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變美后,我躺贏了 第1291節
“主公,三娘剛走,應該走不遠?!?/br> 前來回稟的娘子兵,單膝跪在地上。 見顧傾城一時沒有反應,便忍不住提醒了一句,“主公,要不要派人去追?” 顧幼儀一個外嫁女,并不重要。 但,顧幼儀的父親、兄弟都還在。 看在他們的面子上,也不能真的不管她。 關鍵是,這人還姓顧,并沒有被逐出顧家。 她若有個好歹,折損的還是顧家的顏面。 江邊剛剛經歷了大戰,附近的縣城、村落估計還有不少殘兵。 一個年輕的美麗婦人,孤身一人,一旦有個萬一,可就真的鬧出丑聞了。 雖然當下的禮教還沒有那么嚴格,貞潔什么的,也不是能夠逼死人的枷鎖,但能夠避免,盡量還是避免為好。 顧傾城搖頭,又點頭。 追,就不用了! 不過,也不能放任不管。 “派個人悄悄跟上去,暗中保護,別讓她出事也就是了?!?/br> 顧傾城淡淡的說道。 “是!主公請放心,奴這就去安排,定會保護好三娘!” 娘子兵抱拳,堅定的語氣甚至帶著使命感。 仿佛誓死保護主人的忠仆。 顧傾城:……duck不必,顧幼儀沒有這么重要。 她派人跟著,不只是保護,也是想追蹤宇文珩的蹤跡。 雖然在顧傾城看來,宇文珩已經沒有了翻身的機會。 但,這人上輩子到底是做過皇帝的人。 套用小說的說辭,那就是擁有一定光環的人。 哪怕不是主角光環,也是所謂的王霸之氣。 他,應該不會那么輕易的就失敗。 或許,宇文珩還真能從絕境殺出一條血路,繼而重新加入逐鹿天下的大決戰。 若真是如此,顧幼儀就能起到作用了。 一來,豬隊友是能夠破壞光環的。 哪怕是無心,也總能起到“神奇”的作用。 二來,抓到宇文珩不容易,但盯緊顧幼儀卻并不難。 只要抓住顧幼儀這條線,顧傾城就能“進可攻、退可守”。 …… 顧幼儀逃走了,顧傾城做了相應的安排,也就將這件事丟開不管。 她還有更多的正事要做。 “主公,宇文珩潰敗,平城宇文氏還在內斗,暫時沒有力量聚集大軍南下?!?/br> “建康陳氏,經過一番爭斗,雖有了勝負,卻依然根基不穩?!?/br> “主公您占據江陵,又有嶺南諸州作為后盾,儼然成了氣候?!?/br> 姜池穿著道袍,手里拿著折扇,站在沙盤前,侃侃而談。 他就是那種真正的高人,足不出戶,卻能知曉天下事。 當然,他沒有神通,不是真的未卜先知。 他有自己的消息渠道,并能通過一些旁人不關注的小事、細節等,推測出事態的發展,繼而做出最為合理、最為預知的判斷。 他,博文廣知,算無遺策,有著世家風流,亦如同超凡脫俗的謫仙……從皮囊到氣質,從談吐到學識,果然沒有辜負海內名士的美名。 姜池給顧傾城的感覺也十分微妙。 她總覺得這人有些似曾相識。 “陛下,這有什么啊,魏晉名士嘛,不都是這個范兒?” “不說別人,單單是您的家里,您的阿翁、您的阿父,都是這般人物?!?/br> 溫潤君子,上善若水。 可又有著獨屬于這個時代的風骨與浪漫。 “禍水,你是說姜池像我的阿翁、阿父?” 顧傾城聽到禍水的話,陷入了沉思當中。 她的腦海里,禁不住浮現出那些廣袖長袍、高履木屐的名士們。 還別說,若是這般想,姜池的“熟悉感”就有了解釋。 他就是典型的名士做派,有著最為標準的古君子之風。 只是—— 顧傾城還是有一絲莫名的感覺。 不過,那一絲異樣,終究不能證明什么。 顧傾城只能暗暗藏在心底。 “主公,接下來,您可有計劃?” 姜池還在討論當下的態勢,并詢問顧傾城的打算。 大家都是聰明人,有些事兒,不用說,也都心知肚明。 顧傾城不是尋常女子,她占據地方,手握兵馬,背后還有偌大的嶺南作為根據地。 進可攻、退可守。 說她沒有野心,顧幼儀那樣的傻子都不信。 似姜池這樣胸有成竹的謀士,其實已經早有謀劃。 但,謀士嘛,都講究一個矜持。 說難聽些,叫賣關子。 說得好聽些,叫拋磚引玉。 哪怕早有成算,也要讓主公主動請教。 顧傾城:……上輩子就沒少跟這樣的人打交道,她簡直太熟悉這些套路了。 沒有掙扎,顧傾城直接開口:“先生,請賜教?!?/br> 等一下! 先生? 顧傾城吐出這兩個字后,那一絲的微妙又被觸動了。 顧傾城不動聲色,絕美的容顏上仍是謙卑的微笑。 “建康!” 見顧傾城這般干脆,態度還十分恭敬,姜池也就沒有繼續賣關子。 轉過身,用折扇指了指掛在墻上的一張輿圖,沖著建康的位置點了點。 “宇文氏雖然已經陷入了內斗之中,但他們始終占據著廣袤的北方?!?/br> “麾下數十萬兵馬,也依然強壯、兇悍?!?/br> 顧傾城雖然占據了江陵,成了南北之間的一顆釘子。 但,始終還是太過弱小。 且江陵距離建康太近,若是建康無法確保安定,貿然北上,將會陷入腹背受敵、前后夾擊的困境。 平城和建康,后者更容易攻克。 陳端剛剛上位,根基不穩,遠比平城的宇文氏弱小。 捏柿子嘛,自然要撿軟的捏。 且,顧傾城還有個最大的優勢—— 她是陳端的前未婚妻。 過去的幾年里,陳端的大軍,一直都是顧傾城在供養。 不敢說顧傾城招攬了所有的人心。 但在陳端的麾下,絕大多數的將領都吃著顧家的米,穿著顧家給的盔甲。 吃人嘴短啊。 關鍵是,顧傾城這個金主太豪橫、太大方了。 習慣了顧家的豐衣足食,再回歸到過去的缺糧少餉,最底層的兵卒們或許還不會怎樣,但將領們肯定不干。 由奢入儉難啊。 顧傾城對于陳端的手段,不只是捧殺,還有日復一日的滲透。 別人攻打陳端,他麾下的人馬肯定會奮死拼殺。 顧傾城出兵,情況定會有所不同。 這,不只是有無良心的問題,而是切實的利益使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