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8節
書迷正在閱讀:邪神竟是我自己、美強慘反派重生以后、糟糕!和死對頭互穿了、分手前,男友從無限流回來了、穿越后我被陰鷙帝王標記了、農家小夫郎重生招贅婿、一封梔子花香味的來信、距離公式、就算是深淵也要養老婆、色情主播不想干了(NPH)
現在,洋人又一次發出了戰爭通牒。 兩宮太后和滿朝文武,這一次感覺到恐懼和戰栗了。 桂良忽然道:“不可能,英國人和蘇曳大人的關系非常好?!?/br> 美國公使華若翰道:“對,蘇曳和英國人確實有某種合作。但是卜魯斯爵士不久前和蘇曳剛剛進行了一次不歡而散的談判,也向蘇曳做出警告,看在雙方友誼的份上,給一個月的期限?,F在僅僅剩下二十天了?!?/br> 俄國公使伊格納季耶夫道:“對,貴國還有二十天時間。當然從京城去上海最快也需要四天,所以你們最多最多只有十六天的時間了?!?/br> “要么罷免蘇曳,要么戰爭降臨?!?/br> 接著,外面太監一陣高呼。 “總稅務司李泰國覲見?!?/br> 這位英國駐中國海關的總稅務司李泰國,向清廷發出更致命一擊。 “總稅務司不愿意承認蘇曳率領的總理衙門,所以暫停上交相關賬目,暫停上交所有稅銀?!?/br> 頓時間,整個朝堂徹底嘩然。 如今清廷的財政收入已經非常窘迫了,其中很大一部分來自總稅務的銀子。 如今,英國人竟然要拒絕上交。 不是說蘇曳和英國人關系很好嗎? 少了這一筆銀子,該如何是好? 李泰國道:“太后和皇帝陛下,請你們相信我,蘇曳是一個非常不合格,不稱職的總理大臣。倫敦到現在都沒有承認這個新的總理衙門?!?/br> “所以,在倫敦承認總理衙門之前,我都不會上交賬目了?!?/br> 這意思也表達得非常清楚,除非清廷罷免蘇曳這個總理大臣,否則這筆稅銀就絕不上交。 兩宮太后嚴厲地表示,這屬于大清的內政,外人無權干涉。 …… 朝會結束之后。 兩宮太后召見了其他政事堂官員,還有總理衙門的另外兩個大臣,文祥和桂良,還有榮祿,僧格林沁等人。 “怎么回事,怎么回事?” “蘇曳不是外交天才嗎?他應該最擅長外交呀?!?/br> “大家都期待著你們總理衙門的外交勝利,結果勝利沒有等來,反而等來了戰爭?” 很顯然,兩宮太后被嚇住了。 “桂良,這究竟怎么回事?”慈禧太后問道。 桂良道:“之前簽訂的條約里面,洋人艦隊擁有長江航道權,按照條約,他們艦隊應該進入長江了。蘇相不愿意洋人艦隊進入長江,所以派遣艦隊擋在長江口?!?/br> 慈禧太后道:“局勢很緊張?” 桂良道:“確實很緊張,戰事一觸即發?!?/br> “不過,蘇曳大人胸有成竹,他和奴才說過,他能解決這個困境,能夠讓英國人自己主動放棄長江航道權?!?/br> 眾人頓時互相看了一眼,這非常難吧。 洋人貪婪得很,吃下去的rou怎么可能吐出來? 太后問道:“榮祿,你老實告訴哀家,一旦再一次爆發戰爭,大清能不能扛得???” 榮祿道:“扛不住,俄國人在北方集結了大軍,甚至不需要進京,只要殺入黑龍江、奉天、盛京,我們都很難擋住?!?/br> 盛京,那……可是大清的龍興之地啊。 太后問道:“那長江那邊呢?蘇曳的艦隊擋得住洋人聯合艦隊嗎?” 榮祿道:“也擋不住?!?/br> 接下來,一個嚴厲的考驗來了。 是迎接戰爭?還是放棄蘇曳? 偏偏這個時候,蘇曳還要提什么裁撤八旗軍? 外面這么危險,內部是萬萬不能生亂了。 太后道:“桂良,文祥,你們兩人也是總理衙門大臣,你們告訴我,你們覺得蘇曳這一次能行嗎?” 頓時間,桂良和文祥也陷入了最最艱難的抉擇。 他們的回答,可是關系到太后的關鍵性決策。 如果他們說蘇曳行,那到時候戰爭爆發,國家再一次破碎,他們兩人該當何罪? 如果他們說蘇曳不行? 可是如果如何真的成功了呢? 最最關鍵的是,剛剛成立幾個月的總理衙門,就這樣折戟沉沙嗎? 文祥掙扎了好一會兒,緩緩道:“回太后話,奴才……奴才覺得應該給蘇曳大人證明自己的機會?!?/br> 桂良躬身道:“奴才,附議?!?/br> 兩人說完之后,頓時如同虛脫了一般,真的不知道說出這句話是福是禍。 太后道:“那……那裁撤八旗軍一事呢?” 終于,還是開始議起這件事情了。 在場所有大臣沉默。 但,沉默即態度了。 在場所有大臣,其實都不理解,蘇曳為何要這么急迫。 這等關鍵時刻,外部危機四伏,國內還有捻軍和發逆橫行,應該保持內部的安定最重要。 這個時候裁撤八旗軍? 不但動搖國本,而且還使得朝局動蕩。 太后輕輕嘆息一聲道:“其實本宮也不理解,蘇曳為何會在這個時候提起裁撤八旗軍一事?!?/br> “這個時候,安定團結最是重要啊?!?/br> 接著,太后道:“桂良,你時刻派人盯著長江口那邊?,F在那邊是一等一的大事,一旦有任何變動,立刻來報?!?/br> 桂良道:“嗻!” 太后道:“就沒有一天安生日子嗎?剛剛打完一年多,又要打嗎?” “這是非要把大清的江山折騰碎了嗎?” …… 兩宮太后和清廷,抗住了洋人的壓力,選擇繼續支持蘇曳之前的外交方略。 但是卻戰戰兢兢地盯著長江口,還有黑龍江,一南一北兩個方向。 唯恐忽然一聲炮響,戰爭再一次爆發,把大清撕碎。 但是…… 所謂裁撤八旗軍一事,是要徹底偃旗息鼓了。 無數的八旗勛貴受到了巨大的鼓舞。 沒有想到啊,關鍵時刻洋人竟然來助攻了。 而且已經隱隱從宮里傳出來了,兩宮太后其實也不同意裁撤八旗軍,甚至隱有抱怨。 于是,他們再接再厲,雪片一般的奏章再一次飛入宮內。 要讓朝廷正式,公開表態,絕不裁撤八旗軍。 上奏的官員越來越多。 但是政事堂的幾個大佬,軍機處的大佬,依舊沉默。 于是,眾多八旗勛貴就找到了一個人。 慈禧太后的父親,惠征大人。 之前她還是懿貴妃的時候,哪怕再受寵,也就是三四品官員。 而現在,他已經是堂堂三等承恩公了。 眾多八旗勛貴覺得,讓惠征上奏太后是最最合適的,他雖然是臣子,但也是太后之父啊。 但惠征哪里愿意接這個事,也完全躲在家里,房門緊閉。 不過,現在外面的八旗官兵,里三層外三層地把惠征的宅邸包圍得水泄不通。 “公爺啊,您也八旗出身啊,您要為大家伙說話啊?!?/br> “八旗乃是國本,蘇曳他要裁八旗軍,就是要顛覆大清的江山社稷啊?!?/br> “惠征大人,您出來??!” 呆在家里的惠征,又驚又怒又怕。 他從內心里面也不同意蘇曳的做法,這個十萬火急的時候,裁撤什么八旗軍??? 但是讓他生氣的是,你們這些八旗軍不去包圍奕讠斤的宅邸,不去包圍綿愉的宅邸,卻來包圍的惠征的宅子? 這不就是欺負我根基淺,小門小戶出身嗎? 還真就是如此了。 兩宮太后垂簾聽政,這也是破天荒第一次,還沒有建立權威。 慈禧太后根基薄弱,小門戶出身,八旗勛貴現在對她還真沒有什么太大的敬畏。 其實,現在也有很多八旗兵在綿愉、奕讠斤、僧格林沁的宅子外。 只不過,大家覺得惠征地位最低,但是身份最特殊,最好突破。 所以,圍在惠征宅邸外面的人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