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變美后,我躺贏了 第844節
一場始于顏值忠于人品才華性格的愛戀,就此拉開帷幕。 周子琴心動了,愛屋及烏,她對顧父顧母等也就格外的熱情、耐心。 見顧父顧母等因為口音問題,不敢開口說話的時候,周子琴就直接舉例子,“說家鄉話很正常啊?!?/br> “伯父伯母,就像在大學校園里,很多教授都是來自全國各地的??谝粢彩俏寤ò碎T?!?/br> “就像我們的老師,就有蜀地的、云貴的,他們上課的時候,有時都會用家鄉話?!?/br> “難道我們會因為老師說家鄉土話就笑話他們?還是說他們走到外面,大家會因為他們有口音就看不起他們?” 顧父:……他笨嘴拙舌,就只會干巴巴的傻笑。 顧母比較潑辣,也十分伶俐,聽了周子琴的話,瞬間就明白過來。 她用力點頭,“沒錯!閨女,你說得真好!那些教授可是有大學問的人,大家尊敬他們是因為他們有本事?!?/br> 說家鄉土話怎么了? 如果回去后,再有人嘲笑,她就直接告訴那人:你個土鱉,你懂啥? 人家京城大學的教授們都說家鄉話! 咋,你比教授還厲害?還有能耐? “哎呀,閨女,你這孩子真好。長得好,脾氣也好,關鍵還這么有見識!” 顧母看周子琴也是越看越喜歡。 這可是城里的大學生啊,長得好看,穿得更好。 看著細皮嫩rou、乖乖巧巧的模樣,顧母就知道,這是大戶人家教養的千金小姐。 要是擱在以前啊,他們連邊兒都摸不到。 可現在呢,人家大小姐熱情的陪著他們,還貼心的照顧、勸說。 顧母沒文化,但她眼睛毒啊。 一個人是假好意,還是真待見,她看得出來。 比如前幾天在旅店看到的那個姑娘,雖然也是客客氣氣的,但她看向他們一家幾口的時候,明顯帶著不耐煩和嫌棄。 而周子琴這閨女呢,眼神清明,態度誠摯。 對于他們許多不懂的地方,不好的習慣,也都沒有不耐煩。 她會溫柔的告訴他們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反正吧,顧母就是覺得這閨女好! 哎呀,這么好的閨女,站在自家兒子身邊,簡直就是太配了。 可惜啊,兒子很好,可他們家的情況太拖后腿了。 跟人家姑娘門第不相配??! 心里默默嘆著氣,想到這么好的閨女不能給自己當兒媳婦,繁華的京城都仿佛失去了魅力。 顧母的情緒也變得低落起來。 但,很快,峰回路轉—— “什么?你說你要跟周家那個閨女訂婚?” 在京城玩了一個星期,顧父顧母再也放心不下家里,準備要離開了。 而在離開前,顧母就收到了這么一個好消息。 “對!我和子琴互有好感,想要定下來?!?/br> “子琴家里都同意了,娘,您的意見呢?您愿不愿意——”有周子琴這么一個兒媳婦? “愿意!我一百個愿意??!” 顧母都不等顧傾城把話說完,就瘋狂點頭。 她簡直太愿意了! 不說周子琴本人的條件有多好,只她一個京城人的身份,就足以讓顧母滿意。 人家還是大學生呢。 畢業了,也跟兒子一樣能夠當干部。 哎呀呀,兒子是干部,兒媳婦也是干部。 只要想一想,顧母就忍不住要得意。 她更是恨不能立刻殺回老家,滿村子的炫耀! 然后,顧母又被告知,周子琴不只是有京城戶口的大學生,人家還是真正的千金大小姐。 “周家給準備了一套四合院,就在我們大學附近。用來給我們做婚房?!?/br> “還有,子琴的伯父有些朋友,我拿到了正式留校的名額。以后,我就是水木的老師了!” “娘,有了工作,我就有工資。我問過了,一個月大概有56塊錢。我和子琴商量過,每個月我給家里寄一半的工資!” “還有弟妹他們,如果想來京城讀書,子琴的舅舅可以幫忙!” “……還有……” 顧母直接聽傻了。 她娶媳婦,不用出彩禮,不用蓋新房,還能得到這么多好處。 等等! 顧母一把抓住了顧傾城的胳膊,“兒啊,周、周家莫不是要讓你倒插門?” 這可不行啊,青城可是他們顧家最有出息的一個孩子。 如果青城給人家當了上門女婿,顧母能被半個村子的人(劉家廟一半的人姓顧)用吐沫星子淹死。 一個弄不好,還會被族里的長輩趕回娘家去呢。 她,不能成為顧家的罪人。 “不是!娘,您想啥呢,子琴有親生的兄弟,一個哥哥、一個弟弟!” 周家不缺兒子。也就不需要什么贅婿。 “那、那他們——” “這些都是子琴的嫁妝?!?/br> “那、那彩禮——” 女方陪嫁了這么多,他們顧家要是沒有彩禮,也、也跟賣兒子差不多啊。 “娘,您就放心吧,我已經準備了彩禮!” 顧傾城自信滿滿,她可是給了周家好大一份“禮”呢! 第652章 男主要吃軟飯(十三) “爸,您和青城神神秘秘的都談了些什么?” 周子豪頗為好奇。 他一直認為,自己和顧青城是同齡人。 就算顧青城長得更帥,學習更好,看著更穩重,也和他是同學兼舍友。 但,那一天,顧傾城來“送聘禮”,與周父在書房里談了許久,出來后,周父看顧傾城的眼神都變了。 不再是長輩看晚輩,而是仿佛同輩人之間的互動。 也不是說顧青城升了輩分,而是,他一定做了什么,才會讓父親對他另眼相看。 周父看了眼自己的憨兒子,略帶贊許的說道,“你小子看著不著調,卻給子琴找了個好對象!” 其實,顧傾城也沒送太過逆天的大禮。 她給了周父一疊有關稀土鐵種鋼材冶煉方法的資料。 正巧,周父的二弟、周子琴的二伯在軍工廠工作。 這份資料正好能幫上周二伯。 但,這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還是顧傾城對于鵝國與天朝關系的清醒認知。 要知道,當下兩國可是兄弟,彼此間的關系十分親密。 當下天朝百廢待興,為了盡快的發展,更是全線仿造鵝國的產品。 顧傾城卻還是拿出了稀土特種鋼材的冶煉方法,并堅持自主研發。 周父不動聲色,問了顧傾城一句:“為什么?我們明明有兄弟國家支援——” 可以走捷徑,為什么非要費心費力的自己折騰? 顧傾城借用了領導的那句名言:“爹有、娘有,不如自己有?!?/br> 命運就要掌握在自己手里,而不是交給別人。 若是過度依賴別人,就會有被扼住咽喉的危險。 相較于那份材料,顧傾城的這份清醒,對于顧父來說才是更重要的。 當然,不是說那份資料不重要。 它可以幫助周二伯,乃至整個周家,確定在軍工行業的地位。 “青城這孩子,極好!以后啊,他就是咱周家的人!” 周父徹底認可了顧傾城,絲毫沒有把他當做吃軟飯的小白臉。 而是周家的貴婿。 外人不知道內情,但周父的態度,就決定了顧傾城在周家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