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變美后,我躺贏了 第1035節
“是啊,就連一個小小的奴婢,都有如此騎術,足見顧家之底蘊!” “咦?那幾個昆侖奴,好像就是王爺送給三娘的!” “嘖,還昆侖奴呢,他們連幾個小女郎都不如,居然被甩在隊伍的最后面!” 眾人圍觀著,暗自忖度著,各色眼神亂飛。 不過,眾人對于顧卿的初次印象,絕對稱得上深刻—— 一,姿容絕色,美而不艷,如仙如幻。 他們終于明白,流言是何等的不靠譜。 他們也終于明白,自家王爺為何會這般急切的跟顧家定下親事。 除了顧氏世家的門第,顧氏所能帶來的助力,顧氏女的這副絕美的容貌也起到了不小的作用啊。 二,氣質高貴,騎術精湛。 一個養尊處優的世家貴女,卻能不辭勞苦、長途奔襲。 一兩千里路啊,其中還有不少山路,人家七天就殺到了。 關鍵是,抵達的時候,整個人還是那么的神采飛揚、明艷照人。 沒有風餐露宿的狼狽,沒有身心俱疲的憔悴,仿佛從天而降的神女。 雖然自家王爺沒有與顧氏女同框,但眾人只是在腦海里想一想,就覺得兩人十分登對。 額,或者,在某種程度上,自家王爺有些配不上人家顧三娘呢。 顧傾城的首次出場,十分經驗。 來到江邊的軍營后,她又迅速進入到了狀態。 “三娘,某周紹,軍中司馬,奉王爺之命,留守江陵,聽候三娘差遣?!?/br> 首先來到顧傾城面前的是個三十來歲的文士,白面長須,中等身材,五官端正。 他是陳端的謀臣之一,掛了司馬的官職,暫時總領江陵的事物。 而隨著顧傾城的到來,周紹就要把責移交。 在這之前,周紹還是想探探這位未來梁王妃的底兒。 “免禮!坐!” 顧傾城跪坐在主位上,稍稍收斂了一下氣勢。 饒是如此,她給人的感覺也是那么的氣場滿滿。 這種氣勢之下,會讓人暫時忽略她的絕色姿容,繼而不由自主的恭敬起來。 她淡淡的吐出幾個字,并沒有跟周紹過多的客氣。 她甚至都沒有寒暄,直奔主題,“江邊留守多少兵卒?糧草、軍械、船只幾何?” 顧傾城丟出一連串的問題。 周紹原本還想探底,不想卻被這么多的問題迎頭砸了過來。 他甚至有種錯覺,高位之上坐著的并不是一個矜貴的小女郎,而是自家梁王殿下。 這種錯覺之下,周紹顧不得多想,下意識的就躬身回答問題。 等將江陵的諸多事務回稟完畢,周紹這才反應過來—— 不對啊,座上坐著的是顧三娘,一個初來乍到的世家小女郎,才不是自己的主公。 作為謀士,周紹是支持自家王爺通過聯姻來增加勢力的。 對于顧傾城這位未來的主母,周紹也沒有太多的排斥。 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周紹發現顧氏女對于自家王爺的影響越來越大。 王爺信任顧氏女的程度,甚至遠超追隨他的心腹們。 這,可不是什么好的征兆。 至少對于謀士們來說,他們會忍不住的擔心自家主公“色令智昏”。 咳咳,在沒有親眼見到顧氏女之前,這個“色令智昏”多少有調侃的意味兒。 謀士們更多的還是怕牝雞司晨,怕顧氏女挾恩以報。 可但他們見識到了顧傾城的絕色姿容,謀士們就真的擔心梁王會被色所迷了。 他們追隨梁王,是想成就霸業,而不是為他人做嫁衣裳。 當然,現在梁王還只是梁王,考慮以后,未免有“杞人憂天”的嫌疑。 但,謀士嘛,自是要未雨綢繆。 且,這也不是“杞人憂天”。 梁王帶兵回京“勤王”了,江陵這般重要的地方,沒有交給某個心腹,卻全權托付給了一個婦人。 這婦人,甚至都不是梁王的新婦! 周紹作為司馬,怎能不擔心? 牝雞司晨什么的,暫且放到一邊,周紹完全有資格質疑顧氏女的能力—— 一介女子,就算有些斂財的本事,可駐守江陵,這不是簡單的做生意,而是需要方方面面的統籌。 顧氏女能夠做到? 方才是被顧氏女的氣勢所迷惑,一時不察,竟乖乖的據實稟告。 等說完了,反應過來了,周紹便有些暗自氣惱。 他正襟危坐,抿著嘴唇,低著頭,不再言語。 若是座上坐著的是梁王,他除了回稟,還會主動提出一些建議。 但現在—— 他要看看,顧氏女到底是裝腔作勢,還是有真才實學。 只要顧氏女問出的問題太過淺薄,或是關注的重點太過偏頗,周紹都會以此為把柄,好好“勸諫”。 然而,顧傾城卻沒有繼續追問。 她話題一轉,竟開始詢問京中的那場變故—— “圣人前往京外行宮避暑,太子卻趁機發難。其他兩位皇子也紛紛動手,行宮發生了宮變?!?/br> 顧傾城遠在嶺南,但她的消息卻非常靈通。 再加上還有陳端給她的飛鴿傳書。 當然,顧傾城還是二世為人。 她不迷信什么前世,但對于前世曾經發生的大事件,她還是清楚的記的。 南朝的這場宮變,就是導致南朝迅速衰敗的重要事件之一。 上輩子,顧傾城身在北朝,通過留守南朝的眼線發回的消息,及時掌握情報,并最大程度的利用了這件事。 那時她與宇文珩一起帶兵來到了江邊,與江陵守軍隔江相望。 而陳端呢,沒有顧傾城的支持,糧草、軍餉都十分短缺。 沒有充足的錢糧,軍心就不夠穩固。 被陳端帶回建康的大軍還好些,有陳端這個悍將的威信壓著,還能乖乖的聽命。 但,在江陵的守軍就不好說了。 陳端選派的心腹,并不能真正的服眾,江邊軍營的軍心很是不穩。 顧傾城陰謀陽謀雙管齊下,又是在江邊利誘,又是派人搞滲透。 不到半個月的功夫,江邊守軍就出現了逃兵。 待到陳端陷入宮變的泥潭不可自拔的時候,江陵直接落入了顧傾城的手里。 ……重生一次,敵我逆變。 顧傾城成了幫助陳端守城的那個人。 但,顧傾城卻沒有將重點放在江陵,她的著眼點在京城。 周紹愣了一下,他有點兒沒跟上顧傾城的節奏。 片刻后,周紹反應過來,他斟酌著措辭,緩緩說道,“好叫三娘知道,京中的變故,不只是宮變,還有幾個領兵大將趁機謀逆!” 陳靖自己就是謀逆上位,他麾下的將領們難免會有樣學樣。 再者,陳靖坐上皇帝后,難改軍閥做派。 他戒備著自己的那些心腹,動輒克扣糧餉,還會故意把其他將領派出去打仗,自己想當漁翁。 陳端還是陳靖的堂兄弟呢,照樣被針對。 就更不用說其他的悍將了。 誰都不是傻子。 能夠當上將軍的人,也肯定不是什么四肢發達的武夫。 他們知道陳靖對自己的忌憚,也知道他是想讓眾人或是自相殘殺,或是與北朝蠻夷相互消耗。 “總是被這廝算計,還不如反了他娘的!” “都是行伍里摸爬滾打的軍漢,他陳靖能夠當皇帝,某為何不可?” 陳靖的防備,竟是起到了激發矛盾的作用。 陳靖自己又作死,在自己的幾個兒子里搞“養蠱”那一套。 太子與其他幾個皇子索性也反了,趁著陳靖去行宮避暑,搞起了宮變。 行宮里父子、兄弟相殘,陳靖作為老狐貍,早有準備,很快就控制了局面。 但,行宮宮變,卻只是一個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