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
書迷正在閱讀:逃出緬北、娛樂圈的吃瓜影帝、今晚天黑再見面、大理寺斷案實錄、從大夏開始:開國之君陸續降臨、從嬴政開始:歷代皇帝陸續降臨、重生中獎前,目標,桃李滿天下!、開局躺平,截胡五星女帝老婆、重生09:合成系男神、黑化強制愛短篇集
趙樸真道:“太史公此言,乃是為作史書作范,春秋筆法,微言大義,以為天下儀表??鬃右簧?,從‘郁郁乎文哉,吾從周’到‘久矣,吾不復夢見周公’,再到‘如有用我者,吾其為東周乎?’禮樂崩壞,于是他于史書中褒貶天子,反而是要成就‘王道’,復興周禮,振興教化,成就他心目中的‘東周’,存亡國,繼絕世,補敝起廢,王道之大者也,因此恰恰相反,孔子并非不尊天子,‘吾道一以從之’,他是最希望為一位和周天子一般賢明的天子效勞的?!?/br> 謝秋閑看她娓娓而談,并沒有被她問住,反而引經據典,信手拈來,微微啞然,一時竟不知如何接下去,卡了一會兒才蒼白無力地繼續問:“那究竟如何才算得上是明君呢?!?/br> 趙樸真微微一笑:“從史書上看,承天命于宇廈將傾,一統天下,勵精圖治的君主,即為明君,而從百姓的眼里來看,則‘明君制民之產,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樂歲終身飽,兇年免于死亡?!?/br> 謝秋閑也想不出什么繼續考問,正躊躇著。卻有個相貌平平的女學生站了起來,問道:“娘娘,學生楊穗,出身貧寒,舉家供我來女學讀書,乃是因為家里無子,希望我能給家里闖一條路子。然而如今天下破敗,莫要說女子科舉,便是男子科舉,也是名存實亡。寒門根本也不可能從科舉晉身,平民老百姓根本沒辦法承擔孩子讀書的費用,也沒有人能教孩子認字。旁的不說,只說今年新皇登基,開了恩科,中舉的幾乎仍然都是世家高門子弟,昨天是崔家盧家,明天是王家謝家,來來去去不過都是五姓世家。一朝天子換上一朝的臣子,從來都沒有我們平民百姓什么事,更不必說女科了?!?/br> 楊穗胸口起伏著,臉上發紅:“開了女科又如何?只看這嫏嬛女學,數百名女學生里,有幾名是能詩能文,能參加科舉的?從前以為自己尚有幾分聰慧,然而這些日子在女學讀書,見得越多,才發現自己的學識淺薄。再怎么努力,也追不上世族出身的才女們。世族子弟,從一出生就在書香中熏陶,耳濡目染的都是詩書經典,叔伯兄弟,母姨姑奶,人人都能詩能文,衣食無憂,從來不會為寫字的紙發愁,至少我從前是不知道,世族們用的紙,就能耗費平民之間一年的嚼裹!一個硯臺,就能價比千金。螢火孰與皓月爭輝?寒門草民,根本不可能有一朝躍入龍門的機會!既然怎么努力,最后結局還是一樣,反而還不如不識字的好,無知無覺,嫁人生子,不知道這么多,反而更覺得幸福一些!” 楊穗眼圈已經紅了,她出身貧寒,卻沒有選擇醫女、算數這些相對出路較好的大多數貧寒女子會學習的科目,而反而選擇了典籍科,顯然是心存大志,然而卻被現實生活處處打擊,無論如何努力,也比不上別人一出娘胎就開始識字背書的強,小考月考,次次落在最后,已經失去了斗志,這些話已經壓在心里許久,卻無處傾吐,今日得了機會,卻也一吐衷腸。 趙樸真一雙明凈的目光安撫而鼓勵地看著她,讓她躁動的心寧靜了許多,趙樸真微微一笑:“螢火孰與皓月爭輝?可是,‘月本無光,猶銀丸,日耀之乃光耳?!┰轮?,乃是借的日光,螢火之光,雖然微小,卻是自己放出來的?!?/br> 堂上一靜,沒想到她居然先從楊穗這洋洋灑灑一大篇中的這一句不起眼的話開始,趙樸真嘆息道:“你只看到了皓月之光明亮,卻未想到螢火之光從無到有的珍貴,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你覺得你現在的努力離目標太遙遠,你才讀了幾年書?一年?兩年?比不過旁人讀了十幾年的書不是很正常嗎?但是你若是再爭分奪秒讀上十年書呢?還比不上別人?那么你的兒女呢?你的孫兒呢?你想要他們無知無覺地生,渾渾噩噩地活,稀里糊涂地死,還是要明明白白,無怨無悔的一生?” 楊穗眼睛仿佛燃起了光亮,趙樸真道:“太祖開科舉,也不過百余年,如今朝廷已有了不少寒門出身的官員,老百姓們也開始有了讀好書可以振興門楣,可以不為人欺侮這樣的觀念,這一切都是漸漸行來,而如今戰亂方息,百姓們窮困潦倒,休養生息,能讀書的的確是少數,人才凋零也是必然,然而再過百年后,相信又是別一番舉止,而在座的諸位,極有可能就是名滿天下、流傳后世的女舉子、女官員、女先生。受光于庭戶見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列位將來究竟有何作為,就還是看今日這一點螢火,薪盡火傳,代代傳承?!?/br> 女學生們都沒有再說話,楊穗躬身行禮,趙樸真點了點頭讓她坐下,又環顧了一輪周圍,終于有人大著膽子細聲細氣地問:“娘娘,貴妃娘娘還會來上課嗎?” 趙樸真向她點了點頭:“會的?!彼彩悄欠N知難而上的人啊。 窗外鐘聲響起,下課時間到了,趙樸真回到講堂上,看列位女學生起了身,躬身送先生,遲疑了一會兒,又說話道:“我當初習書學字,卻是從真正喜歡這二字上來,列位來女學讀書,應該還記得自己一開始學會認字,剛剛學會看書,過去未來、天下海外倏然展現于眼前,不出家門而知天下事的那種喜悅,以及之后孜孜不倦的好奇心,讓我們對上學,認識更多的字,看更多的書有了更強烈的欲望,我以為保持這樣的初心,才不會在枯燥漫長的學習過程中泯滅了熱情,在不斷遇到挫折之時還能堅持下去?!?/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