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節
道學周朝春秋戰國已有,可本土道教的產生卻和東漢有關,張道陵是師祖之一,八仙鐘離權也是東漢人,佛是在東漢傳入的。 很多神話野史和東漢有關。 東漢首都洛陽,在位十四個東漢皇帝靈魂在的剩有一小半,以開國皇帝劉秀為首。 劉秀和劉邦全然不同。 他是個勤勞的人,愛種田,長得比劉邦英俊,是個安靜的美男子,不論是種地、做生意、政治、軍事,全都不精通,但言之有物。 周邊能干的人很多,子孫孝順,對人非常真誠,一點不戲精,他人品還說的過去,歷史上政治人物像劉秀這樣寬仁的,不多了。 就是從王莽手中奪回政權的皇帝劉秀,他的創國之路本身就秀出天際,隕石雨、雷暴雨都為他而來,他的人生就是一個詞‘命中注定’,可能也跟王莽窺得天機有關。 吉星: “先祖,求指點明路?!?/br> 劉秀言無不盡,開了個頭,東漢的皇帝臣子們一個個回答爽快。 自漢朝天下統一,春秋戰國時期的隱士世家也不是那么容易全都滅的,在絕境中道一點點成形,到東漢——道士名詞出現在國民們面前。 和謀士不同,道士基本上不再為皇權打工,怕封建統治者殺雞取卵,而他們和隱士走不同,沒有真正神隱和拒絕出山。 世人口中的道士,東漢皇帝們不是沒有聽過,但他們躲人功力一流,他們派出兵可能打不過,但又不能真的派出十萬大軍找人。 雙方暫時得到一種詭異的平衡。 吉星: “靈異部門找不到不奇怪?!?/br> 這時的皇帝不在有春秋戰國時期,甚至先秦時期那么強,他們干不了秦始皇做的那件事——殺術士方士,而道士們手中有他們貪念的東西。 雙方一來一往拉扯,有時合作有時打擊,以張道陵為首的道士開始快速發展,民間漸漸有道派神話的故事出現,有假有真。 印度的佛教也在這個時候傳入,入佛和入道有本質區別,入佛比入道難,而且更容易水土不服,佛也就被皇權當朝者拿出來平衡道。 等漢滅了,亂世起。 道士什么的再次減少,謀士又出來,或者道士干脆把道教規則一扔,干起了謀士的活計。 自古出方士的齊地瑯邪郡的諸葛亮本身就是古方士世家,而同樣出生瑯琊的于吉是個道士,投靠曹cao孫策失敗的左慈也是道士。 三國、東晉西晉、十六國華夏都處于混亂時期,情況差不多都是這樣,華夏地區重新陷入了混亂局勢,可能各地都有新的皇帝。 吉星:“有點遠像戰國時期?!?/br> “只是實力已經比以前減少了很多?!睍x武帝司馬炎回道。 直到又出現了一個新勤勞的打漁草根武帝劉裕。 和漢高祖劉邦戲精不同,和天命之子的劉秀不同。 吉星微笑不語:‘有點像霸王項羽和高祖劉邦的結合體?!?/br> “……” 劉裕有可以和項羽比擬的戰斗力,又繼承了祖先劉邦部分的領悟能力。 打戰全都是自己沖鋒在前,從當小兵到將領,從陸地到水軍沒有怕的,一個人可單挑幾千兵力。 一個個地打過去,插旗占地,讓其他國家的軍隊毫無反抗之力,皇帝一個個都被殺,最后直接自封皇帝。 比起劉邦,劉裕的人品和劉秀差不多??上Ь褪沁\氣不夠,六十歲病死了。 否則他可能和秦始皇一樣統一全華夏,也就沒有后面什么南齊、南梁、南陳,北朝、北魏、東魏、西魏、北齊和北周什么事兒。 而且和秦始皇一樣,有劉裕的威嚴在,劉宋王朝在,后代們都穩不住,劉裕的歷史作用——統一華夏2/3土地,讓給后面朝代。 一定會耳熟的秦始皇:“……” 在南北朝這期間,民間的古巫和上古神話一步步消失,百姓們多記得道系神話。 信仰雛形打好了,真真假假已分不清。 吉星充分感受到了劉邦的厲害,不止戲精,他生了非常多能干的后人。 但是 瞧瞧他跟哈斯佩爾·瓊斯吹牛的是什么? “……蛟龍之子,赤帝之子斬白帝之子……三尺劍斬白蛇……” 吉星: “……高祖你開心就好?!?/br> 等隋唐時期,尤其是在盛唐時期,道教和佛教基本上發育到了巔峰值,出現很多入道天賦者,甚至以文入道的能人。 隋煬帝楊廣和唐太宗李世民都斬過龍脈,目的就是限制民間靈異力量的發展,其他皇帝一會兒滅佛重道,一會兒信佛抑道。 皇權與道不停拉扯中,道與佛到達興盛時期。 道教出現呂洞賓、韓湘子、藍采和、張果老、薩守堅、曹國舅等很多得道神仙,佛教遺留下無數的佛像財產,可能本土不服的原因,成佛的少一些。 而這些道教神仙,905靈異部門是一個都沒有遇見,找不到神功妙濟真君許遜和臨水夫人陳靖姑,找到些劍圣草圣畫圣詩仙詩圣也行。 武則天總結:“他們生前能躲掉皇室的搜尋,死后自然可以躲過你們?!?/br> 比起皇室墓,方士隱士道士的墓可能藏得更深。 在這個時候,出現靈氣急劇下降的危況,可能與龍脈斷裂和入道者數量太多有關。 依賴靈氣的道士們發現不對勁,把重心轉移到修煉和尋古上面,入道的文人們特別喜歡游山玩水,可能也有這個原因在里面。 唐宋再次興起了春秋時期的游學風,詩詞歌賦也是在這個時候流出最多,他們不止嘆息朝廷,可能也有修煉心灰意冷。 唐朝皇室: ……背了千年的鍋。 吉星回以尷笑,以后的課本考古詩的時候請記住,懷才不遇后面得新加一條,或者辨別是不是得道者! 學生們: ……謝謝您! 為了爭奪急劇減少的資源,也因傳承本來就不同,道教在唐朝末期已經開始出現內部四分五裂的苗頭,亂七八糟。 入道越來越難,而已入道者越來越難以修煉,一個個坐化。 道士的能力漸漸減弱,有能力的道士消失又帶來巨創。 遼、西夏、金、元彪悍的少數民族開始崛起,漢族的歷史和文化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又一次打擊,直到明朝建立時,很多人只記得道系神話了。 明代朱元璋他們又明褒暗貶地打擊了一下能人異士,把道教的歷史神魔化,各種神鬼小說新鮮出爐,把模糊不清的神話框定起來,比如龍的具體形象,再砍n條龍脈。 等清朝入關又經歷幾百年的重佛抑道,外國入侵,漸漸形成現代社會格局。 第234章 京杭大運河 華夏文明傳承的斷裂是有多個方面原因的。 大統一或盛世時,秦隋唐宋明都砍過護一方山水的龍脈,也通通都干過為了維皇權統治,打壓其他文明的一系列事情。 亂世戰爭百姓的滅亡,這個是從春秋戰國時期開始的,甚至更早,秦始皇統一六國、楚漢之爭、三國爭霸……到元明清時,達到巔峰值。 百姓都死了,傳承自然不在。 這個過程中,民間力量不斷被削弱,皇權統治不斷被集中增強,封建統治者又可以以自我為目的胡亂定義和編造文明。 甚至于后期的統治者們自己也不太分得清楚什么是真,什么是假。 “皇位都是由骷髏堆積起來的?!蔽鋭t天對這一句話深有感觸,作為封建時代的唯一女帝,她一路走過的路都非常艱難。 封建皇權統治的斗爭是華夏文明傳承斷裂不可忽視的一個原因。 可換個角度來看,封建皇權的統治對于華夏文明保護又有不可缺少的重要意義。 他們讓華夏保持整體性,讓各個區域板塊、皇權板塊斜接統一在一起,而不是四分五裂,形成歷史上曾出現的多個國家狀況。 古埃及、古巴比倫、古印度已滅亡幾千年,唯有華夏可以保存這么久的時間,與龍脈和皇權的統一,都是有密不可分關系的。 覺悟低的古代統治者可能還看不出來。 但覺悟高、修為高的古代統治者一眼看出其中矛盾點,尤其是當他們已失去高高在上的皇位,通過另一種視角看問題時。 只能講 ——出來混的,總是要還的。 他們生前干過什么事,死后當鬼就要把這些事以另一種形式彌補。 讓華夏文明重振榮光。 春秋戰國時期天下混亂,三國有點亂,晉朝、十六國、南北朝很亂,可那是因為華夏的絕對強盛,不怕外來者的入侵,可以輕輕松松打回去。 而近代時期,華夏文明的強盛早已不在,落后是得挨打的,列強的侵入就是個教訓,只有華夏文明本身的不斷強大,才能保護這一方水土。 吉星聽得胸中感慨萬千,手指在羽觴邊上的四葉形紋摩擦了兩下,隨后起身端起酒杯,與周圍各位先輩們共同敬了一杯。 “封建王朝已經是過去時,祝華夏文明未來欣欣向榮?!?/br> “祝福?!?/br> 歷朝歷代的名人們同時舉杯,不管如何,華夏人本身的歸屬感都是非常強的。 比起皇權統治者們,封建時代其實有非常多更可愛的名人先輩們,他們心系百姓蒼生,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他們給華夏留下了很多文明財富,哪怕有的文明已經消失,但只要他們靈魂還在,可以重新創作出來,和教導新一任的繼承人。 比如這一場晚宴,這些先輩可能讓以后的國文書、歷史書、地理書、文學啟蒙書、思想政治書等通通厚上一小圈。 善哉善哉。 未來的學生們:“*%$@#@!” 哈斯佩爾·瓊斯等國際外交官們終于能從小團體聚會中分出兩點注意力來,但杜康酒味道很好,后勁也大,很多人喝得有點暈。 畢竟他們不是鬼。 “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