的,否則那還能叫齊天大圣嘛! 當然,調侃歸調侃,隨著田小鵬團隊在花果山文化園落戶之后,《大圣歸來》的制作也開始進入了快車道。在碰到了某些視效問題時,田小鵬甚至可以直接去“天工異彩”借人,因為動漫、特效、游戲、本質上其實并沒有太大區別。 就這樣,江哲還沒有特意做什么,資源整合的優勢就開始初步顯現…… 第323章 種花家【1/2】 “按照以前國外的說法,一旦你在某個地方種了莊稼,那么那個地方就是你的殖民地!所以~我殖民了火星!” “哈哈哈~我應該是第一個火星人,阿姆斯特朗弱爆了!” 攝影棚內,只見身穿作訓服的江哲兩個鼻孔都塞著棉花球。 一邊攪拌著屎與火星土壤的混合物,一邊嘚瑟的對著一個dv機自說自話道。 那副逗比的樣子,簡直不像是一個身陷絕境的人! 見此情形,監視器后的寧皓當即滿意喊“咔”。 然而當江哲走過來看了一遍回放之后,卻眉頭緊皺的搖了搖頭。 “不行,再來一條!” 按照江哲的理解,此刻男主角馬伯遠在雖然已經和地球聯系上了,但卻并沒有改變他如今孤身一人流落火星的事實。 所以除了食物資源短缺之外,孤獨也是他面臨的另一大危機。 畢竟這可不是魯濱遜流落荒島那么簡單。 荒島再怎么荒蕪,魯濱遜也知道自己身處地球,甚至還能看見船只經過。 雖然僅僅只保有一絲希望,但這種心理上的慰藉意義卻是巨大的。 可男主角馬伯遠此刻距離地球足足有2.25億公里,與世隔絕都無法形容他的孤單。 因而在這種情況下,dv機的存在其實就相當于魯濱遜的野人“星期五”。 但同時這種樂觀也是男主刻意維持的,所以馬伯遠的精神狀態又不能太正常。 故此這里面的尺度如何把握,就需要江哲自己一點點調整了。 不能太樂觀,否則會沒心沒肺,看起來像個大傻子。 但也不能太刻意,因為這樣會人讓觀眾出戲。 所以最好的尺度,就是讓觀眾知道男主角是在盡量讓自己變得樂觀。 雖然這樣有點繞,但表達出的效果卻會比單純的一種情緒來的更好! 畢竟人性嘛,復雜才是本質! 而且即便觀眾知道男主角在苦中作樂也不會鄙視他,反而只會更同情。 從這個角度來說,江哲也算是自己難為自己。 寧皓見狀也無話可說,只能看著江哲好似自虐一般ng了十幾條才過。 不過話又說回來,導演可以不會演戲,但必須懂表演。 至少想要成為大導演的必須精通表演,否則再如何努力上限也就那樣了。 這便是為什么全世界的大導演們幾乎都很會指導演員表演的原因。 …… 而在結束了“大棚種土豆”的戲份之后,看著基地里的那一批土豆苗,寧皓忽然忍不住撓頭道: “農家肥好像是要發酵之后才能施肥的吧?” “直接就這么攪拌混合的種下去,土豆苗不會燒死嗎?” 江哲聞言頓時也有些無奈: “沒辦法,電影篇幅有限,種植過程只能簡略拍一下了?!?/br> 對了,在電影拍攝之前,江哲其實就已經安排工作人員在同樣的大棚里種土豆了。 因為土豆成熟周期最快的品種也要60天,而《火星救援》的拍攝周期卻不是順拍,自然不可能真的從頭開始種,然后到特定的日子來拍。 當然,翻地、播種、施肥、澆水這些都是江哲自己親手干的。 至于其他階段的土豆苗,基本上都是直接去其他大棚內現場取景。 作為將耕種刻進基因里面的民族,種花家自然是知道怎么種土豆的。 無論是漚肥也好,選種也罷,江哲就算沒干過也聽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