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變美后,我躺贏了 第1400節
韓成不知道是真的沒有聽出來,還是裝傻充愣,竟真的按照姜池的要求,重新說了一遍: “姜司馬,吾傾慕顧家女郎已久,今日愿以江陽城為聘,求娶顧氏阿卿!” 姜池:…… 無語凝噎啊。 依著姜池聰明絕頂的大腦,自是能夠明白韓成為何會有如此妄想。 一來,有陳端這樣的“成功案例”; 二來,顧卿有錢有人還甘心做賢內助; 三來,顧卿出身高貴,長得還美,傾國傾城、絕代芳華。 出身好,顏值高,嫁妝還無比豐厚,關鍵是,人家愿意拿出嫁妝來資助丈夫……這簡直就是男人們夢寐以求的最完美妻子人選啊。 韓成作為陳端的副將,是親眼看到過顧氏女的真心付出,也親身體會過顧氏的豪富與底蘊。 他很容易就生出了幻想:陳端可以,我也可以! 姜池的一雙丹鳳眼,不著痕跡的掃了韓成一眼,然后就快速的挪開。 好丑! 好辣眼睛! 姜池沒有見過陳端,但這位梁王,有著“容貌甚偉”的風評。 雖然有胡人血統,雖然出身寒門,但陳端已經是軍二代。 他的堂兄還當了皇帝,陳氏勉強算是皇族。 最重要的,還是陳端握有數萬大軍,有著與陳靖分庭抗禮的實力。 如此條件,顧氏才愿意下嫁。 陳端為了顧氏,也是忙前忙后,殷勤至極。 世人都知道顧氏女甘愿成為陳端的賢內助,卻選擇性的遺忘了,是陳端,想方設法將身在北地的顧家老小,平平安安、一個不少的救了出來。 還有顧氏在嶺南的一些征戰,也都有陳端派兵相助…… 顧氏與陳端聯姻,真的沒有吃虧。 本就是兩大家族的合作,世人卻被顧氏放出來的“愛情故事”所誤導。 只當顧氏女是為愛癡狂的癡心人兒,卻忽略了她一個剛滿十五歲的小女郎,就成了顧氏的家主,成了嶺南的女王! 顧傾城可謂是面子里子都有了。 這里面,絕大多數都有陳端的“貢獻”。 而這個韓成有什么? 容貌奇丑,連寒門都不是,手底下也只有三千人馬和一座城池…… 姜池都不能多想,否則,他又要被氣得失去表情管理。 深吸一口氣,姜池沒有當場斥責,而是虛偽的跟韓成寒暄著。 作為一個善謀略、好辯才的謀士,姜池哪怕心里已經把韓成罵成了狗屎,面上也是一派春風,與韓成也能虛與委蛇。 姜池表示,將軍的意思,某會好生傳達。 但,此事關乎重大,女君還需慎重考慮。 他呢,就此告別,若有佳訊,他隨時稟報! 姜池的態度極好,除了最開始的“被氣笑了”,隨后的表情管理非常到位。 韓成很滿意,沒有為難,更沒有扣留,客客氣氣的把姜池送了出去。 姜池揮揮衣袖,瀟灑離開,連所謂的“見面禮”,也被他直接帶了回來。 韓成,他不配! 雖然還不知道顧傾城對這門“婚事”的態度,但姜池有預感,顧傾城絕對不會答應。 既是如此,就不要浪費那些糧餉了。 顧家豪富,不缺這點兒東西,可也不能喂了狗??! …… “……你說什么?韓成都說了什么?” 城外的軍營里,帥帳中,顧傾城掏掏耳朵,再次確認。 看到素來持重、冷靜的主公,都被弄得不可置信,已經遭受過一波“刺激”的姜池,瞬間就心理平衡了。 不能怪我失控,實在是某人太奇葩。 姜池見過沒有自知之明的人,但能夠達到韓成這種癡人說夢的境地,還是極少見的。 這不,主公都被“震驚”(惡心?)到了呢。 心理得到平衡的姜池,非常有耐心的把韓成的請求又說了一遍。 一字不落,句句還原。 顧傾城:…… 短暫的無語過后,顧傾城就恢復了正常。 嗯,身為天鵝,總是不可避免的要被癩蛤蟆覬覦。 雖然惡心了些,可也不能總讓自己陷入“自我懷疑”之中。 且,韓成不會是第一個,也不會是唯一。 “陛下,你之前演的太好了,都把你當成了倒貼男人的戀愛腦呢?!?/br> 禍水就是不改吃瓜本性,跳出來湊熱鬧。 顧傾城:……還用你說!我當然知道是有這方面的原因。 不過,顧傾城不會把別人的妄念歸咎到自己的錯處。 丑信男自己異想天開,難道還有怪自己條件太好? “打吧!” 顧傾城嘆了口氣,她確實想盡量減少傷亡。 但,韓成提出了這樣的要求,雙方已經沒有了“和談”的可能。 那就只能打嘍! 正好,顧傾城也需要向世人展現一下—— 她,顧氏女,不只是甘愿為男人付出一切的癡情女子。 也是能夠殺伐決斷、攻城掠陣的女中英豪。 “好!那就打!” 姜池就知道,他的主公,絕不是甘愿受這種屈辱的人。 倒不是說就該如此的“意氣用事”,畢竟對于政客來說,能屈能伸才是王道。 但,也說了,“能”屈,而不是“隨便”屈。 如果連韓成這樣的貨色,都要忍讓,顧傾城注定無法成為亂世中的一面旗幟。 主公可以忍讓,但不能無原則無底線的忍讓。 否則,追隨她的人,都要忍受不了這種憋屈、懦弱的主公! “先生,看來你早有計策!” 見姜池態度堅決、成竹在胸的模樣,顧傾城便笑了。 其實,她也有一定的謀劃。 但,既然身邊有姜池這樣的謀士,為什么不用? 上位者,不需要懂得做事,只需要知人善用就可以。 “主公,可以這般——” 姜池嘴角上揚,笑得淡然、自若。 仿佛,一切早在他的籌謀之中。 第二天,韓成沒有等來姜池的“回稟”。 倒是顧家的軍營,忽然變得熱鬧起來。 護城河外,距離城墻只有三四百米的距離。 這個距離,遠遠大于弓箭的射程范圍。 在古代,弓箭的最大射程在一百步左右,也就是一百二十米到兩百米之間。 距離城墻太近,很容易成為城上衛兵的靶子。 距離太遠,“效果”就不太好了。 至于什么效果,很快城墻上的兵卒們就知道了。 “咦?他們在做什么?” “在埋鍋?他們要做飯嗎?” 城墻上,戍守的兵卒們,看到顧家軍營里的人如同螞蟻般忙忙碌碌、進進出出,不禁有些好奇。 他們趴在垛口上,探著身子往下看。 然后,就發現,顧家的兵卒在埋鍋造飯。 很大很大的大黑鍋,下面是火堆。 不多時,火燃了起來,還有穿著白色罩衣的火頭軍,拿著鐵鍬圍在大鍋周圍忙碌。 “那是rou?好大一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