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節
書迷正在閱讀:以身飼龍、逃出緬北、娛樂圈的吃瓜影帝、今晚天黑再見面、大理寺斷案實錄、從大夏開始:開國之君陸續降臨、從嬴政開始:歷代皇帝陸續降臨、重生中獎前,目標,桃李滿天下!、開局躺平,截胡五星女帝老婆、重生09:合成系男神
可是這并不防礙讓定國公府保護沈彤。 只要定國公府能護得沈彤周全,他蕭韌低低頭又怎么了? 沈彤怔了怔,很快就明白了,她很不習慣。 不習慣被人當成女孩子保護起來。 “小七,讓芳菲帶著桔子去國公府吧,我和你一起山海關?!?/br> 蕭韌看看她,什么也沒說,轉身就走了。 沈彤拔腿去追時,蕭韌已經在吩咐大餅了:“你馬上去國公府,讓阿馬過來接彤姑娘?!?/br> “不許去!”沈彤連忙制止。 大餅嚇了一跳,看看沈彤,又看看蕭韌,一時不知道該如何是好。 蕭韌兇神惡煞地瞪了大餅一眼,道:“馬上去!” 大餅抬腿要走,可是腿抬起來就不動了,懸在半空。 沈彤走過去,對大餅道:“讓芳菲把桔子的東西收拾了,你送她們去國公府吧?!?/br> “哎,好的!” 大餅說完就去后面找芳菲了。 蕭韌氣得不成,索性不理沈彤了。 沈彤拍拍他的肩膀,笑著說道:“你忘了你把大餅給我了,我才是他的主家,你不是了?!?/br> “哼!”蕭韌還是不理她。 這小孩是又要使性子了? 沈彤踮起腳尖,伸手給他順順毛,柔聲說道:“小七,我就是想和你在一起啊,而且我也不放心阿娘和阿鈺,你若是不帶著我一起去,我即使吃得好住得好,也會擔心得睡不著覺的,小七,帶我一起去,好不好?” 最后那句“好不好”,蕭韌的心都化了。 “你留在京城等著我,我一定會回來見你?!?/br> “可是我想和小七一起去?!?/br> “彤彤,我舍不得讓我跟我去冒險……” “小七可以保護我啊?!?/br> 蕭韌忽然覺得一切都無所畏了,如果真的遇到兇險,大不了他就拼上自己的性命保護彤彤,箭來了,他替她擋。 至于到時是他保護沈彤,還是沈彤保護他,嗯,蕭韌沒想這么多。 那天傍晚時分,阿馬帶了轎子過來,接走了哭哭啼啼的芳菲和一臉不屑的桔子。 蕭韌沒有告訴阿馬實情,只說他和沈彤要出京了,帶著芳菲和桔子不方便。 阿馬沒有多問,留下一堆上好金創藥就走了。 深夜,沈彤走進關押楊蘭舒的房間。 楊蘭舒聽到門聲就警覺地坐直了身子,自從上次見過那個小姑娘之后,除了江婆子,再也沒有別人走進過這間屋子。 “是你?”跳動的燭光下,楊蘭舒看清了來人,還是那個小姑娘。 沈彤在她面前坐下,靜靜地注視著她,屋內一片死寂,落針可聞。 良久,沈彤才開口說道:“楊勤出兵了,他出兵后首先要打的,就是楊錦程?!?/br> 楊蘭舒呆了呆,喃喃說道:“是啊,我早就應該想到,他一定會趁機出兵,他們父子急功近利,好大喜功,怎會錯過這個機會?!?/br> 說到這里,楊蘭舒頓了頓,忽然又冷笑起來:“他想做第二個護國公?憑他?做夢!” 沈彤搖了搖頭,道:“可是憑楊錦程和中原軍,能打進京城嗎?即使沒有楊勤,也還有秦王。你長在深閨之中,自是不知道帶兵打仗的事,兵要養,更要練,中原軍已經過了幾十年的舒服日子,論起打仗,他們不行?!?/br> “不,不可能,你胡說八道,中原軍是我祖父一手帶出來的,他們跟著太祖皇帝建功立業,所向披靡……” 說到后來,楊蘭舒的聲音漸漸微弱。 沈彤嘆了口氣,道:“你也知道他們是跟著太祖皇帝建功立業了,太祖皇帝早就作古,老護國公死前已是年逾古稀,那么中原軍還會是當年的中原軍嗎?” 是啊,幾十年過去了,即使中原軍還在,也早就不是當年的中原軍了。 中原沒有韃子,就連土匪也少得可憐,這幾十年來打過的最大戰役,還是當年平復徐世基叛亂,而徐世基只不過有幾千人而已。 楊蘭舒呆呆一刻,失神地望著前方,目光空洞。 她不懂,這個小姑娘說得沒錯,帶兵打仗的事,她確實不懂。 “你來告訴我這些,就為了讓我知道,我大哥就要敗了,前有楊勤后有秦王,他們要敗了,對嗎?”楊蘭舒慘笑,是啊,這么多沒來見她,果真就是要讓她徹底死心。 她忽然又想到了另外一件事,她問道:“莫非你已經把我賣給了真仙教? 沈彤微微一笑,道:“你很想去真仙教嗎?” 真仙教興起于燕北,那是和楊勤一起的。 楊蘭舒打死也不會想去真仙教的。 “你究竟要如何?”楊蘭舒問道。 沈彤道:“你說你知道一個秘密,那一定是太祖皇帝的遺詔吧,你雖然沒有見過遺詔,可是你卻知道遺詔的內容,對嗎?” 楊蘭舒的嘴角微微顫抖,她努力讓自己鎮定,但是看著面前的小姑娘,她卻無法心平氣和。 “你是誰?你為何會知道這些?” “看來我猜對了,那份遺詔是被當時的首輔沈毅悄悄帶出宮的,但是那時太祖皇帝病榻之前早有太皇太后的耳目,所以你們楊家早就知道有這份遺詔存在,對嗎?” 第611章 一場算計 “你是如何知曉的?”楊蘭舒自己也沒有察覺到,她的聲音在微微顫抖。 沈彤笑了笑,從桌上的茶壺里倒了杯水遞給楊蘭舒。 楊蘭舒接過來,大口吞下,冰冷的茶水進入喉嚨,她感覺舒服多了。 “我見過沈家和梅家的后人,是聽他們說的?!?/br> 沈彤說的是實情,她之所以知道有遺詔這個東西,就是和沈家梅家有關。 “原來如此”,楊蘭舒嘆了口氣,道,“沈家的婦人還活著嗎?” “應該還活著吧?!鄙蛲f道。 楊蘭舒笑了,她的笑容里帶了幾分嘲諷:“可惜皇帝不知道自己做了一件多蠢的事?!?/br> 沈彤心里一動,她猜得應該沒有錯。 “皇帝并不知道太祖留有遺詔,而這份遺詔上的內容對他不利?” 楊蘭舒看了沈彤一眼,點點頭:“你很聰明,全都猜對了。你知道嗎?多年以來我們楊家一直都在尋找那份遺詔,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他,可惜,他什么也不知道,楊家滿門抄斬,祖父死了,我大哥自顧不暇,我自己更不用提,那份遺詔的事,楊家不會再管,也無力再管了,沈家婦人就好好地活著吧,有朝一日,把這份遺詔拿出來,呵呵,呵呵?!?/br> 楊蘭舒不停冷笑,寂靜夜里,她的笑聲如同鬼魅,陰氣森森。 笑畢,楊蘭舒忽然聽到沈彤娓娓道來。 “太祖皇帝臨終之前,知道自己時日無多,而那時太子已經先他一步走了,這皇位理所當然要傳給他的孫兒,現在的皇帝??墒翘侍筮€活著,楊家也還在,太祖皇帝明知帝弱而祖母強,可是他為了朝局穩定,不能殺掉太皇太后,還要借助太皇太后之手完成皇權交替,但是他又擔心孫子儒弱,長大后難以承擔重任,于是他就留下了一份遺詔,讓周氏皇權不致于落入外人之手?” 楊蘭舒驚愕地瞪著沈彤,一雙早已不再明亮的眼睛里透著不可置信。 “這也是沈家和梅家的人告訴你的?”她問道。 沈彤沒有回答,而是反問道:“我猜對了嗎?” 楊蘭舒深深地呼出一口濁氣,極不情愿地點點頭:“對,太祖皇帝遺命,若皇帝駕崩而子幼,其長子封藩王,離京就藩。由皇四子秦王周桓繼承大統,若秦王已薨,則由秦王膝下成年子嗣繼承皇位,若秦王后繼無人,從燕王、豫王、桂王子嗣中挑選德才兼備者。沈氏一門護詔有功,擇一女封后,母儀天下?!?/br> 雖然已經猜到七七八八,但是沈彤卻沒有猜到原來沈氏女封后的事,竟然是寫在遺詔上的! 當年太祖皇帝之所以承諾封沈氏女為后,一來是因為沈家保管遺詔的功勞;二來也是因為沈家是仕林大家,沈毅又是首輔,即使沒有遺詔,沈家女兒也配得上皇后的封號。 然而…… 沈彤微微牽動嘴角,那時的太祖皇帝又何嘗不知身邊遍布太皇太后的耳目,他讓沈毅帶遺詔出宮,便是猜到了在他死后,太皇太后絕對容不下沈家。 越是如此,那份遺詔便成了沈家救命的稻草。 把遺詔交出去,做為知情者,太皇太后不會留下沈家,沈家依然是死;留下一條血脈,忍辱偷生,或許有朝一日還能重見天日。 至于皇后之位,誰知道要幾年或者幾代之后呢,沈家護詔,并非是為了這個皇后的名份,而是沈家已經被太祖皇帝架到火上,不得不拼死保全而已。 “怎么,你不敢相信嗎?” 耳邊傳來楊蘭舒嘲諷的聲音,沈彤這才緩過神來。 她說道:“因此,太皇太后不但誅了沈家九族,而且還要把秦王和燕王的長子全都殺光,原來如此啊,以前我還以為她那樣做,是想要逼得秦王造反呢?!?/br> 何止是沈彤猜錯,就連秦王恐怕也是這樣認為的。 四位親王之中,以秦王和燕王勢力最大,桂王和豫王不足為懼,太皇太后想要掩蓋遺詔之事,不想讓人懷疑她要滅掉秦王和他的子孫,便找了桂王和豫王開始下手。 偏偏沈家后人也不敢隨便拿出遺詔,崇文帝活得好好的,若是讓秦王看到這份遺詔,難免會有弒君之心,一旦那樣,被滅口的只會是送上遺詔的那個人,也就是沈家人。 沈家一門幾百人就白死了。 因此,這份遺詔只能在最合適的時候拿出來,可惜沈太太黃氏機關算盡,卻沒有逃過一個母子親情。 她被屠衛帶走時,崇文帝尚未假死。 而如果那個時候她還是住在西安,有沈彤這個能夠經常出入秦王府的女兒,那份遺詔不費吹灰之力就能送到秦王面前。 那樣一來,秦王師出有名,沈家也全了忠義。 可惜黃氏一念之差,沒能等到那一天。 她被屠衛和欣嫵帶走后,怕是根本不知道京城里的翻天地覆了。 不過,若是秦王那時拿了遺詔進京,崇文帝即使復活,也只能是個假貨了,就連蕭長敦恐怕也要矢口否認的假貨。 但是現在崇文帝還活著,而且重登大寶。 而前世,黃氏終歸還是把遺詔交到秦王手中了吧,所以辛五做了太子妃,未來的皇后。 遺詔上只是說沈氏女為后,并沒有要求是嫡女,有了族譜的養女也同樣是沈氏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