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節
書迷正在閱讀:邪神竟是我自己、美強慘反派重生以后、糟糕!和死對頭互穿了、分手前,男友從無限流回來了、穿越后我被陰鷙帝王標記了、農家小夫郎重生招贅婿、一封梔子花香味的來信、距離公式、就算是深淵也要養老婆、色情主播不想干了(NPH)
正黃旗都統道:“那是自然?!?/br> 蘇曳道:“空口無憑,不需要一年,我訓練的新軍,一千人打你一萬人,還能將你打得大敗,如何?” 這話一出,全場嘩然。 蘇曳,你太囂張了。 京營正黃旗,乃是八旗第一強軍。 你敢說自己以一敵十? 蘇曳朝著皇帝道:“皇上,臣愿立軍令狀,一年之內,臣練新軍,若不能以一敵十,擊敗八旗任何一營,臣摘去所有頂戴,不再為官?!?/br> 戶部尚書道:“你一句軍令狀輕飄飄的,你這完全是紙上談兵,若練出來的新軍不堪一戰,就算摘去你的頂戴,就算把你流放寧古塔,又能如何?花掉的國帑還能回來嗎?” 蘇曳道:“那就再加一條,我練出來的新軍,若不能成為京師第一強軍,那就將我抄家,所抄家產,賠付軍費?!?/br> 這話一出,所有人紛紛搖頭。 千里做官只為財,你做官卻要把自己做得傾家蕩產? 那也真是奇葩。 至此,滿朝辯論完畢。 該正式表態了。 “臣反對!” “臣反對!” “臣反對!” 軍機大臣之外,除了瑞麟,全部出列反對。 八旗都統,全部反對。 六部堂官除了瑞麟之外,全部反對。 九卿除了田雨公之外,全部反對。 光祿寺卿倭仁想了一會兒,也出列道:“臣覺得蘇曳應該大用,但編練新軍一事,臣反對!” 他是保守派,對于蘇曳本人,他很喜歡。 但對于蘇曳提出的新軍,他本能地排斥。 惠親王綿愉猶豫片刻,出列道:“臣反對?!?/br> 這個表態,比較致命。 因為在所有人看來,蘇曳的靠山是崇恩和瑞麟,而這兩人算是惠親王一黨。 所以看上去,惠親王算是蘇曳最大靠山。 但此時連他的反對了。 然后,所有目光望向了皇帝,等待他的最終裁決。 皇帝望向蘇曳的目光充滿了愧疚,正要開口。 而這個時候,太監增祿飛奔而入。 “皇上大喜,皇上大喜,壽安公主醒來了,燒也退了!” 皇帝一聽,幾乎不敢置信。 然后,他直接離開龍椅,朝著后宮方向而去。 …… 蘇曳輸血之后,一個多小時,藥效就已經起了。 她的燒就已經退了。 兩個小時后,她就醒來了。 在場所有太醫震驚不已,真的從鬼門關拉回來了? 蘇曳的血,竟然如此神奇嗎? 莫非真的是祥瑞嗎? 增祿要去給皇帝報喜,但當時朝堂辯論正酣,他就沒有打斷蘇曳的發揮。 等到皇帝要開口的時候,增祿覺得不妙,趕緊向皇帝報喜。 皇帝進入。 果然看到壽安公主醒來了,頓時完全不敢置信。 幾個太醫跪下道:“恭喜皇上,賀喜皇上,真是奇跡??!” “蘇曳阿哥的祥瑞之血進入公主體內之后不久,她的燒就退了,臣等依舊不敢肯定?!?/br> “如今臣敢肯定,壽安公主暫時已經沒有性命之危了?!?/br> “這等奇跡,見所未見,聞所未聞??!” 皇帝心中狂喜,自己最親的人,終于活下來了。 頓時,皇帝道:“關于蘇曳祥瑞之血一事,不得外傳,違者斬!” 所有人叩首:“遵旨?!?/br> 壽安公主只覺得奇妙,此時體內流的,竟然有蘇曳的血。 而且,他的血竟然真的將她從鬼門關拉回來了。 第一次,是蘇曳救了她。 第二次,還是蘇曳救了她。 這……是何等緣分? 所以,雖然虛弱,但壽安公主心情激蕩。 她望著皇帝,道:“皇上,臣也不知道蘇曳想要做什么,但肯定是想要做大事。我是女流之輩,什么也不懂。但我只懂得一件事,他是宗室,自家兄弟啊?!?/br> “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br> “只要別是太大代價,那為何不讓他試一試呢?萬一成了呢?” 皇帝一愕。 對??! 試一試怎么了? 大不了就是一百萬兩銀子而已啊。 這個數字雖然多,但是大清每年國庫收入幾千萬兩,這一百萬兩也不是拿不出來啊。 失敗了,大不了也就是損失一百萬兩。 可是,萬一成了呢? 那收獲,又何止百萬? 江南大營,江北大營那邊,這些年消耗何止千萬? 可是,這件事情實在是太顛覆了啊。 反對聲太多了。 而且蘇曳其實從未真正掌軍過,這一切還真就是紙上談兵。 如果失敗了,損失的就不僅僅是百萬銀子。 還有名譽啊。 見到壽安公主充滿期切的目光,皇帝點頭道:“四姐,你放心,朕會斟酌?!?/br> 然后,皇帝和壽安公主說了幾句話后,繼續返回乾清宮。 因為所有人都等待他的決定。 這件事不能再拖了,今天一定要有決議。 …… 等回到乾清宮的時候。 皇帝發現氣氛不對,因為朝堂內多了一個人。 一個信使。 全場氣氛壓抑。 那種熟悉的感覺又來了,幾乎成為他心理陰影。 皇帝道:“怎……怎么了?” 信使道:“湖廣總督官文急報,曾國藩胡林翼攻打武昌失敗,傷亡慘重?!?/br> 輸了,又輸了! 咸豐皇帝站在原地,痛苦地閉上眼睛。 他腦子里面不由得響起蘇曳的話。 從今之后,臣只想讓皇上聽到捷報,再不聽到戰敗之報。 試一試? 要不然試一試? 皇帝腦子里面,做著無比激烈的掙扎。 左邊所有的理智告訴他,蘇曳這是紙上談兵。 他之前在南方屢戰屢敗,臨戰脫逃啊。 趙括紙上談兵,馬謖街亭之敗,歷歷在目。 右邊強烈的情緒沖動告訴他,試一試,試一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