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書迷正在閱讀:逃出緬北、娛樂圈的吃瓜影帝、今晚天黑再見面、大理寺斷案實錄、從大夏開始:開國之君陸續降臨、從嬴政開始:歷代皇帝陸續降臨、重生中獎前,目標,桃李滿天下!、開局躺平,截胡五星女帝老婆、重生09:合成系男神、黑化強制愛短篇集
宋霑到了王帳的時候,里頭議事剛散了,帳內的將領正興高采烈地出來,一個老將認得他的,紅光滿面拍著他的肩膀大聲道:“能說動應欽出兵,先生真大功一件!運籌帷幄,決勝千里??!我今兒算知道了!” 其他將領都笑著對他拱手為禮,與之前那種對王爺帶來的謀士不冷不熱的態度大相徑庭,只有最后出來的高靈鈞,看到他悄悄拉了拉他衣袖,低聲道:“先生可要勸勸王爺,愛惜身子些……如今有范陽那邊出兵,咱們這邊也歇歇氣兒,王爺如今實在太……拼了些,雖說為將者要身先士卒,方能讓下邊人心服,可也不能這般不管不顧地發狠啊,不僅戰場上拼,下來也是不停歇地安排籌劃,參詳軍情,幾日下來合眼的沒幾個時辰,太不顧惜身子了,若真有個萬一,咱們這可不都白來了,先生千萬勸一勸?!?/br> 高靈鈞是秦王的心腹侍衛,自然是一心都向著秦王的,宋霑聽他這般說話,心一沉,走了進去,帳內人已走光了,只有李知珉坐在上頭,微微側著身子,看著面前幾上的一局棋,十分入神,文桐看他進來,引他入座,倒茶,李知珉卻連眼皮都沒抬,只是將手里的黑棋子在指尖翻轉著。 宋霑看了下棋面,有些看不明白,心里又惦記著趙樸真,上前行禮道:“王爺,趙尚宮……” 李知珉伸手止住了他的話,仍然沒有看他,只是凝視著棋盤許久,忽然開口道:“能用的棋子太少了?!?/br> 他一開口,聲音嘶啞,宋霑嚇了一跳:“王爺嗓子怎么了?” 李知珉將手中棋子投入棋盒里,轉頭看他,宋霑更吃了一驚,只見李知珉眼里全是血絲,嘴唇干裂,面也沒好好修過,十分憔悴,他想起高靈鈞的話,忙上前道:“王爺,您是千金之體,坐不垂堂,還請多多保重身子,如今范陽節度使又已出兵牽制突厥,王爺可以松一口氣了,還是且歇歇才是?!?/br> 李知珉接過文桐捧上來的茶,淺淺抿了一口,又看了眼宋霑:“趙樸真沒有回來?”此一行,他根本不抱希望,想著最多只是能說動應欽出動個幾千兵力應應卯,聊勝于無,也能解解燃眉之急,可是,他們竟然做成了。不是表面上的出兵援助,而是實實在在的應欽、應無咎等范陽軍主力,出兵攻打突厥所占的城,以自身的兵力來消耗牽制突厥,留給朝廷大軍最好的機會。 事有反常即為妖。 他們究竟許了什么東西給一方真正的霸主? 宋霑道:“應夫人頗為喜愛她,留她在府中住著,說是陪伴幾日,并為她說動了應節度使,出兵牽制突厥,我們此行,算是不辱使命?!?/br> 李知珉久久不語,臉上的表情森冷陰郁,許久以后才低聲道:“太弱了?!?/br> 太弱了?是應家太弱?是趙樸真太弱?宋霑忖度著他這句話的意思,沒有接話。 李知珉低低道:“實在太弱了,所以每要獲得什么東西,付出的代價對弱者來說,都太大?!睅劝档煤?,只有一線陽光從帳頂射入,照得秦王臉上明明暗暗,臉色里隱藏了太多的隱忍和不甘。 宋霑一旁看著暗自心驚,忽然驚覺,這位王爺,再怎么運籌帷幄,老謀深算,他也仍然還是個沒有什么資本的閑王而已——能用的棋子實在太少了,他能給出的條件也實在太少了,因此就連一個侍女,也要盡力而為。他心里微微惻然,安慰李知珉:“我看應夫人是頗為喜歡她,且也說了,絕不會逼她嫁人的,應無咎等一眾義子,都出征在外,想來,應夫人也不是那等莽撞之人,我也留了一隊親兵在那邊給她使喚?!?/br> 李知珉仍然沉默著許久,才道:“她那么機靈,想必能自保?!钡?,節度使夫人,憑什么會喜歡一個王爺身邊的侍婢?憑什么會因為一個侍婢,就要這么大的犧牲? 說不通,越說不通,越說明所謀甚大。 一個侍婢,甚至可能只是一個添頭。 一個小小的順便……比如自己的義子,納個王爺身邊的侍婢為妾,看在出兵牽制突厥的份上,這么小的要求,總不好不答應。 他們早已處于下風。 可是他現在只能贏。 否則,大概那丫頭,連當妾的資格都不會有。 應夫人眼睛里含了笑容,似乎非常意外她這么快便找回了自己的思路,隔著幾案,在趙樸真對面坐下,伸出一只柔軟而纖細的玉手示意:“尚宮是嗎?請坐下,我聽下邊人說,你是來拜訪犬子的?” 趙樸真哪里敢說自己當初曾經騙了應無咎去劫了東陽公主的貨,只是硬著頭皮道:“我聽說應大人十分倚重應大公子,因此想請他勸說應大人?!?/br> 應夫人眼里全是笑意:“你不是拒了和他的親事嗎?如何倒敢來找他說話?” 應夫人竟然知道!趙樸真一張臉漲的通紅,羞窘無地,低聲道:“此乃國家大事,與兒女小事無關,應將軍胸懷磊落,必是不會和我計較?!?/br> 應夫人看小姑娘一張臉幾乎紅得要滴血了,善意地不再提這事,親手替她倒了一杯茶放在她跟前,笑道:“小娘子果然胸懷天下,但是你沒有聽說過,應家的養子們,個個對義父是言聽計從,不敢違逆嗎?找犬子說服外子,那是說不通的?!?/br> 趙樸真道:“總要試一試……外邊如今國土流失,生靈涂炭,應大人怎能為一己私利,忍看山河破碎凋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