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變美后,我躺贏了 第993節
她在這方面變得愈發厲害。 她可以把自己的真實想法完美掩藏,慢說一個“有外掛”的古代土著了,就是高智能、黑科技的系統,都無法探查她最深的內心。 “陛下!” 顧傾城剛剛調整好,就聽到殿外傳來宮女、內侍的聲音。 嗯,來的還挺快! 不枉我大張旗鼓的在后宮轉了小半圈。 自己的極品親娘,自己應對! 顧傾城再次滿意與原主的人設——理智又清醒。 她穿來后,都不用委屈自己去維持人設,更不用絞盡腦汁的想個“蛻變”的借口。 她只需要“本色出演”即可。 等等,“本色”? 顧傾城小心翼翼的在心底分出一個區域,用自己的神識包裹起來。 除了她自己,就連深藏于識海深處的禍水,都無法探查。 這方小小的天地,才是顧傾城內心最真實的想法。 除去這個區域,顧傾城還有一個“內心”,專門讓顧傾城來做戲。 【……陛下剛剛睡下,就要被驚醒,說到底,還是我這個做妻子的不夠稱職?!?/br> 【陛下臉上帶著明顯的疲憊,好心疼,可惜我不是淑妃那樣的溫柔解語花,我是大景朝的皇后,必須母儀天下——】 閔煌剛剛踏進謝太妃的寢殿,就聽到了一記熟悉的“聲音”。 這是皇后的心聲? 原來,在她高傲、端莊的假面下,還隱藏著一顆赤誠、純粹的真心。 她,傾慕朕! 第773章 皇帝他開掛了(十二) 閔煌對于自己的這個發現,著實新奇又激動。 顧皇后,京兆顧氏女啊。 六百年氏族,真正的世家望族。 出身高貴,簡直比皇家貴女還要受人追崇。 顧氏本身也非常優秀,乃是京中出了名的才女。 作詩寫賦什么的,只能算是小道,顧氏十二歲時就開始寫書。 她批注的《水經注》曾經引得京中的大儒們爭相閱讀,一時洛陽紙貴。 她不只是閨閣女子,更多的是世家精心教養出來的名士! 若不是入宮做了皇后,興許這位顧才女已經效仿祖輩們,開始游離四方,繼續著書立說,終有一日開創一門流派呢。 相較于顧氏的逆天才華,與她并稱“京華雙姝”的崔德妃,其實才是世人認定的“才女”,擅長琴棋書畫,會寫詩、會寫文章。 但,著書立說?批注經典? 兩者之間的區別,不能說云與泥,而更像是大學生和華科院院士! 崔氏,在某種意義上,是碰瓷了顧氏。 而崔德妃什么的,就已經是閔煌“夢寐以求”的仙女。 比崔氏還高出n個層級的顧氏,則是閔煌不敢褻瀆的神明。 若不是自己當了太子,若不是顧家也有意投資皇室,閔煌都不敢想象,自己還能娶到顧氏。 她有著高貴的出身,有著男子都難以企及的才能,理所應當的,她高冷、她難以親近。 雖然做了夫妻,雖然并肩作戰,閔煌也從未把顧氏當成是自己后宮的女人。 不是他不想,也不是他“不屑”,而是不敢。 那可是顧卿! 數次讓顧中書令、諸多大儒感嘆“恨不是男兒身”的存在。 她怎么會像尋常婦人般沉迷于小情小愛? 事實上,成婚后,顧氏也果然表現出“不靠君恩”的冷傲模樣。 且,她的冷傲是真的“傲”,不像崔德妃,多少有“表演”的痕跡。 知道顧卿有高傲的資本,對于顧卿入宮后的種種清冷,閔煌也就覺得理所當然。 他從未因此就惱羞成怒。 當然,有可能也是因為就目前而言,閔煌還需要顧皇后以及整個顧家的支持。 等有朝一日,他成為積威甚重的九五至尊,或許就會“找后賬”,繼而—— 話題扯遠了,就當下來說,閔煌還只是個剛親政的年輕帝王。 他沒有那么大的威信,也沒有那么臟的心,他還在乎那么一絲絲的“感情”—— “顧氏,她傾慕朕!” 閔煌欣喜不已,他極力控制著情緒,不讓“驚喜”外泄出來。 還不錯,到底是后宮長大的皇子,還做了三年的皇帝,閔煌控制表情的能力還是相當高的。 他面沉似水,看不出喜怒,眼底甚至帶著些許無奈——親娘在作妖啊,他睡得好好的(正要跟心腹宮女醬醬釀釀?),卻被中途打斷,若是還能眼帶笑意,那才是有問題! 但,饒是完美控制了情緒,閔煌還是無意識的多看了顧傾城一眼。 他的目光還重點在顧傾城的嘴巴停留了幾息。 顧傾城:……為什么要看我的嘴巴? 顧傾城作為朝政大佬,自然不會像個普通女子般,被人“偷看”了嘴巴,就懷疑是自己的唇妝有問題。 她不動聲色,繼續在內心進行分區。 除去那最隱秘的一個小角落,顧傾城“心說話”: 【驚擾到了陛下,說到底,還是我這個皇后失職!】 【母妃雖然不太體恤陛下,可也是有情可原、其情可憫!】 【……她老人家就算是有再多的不是,只‘生養出一個優秀的帝王’這一點,她就是景朝最大的功臣!】 顧傾城一邊“想著”,一邊用眼角的余光去觀察閔煌。 果然,就看到閔煌的瞳孔微微有那么一絲的變化。 那變化非常細微,還一閃而逝,又被閔煌用無奈的眼神所遮掩。 這才是真正的“變臉”,幾乎沒有變化! 而不是某些被吹爆了明星們的“眼技”,隔著屏幕,觀眾都能看出他不高興了,站在對面的后宮大佬們,會看不到? 如果不是顧傾城六感敏銳,如果不是她密切觀察,她根本就覺察不到。 到底是閔煌啊,之所以還是被顧傾城發現了端倪,不是他能力不夠,而是到底年輕。 若是過個幾年、十幾年,閔煌成長起來,顧傾城也不敢保證自己能夠“看穿”他。 【母妃是皇朝的有功之臣,兒子做了皇帝,可她卻礙于禮法,只能做個太妃,一輩子屈居太后之下?!?/br> 【這是禮法,是規矩!但,法不外乎人情??!】 【不看別的,只看陛下,也該厚待母妃!】 【可惜,我是皇后,我要母儀天下,我要成為天下女子的表率,我、我不能因為心底的憐惜、感激等就越過太后,轉而尊崇母妃!】 顧傾城的心聲特別多,信息量也很大。 閔煌精準的捕捉到了重點—— 第一,顧皇后似乎并不嫌棄謝太妃,相反,她理解謝太妃,還憐惜她、尊敬她; 第二,顧皇后對王太后果然有心結。 至少,在謝太妃、王太后之間,顧皇后的“心里”更親近前者。 只聽稱呼就能看出端倪:一個是母妃,一個則是太后! 第三,表面上看,顧皇后對謝太妃確實很冷淡,還動不動就把閔煌這個“中間商”拉出來當擋箭牌、滅火器。 事實上,顧皇后這么做,并不是發自真心,而是被禮法、被規矩所逼迫。 唉,沒辦法啊,禮法上,謝氏就只是個庶母,能夠尊她為太妃,已經是看在她生育有功的份兒上了。 想要把她抬舉到跟王太后并尊的地步,有違禮法,還、還會給帝后招來罵名呢。 顧皇后“表里不一”,也是無奈之舉啊。 ……而這所有的所有,都有個最根本的原因—— 顧皇后在愛屋及烏。 她數次提到了謝太妃生育有功,其實也是變相的在夸獎閔煌這個皇帝足夠優秀。 “原來,在顧氏心里,朕竟是這般的好?” “母妃這般糊涂的女子,本該是顧氏最厭惡的存在,卻因為母妃生了朕,就讓顧氏欽佩、稱贊,甚至是心生感激?” 閔煌的心被觸動了。 他依然控制著自己的情緒,卻還是無意識的偷偷的瞥了顧傾城一眼。 顧傾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