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節
第一部真正意義上的imax 3d長片是04年大導演羅伯特·澤米吉斯的《極地特快》,就是《阿甘正傳》的那位導演,但票房口碑都只能算是一般,顯然這項新技術當年并沒有掀起什么波瀾。 桃樂絲也首先想到了南加大老學長的這部電影,“《極地特快》啊?!?/br> “是啊,現在技術更加成熟,效果更加出眾,等《阿凡達》拍完了我可以雇傭它的團隊,而且當時的3d imax銀幕還很少,米國只有75塊,可就是這75塊3d imax銀幕,貢獻了總票房的百分之三十,高達7700萬刀!而現在米國已經有超過100塊imax了,兩年后肯定更多!” “兩年后?” “是的,我打算用兩年來完成這部電影!”王權素來以快槍手聞名,一年兩三部電影根本不在話下,而現在他竟然要用兩年拍一部電影! 可為什么是兩年呢~ 因為《阿凡達》是兩年半。 所以王權希望是兩年! “你就這么看好imax和3d?”桃樂絲感覺都不認識王權了,這還是自己認識的唯利是圖的王導嗎,兩年時間都足夠他重新打造一個《暮光之城》系列了! 王權問她,“你知道3d電影是什么時候誕生的嗎?” 這難不倒桃樂絲,“早在上世紀二十年代就有立體電影了,不過相當粗糙,而且那時候的片源也早就找不到了,普遍認為的第一部3d立體電影長片是52年的《非洲歷險記》,立體電影在上世紀五十年代有過一段時間的繁榮?!?/br> “是的,那時候就連大導演希區柯克都拍攝了3d版本的《電話謀殺案》,可見當時確實火過一陣,可為什么火呢?” 不等桃樂絲回答,王權就自己給出了答案,“為了把觀眾拉回電影院?!?/br> 桃樂絲恍然,對啊,那時候正是電視機在米國普及的時候,也是電影行業的低谷期。 拍電影的導演和商人想盡辦法想要把觀眾拉回電影院,3d立體電影就是其中一種針對電視機的措施。 不過受限于技術條件,立體電影終究沒能成氣候,后來還是七十年代,斯皮爾伯格和喬治·盧卡斯那代導演靠著特效大片讓銀幕重新煥發魅力,重振了低谷期的電影行業。 王權道,“我覺得現在又到了通過革新技術把流失的觀眾拉回電影院的時候了,其實像老斯、卡梅隆,還有澤米吉斯這些大導演也都意識到危機了,雖說近幾年北美總票房一直很穩定,但別忘了,票價可并不穩定,票價漲幅遠超票房的增長,這說明什么,說明觀眾是在減少的,而這一次讓電影觀眾流失的是互聯網?!?/br> 桃樂絲嘆了口氣,“你說的有道理,現在互聯網的誘惑太大了,有太多好玩的事情可以讓人忘記看電影,這么愛電影的米國,竟然有一半多的人一年都不會進一次電影院?!?/br> 王權,“而且網絡盜版也非常猖獗,盜版流通速度之快簡直觸目驚心,就說《暮光之城》吧,在內地上映第二天網上就有錄屏盜版了,而3d電影可有效地防盜版?!?/br> 雖然王權根據“影視庫”可知,3d電影也只是一股風潮,3d電影的問題很多,到2025年除了卡梅隆還在堅持,很多導演基本都不再玩3d了,但3d這股風潮的出現對內地電影生態非常重要。 很多熱衷于看盜版,沒有影院消費習慣的觀眾被3d逼進了電影院,短短幾年,票房和觀影人次實現了幾連跳,一躍成為能夠挑戰全球最大市場北美的第二票倉。 所以3d必須要搞,不搞不行! 此時電影已經接近尾聲,桃樂絲指著銀幕,“如果只是拍成這樣,恐怕很難像你說的那樣起到轟動效果吧?!?/br> 是的,3d電影一直有人搞,搞得好了就是《阿凡達》,開宗立派,成為影院救世主,引領一時之風潮。 搞不好,或者說搞不出動靜,那就是《地心歷險記》,除了迫使電影院更新3d放映設備,為后面的《阿凡達》鋪路,也就是小賺一筆,在影史上留不下什么名字。 王權道,“我劇本還沒有徹底完成,等我寫完了,你再來評估是否值得投資,或者我可以從外面拉投資,龍抬頭只做發行?!?/br> “肯定要從外面拉投資,制作加宣發起碼兩億多刀,龍抬頭必然承受不起,但大頭我們還是出得起的,”桃樂絲摟著王權的肩膀,“就算你判斷失誤,我也愿意陪你瘋狂一把!” “果然是好兄弟!”王權感動地跟桃樂絲摟在一起。 回去之后王權繼續進行劇本上的打磨。 為了拍攝《盜夢空間3dimax》,劇本必須做大手術。 原版劇本已經非常好了,雖然聽上去感覺很燒腦,但只要不分心,把關鍵設定都聽進去了,其實非常好理解。 這是很標準的商業劇本創作模板,非常好萊塢。 一開始做一個小任務,通過一個二層夢境引出盜夢的基礎設定。 然后任務失敗,被大魔王逼迫為他工作,并開始全世界碼人組團隊,這邊一個小蘿莉,那邊一個糙漢子,全都不是簡單人物,彼此磨合,沖突,理解。 最后,組隊完成,開始刷副本,并最終成功,獲得獎勵。 就這個套路,以前的電影比如十一羅漢在用,以后的速激和復聯也會樂此不疲的用,不新鮮。 新鮮的是盜夢這個概念,完美自洽,自成一派,而且非常值得回味。 而王權要做的改動很多。 第一,要創作利于3d效果展示的場景和特效奇觀,不求有潘多拉星球那么震撼,但必須要讓觀眾意識到,這樣的電影看普通2d就太虧了。 而特效場面不是一拍腦袋想換就換的,必須要和劇情息息相關,不能為了特效而特效。 為了展示更多3d特效的展示,王權甚至更改了部分設定。 第二,重要角色能源大亨齋藤,王權要換成華人角色,名字都想好了,叫莊先生。 不僅是身份變了,和他相關的部分場景也要挪到香江和內地拍攝,而他的劇情也會變得更豐滿,跟原版有很大出入,這對于華人巨星絕對是個好餅,就是該選誰成了一大難題。 第三,劇情理解難度還要降低,雖然王權覺得盜夢的劇情理解沒什么難度,但我們的觀眾上至七老八十,下到字都沒認全,想要獲得最廣泛的觀眾基礎,就要講一個簡單通俗的故事。 《阿凡達》為什么能橫掃全球票房市場,沒錯,故事確實很俗,俗的掉渣,活脫脫一個外星版的《與狼共舞》,但它足夠簡單,不挑觀眾。 而《盜夢空間》顯然就是挑觀眾的,要不然也不會在諾蘭《黑暗騎士》大獲成功,北美狂攬5.3億刀的前提下,新作《盜夢空間》明星陣容更強大,卻連3億都到不了。 現階段的王權拍電影就是為了讓廣泛的觀眾看到,收獲更多的票房,所以必須把觀影門檻降下來,不求讓小學生都能看懂,起碼初中生你得能理解吧。 最后一點…… 最后一點還沒想到,先這樣,《暮光之城》的兩部續集會拍三四個月,他會利用這段時間完善劇本,并開始制作《盜夢》的手繪分鏡圖。 為此他特意找了一個強力的執行導演,為他分擔工作,這位導演的名字叫凱瑟琳·哈德威克,此時她在業內還寂寂無名,畢竟她的成名作《暮光之城》已經是王權的了。 因為名氣不大,所以在價格合適,且對題材感興趣的前提下她欣然接受了這份工作,這對于她已經算是很不錯的履歷了。 王權會把一些不太重要的戲份交給她,當王導帶隊去意大利拍戲的時候,凱瑟琳會同時在溫哥華開拍校園部分,王權希望三個月就把兩部電影拍完。 他對《暮光》的激情顯然被《盜夢》吸走了太多太多,現在他滿腦子都是如何構建一個精彩的夢境世界。 在《暮光之城》票房即將達成兩億成就的時候,王權帶著《暮光2》的男女主角,女配阿什麗·格林尼,以及安娜等演員飛往了意呆利進行拍攝,這次安娜會出演一名新登場的吸血鬼。 與此同時,《2007年福布斯全球百位名人榜》在《福布斯》雜志上公布,而這也是王權第一次登上這個榜單。 六月份出榜,大概是截取了去年和今年初的成績,而這個時間段正是王權憑借三部電影瘋狂上分的時期,所以排名不算太低。 一般這種榜單在國內很難引起關注,都是些老百姓不太認識的人,關心這個有啥用。 但因為今年有一個華夏人王權登榜,所以關注度極高,榜單發布當天就被新浪等幾個門戶網站轉載了。 楊蜜此時正在阿城老師家做客,這老頭真挺有意思的,是個老頑童,啥都會一點,聽他說,他當初去米國的似乎還送過外賣呢,真是個人才。 楊蜜過來是讓阿城老師觀察一下,根據她自身特征打造女主角人設,用王權的話說,“這樣你好演一些?!?/br> 簡直太貼心了,這不就是躺贏嗎,不對,自己在權哥面前都沒躺呢就贏了,劉藝妃你拿什么跟我斗! 聊著聊著,阿城老師的小孫子看著電腦喊道,“爺爺,米國那邊的朋友給你發了郵件?!?/br> 阿城,“哦,我看看?!?/br> 他過去查收了一下,發現是福布斯排行榜,全球版,朋友特別讓他注意一下有個華夏友人。 點開一看,他笑了,又叫楊蜜和楊天針來看看。 “什么???” 阿城笑道,“來看看小王?!?/br> 此前王權就已經上過華夏榜單了,次于姚名,位居第二。 而在這個全球榜單上,王權的名次又降低了。 楊蜜閱讀英文沒啥問題,“這是福布斯百大名人榜?全球的?!” “對?!?/br> “我權哥上榜了!” “倒也不意外~” 楊蜜立即把小孫子擠走,從下往上看了起來,阿城苦笑,“從上面看快一點?!?/br> 楊蜜聽命,從上看,第一名是主持人奧普拉,收入高達2.6億刀,第二名是打高爾夫的老虎伍茲,收入一億刀。 第三名是麥當娜,歌星。 到了第五名布拉德·皮特,總算有了個影星。 第十名,史蒂文·斯皮爾伯格,第一個導演出現了。 第12名是一部電視劇《實習醫生格蕾》,這都可以,這讓楊蜜開了眼界。 終于,楊蜜在第19名的位置發現了權哥。 也就比第20名的金毛特浪普高一個名次而已~ 第196章 重歸于好,嘿道大佬 這個全球版的福布斯名人榜很快在國內傳開了。 和國內一樣,都是根據收入、互聯網影響力、刊物影響力、電視影響力四個維度排名的。 王權為了宣傳電影沒少上節目,還有他外表帥氣,也是雜志封面的???,就像部分網友說的,他的存在為華人整體形象加分不少。 再加上王權確實可以說是去年最賺錢的導演,也就老斯底蘊深厚,他略有不如。 所以在榜單上他是排名第二高的導演,比多年沒有作品問世的卡梅隆還要高,比以主持人身份上榜的川川也高一位。 不過這在國內網友們看來,就直接變成了,“王導已經是好萊塢僅次于斯皮爾伯格的大導演了!”“崛起速度之快簡直史無前例!”“也就只有開放包容的米國能有王權施展才華的舞臺”,各種言論全都冒了出來,有的甚至拿他當槍。 王權因此上了好幾個門戶網站的頭條,再次成為熱點新聞人物,并助推《暮光之城》的內地票房在爭議聲中突破了一億大關。 此時隨著觀影人群的增多,對《暮光之城》的一致好評也出現了不同的聲音,終于有人看破了它狗血言情偶像劇的本性。 但奈何迷信王權,迷信好萊塢的人太多,以至于暮光的豆瓣評分仍在八分以上的高位,倒是imdb已經跌破了七分大關。 歐洲一些影迷罵的更兇,這就是《視與聽》選出的年度第一的導演拍出來的電影,什么垃圾玩意兒啊,呸! 在這種聲浪下,王權也成為內地電影市場化后,繼張易謀、陳鎧戈之后,第三個票房過億的內地導演(《夜宴》因為《密室逃生》影響沒能過億),被無數網友稱為內地三大導演,只不過他是用外語片,也不知道該不該把他算在內。 最難受的估計就是馮曉鋼了,說好的內地三大導演,怎么突然有一天自己就被一好萊塢導演給擠掉了! 馮導堅決不同意把王權算成內地導演,他是內地人,但不是內地導演,而且將來是不是內地人還不一定呢。 馮導還想抗爭一下,但華意二王現在膝蓋軟了,只想王導歸國后麻煩能賞兩口吃的,這尼瑪也太強了,當時內地榜單說他年入三億,然而到了這個國際榜單,竟然變成了8000萬刀,這還是純個人收入,不算經商所得! 因為王權在國外表現過于亮眼,“王導留在米國吧”的吧友以此為契機,宣揚只有王導留在好萊塢才能有這么高的成就,換成國內根本沒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