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變美后,我躺贏了 第769節
    陳端居高臨下,抬眼就能看到顧傾城的頭頂。    唔,小姑娘的頭發又黑又密,梳著俏皮的雙丫髻,沒有佩戴太過奢華、繁瑣的首飾。    行動間,耳鐺不搖,釵環不動。    好儀容!    只看這行禮的姿勢,就讓陳端莫名覺得尊貴。    “免禮!”    陳端微微頷首,“請坐!”    “謝殿下!”    顧傾城道了謝,便轉身來到了陳端下首的左側,跪坐下來。    她微微抬起了頭,既不會顯得失禮,又不會顯得倨傲。    顧傾城總是能夠把分寸拿捏得剛剛好。    但她這個角度,也正好可以讓陳端看清她的模樣。    “好個標致的小美人兒!”    陳端眼底閃過一抹驚艷。    人嘛,都有愛美之心。    而男人對于美人兒,也都本能的追逐。    這只是下意識的反應。    但很快,陳端就收斂了心神。    作為一人之下的梁王,陳端見過形形色色的美人。    他不會輕易的被色所迷。    且,眼前的小女郎太小了,美雖美矣,卻還沒有長開。    最最關鍵的是,這是顧卿顧三娘!    是一個陪同祖父,在嶺南這片蠻荒之地開創出一片事業的女子!    陳端即便不會把顧傾城當成與自己相匹敵的對手,也不會真把她當成半大孩子!    不說別的,單單是她在城墻下的注視,以及在府門外的沉穩,就讓陳端意識到:顧卿,不簡單!    楊微還在入席前,湊到陳端的近前,耳語了幾句。    陳端眸光閃爍。    “內憂外患?呵呵,夸大其詞,故弄玄虛!”    陳端是梁王,見多了“賣弄”的文人謀士。    對于這些人的套路,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眼前的小姑娘,年紀不大,竟也學會了這些。    “顧三娘,你來到我廣城也有半日,不知你對廣城觀感如何?”    陳端是個武將,雖然也讀圣人經典,看著像個儒將。    但他骨子里還是習慣直來直去。    況且,他此次把顧傾城找來,為的就是跟她合作。    有些客套話,很不必說。    而經過前兩輪的試探,陳端確定,顧傾城不是尋常女子。    既然對方不尋常,那就不要按照老套路的去繞彎子了。    “看似花團錦簇,實則暗流涌動!”    顧傾城見陳端發問,便來了個實話實說。    陳端:……小小年紀,還真敢說!    “哦?暗流涌動?顧三娘,你莫不是看錯了?”    陳端向前探了探身子,深邃的眼眸中帶著些許戲謔。    他仿佛是在逗弄小孩子的大人。    顧傾城不以為意,按照自己的節奏,不答反問,“王爺,您是按照治軍之法在治理廣城吧?!?/br>    不等陳端回答,顧傾城就先說了一句,“唔,就像在城門口,兵卒們仿佛守衛軍營一般?!?/br>    “令行禁止!不懼強權!好生嚴明啊?!?/br>    陳端挑了挑眉,哦豁,小姑娘這是開始拐著彎兒的告狀了?    “令行禁止不好嗎?”    陳端許是心情不錯,沒有繼續保持跽坐,而是換了個姿勢,將身體靠在了憑幾上。    整個人看起來,顯得有些慵懶。    “好!軍營里,自然要令行禁止,紀律嚴明!”    顧傾城贊許的點點頭。    陳端卻等著顧傾城來個“但是”。    果然,就聽顧傾城說,“然則,廣城不是軍營!”    軍管和民管是不一樣的。    治軍講究一個令行禁止,賞罰分明;    而治理地方,則講究一個“法不外乎人情”!    治大國如烹小鮮嘛!    不可能真的“殺伐決斷”。    陳端愣了一下:廣城不是軍營。    所以,不適合用治軍的那一套?    顧家小女郎,是這個意思吧。    “殿下,聽聞您飽讀詩書,是個難得的儒將?!?/br>    顧傾城似乎換了個話題,而在進行下一個話題之前,她小小的拍了拍陳端的馬屁。    陳端:……雖然知道對方是在拍馬屁,但人嘛,還是愿意聽好話。    尤其是,夸獎自己是個“儒將”的,還是堂堂顧氏女。    不說顧家輝煌的歷史,單單是當下,顧卿的祖父是前中書令,顧卿的父親是前駙馬、兼海內名士!    顧家才是妥妥的書香門第、名士大儒輩出啊。    能夠得到顧家人的夸獎,哪怕只是客套的官方吹捧,也讓人心情愉悅。    “三娘謬贊了!某不敢當!”    陳端的面部線條都柔和了許多。    顧傾城卻話鋒一轉,問了句,“王爺學識淵博,想必應該也讀過漢書?!?/br>    “秦二世而亡,為何?”    陳端:……這個話題,似乎過于大了。    且他一個被皇帝忌憚的領兵大將,顧家小女郎卻跟他討論一個王朝的覆滅,這里面似有帝王之術啊。    第593章 開始了    真心不合適呢!    陳端心里暗自滴咕著。    不過,人家既然問了,且這里還是天高皇帝遠的嶺南,陳端覺得,自己可以“妄言之”。    “秦二世而亡,原因很多——”    就算沒有讀過史書,陳端身邊也有謀士。    私下里,也會“以史為鑒”。    陳端被陳靖忌憚,不只是陳靖“以己度人”,也是因為陳端確實有野心。    既然有野心,那么多多研究前人的歷史,也是應該的。    所以,陳端還真能說出秦朝滅亡的諸多原因。    顧傾城卻懶得聽,直接打斷他的話,說了句,“原因確實很多,但‘秦法太過嚴苛’,卻是重要原因之一?!?/br>    顧傾城丟出這個話題,只是想提醒不要用治軍的辦法治理地方。    在軍營,確實應該軍法嚴格。    但,治理地方就不適用了。    秦法就是出了名的嚴苛,服徭役遲到了就要被砍頭,陳勝他們怎么可能不造反?    表面上看,秦似乎是毀于二世之手。    可如果不改秦法,就算扶蘇上臺,照樣不能長久。    治亂世需用重典。    可天下統一了,太平了,那就要適時的予以調整啊。    安撫,懷柔,穩定,平和!    陳端:……