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節
書迷正在閱讀:邪神竟是我自己、美強慘反派重生以后、糟糕!和死對頭互穿了、分手前,男友從無限流回來了、穿越后我被陰鷙帝王標記了、農家小夫郎重生招贅婿、一封梔子花香味的來信、距離公式、就算是深淵也要養老婆、色情主播不想干了(NPH)
而且還讓考生代表進入朝堂,親眼見證。 現在竟然有說,蘇曳不需要復試了? 搞什么??? 你說因為蘇曳救駕重傷,生死未卜,昏迷不醒? 那和我們有什么關系? 這里面肯定有陰謀,苦rou計,肯定是苦rou計。 于是,貢院外面再一次圍滿了人。 無數考生,又要去宮殿面前叩闕。 但這一次,皇帝沒有任何妥協的意思。 直接下令禮部,不管想任何辦法,一定要疏散貢院和皇宮外面的考生。 威脅罷黜功名也罷,取消會試考試資格也罷。 總之,不能再有考生聚集在皇宮面前。 更加不能釀成激變,進行各級官員負責制。 今年是鄉試,明年是會試,所以京城有好幾萬考生。 尤其是參加明年鄉試的,都是精英中的精英。 各部的官員,各省在京的官員,各府在京城的官員,都領了任務。 每個人負責一大片,一大波。 誰負責的考生,出現在皇宮面前,年底吏部考核降等級。 誰負責的考生,鬧出激變,就摘掉誰的頂戴花翎。 這個大殺器一出,無數官員頓時苦不堪言,對蘇曳更是怨聲載道。 好你個蘇曳,你這一重傷不要緊,你這不用參加朝堂復試不要緊。 無數的考生不平,他們去折騰皇上。 而皇上反過來折騰我們。 于是乎,眾多官員深入考生中間,先是苦口婆心,然后暗藏威脅,最后明著威脅。 若是再不走的話,功名就沒有了啊。 治你一個對皇上大不敬之罪。 別說,這一招還真是有效得很。 皇宮面前的考生,頓時就走了一大半。 貢院那邊的聚眾的考生,也走了一大半。 但是剩下的那一半,就很難勸了。 怎么說都不走,甚至明著威脅也不走。 他們不相信,這么多人,還都能革了功名? 法不責眾。 …… 杜翰等人聽聞,頓時大喜。 “杜大人這一招真高,現在無數官員對蘇曳怨聲載道,恨得牙癢癢,以后蘇曳就算出來做官,人緣也敗壞了?!?/br> 杜翰冷笑道:“你們每次都說不到點上,皇上這次為了蘇曳折騰百官,這是什么?這是透支圣眷?!?/br> “圣眷很珍貴的,要用在關鍵時刻,浪費在這種事情上,不可惜嗎?” “這次皇上動這么大的手筆,心中也有還債心理。蘇曳救駕,為他擋子彈,皇上欠了他的人情債。而這一次這么大動作,皇上會本能覺得,這個債他在還?!?/br> “按照這種還法,這個人情債,很快就要還完了?!?/br> “剩下的這些考生,再不退走的話,皇上就該頭疼了,總不能真的動用武力驅逐,那就真的成為笑柄了,有違圣名了?!?/br> 另一名官員道:“皇上不會真的動用武力,驅逐這些考生吧?那就沒得唱了?!?/br> 杜翰道:“為何不用?站早我們這邊,就應該希望皇上動用武力,驅逐這些考生,那樣一來,最后所有的過錯,都要記在蘇曳的頭上?!?/br> “我們這些做官的,要永遠記住一點,最重要的三件東西?!?/br> “權,錢,圣眷!” 如果蘇曳在這里,他會告訴你不是。 在這個亂世,最重要的只有一件東西。 兵! 當然,現在肅順一黨,手中是有兵的。 曾國藩的湘軍,目前而言,還算是他們的兵。 …… 昏迷中的蘇曳,對外面發生的一切,完全掌握。 因為嫂子派出的人,還有李岐,幾乎每隔一兩個時辰,就來匯報一次。 蘇曳當然知道,此時的他正在透支圣眷。 而圣眷是最寶貴的東西。 現在用掉了,皇帝就覺得不欠了你,那接下來他的要求,皇帝就不好滿足。 所以,最好讓皇帝一直欠著他。 圣眷就好像是存款,一定要時刻保持在某個高位,確保發生重要事情的時刻,隨時能拿出來用。 而且,現在皇宮門口和貢院門口的考生還有一小半沒有退走。 這一小半,數量也非常驚人的。 所以,皇帝現在應該感覺到巨大壓力了。 另外蘇曳知道,朝堂復試,是他唯一證明自己的機會。 否則以為不管蘇曳地位再高,人家談起他來,都會說此人涉嫌文舉鄉試舞弊,否則為何不敢去朝堂復試? 所以眼下的局面,就是千萬不能釀成激變。 否則皇帝就會失去體面,屆時直接板子,會打在眾多官員身上,間接的板子會落在蘇曳身上。 但是…… 蘇曳付出了這么多,才得到此時主動的局面。 進可攻,退可守。 所以沒有到很有把握的時候,他是不會出擊的。 雖然昏迷不醒避開朝堂復試,吃下去的是一鍋夾生飯。 而如果去朝堂復試,最終翻車的話,那可是雞飛蛋打了。 所以,他依舊處于昏迷不醒中。 只要他不醒來,就沒有人能逼他去朝堂復試。 甚至早道義上,也能說得過去。 而這次皇帝,顯得非常光棍,硬是沒有派任何太監來探望。 這種時候,可不能隨意探望。 探望,某種意義上,就代表著催促。 你蘇曳還不醒來嗎?還不來幫朕解圍嗎? 什么時候太監來,那蘇曳不醒來,也要醒來了。 …… 皇宮里,皇帝真的感受到了巨大的壓力。 這種壓力是無形的。 這一次,他下旨之后,沒有出現什么反對聲。 肅順一黨,全部服從。 文武官員,全部服從。 皇帝下令,讓百官進行責任制,每人負責一批考生,不讓他們鬧事,不讓他們聚集在皇宮和貢院周圍。 文武百官也盡力去做了,甚至沒有半點陽奉陰違。 但越是這樣,皇帝壓力越大。 因為百官用盡全力,還是趕不走這些考生,也說服不了幾萬考生。 當然,皇帝手中還有很多工具沒有使用。 比如挑選幾個出頭鳥,罷黜功名,罷黜會試資格。 又或者動用武力驅逐。 但這些東西都不能輕易動用,這次是皇帝自己對考生毀諾在先。 原本答應他們,讓蘇曳當堂復試,結果又不作數了。 一旦動用這些罷黜功名手段,可能還會真的發生激變。 不管發生激變,或者是動用武力驅逐。 那就會徹底傷害皇帝體面。 所以現在皇帝,面臨兩頭堵的局面。 左邊,他不想對不起蘇曳,答應過他的事情,就一定要做到,不想他拖著病體來復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