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變美后,我躺贏了 第987節
到底是朕露了痕跡,還是周守元對朕太過了解? 閔煌雖然只當了三年的皇帝,但已經有了帝王的多疑。 他知道周守元是自己的心腹,對自己肯定非常了解。 可身為帝王,閔煌無法接受自己居然會被一個太監“看穿”的事實。 他,閔煌,大景朝的皇帝,應該是難以捉摸的。 就算是最熟悉他的人,也不能真正的了解他的心情,揣測他的言行,更不能“預判”他的預判! “母妃哪兒,可有什么消息?” 閔煌壓下心底的不悅,忽然開口,突兀的丟出一個話題。 周守元愣了一下,旋即才反應過來,趕忙恭敬的回復:“啟稟陛下,亥初一刻,太妃派人來請見陛下,只是那時陛下已經睡下了,奴婢就先把人打發了!” 【太妃娘娘也是,一點兒都不體恤陛下?!?/br> 【陛下每天忙于政事,已經夠辛苦了,結果她還總拿一些亂七八糟的事兒來讓陛下心煩?!?/br> 【陛下剛親政啊,太后娘娘雖然退回了后宮,可還是沒有放棄對于前朝的掌控?!?/br> 【還有那幾位老臣,各個都是老狐貍,他們明面上對陛下恭敬,實則都有私心——】 【可憐陛下每天都要跟這些人周旋,回到后宮,也不能好好休息?!?/br> 【太妃不心疼,老奴可是心疼呢!】 一連串的心里話,讓閔煌聽得有些感慨—— 周守元這個老奴才,雖然過于機靈了,卻一片忠心。 至于周守元吐槽的內容,閔煌更是“心有戚戚焉”。 唉,太妃啊,真的親娘。 周守元一個奴才都知道心疼朕,您作為真的生身之母,什么就不知道體恤。 除了折騰,就是折騰。 至于最近這段時間,謝太妃都在折騰什么,閔煌心知肚明。 不是閔煌有多聰明,能夠洞察人心,實在是謝太妃對于自己的“企圖”沒有半分遮掩。 她甚至不止一次的對閔煌哭訴:“九郎,我確實出身卑微,不如太后尊貴?!?/br> “可我到底是皇帝的生母啊,就算沒有功勞,也有苦勞?!?/br> “我的兒子做了皇帝,可我卻還是個太妃,這像話嗎?” 大景朝遵循古禮,妻妾的名分十分嚴苛。 謝太妃雖然是皇帝生母,可她只是先帝的一個昭儀。 新君登基,按照規矩,必須尊嫡母為太后。 生母嘛,如果強行冊封太后也可以,但必須有王氏這個太后的準許,或是有閔煌的強勢要求。 然而,事實卻是—— 一,王太后并不想讓謝氏與自己并尊。 太后? 哼,憑她也配。 一個農家女,一個卑微的宮女,若不是肚子爭氣,一次寵幸就懷了孕,謝氏連太妃的尊榮都沒有。 而她王氏呢,則是赫赫有名的太原王氏女,真正的名門望族。 她是先帝的原配,更是親手把閔煌推到了龍椅上。 不管是名分,還是恩情,王太后都站著大義,都占據絕對的優勢。 若是她允了謝氏的太后之名,讓一個卑賤的蠢貨與自己相提并論,那她也太虧了! 二,閔煌也沒有拿出“不成功便成仁”的架勢,逼迫太后、朝臣們答應推自己的生母上位。 原因無他,閔煌比謝太妃聰明,更有著身為政客的理智與冷酷。 根基未穩啊,現在還不是跟王太后撕破臉的時候。 再說了,就算阿娘不是太后,她也是皇帝的生母。 在這后宮,誰人敢真的輕慢與她? 不過是一個虛名,為什么就不能為了他這個兒子忍一忍? 謝太妃:……呵呵,虛名? 既然這么不重要,那你倒是給我??! 太妃再尊貴,也是“妃”,是先帝的妾,是要注定被王太后壓在手底下的小婦。 只有成了太后,她才真正是后宮最尊貴的女人。 謝太妃前半生憋屈了三十多年,終于等到兒子成了九五至尊,她只想隨心所欲。 為了太后的封號,謝太妃跟閔煌杠上了,開始了一哭二鬧三上吊的戲碼套餐。 閔煌:…… 心,好累! 他剛把王太后“送出”朝堂啊,余波未歇啊,如果再在這個時候給自己的親娘晉位,王太后怎么想? 朝臣們又怎么看待他這個帝王? 還有天下的悠悠眾口—— 閔煌雖然不是個好人,可在當下,他還是殘存著幾分良心的。 就算不是因為良心,閔煌也要為了自己的好名聲。 忘恩負義、過河拆橋……慢待甚至是折辱對自己有恩的嫡母,這話好說不好聽哇。 閔煌還想著名垂青史呢,而不是在歷史上留下罵名! “把人打發了?也好!” 閔煌揉了揉眉心,剛剛做了一場噩夢,又發現自己有了奇遇,他不能說身心俱疲吧,也有種淡淡的無力感。 現在的他,實在不愿意去面對糊涂的老娘。 當然了,閔煌也不是真的不在乎親娘。 猶豫了片刻,閔煌又說了一句,“還是打發個人去看看吧。母妃到底有了春秋——” 閔煌不是怕親娘真的生病,而是怕她“弄假成真”! 嘖,親娘比較糊涂,任何荒唐的事兒,在她身上都有可能發生。 閔煌可不想母親為了做戲,而真的把自己折騰出個好歹來。 “陛下,老奴遵旨!” 周守元恭敬的說著,心底忍不住的嘀咕了一句—— 【放心吧陛下,老奴早就派人去盯著了!】 閔煌:…… 第768章 皇帝他開掛了(七) 被人看穿的感覺,真的很不爽! 閔煌還不是普通人,他是高高在上、俯視天下的帝王。 他應該是高深莫測,應該是世人無法揣摩的。 結果呢,他卻被個老奴才輕易看穿。 周守元甚至預判了自己的預判。 這……閔煌覺得自己身為帝王的尊嚴被冒犯了。 他莫名生出一股怒意! 砰! 閔煌隨手抄起一個玉枕,直接砸向了周守元。 周守元低著頭,沒有看到閔煌的動作。 但,人對于危險,都有會一種感知力。 也就是常說的“直覺”。 周守元作為在后宮生活了二十多年的太監,最擅長察言觀色。 不敢說“眼觀六路耳聽八方”吧,但直覺還是比較靈敏的。 關鍵是,他隱約聽到了一股風聲。 似乎是什么重物被丟了過來。 周守元卻沒有動,不是他反應不過來,而是“雷霆雨露皆是皇恩”。 作為奴才,哪怕沒有犯錯,也不知道為什么,皇帝主子要打、要殺,他也只能乖乖跪著領受。 哐當! 閔煌雖然不受寵,可也是皇帝的兒子。 該有的讀書、騎射等功課,也都是從小開始學習。 且閔煌心有大志向,學習的時候就格外努力。 他看著稍顯文弱,可也是能夠彎弓射箭、騎馬圍獵的高手。 投擲東西的時候,閔煌頗有幾分準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