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7節
書迷正在閱讀:以身飼龍、逃出緬北、娛樂圈的吃瓜影帝、今晚天黑再見面、大理寺斷案實錄、從大夏開始:開國之君陸續降臨、從嬴政開始:歷代皇帝陸續降臨、重生中獎前,目標,桃李滿天下!、開局躺平,截胡五星女帝老婆、重生09:合成系男神
第782章 做人難 宛若有一頭看不到的巨獸,把剛剛還如山呼海嘯一般的慟哭聲吞噬得無影無蹤。 軟椅上的毛元玖手指微微顫抖。 他已是知天命的年紀,但是身子骨一向硬朗,昨晚被周彤氣得不輕,可是真正受傷的也只有脖子上的那一處刀傷,雖說全身骨頭被摔得生疼,卻也不至于連上朝的力氣都沒有。 他這病,一半是裝的。 昨晚,周彤從懷里掏出一個小布包交給了蕭祎,蕭祎看都不看就揣到懷里,之后便提議安排治喪事宜,絕口不提宣讀遺詔的事。 當時在場的,除了周彤以外,全都是朝廷重臣,宗室、勛貴和內閣全都占了,按理說,當時就應該宣讀遺詔。宗人令的眼睛都要冒出火來,蕭祎卻還是岔開了話題。 為什么呢? 那就只有一個答案! 遺詔根本不在周彤身上,她交給蕭祎的遺詔是假的! 做為楊家的女婿,雖然不知詳情,可是他多多少少也是知道有這么一份遺詔的,若是沒有遺詔,當年的沈家為何會被滅了九族?但對于遺詔的內容他卻是不知道的。 倒也并非是楊家信不過他,而是那份遺詔對于楊家而言,也是口口相傳,除去太皇太后,楊家原先也只有四個人知曉,楊鋒、楊敏、楊錦程和楊蘭舒。楊敏死后,便只有三個人,后來楊鋒和楊錦程也不在了,這世上還知道那份遺詔上寫了什么的,就只有一個消失于人世間的楊蘭舒。 當然,在毛元玖看來,楊蘭舒早就死了,死在大相國寺之變后的不久。 他以為隨著楊家的滅亡,所謂太祖遺詔便再也不復存在。楊家找了那么多年,如果存世早就找到了。 因此,直到剛剛宗人令如喪考妣般宣讀完大行皇帝的死訊,毛元玖還是這樣認為,周彤交給蕭祎的遺詔是假的! 他在等待反擊。 只要蕭祎把大行皇帝的死歸咎到毛大公子身上,他便立刻用假遺詔的事反擊。 可是現在,毛元玖眼睜睜看到那個名叫連兒的內侍,在四名飛魚衛的護送下,手捧黃卷走進大殿。 蕭祎撩衣跪倒,在滿殿愕然中,對著黃卷行了三跪九叩大禮,珍而重之接過黃卷,緩緩走到御座之下。 “太祖遺詔在此,文武百官接旨!” 滿朝文武齊刷刷跪倒,毛元玖僵坐在軟椅上,蕭祎望向他,目光如刀。 兩名下屬反應過來,連忙便毛元玖從軟椅上攙下來,或許是昨晚摔得太重,也或許是在軟椅上坐得太久,毛元玖站立不穩,整個人趴倒在金磚上。 “朕膺天命二十有八年,憂危積心,日勤不怠,務有益于民。今得萬物自然之理,其奚哀念之有?皇太孫聰慧仁孝,宜登大位。內外文臣輔僚同心輔政,以安吾民。然為君之道,在知人,在安民,朕嘗論之詳矣?;侍珜O繼位是以正統,然其他日帝崩而子幼,則其長子封王,離京就藩。由朕之皇四子秦王桓承繼大統?;仕淖尤似焚F重,文武兼備,就藩經年,令胡虜聞風喪膽,保一方百姓安居樂業,必能克承大統。著繼皇太子之后登基、即皇帝位。朕于乾清宮病榻之上,特召內閣首輔、華蓋殿大學士沈毅,親降朱筆諭旨。此詔亦交由沈淵管存……” 滿朝皆驚,卻無一人開口,俱都屏住呼吸,聽著蕭祎繼續讀下去:“沈氏一族護詔之功,可入青史,沈氏之女可當后位,輔帝教子,母儀天下……” 直到蕭祎把整篇遺詔念完,朝堂之上依然鴉雀無聲。 太祖皇帝這是算準了皇太孫膝下無子?不,太祖皇帝說的是帝崩而子幼,當皇帝的都是早早就開枝散葉了,又哪里來的帝崩子幼,除非是太祖皇帝算準了皇太孫會早亡! 哪有當祖父的會咒孫子早死的? 不,這位當年的皇太孫,后來的崇文皇帝還真是早死了,而且死過兩回了。 如果不是蕭長敦把他找回來,上一回崇文皇帝或許就真的死了,過了這兩三年,早就死得透透的了。 那么,太祖皇帝算準了的,并不是皇太孫膝下無子,也不是皇太孫會早亡,而是他老人家算準了皇太孫在楊家手里活不長,他算準了的是楊家! 所以太祖皇帝才擔心帝崩而子幼,這不就是說的三年前的小皇帝嗎? 無論那個小皇帝是否真的龍種,可是楊家卻是的的確確把小皇帝抓在手心里了,一個連話還不會說的小娃娃,楊家想把他養成圓的就是圓的,想把他養成扁的就是扁的,可比崇文帝更好掌控。 今日能上朝的,哪個都不糊涂,即使糊涂的,這會兒也不敢糊涂。 除非…… “假的,這遺詔是假的!”趴在地上的毛元玖拼命抬起上半身,聲嘶力竭。 宗人令還在想著一會兒回到府里,要不要先派兩個兒子悄悄出城,搶在所有人前面去接秦王,唉,可惜周錚死了,他有個孫兒與周錚年紀相仿,或許能玩到一處……聽到毛元玖的聲音,他立刻緩過神來,大聲斥道:“毛首輔不可胡說,上朝之前,蕭世子便將這份遺詔交由老夫看過,不僅是老夫,還有張閣老、李閣老,安昌侯也是親眼所見,遺詔真實,無可置疑?!?/br> 說完,宗人令又看向跪著的張閣老和李閣老,以及另外兩位閣老,道:“幾位閣老大人,老夫所說可有誤?” 張閣老連忙說道:“宗人令德高望重,所言句句屬實,句句屬實?!?/br> 如果沒有昨晚發生的那些事,那個不知道從哪里跳出來的周彤,張閣老還會毫不懷疑地認為自己也會是那“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丞相。 可是那個叫周彤的壞丫頭打破了他對自己的美好期許,他嚇死了,真的,他雖然表現得比李閣老要堅強,但是內心深處,他是一個嚇壞了的可憐人。 唉,大行皇帝國喪期間,他是不能乞骸骨的,可是等到他能乞骸骨的時候,秦王是不是就要登基了? 如果那個時候他再乞骸骨,那豈不是不給新帝面子? 做人難,做當官的人更難! 第783章 大殿 “張琦,汝乃榜眼出身,飽學之士,掌管禮部數載,宗人令,汝為皇親,掌管宗人府,為宗室中之長者,還有爾等,都是當朝閣老,六部堂官,你們讀的圣賢書呢,這樣一篇所謂的遺詔,你們就信以為真?即使這是真的,那么太祖在遺詔中所言,此詔由沈毅保管,沈毅雖亡,可是這份遺詔也應在沈氏后人手中,又為何會出現在此處?此其一。眾所周知,沈氏滿門抄斬,遺詔之中太祖屬意沈氏之女為后,若沈毅手中藏有遺詔,為何在定罪之時沒有拿出來保命?此其二。此遺詔疑點重重,僅是這兩項,就足能證明,此乃偽詔!定國公世子蕭祎,假冒先帝詔書,其罪當誅,蕭氏滿門,當誅九族!” 毛元玖病容全無,雖然說話用力,脖子上的傷口又疼起來了,可是他全不在乎。 今日之朝堂,不是東風壓倒西風,就是西風壓倒東風。 一旦讓蕭祎占了上風,那么他們毛家,就要卷進這弒君大禍之中。 大相國寺之變時,毛家尚有后路,舍掉毛貴妃,仍可保毛家一族平安。 可是現在,即使舍掉毛大公子,毛家也難逃干系。 畢竟,毛貴妃是出嫁之女,她做的那些事,毛家并沒有真正參與,毛家殺了她,那是大義滅親,不殺她,毛家也不會是死罪,頂多就是斷了前程,流放三千里。 可是這一次,卷進來的是毛大公子,毛大公子雖然好穿女裝,可畢竟還是個男人,不但是男人,而且還是頂門立戶的宗子。 這一劫,毛家躲不過了,只能拼了老命,壓倒蕭家,把這所謂的遺詔踩到腳下! 毛元玖話音方落,他的一干屬下和門生馬上附和,剛剛還落針可聞的朝堂上,立刻就喧囂起來。 “首輔大人所說極是,下官附議!” “此詔為偽,定國公府膽大包天,其罪當誅!” …… 蕭祎緊閉雙唇,看向李冠中。 李冠中瞪他一眼,什么事啊,出風頭是你們蕭家,收拾爛攤子的卻是我? 他干咳一聲,大聲道:“何人大膽,咆哮朝堂?這里是金鑾殿,諸位大人,是忘了嗎?” 李冠中的聲音冰冷中透著威嚴,他是飛魚衛指揮使,只要他一聲令下,立刻便會有數不清的飛魚衛涌上來……治不治罪倒在其次,先關進詔獄住上幾天再說。 飛魚衛是惡鬼,詔獄是閻王殿,正常人誰會得罪飛魚衛,尤其面前這位,還是飛魚衛指揮使,京城里出了名的??烁笔值睦罟谥?。 不信,你數一數,自從李冠中做了飛魚衛指揮使,但凡是做過飛魚衛副使的,有活著的嗎?連一個病死的都沒有,全部都是死于非命! 現在飛魚衛沒有副使了,李冠中無人可克,會不會看上他們? 大殿之上重又恢復寂靜,死一般的靜。 李冠中清清嗓子,聲音更加洪亮:“昨夜皇帝大行之時,本侯隨侍左右。飛魚衛連夜抓捕,終不負皇命,共抓捕弒君人犯二人,尚有在逃人犯多人,其中毛首輔之長公子便在在逃人犯之中,飛魚衛只負責抓捕,待到全部人犯歸案,會交由刑部及大理寺、監察院審理處置?!?/br> 原本跟在毛元玖身邊的幾人下意識地把身子挪了挪,他們也不是聾子,毛大公子與大行皇帝之間的那點子事,他們早有耳聞。 誰知道這對君臣,不、兄弟,不、姐妹之間,發生了什么不為人知之事呢? “胡言亂語,信口雌黃!”毛元玖大聲斥責。 李冠中還是那一副冷漠到刻板的聲音,他道:“飛魚衛雖然只管抓人,但是飛魚衛所抓之人俱都證劇確鑿。本侯會命人將各項證據與人犯一起交由三司處置。毛首輔若有冤屈,只管到大理寺前擊鼓冤,那里本侯管不著?!?/br> “你……”毛元玖指著李冠中,氣得胡子不停抖動。 這個李冠中一向不是好東西,正事從來不管,這個時候反而跳出來,一改往日jian佞小人的嘴臉,裝成一副公事公辦鐵面無私的青天模樣,你配嗎? 李冠中瞄他一眼,繼續說道:“方才毛首輔所言極是,此詔書確實應為沈氏后人保管。無奈眾所周知,沈氏一門滿門抄斬,連坐九族,蒼天有眼,太祖保佑,當日有沈家婦人懷揣遺詔逃出生天,怎奈她只是一介女流,纖纖弱質,生死兩難,更無力將遺詔呈獻朝廷,只得隱居山野,郁郁而終。此婦善德,在世時曾收養一幼女,之后此女認祖歸宗,乃為我大周皇室血脈,燕王遺珠,燕北郡王胞姐,此事已經燕北王府確認無疑。沈婦臨終之時,將此遺詔交由養女周彤保管,直至昨晚,周彤又將此詔書交于定國公世子蕭祎。此事有本侯與宗人令,以及內閣諸位閣老親眼見證?!?/br> 說到這里,李冠中頓了頓,不懷好意地看向毛元玖,道:“毛首輔,當時你也在場,而且就屬你與周姑娘離得最近,對了,周姑娘誤以為首輔大人與令郎是一伙的,抓捕你時誤傷了你的脖頸,還是用的本侯的繡春刀,毛首輔,這件事上太醫院也可證明,對吧?” 毛元玖咬牙切齒,原本陪在他身邊,現在與他保持一定距離的幾位屬下和門生,不約而同,全都聽到他咬牙的格格聲。 這是真的? 他們也看向毛元玖。 不僅是他們,毛元玖感受到來自四面八方的目光,這些往日敬仰的目光,此時都變成了質疑和嘲笑。 他忽然仰天大笑:“哈哈哈,你們這些無恥小人,大行皇帝尸骨未寒,你們就想要改了這朝堂,污蔑本官,顛倒黑白。你們,還有你們這些人,你們以為扳倒了本官,你們就能恭迎新主,高枕無憂了?笑話,危巢之下豈有完卵?老夫死了,你們也活不了!” 說完,毛元玖朝著一根柱子撞了過去! 李冠中嚇得閉上了眼睛,他最看不得這場面了,撞柱子什么的,文官們,你們不能換個方式,來個痛快有效的? 第784章 出宮 也不怪李冠中腹誹,實在是因為這撞柱子的戲碼屢見不鮮了。 文臣們若是沒有撞過幾回柱子,如何證明他們是忠臣?所以每年若是沒有幾位撞柱子的大人,或許就連柱子也會認為大齊朝廷沒人了呢。 這撞柱子是有技巧的,比如大臣們在撞柱子之前一定要先來一番慷慨陳辭,然后對著他選好的柱子運氣,這根柱子離得不能太近,太近的話,要攔的人還沒有奔過去,你就撞上了,傷得一定很重。 可也不能離得太遠,太遠的柱子和太近的柱子是一個道理,那就是撞柱子的人和過去阻攔的人賽跑的過程,這成何體統? 所以這根柱子一定要不遠不近,柱子旁邊要有人,比如毛元玖選的這根就很好,兩名手持拂塵的內侍就站在柱子旁邊。 毛元玖沖過去的時候,按理說他的門生們也已經做好準備,會搶在前面攔下他,然后說上一通毛首輔忠肝赤膽、光風霽月之類的話,接著其他的重臣也說上一句,只要讓毛元玖找到梯子下臺階,這件事也就圓滿了。 可是這一次,或許是剛剛李冠中說的那番話太過可怕,原本聚攏在毛元玖身邊的那些人,竟然沒有一個人沖上去阻攔的。 于是毛元玖暢通無阻順順利利沖到了柱子前面,卻硬生生止住了腳步,因為他看到原本站在柱子旁邊的兩名內侍,竟然全都閃開了,站得遠遠的,滿懷期待地看著他,就像上元節等著看煙火時一樣。 李冠中一向是個好脾氣的,見毛元玖站著不動了,他忙道:“來人,扶毛首輔去我那里歇歇,毛首輔原本就病著呢?!?/br> 他那里? 他又不是宮里的太監,他在宮里有屋子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