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0節
書迷正在閱讀:以身飼龍、逃出緬北、娛樂圈的吃瓜影帝、今晚天黑再見面、大理寺斷案實錄、從大夏開始:開國之君陸續降臨、從嬴政開始:歷代皇帝陸續降臨、重生中獎前,目標,桃李滿天下!、開局躺平,截胡五星女帝老婆、重生09:合成系男神
蕭祎也吃了一驚,尤其是在李冠中派來的人對他說了那句話之后。 “你們蕭家沒過門的媳婦也在宮里?!?/br> 他們蕭家沒過門的媳婦有兩個,一個是周彤,一個是宜寧郡主。 而能在宮里的,只能是周彤。 這件事上,蕭祎和李冠中不謀而合。 他們兩個一致認為,那個樂伎只是幌子,周彤才是行刺皇帝的真正殺手! 此時此刻,正站在乾清宮外面看熱鬧的周彤打死也不會想到,崇文帝已經被她給殺了! 如果她知道,這時一定會飛奔進乾清宮,在崇文帝身上戳幾刀,黑鍋不能白背,怎么也要多捅幾刀。 因此,蕭祎出門之前便叮囑了幾個弟弟,做好應急之策。 在京衛司執夜的寧九也已經收到消息,而寧十一則搶在飛魚衛到達城門之前,拿著京衛司的牌子出城去了。 蕭祎剛剛踏進乾清宮,還沒有走進皇帝的寢殿,就被兩名內侍伸手攔下。 “蕭世子,咱們可沒有接到召您進宮的命令,您請回吧?!?/br> 蕭祎冷笑:“家父乃是監國重臣,如今他老人家臥病在家,特命本世子前來,爾等膽大包天,還敢阻攔不成?” 蕭祎是蕭家傾力培養出來的,如今又已人近中年,平日里便是貴氣天成,不怒自威,此時神情凝重,眉宇中隱隱有了薄怒,反而更添凌人之氣,兩名內侍心里的小人兒早就嚇得想要找個地方藏起來了,可是表面上卻還要硬挺著,眼看方僵持不下,一個人走了過來。 “灑家還說是誰會不請自來,卻原來是蕭世子?!?/br> 蕭祎看過去,來人修長雋秀,正是秋秋。 “秋大總管,好久不見,只是現在不是與你閑話家常的時候,改天本世子請你喝茶?!?/br> 說完,蕭祎再不理會眾人,硬生生地把擋在前面的秋秋推了一個踉蹌,大步向里面走去。 秋秋顯然沒有想到一向溫文謙和的蕭祎竟然會來硬的,而且還是在皇帝寢殿門前,就敢對他動粗。 秋秋大怒,對一旁的大內侍衛說道:“還不攔下蕭世子!” 他的話音剛落,不知從哪里忽然冒出四名飛魚衛,為首的是飛魚衛鎮撫高池。 高池使個眼色,他的一名手下對那幾名大內侍衛道:“幾位哥哥都是正兒八經的將門子弟,祖上和蕭家、李家都有幾分交情,今兒這趟渾水還是不淌得好,都在京城這一畝三分地,別的不說,總要圖個相見好吧?!?/br> 幾名大內侍衛面面相覷,誰也沒有說話,但卻也沒有上前半步。 秋秋大怒,吼道:“你們快去攔住蕭祎,快去??!” 可是那幾人卻依然一動不動。 高池沖著秋秋笑著說道:“秋大總管,蕭世子的事你管不了,咱們也管不了,你最好還是先想想今兒這事如何交待吧,咱們這邊可已經查出來了,那名樂伎是秋大總管你給帶進乾清宮的?!?/br> 若是這番話是從其他人口中說出來,秋秋也只會冷笑幾聲,他帶著蘭君進宮時故意避開了耳目,且,蘭君還是扮成內侍進來的。 可這是高池說的! 高池是李冠中的心腹,自從李冠中的副手們一個接一個地不得好死,飛魚衛副使的位子便永久地空出來了,如今高池便是飛魚衛里實際的二把手。 他說查出來了,那就是查出來了。 第770章 太子 殿門外高懸的氣死風燈把秋秋的臉色照得慘白,他挺直脖頸,冷冷地看著高池,說道:“既是如此,那高鎮撫就盯緊了,免得灑家從這里跑出去,灑家失陪了!” 說完,秋秋轉身走進寢殿。 高池撇撇嘴,男不男女不女的,什么東西! 此時,刺客蘭君的尸體已經被拖了出去,崇文帝那白花花的身體也被錦被遮了起來,傷口上做了包扎,他大瞪著雙眼,無神地望著頭頂的承塵。 龍床前,齊刷刷跪了一地。 醫正涕淚交流地說著皇帝的傷情。 “傷到陛下的是一片碎瓷,只差半寸就刺到心臟,現在流血已經止住了,但是刺得太深,又緊挨著心口,太醫院眾人會盡全力……” 話還沒有說完,醫正就哭得說不下去了,其實他也不知道該怎么說了。 那名刺客決非泛泛之輩,準頭很好,若是尋常人,這一刺便會正中心臟,可是崇文帝和正常人不太一樣,他的心窩子偏了那么一點點,正是這一點點,才讓他沒有當場斃命。 可那傷口離心口太近了,刺得又深,以醫正的經驗,崇文帝的性命怕是保不住了,他們現在能做的,就是多拖一時是一時。 至少不會像正中心口那樣立刻斃命。 醫正心里沒底,究竟是拖上多久才合適呢? 唉,還不如當場就死了,那樣罪名都是刺客的,他們太醫院總不能醫治尸體吧,所以反而不會被連累。 可現在刺客死了,崇文帝卻還活著,這若是最終不治而亡,那么倒霉的就是太醫院了。 真是倒了八輩子血霉了! 這時,宗人令開口了:“當務之急,還是請陛下冊立太子吧,毛首輔,李侯爺,你們說呢?” 在場眾人都清楚,宗人令說得沒有錯。 無論皇帝能不能救活,現在這種緊要關頭,冊立太子太重要了。 可是,有太子嗎? 皇帝連個女兒都沒有,更別說是兒子了。 哪怕是個宮女生的,或者是掃地婆子生的都行啊,一個都沒有。 可若中不冊立太子,一旦皇帝駕崩,秦王豈不是不戰而勝了? 這時,那位需要被人攙扶著才能走路的李閣老說話了:“老臣懇請陛下召燕北郡王進京勤王,陛下啊,燕北郡王是太祖子孫,正兒八經的龍子鳳孫啊,老臣……” “不行!” 李閣老的話還沒有說完,就被一道清冷的聲音打斷。 蕭祎面沉似水,冷著臉說道:“李閣老怕是忘了,眼下燕北郡王正和韃剌人交戰,此時讓他進京,韃剌軍便如入無人之境,燕北郡王還沒到山海關,韃剌人就殺過來了,李閣老,到那時莫非你老人家要親自掛帥,與韃剌軍一較高低?” 李閣老氣得吹著胡子喘氣:“胡言亂語,老夫是文官,如何掛帥?倒是你看著挺閑的,你為何不去?” 蕭祎不氣反笑,道:“李閣老言之有理,等會兒我就去五軍都督府要兵,就說是李閣老下令,讓我領京薊兵馬去山海關抵抗韃子?!?/br> “胡鬧,京薊的軍隊豈可亂動,豈可……咳咳咳……”李閣老越是生氣,便越是咳得厲害,捶胸頓足,就差吐血了。 蕭祎可不想在這個時侯把人氣死,他鄭重說道:“剛剛李閣老之言各位聽聽就算了,還是按宗人令所說,盡快冊立太子,這才是安國定邦之策?!?/br> 毛元玖在心里冷笑,你們老蕭家該不會已經有了太子人選吧,他想起來了,剛剛蕭祎和宗人令是一起來的,還以為他們是剛好遇到,現在看來,宗人令這個老滑頭怕是早就站到蕭家那邊了。 這可不是好事。 宗人令身后是整個宗室,是皇親國戚。 太皇太后和楊家那般強勢,可到了最后,也沒有把宗室們如何。 因為只要是龍椅上的皇帝還是姓周的,他就離不開這些宗室。 就像當年的那個小皇帝,若是沒有宗室們哭天搶地,他也不會提前登基。 崇文帝雖然膝下無子,可是從宗室里抱一個記在名下,這也是合乎情理不違祖制的。 當年楊皇后和毛貴妃為何會答應從楊家抱來一個小孩子,還不就是擔心會從宗室里挑個小孩子繼位嗎? 宗室的孩子可不會是無父無母的孤兒,他不但會有一個好出身,還會有一大群親戚。 一旦宗室的孩子登基了,這朝堂上也就真的要變天了。 想到這里,毛元玖暗怪自己沒有早做打算。 其實他也不用怪自己,若是沒有毛貴妃的那些事,他或許早就給皇帝吹風了,可是因為毛貴妃和假小皇帝的事,他在崇文帝面前是不能開這個口的。 他的老臉還是要的。 可是現在問題就擺在面前,無論皇帝是生是死,現在都是到了要冊立太子的時候了。 即使皇帝大難不死活下來,蕭家和宗室也會趁著這個機會,把太子的名份定下來。 這兩伙人是商量好了的。 毛元玖目光如炬,在宗人令和蕭祎臉上一一掃過,他沉聲問道:“不知宗人令可有人選?” 他之所以問的是宗人令,而不是蕭祎,是因為毛元玖即使到了現在這一步,也不想給蕭家任何機會。 這些日子以來,宗人令沒有睡過一個好覺,一天十二個時辰,他有十個時辰在想這些爛事,如果皇帝還是像往常那樣好好地活著,宗人令恐怕也支撐不了多久,就要愁得一命嗚乎了。 聽到毛元玖問他,宗人令立刻像打了雞血一般,把那套他已經想過無數次的說辭吐了出來。 “宗室營里十歲以下的小兒有三十五個,其中男丁二十人,這二十人里嫡出的八人,這八十七個孩子里,與太祖一脈相承的有兩人,一個三歲,一個五歲,個個都是一表人才,富貴天成?!?/br> 宗人令如數家珍,搖頭晃腦,太好了,這兩個小孩家里沒有一個是和他家關系好的,到時秦王打過來,要殺也殺不到他家頭上。 對,在宗人令看來,秦王真的會打進京城,尤其是崇文帝現在這死不死活不活的,他若是秦王,他也不會白白浪費這個大好機會。 第771章 自投羅網 “燕北……” 李閣老一句“燕北郡王”還沒有說完,跪在地上的身體就仰面倒了下去。 李冠中不知何時到了他身邊,大驚小怪地伸手去扶,李閣老才沒有摔在地上。 李冠中湊在他的耳邊,壓低聲音說道:“李老大人,聽說你把孫子送到西安念書了?” 李閣老雖然一大把年紀了,可是耳朵不聾,他像活見鬼似地瞪著李冠中,嘴唇翕翕,卻是再也不說話了。 李閣老的兩個兒子都是屢試不第,偏偏孫兒卻是天生的讀書種子,擔心孫兒被戰事所累,上個月,李閣老悄悄把孫兒送去了最安全的西安,對外則說孫兒在家里閉門讀書。 這件事非常隱秘,除了幾個心腹,李家的下人全都不知道,都以為孫少爺在小院子里讀書。 李閣老萬萬沒有想到,就連李家都沒有幾個人知道的事情,飛魚衛卻知道了。 雖說這個時候把子弟送走不是光彩的事,可是若不深究倒也無妨,畢竟家家如此??墒前褜O兒送去西安,這就不一樣了,西安是什么地方?那是秦王的地盤!秦王是誰?那是反賊! 其實李閣老想不明白的還有一件事,那就是燕北郡王才是正兒八經的太祖子孫,他提議讓燕北郡王回京何錯之有?為何蕭祎和李冠中全都從中作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